• 28.00 KB
  • 2022-06-15 10:38:46 发布

特殊教育概论对多动症儿童教育的启示.doc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4特殊教育概论对多动症儿童教育的启示小学教育03春专升本030303203006徐珣多动症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学习了特殊教育概论之后,我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多动症与后天有关,属于大脑注意功能(大脑的警觉水平)缺损,相对于正常发育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发展相对迟缓些。事实上,患多动症的孩子并不多,被部分媒体夸大化了。这些孩子的大脑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受到一丁点的外界刺激,就会影响他们的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仅是所有学习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且也是所有学习效率低下和学习困难的共同表现。目前,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一些混乱,一方面,有些家长和教师具有夸大注意力障碍的倾向,如动不动就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称为多动症,让他们去看医生。他们不是具体分析注意力不集中于听课和学习的后面的心理机制和原因,而是偏面强调注意力。导致注意力成为一个标签。另一方面,有些教育者则对注意力障碍很不重视,认为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天经地义的,长大了就自然好转了。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    李博是一个四年级的男生,从上小学的那一天起,他的父母就没消停过。老师三天二头找家长,反映李博的上课纪律问题。原来,李博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打扰其他同学。他不是在老师写黑板时离开座位,就是叠小飞机乱扔。老师每天不知批评他多少次,可就是不见效。有一次老师威胁他,如果上课再捣乱,就开除他,他倒是安静了两天,可就是这两天,他也不听课,玩铅笔、橡皮,实在没有可玩的,就玩自己的手指头。老师把家长找来,说这孩子可能有多动症,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可医生查过了脑电波,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李博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据他们反映,李博脑子聪明,没发现理解能力的困难,对一般事物反应灵敏,如果家长说什么事情,他都能恰当地接话茬。但他在家做作业极为拖拉,边写边玩,一点作业能写到晚上11点多钟。另外,李博小时候就有急燥的毛病,什么事情如果不随他的愿,就会闹个不停。老师担心,他这样下去,学习成绩会落后。张绪是一个一年级的儿童,家长介绍说,三岁前他很正常,小时候很爱笑,大家都很喜欢他。谁知道,自从上了幼儿园后,他变了一个样。他不象别人那样安静而专注地听老师讲话,每当班级集体活动时,他总是傍若无人似地站起来四周探望,如果他听懂了老师的问题,就会不举手脱口而出,不时还答非所问,经常逗得同学大笑。老师很恼火,但又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 到了幼儿园大班,张绪倒是很爱学习,可什么活动都坚持不下来。画画儿班只去一个星期就说没意思了,家长又给他报了武术班,可老师说他只听了十分钟就不耐烦了,也没学成。 张绪虽然不断要学这学那可没有一件事是善始善终的。原来他无法对一件事情集中精力,所以什么事情都做不长久。 4吕萌是一个8岁的女孩子,今年二年级。她不象前两个男孩子那样上课破坏纪律,但老师反映,上课时她坐在椅子上不知想什么。看上去,她很安静,但实际上她根本就没听课。当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总是像从梦中醒来似说"什么?"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上述三个儿童尽管行为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家庭作业,行为冲动或多动等毛病。多动症这类儿童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在课堂上,经常扭动身体,无故离开座位,动立不安,极不安宁。他们不停地做小动作,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玩铅笔、纸片、指甲,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还有的做鬼脸,逗同学发笑。他们课间在教室里乱跑乱动。放学后,也到处奔跑活动不停。在家里,时常翻箱倒柜,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就连晚上睡觉时,也好来回翻动,睡不安稳。有的儿童还有些不良的习惯性动作如眨眼、咬指甲等。他们常常是健谈的,他们的高水平的精力旺盛和经常性的热情常常不分场合的,令人觉得唐突和无所适从。正常儿童也可能喜爱运动,但他们的运动是有目标的,体现了很好的运动水平。而多动儿童的运动是任意的、无组织的、缺乏目标性。他们尤其在按照其他人的希望和要求调节自己的行动方面有困难。此外,他们动作虽多,但极不协调,运动水平通常较差。走路或奔跑时常摔跤,做操姿势不正确、不协调。扣衣扣、系鞋带时,动作笨拙。其实,多动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动到什么程度为多动?有些多动的儿童上课却能认真听讲,他们可以一心二用。在临床上,多动概念并不能全面解释儿童的学习表现。另外教育工作者需要能够有利于教育矫正的理论,并且70年代后,学习障碍的研究也开始向教育靠近。这些都促使研究者们开始注重从注意力缺损和冲动控制角度来规定此障碍。认为注意力缺损和冲动控制比活动水平更容易测量。道格拉斯建议用行为描述的术语研究障碍儿童,如不能安静地学习,视、听的冲动,不能保持注意和唤醒水平不足等。而保持注意和难以控制冲动,是造成多动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后来美国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二版)取消了“儿童期活动过度反应 ”这一概念,并规定了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三个要素:即难以集中注意力,冲动和过度活动。而1987年出版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将此障碍定义为:“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并判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目前,医学界和教育界都把此症叫做"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4一些家长经常问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说,注意力障碍儿童应当在游戏和玩的时候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可我的孩子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只是一到学习就注意力不集中了,这是真正的注意力障碍吗?如果是注意力问题,为什么在玩的时候或者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孩子却能专心致致呢!" 过去,人们认为,注意力有问题的孩子应当是在所有的活动包括游戏中也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和保持的,但随着人们对这一障碍的认识,人们的看法有所改变。现在,专家越来越认识到,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假定在游戏中,我们观察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注意力障碍的,另一个是正常的,我们就会发现两个人在玩游戏时差别不大,作为孩子他们都会很兴奋和投入,也很快乐。但如果面对枯燥的学习任务,两者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了。正常的孩子似乎对学习不那么反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而障碍儿童则拖拉、磨蹭,效率低下。他们只是在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就是说,如果某一活动是符合儿童兴趣或需要的,他们就不会存在注意力问题。而且这些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能比其他正常孩子更为投入和痴迷,更难以克制自己的迷恋。这一事实表明,此症的关键不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而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正如美国研究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著名学者巴克利所言:注意力缺陷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机制是儿童不能抑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自控。我们知道,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注意力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附属于某一心理过程。当我们说某人的注意力集中时,仅仅指他对某一个事物的集中。从这个意义上,人不能没有注意力,人无论做什么都有注意力。一个上课不听讲的孩子,也是有注意力的,只不过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在老师身上,而是集中在自己的手指上或窗外的某一事物上,如果他什么也没有做的话,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是集中在头脑中的幻想上。总之,他是一个有注意力的人。只是他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看来,注意力集中与否是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的问题,你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只是就你对他的要求和他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言的,而在孩子看来,他的注意力已经集中了,但没集中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的任务上。难怪我们经常把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说成是不听话的,难以管教的,他们只是我行我素,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美国学者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哪里有兴奋,哪里就有抑制。"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抑制自己的行为反应,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发了疯的钢琴,胡乱演奏。这种抑制是我们有做计划和思考问题的前提。注意力障碍儿童在接受刺激后,不能适当地抑制或延迟自己的反应,而是倾向于立即做出反应,如观察一个数学题,他们没读完题就开始反应,结果自然有误差。游戏与学习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前者能够带来立即的快乐满足,而学习造成的满足是将来的。玩游戏是人的本能,不需要预见,而学习则需要预见。游戏只需要人们按照现有快乐去做,争取更多的快乐,而学习则需要计划与策划,要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游戏不需要自我控制,而学习需要自我控制。研究表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的抗拒诱惑的能力低于正常儿童,一项研究考查了69名被诊断为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和43名正常儿童,让他们先玩一种玩具,然后告诉他们当老师出去时不许碰这些玩具,然后老师出去三分钟。在单向玻璃扣的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观察的指标为儿童能延迟多长时间才触碰这些玩具和触碰玩具的次数。结果发现,注意力障碍儿童中平均触碰玩具的时间比正常儿童快35%。,而他们触碰玩具的次数为正常儿童的两倍。正常组的儿童能够使用一些延迟满足的策略来控制自己,如对玩具说话,数一数有多少玩具等。而注意力障碍组的儿童没有这样的策略。此外,注意力障碍儿童的抗干扰能力也低于正常儿童。有这样一实验:让儿童对颜色和颜色的命名进行快速联想。首先,让儿童辨认小方块的色彩,这些方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然后,让儿童读出印在黑墨水上面的颜色名子。最后,让儿童必须说出印有某一颜色名称的彩色墨水是什么。也就是说,即便是这个词表明的彩色的名子与彩色墨水不一致,也必须说出正确的名子。比如,某一红颜色墨水背景上写着绿这个字,你也要说出它是红色的墨水。在这种抗干扰实验中,注意力障碍儿童的准确性通常都比正常儿童差,他们通常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并出现更多的错误。 4注意力不集中不都是注意力障碍。如果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通常有如下原因:一是不喜欢老师或者不喜欢家长,不爱听他讲话。这是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第二是智力发展落后,导致听不懂课堂上的知识。三是基础知识落后,跟不上现在不习进度。四是家庭环境不良,如父母要离婚和吵架。五是有其他心理障碍,如恐惧症或强迫症。只有排除了上述条件,并确定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普遍,如无论什么课都不听,或者是很严重,妨碍学习效果,并从小开始就有这个毛病时,我们才能确定是注意力障碍。如果我们细分析一下被家长认为是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在学习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学,如有的人只是在写作业时马虎或粗心,上课还可以;而另一些人只是上课听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没有这一问题。还有的人只是在写作文或阅读时出现分心现象,而数学学习就没有此现象。这说明,他们不是真正的注意力障碍儿童,只是由于感到学习某一科目时感到困难,而产生的不专心,效率不高的现象。他们更多的问题属于学习能力上,或者是听知觉、听讲能力的落后,或者是阅读和书写方面的困难,他们区别于真正的注意力障碍儿童的最大特点是在生活中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习惯并无大的问题,如能独立生活,自己管理自己。家长要认识到注意力是具体的,体现在不同的活动中的,如果只是涉及某一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学习能力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注意力出问题对于多动症儿童,我们应该坚持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1、 行为矫正与行为训练2、 改变学习的物理环境,如孩子学习时不要开电视、不要开窗户,不要有噪音等3、 社会技能与自我管理技能的传授,如学会与人交往,重视时间,学会有计划的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4、 听知觉与视知觉的有关训练5、 语言或阅读的训练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尤其是学校要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不要把这些孩子看作是不好的孩子,要多给予他们关怀,减少他们对学校老师、家长、学习的敌对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