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3-04-08 14:30:57 发布

zan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旅夜书怀》ppt课件1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旅夜书怀(唐)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的参考译文: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旅:是旅居之意。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夜独危樯舟阔岸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草:细——孤弱风:微——轻风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高孤立突兀夜:(凄冷的)夜晚舟:独——孤舟孤舟点线面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远景近景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滚滚东流的大江的压逼而一下子涌了出来 结论:阔岸平野大江——孤舟——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通过“书怀”悟实情 书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思考: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沙鸥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效果:天地沙鸥直抒胸臆对比的手法_____艺术手法: 延伸:诗人好以鸥鸟自况:1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析:这是作者英锋俊采的象征,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析:这是古人笔下的隐士的伴侣.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析:写燕鸥有一种忘记不疑,乐裙适性的意趣. 杜诗风格感悟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