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1 KB
- 2023-04-08 14:31: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5春江花月夜教案9(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著名诗篇,该诗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将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成为千古绝唱。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点语句。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并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高鉴赏表达能力。4.体会诗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高鉴赏表达能力。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教学方法1.网络导学法:课前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初步感知文本,思考质疑。2.情境教学法:借助教师语言和幻灯片设计,创设古文学习情境。3.诵读教学法:突出诵读,培养学生阅读语感。4.质疑探究法: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共享资料,对难点问题大胆质疑,培养他们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学环节幻灯设计学生活动意图阐释一、课前准备学案检查二、导入走过千年的忧伤,拨动尘封的年轮,让我们再次从唐朝的历史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背影。一段春江,一处风月,摹写着江天浩渺的美妙境界。一方闲潭,一片落花,演绎着游子思乡的离别哀愁。一千多年过去了,它仍然默默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感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领略诗人笔下的月下美景。(板书:题目、作者)三、诵读
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四、分析鉴赏(一)这首诗中集中描写月下之景的诗句?(学案)明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二)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幅画面。师:“月色如诗,静静流泻,而你的文字也如月色般空灵静美,令人陶醉”这是老师给他的评语。小结: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在诗的一开篇,就以巧妙的笔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幽远的春江月夜图。(板书)(三)写景的诗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师:有一位同学在学案中有深入的思考,他问:“这首诗的前八句,是以乐景写哀情吗?”明确:《春江花月夜》一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月江天的水墨丹青,我们都知道古人写诗往往是为了写景抒情,这么美的月夜景色,后面却有那么深的离别愁苦,实际上是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就使这种愁苦显得更加凄凉,所以我们把他理解为以乐景写哀情,也未尝不可,这实际上也是古诗鉴赏中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四)明月江天,美景如斯,同学们如果你是诗人此时此刻置身于这样优美的月夜之下,你会想到什么呢?,咱们可以结合这幅画面想象一下。(五)张若虚面对一轮孤月,此时首先想到什么?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他由人生状态的一种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过度到就人类的整体而言,又是代代无穷的,代代无穷的人生得以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在感伤的同时还是能够得到些许安慰的,我们应该意识到,张若虚的这种人生思索是不同于以往诗人的,不同于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同于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种思考是带上时代烙印的,是符合初盛唐诗人积极乐观情绪的。同学们诵读蕴含深邃哲理的诗句(板书)一轮明月,引发了诗人的哲理思索,再次仰望一轮明月之时,他又想到了什么呢。明确:表达了相思之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赏析。方法:赏析意象+体会意境+体悟情感明确:(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小结:诗人善于抓住意象,表情达意,同学们在今后鉴赏古典诗歌时,要注意赏析方法,意象,意境,情感学案上,学生提出“怎么理解张若虚情,景,理的互相融合”。生答五、课堂总结:当诗人伫立江畔,仰望明月之时,他不禁遐思冥想宇宙人生之哲理,当他再次眺望天边一轮孤月之时,他不禁思忖游子思妇之离情,正是这轮明月,引起了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人生思考,也正是因为这轮明月,使诗人遥寄相思,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间的情,依靠着这轮明月自然融合,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深邃优美的意境,正是情景理的有机结合,使张若虚的诗作不同于以往的写景抒情诗,就连闻一多先生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最后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浑然天成的意境美。六、作业背诵《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