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80 KB
  • 2023-04-08 14:31:00 发布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B.空屮口雪遥旋灭•旋:旋转C.胜败兵家事不期■期:预料D.可怜夜半虚前席■虚:徒然【解析】旋:很快。【答案】B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O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犊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犊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解析】“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犊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异曲同工”指不同曲调演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辞章、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如临深渊”指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答案】B 1.依次填入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OO,,。。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痈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A.⑤①⑥④②③B.⑤④①③②⑥A.③②⑤⑥①④D.③⑤②④⑥①【解析】第③句照应文段开头的“偶然”“被动”两词,可排除A、B两项;第⑤句照应“无奈”一词,可排除C项;②④两句因“或许”句式连缀;第①句中“与此相应”,指代第⑥句的内容,所以跟在第⑥句后面。所以选D。【答案】D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⑴漠漠水U飞白鹫,o(王维《积雨網川庄作》)(2)出师未捷身先死,o(杜甫《蜀相》)(3),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1)阴阴夏木喉黄鹏(2)长使英雄泪满襟(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二、阅读鉴赏(44分)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色寒③。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泳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注】①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②金井阑:精美的井阑。③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2)请谈谈“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屮“孤”字的表达效果。(6分)【答案】(1)描写了深秋13寸节,孤独幽居的凄凉景象。时令已是深秋,纺织娘在井阑边悲凉鸣叫;霜露凄凄送寒气,竹席上凉寒逼人,清冷落寞,难以入眠。从听觉和感觉的角度表现了诗人孤寂,内心凄凉落寞之感和思念之苦楚。(2)“孤”,孤独,孤苦Z意。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孤”字,明写一盏寒灯,昏暗凄清,引起思念。“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在孤灯下形单影只,孤零零冷清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处境和内心的愁思(孤苦无奈的思念)。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①暮倚高楼对雪峰,孤城返照红将敛,多病独愁常阕寂,知君苦思缘诗瘦,僧来不语自鸣钟。近市浮烟翠且重。故人相见未从容。太向②交游万事慵。【注】①此诗与《登高》为同一时期作品。②太向:过于。(1)本诗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2)本诗抒写了抒情主人公心屮的哪些苦痛?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1)颔联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烟雾缭绕,笼罩全城的凄凉、孤寂的画面。上句先写映照孤城的晚霞红色逐步减退,慢慢变暗;下句再写城镇上空的烟雾颜色也逐渐变深加重。(2)①孤独寂寞之苦痛:傍晚独自登上钟楼,寺内和尚来了但不与自己交谈,生病无人慰藉,与朋友也只是匆匆相见。②盛年不再之苦痛:自己的生命就像夕阳西下一样。③多病之苦痛:自己体弱多病。④自己无所作为之苦痛:自己百事慵懒,一事无成。7•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II分)魏王堤①白居易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十载飘然绳检②外,樽前自献自为酬。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注】①此诗是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时所作。魏王堤是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河堤,为当时一大胜景。②绳检:约束。(1)《魏王堤》一诗三、四两句的写法十分独特,请就其独特处简要赏析。(5分)【解析】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判断出手法,从三、四句看出是设问,从“柳条无力”看出是拟人(或双关);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这两种手法的,最后分析出诗句所包含的感情。【答案】这两句釆用了设问和拟人(或双关)的修辞手法,借柳“思”(丝)的柔软巧妙地写出了魏王堤上柳树透露出春来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之情,含蒂而有情致。⑵两首诗都写到了“闲”字,所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句分别阐释理由。从“懒”“慵”“闲”等词可以看岀白诗的闲适;从“十载”“飘然”“秋”“倚遍”等词可以看出诗人光阴虚度,表面潇洒实际孤寂的情感。【答案】两个“闲”字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白诗中诗人是悠闲的,在鸟语花香述没有到来的早春,诗人信马由缰,闲逛一日,在魏王堤的垂柳中发现了春来的消息。杜诗中诗人貌似潇洒自在,实际上隐约地透露出孤寂之感和愤世之情,是对虚度光阴的沉痛反思。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11分)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四四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前两句说为了建功立业,自己甘愿客居天涯,已经习惯了“流离”“别家”的生活,把这当作等闲之事了。“挥袂”之举流露出诗人的洒脱。后两句说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好梦醒来,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不禁心生悲凉,欲在孤独无奈中寻找寄托,却是斜月相迎。“斜月”意象的加入,让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惆怅之情更浓。显然,这是衬托的手法。【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感情。通过上一个题的分析,知道韦庄在“灯前”回想江南好梦,眼前的孤灯、斜月让他心生、羁旅之愁。郭诗的意思是:渔家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犬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灯前笑说归来夜”一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情景。【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三、语言表达(14分)9.仿照例句,续写下文。(5分)例句:张祜曾说“浩然属襄阳”,我们可以联想到孟浩然的“山形观水胜,襄阳美会稽”。我说“子美属泰山”,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O我说O我说0【答案】俄说)“乐天展杭州”,我们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说)“东坡属岭南”,我们可以联想到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o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一②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_o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下文的内容很容易看出①处应填阅读的两种类型:记忆型和批判型。②处应填的是批判型阅读与记忆型阅读相比的优点:不追求盲从书本知识。③处与上下句之间形成递进关系的排比句。【答案】(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11.广东惠州克隆了奥地利某山区的一个村庄,奥地利某山区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请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写一句话,表明各自的立场,表述要求鲜明、生动。(每句话不超 过25个字)(4分)⑴支持者:⑵反对者:【答案】示例:⑴中国复制我们的村庄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2)屮国复制我们的村庄就像画家抄袭了别人的画作一样。四、写作表达(50分)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审题立意时,先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价值”,然后梳理材料的层次。“但”明显表示转折,以此为标志可以将材料分为前后两层,前后两层都有明显的议论点题的句子。从前一层角度,可以立意为环境可以影响或决定事物的价值,也可以联系现实探讨如何提升人的价值等。从后一层角度,可以立意为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从综合的角度,可以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等。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可以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 综合测评(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吋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黯黯生天际••B.汉箭朝飞金仆姑•••C.悬崖水挂冰帘••D.阑干楼阁帘极••【解析】金仆姑:箭名。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金仆姑:姓金的姑娘。冰帘:指瀑布帘械:窗帘。【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基层救助管理机构面对流浪行乞人员的求助不能,应加人集中救助的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②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我们的老师、家长不能对其,不将其当回事。③走访联系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公安干警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木;对群众,就是变质。A.漠不关心漠然置之漫不经心B•漠然置之漫不经心漠不关心C.漫不经心漠然置之漠不关心D.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漠然置Z【解析】漠然置之: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会。侧重于行动上不理会。①句中面对求助“应加大集中救助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强调的就是要有行动,所以填“漠然置之”。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侧重于心态。②句题干中强调“不将其当回事”,即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所以填“漫不经心”。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侧重于态度。③句题干中提到“公安干警心里没有群众”,强调的是态度,所以填“漠不关心”。【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或缠绵婉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①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②其章节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界其趣。③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④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⑤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⑥宋词唱法虽早己失传,但读者当时依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A.④①②⑤③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④②③①⑤⑥【解析】首先说的是系配合新兴乐曲只有④“当时新兴乐曲主”紧跟其后。②“其章节”中的“其”就是指这种“城外传入的曲调”的特点。由“章节”然后介绍句式。所以①的“句式也”透露了信息。③中的“由此”指什么呢?指①中的“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⑥句中的“依声”和“填的词”在本段中肯定不是第一次出现,于是追寻它的足迹,在第⑤句,况且,最后一句的“或缠绵婉转,或闲雅幽远”即是说它的“音乐节奏之美”。【答案】D4.补写出下列名句屮的空缺部分。(1),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2)回首向來萧瑟处,归去,o(苏轼《定风波》)(3)o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答案】⑴染柳烟浓(2)也无风雨也无晴(3)昨夜西风凋碧树二、阅读鉴赏(4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鲂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摄英雄泪?(1)木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请就作者的词风和情感对木词进行简要赏析,可以结合上下片进行分析。(6分)【答案】全词慷慨沉郁,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作者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痛苦。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通过天高水长、浩渺辽阔的无边秋色和日暮渲染的苍茫悲凉气氛,表达他激情满怀乂孤寂悲苦的心境;下片通过典故,借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2)清人刘体仁言“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请分析本词结句之妙。(5分)【答案】结句风流悲壮,与上片“无人会”相呼应。表现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11分)朝中措[南宋]张炎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1)简要赏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处。(6分)【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将梨花拟人化,写它冷眼旁观词人雨中的狼狈,似乎责怪词人不思故土,却苦恋他乡山水花木,生动形彖地表现了词人心中的落寞Z情。(2)简要分析“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蕴含的情感。(5分)【答案】词人归去的途中,随手折了一枝杨柳,可是把它插向谁家呢?表现出天涯游子无家可归(或“国破家亡”)的悲苦、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⑴〜⑵题。(11分)卜算子张元幹①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1)该词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一幅凄凉、幽冷(或清幽、静逸)而又朦胧辽远的秋夜泛舟图。一、二句: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幽冷(清幽、静逸)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与沉重;三、四句:用“明河”“(秋)月”“苍山”等意象,营造出朦胧辽远的意境,体现作者报国之志难以实现的悲愤无奈。(2)请分析该词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6分)【答案】①用典,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的内心的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衰退国势的内心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8•阅读下面的曲子,完成下列问题。(11分)【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1)这首曲子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答案】从曲子的标题来看,作者显然是在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这由曲中“醉了由他”一句可以看出。但全篇没有一个字针眨时事,而是通过咏史达到“叹世”的冃的,这种借古喻今的写法,正是作者技巧的高明之处。(2)这首曲子中用得最巧妙的是哪一句?试作具体分析。(5分)【答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分析要点:呼应前面引用的楚汉相争的故事;句型符合曲谱要求;韵脚相合;一语双关,承上启下,既讽喻了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客,又引出了“醉了由他”这种超然物外、不问是非的态度。三、语言表达(14分)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文化知识”是人们惯于连用的一个词。现代以来,随着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事实上正以它鲜明的特质从文化的羽翼下脫颖而出。当前,①.又要使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实现融通。一般来说,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以物为本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②,以人为本的文化具有主观性、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知识以物为本,物以类同,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具有通用性;文化以人为本,人以群分,③。①② (3)【解析】这段文字的核心是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区别,根据前文“又要使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实现融通”,可以推断①的内容;根据“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可以推断②应与“知识”“以物为本”“求真”相对应,下文也有提示;③处与“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具有通用性”相对应。【答案】①我们既要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区别②文化却是以人为本的求善求美③这决定了文化有异同,具有民族性9.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优雅”“柔情”“从容”中任选一个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示例: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月贰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答案】例1:优雅是一抹妩媚而不矫饰的浅笑;优雅是一束清香而不刺鼻的茉莉;优雅是一盏清冽而不刺激的凉茶。例2:柔情是一种真诚而不腻烦的絮语;柔情是一种缠绵而不羁绊的牵手;柔情是一种刻骨而不伤怀的惦念。例3:从容是一条舒徐而不滞缓的溪流;从容是一缕和暖而不熏蒸的春风;从容是一次淡定而不盲目的攀登。10.欣赏下面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5分)【解析】这是一幅讽刺类的漫画,首先要读懂画面,面对黑烟滚滚的现状,有人竟然用画上的白云来遮挡黑烟,漫画的寓意不言而喻。然后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批判,或题诗,或配文,语言要鲜明、生动。【答案】(示例)(1)眼见烟囱黑雾飘,看我治污有妙招。画上白云遮过去,掩耳盗铃真可笑。(2)烟囱吐出黑雾遮天蔽日,有人异想天开用一幅幅画上的白云进行粉饰,真是自欺欺人。 四、写作表达(50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历史发展到宋朝,涌现出了大量的词人,像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我最欣赏的还是岳飞和他的《满江红》。词中岳飞的爱国之情让我大为感动,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常让我吟叹不已。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品味宋词”为题写一篇散文。要求体现宋词的发展,体现宋词的美。【写作提示】可以选定一首宋词来细细地品读,领略它的思想美和艺术美。也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组宋词,来全面把握宋词的某一艺术成就。还可以展示你醉读宋词的体验与感受,把记叙、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更可以穿越时空,驰骋想象:以某一宋词为蓝本,放飞思想,去感受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雅趣……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