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0 KB
  • 2023-04-08 14:31:04 发布

12.2《 水龙吟》导学案(苏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目标展示】1、倾情诵读,整体感知2、研习全词,体会感情,感受形象【问题导示】(一)分析词的上阕1、上阕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3、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4、“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5、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哪些动作呢?(二)分析词的下阕1、与词的上阕相比,词的下阕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3、作者写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用意呢?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合作探究】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后练习题一、阅读辛弃疾的词《鹧鸪天·代人赋》,做后面练习题。荠菜花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试题】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附】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这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视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附】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和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