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3-04-08 14:31:04 发布

2015-2016年 苏教版 选修《唐诗宋词》第37课时 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时教学设计年级组别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来源:Zxxk.Com]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浪淘沙令》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知识与技能抓住意象,理解整首词的含义。[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过程与方法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教学重点掌握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教学难点掌握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导语: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南唐杂咏》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从至尊的帝王到阶下囚,这一人生的大起大落成就了李煜。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一首代表作《浪淘沙令》。二、作者简介1、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 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于洛阳。2、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他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国家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拓了词的抒情深度。三、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2、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四、自学指导(一)朗读诗歌,理解文章大意。明确:(梦醒后,只听)门帘外传来滴滴答答的细雨声,浓郁的春意将要凋残了。薄薄的丝绸被已使人耐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在梦里竟然忘记了自己已身为俘虏,这才有了片刻的欢愉。独自一人不要倚栏远望,辽阔的南唐大好河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了。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将要结束,昔今对比,真是一是天上,一是人间。五、自学指导(二)联系词句,思考词人为何而“寒”?为了体现这种寒,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赏析: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说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运用了手法。“雨潺潺”形容。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2、“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作用?明确:对比、虚实:梦境与现实。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3、如何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明确:词的末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暗示词人一生即将结束。【明确】1、原因: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罗衾不耐五更寒——身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这些原因归根究底是作为亡国之君而产生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2、意象: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六、点拨拓展1、雨——烘托悲凉的心境:“细雨梦回鸡塞远”,“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都门畅饮无绪…”,“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2、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无尽哀伤与愁怨。“间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落花——好景不长、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好事难再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七、自学指导(三)再读诗歌:作者先点景,再点观景的人,最后点出做梦,这样的表述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明确:上片写梦醒前后两种境界,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这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五更时分,门帘外,细雨滴落,这是梦后事;忘却自己的身份,一晌贪欢,这是梦中事。潺潺细雨、阑珊春意、阵阵寒意惊醒了词人,使他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境况中来。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而梦里梦外的虚与实对比更清晰地揭示了现实境况的凄凉和悲惨。教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学过程及方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八、合作释疑:“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中“莫”与“暮”的选用哪个好?明确:莫:A、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回来,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独自莫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 B、“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暮:A、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现实的凄凉。 B、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以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九、总结艺术手法1、对比欢乐与痛苦,天上与人间,梦境与现实。2、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境。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四当堂检测赏析《乌夜啼》明确:本词从内容上看,可以认为是南唐覆灭、李煜被俘后的作品.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课堂小结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课后作业李煜一生,短暂的42年,对于他众说纷纭,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他的,请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课堂反思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