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练习 10页

  • 85.00 KB
  • 2023-04-08 14:31:00 发布

唐诗宋词练习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二唐诗宋词练习第Ⅰ卷(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江渚zhǔ凤阙què绮筵yán扁舟piānB、碣石jié渌水lù草腓fēi訇然hōngC、金樽zūn危樯qiáng旧醅pēi恣欢谑zīD、耶娘yé酩酊míng砧声zhēn韶光sh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琴瑟紧箍咒韬光养晦鹬蚌相争,渔人得利B、画栋玻璃钢要言不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旌旆绊脚石风流倜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D、青冢高才生刀光箭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这一技术。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能力。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要学好语文并取得较好成绩,必须立足于课本,那种脱离课本漫无边际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B.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的网友认为许校长这一行为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C.北京奥运圣火在国内薪尽火传,已经过了许多城市。据安排,7月25日下午,将由临沂传至曲阜,曲阜也将成为此次圣火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唯一一个县级市。D.电影《风云2》即将于7月上旬在泰国杀青。昨日下午在摄影棚内,郭富城、郑伊健、任达华、谢霆锋、阿Sa、唐嫣、何家劲等7位主演着戏装接受了媒体采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B.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C.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显示,朝鲜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员。D.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即刻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维,字摩诘 ,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王维的诗也有写边塞的,如《使至塞上》。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10 岑参长于七言歌行。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 ,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其诗显示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善于反映社会状况,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被称为“诗史”。李白称赞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每小题3分,共6分)鸿雁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7.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B.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秦汉魏晋南北朝诗)C.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C.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颜杲(gǎo)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10 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是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杀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     阴:暗地里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     舍:安排住宿C.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济:成功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     枭:勇猛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常山在其部内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B.①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①太守备酒乐于传舍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①负汝何事而背我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             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感发忠诚报国之心,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策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率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创建功勋,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第Ⅱ卷(共114分)10 四、(16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3分)(2)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2分)(3)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1)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以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4分)(2)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谈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分)(1)淑气催黄鸟,。(2)宁为百夫长,。(3)闲云潭影日悠悠,。(4)海上生明月,。(5)人生代代无穷已,。(6)白云一片去悠悠,。(7)空山新雨后,。(8)羊公碑尚在,。(9)君不见沙场征战久,。(10)匈奴草黄马正肥,。(11)青冥浩荡不见底,。(12),使我不得开心颜。(13)举杯邀明月,。(14)浮云游子意,。(1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16)边庭流血成海水,。(17)细草微风岸,。(18)千载琵琶作胡语,。(19)花径不曾缘客扫,。(20)年年岁岁花相似,。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共18分)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10 是怎么样。我虽然读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中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城、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和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瞬间的境地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选自《青年博览》2000年10期)17.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分)18.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4分)19.文中画线的句子“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20.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4分)七、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请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附:趣味阅读匠石运斧10 原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无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庄子·徐无鬼》参考译文: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膑(同“颦”,皱眉),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庄子《庄子·天运》参考译文:西施长得很美丽,即使是心口痛的时候,紧锁着双眉,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仍感到她的样子很漂亮。丑女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的样子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美。寓意: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朝三暮四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狙公损其家口粮而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参考译文:宋国有一个因养猕猴而得名的人,他很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寓意: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庄子《庄子·让王》参考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10 枣庄八中北校高二周末(第15周)答案一、基础知识1.A(B项草腓féi;C项恣欢谑zì;D项酩酊mǐng,韶光sháo)2.A(B项要言不烦;C项暗度陈仓;D项刀光剑影)3.B(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相当于“终究、到底”。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袭用:沿袭的采用。鉴别:辨别(真假好坏)。鉴赏:鉴赏和评定(艺术品、文物等))4.C(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5.D(A句子杂糅,可改为“制造出的清洁的氢然能够代替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B将“国际能源机构认为”放在“从现在”前。C“根据”和“显示”去掉一个。)6.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为李白自傲的诗风)二、7.B(A、C、D侧重抒情。)8.C(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三、三、9.D(枭:诛灭)10.D(A项,①代词,他的;②代词,那,那些。B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D项,①②都是转折连词,却)11.C(②是说颜真卿做抵御逆贼的准备,不是说颜杲卿的;④是客观叙述守城御敌的情况,⑥是诏书中议论性的文字,这两句都不能直接表明颜杲卿的忠诚报国)12.B(颜杲卿“与儿子颜泉明一起”不正确,应该是“派他的儿子颜泉明等人……送到京城”)【参考译文】颜杲卿,是琅邪郡临沂县人。因先辈有功被授予官职,性格刚强正直,有做官的才干。天宝十四年,代理常山郡太守。当时安禄山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在他管辖范围之中。安禄山发动范阳的军队奔往长安宫阙,攻陷东都。颜杲卿感发忠诚之心,恐怕叛军随后会侵犯潼关,将危及宗庙社稷。当时堂弟颜真卿担任平原郡太守,当初一听说安禄山的叛逆阴谋,就暗中培养效死之士,招抚豪门大族,做抵御逆贼的准备。到此时他派使者告诉颜杲卿,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颜杲卿于是和长史袁履谦等,谋划打开土门来背叛安禄山。当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率领五千士兵把守土门。蒋钦凑的军队隶属常山郡,高邈去幽州没有回来,颜杲卿派官吏去召蒋钦凑到郡里来议事。蒋钦凑来到,安排他住在宾馆中。适逢他喝酒已经醉了,颜杲卿就命令袁履谦和参军冯虔等人杀死蒋钦凑。袁履谦拿着蒋钦凑的头来见颜杲卿,大家全都落了泪,是为事情接近成功而高兴。这天晚上,稿城尉崔安石报告说高邈回来已到蒲城,颜杲卿就命令冯虔和崔安石前去图谋他。第二天早晨,高邈的几名骑马的随从来到稿城驿,崔安石把他们都杀了。一会儿高邈到了,崔安石欺骗他说:“太守在宾馆预备了酒乐。”高邈刚靠近厅前下马,冯虔等人就捉住他并把他捆绑起来。这一天,叛贼将领何千年从东都来到赵郡,冯虔又把他捉住。当天捆缚二贼将领回到郡中。颜杲卿派他的儿子安平尉颜泉明等人,把蒋钦凑的头装在盒子里,给二贼将领戴上枷锁,送到京城去。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城中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御敌的装备都用光了。城池被敌人攻陷,颜杲卿、袁履谦被叛贼拘捕,送到东都。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当面指责他说:“你过去出自范阳户曹,我进言推荐你做了判官,于是得到光禄、太常的官职,就重用你代理常山郡太守,我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背叛我呢?”颜杲卿瞪大眼睛回答说:“我家世代是唐臣,一向保持忠义,纵然受到你的进言推荐而任职,就应该跟从你反叛吗!况且你本来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奴罢了,骗取天子的恩宠,才使你得到今天的地位,天子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安禄山非常愤怒,命令把他捆在中桥南头从西边数第二根柱上,把他肢解了,直到断气时,仍大骂不止。乾元元年五月,天子下诏说:“10 颜杲卿被任命主管一方,立志要诛灭狂妄的叛贼,在局势艰难的时候,胸怀忠义之心。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于是捉住叛贼首领,成就这样的丰功。适逢胡虏侵犯,敌人的气焰正在嚣张,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杀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仁者是否勇敢,在面临危难之际才能检验出来;大臣报效国家,正义在为国献身之时仍然存在。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可以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四、(24分)13.(1)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用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3分。相与:共同;掎角:分兵夹击;以纾西寇: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2)纵然受到你的进言推荐而任职,就应该跟从你反叛吗!(3分。纵:纵然;奏署:进言推荐而任职;合:应该)(3)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杀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4分。屈:竭尽;见:被;殁:死,被害;彰:使……显扬)14.(1)“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有“带走”的意思,说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2)整首诗运用对偶、夸张和衬托等手法,写出岳阳楼的宏伟,表达了诗人欢乐和喜悦的心情。15.(1)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16.略17.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少年时代未读懂;②青年时期自以为读懂了;③成年时期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读堆积之后才读懂。(每一点2分,每点中要答也出时间和读的情况才能得2分)18.作者的目的是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4分。答也“自我完善”给3分,语句表达完整给1分。若只答出“自我修复”或“自我完善”的给1分)19.只要不变心性,人生就不会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就不会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一切的磨难会增长我们的阅历,坚定我们的人格。20.明月清泉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人格的高洁心灵,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关键是要审清题意。话题作文的审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的,是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也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阅读材料,吃透材料内涵。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暗含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部分为“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它明示了许多诗人对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引发感慨。我们也要由此入手。二.审提示。话题作文,一般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帮助考生打开思路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按照试题的要求成篇。这个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是“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他告诉考生的信息也很清楚,要从细微之处触发情感。10 三.审类型。从近几年话题作文的类型看,可分为:单头型、多头型、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的核心是审“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不论是单头型的或多头型还是关系型的,理解话题中有重要意义的字词是关键。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一草一木总关情”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关”,它是“关联、涉及、触发”的意思。陈述对象是“一草一木”是借代用法,可代指自然界的一些生物,如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要从自然界的草木等写起,写出触动你情感的东西来。四.审要求。话题作文的命题往往在材料与话题之后辅以相关的“要求”或“注意”,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考生在审题时要避免“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如果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特别是要求题目自拟,一定要拟一个亮人眼眸的标题。否则,不符合要求。附: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一)形象、观点: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二)思想情感: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三)语言文字:特色: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作用: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五)表达技巧: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六)修辞方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抒情语势磅礴,痛快淋漓。设问: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10 反复:议论说理,强调强化;抒情写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感染力强。(七)构思:方法: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作用:独辟蹊径独出心裁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别具一格不落俗套突兀而起笔锋一转严谨完整10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