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1 KB
- 2023-04-08 14:31: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时分层作业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妩媚(mèi) 盈亏(yínɡ)印痕(hén)浩茫(mánɡ)B.韵味(yùn)初暝(mínɡ)凄凉(liánɡ)会稽(huì)C.阴晦(mèi)沧桑(cānɡ)兴叹(xīnɡ)琼液(yè)D.怅惘(chánɡ)羸弱(léi)无垠(yín)幽雅(yōu)A [B项,“会”应读kuài;C项,“晦”应读huì;D项,“怅”应读chànɡ。]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100】A.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冥。B.画眉未稳,料素蛾、犹带离恨。C.叹慢磨玉斧,难补金晶。D.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D [A项,“冥”应为“暝”;B项,“蛾”应为“娥”;C项,“晶”应为“镜”。]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101】A.渐新痕悬柳 新痕:指新月B.犹带离恨离恨:幽恨C.窥户端正窥户:悄悄地在窗前看月D.还老尽、桂花影桂花影:月影C [C项,窥户:月亮透过窗户向室内张望。]4.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102】A.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B.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C.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D.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A [A项,应为: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眉妩·新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刻画初升的新月,烘托出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5
(2)《眉妩·新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对“团圆”的殷切期望,但同赏者未归,也表现了淡淡的哀愁,新月也染上凄清的色彩。(3)《眉妩·新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玉斧修月之事,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回天无力复国无望的绝望和哀叹。【答案】 (1)渐新痕悬柳 淡彩穿花 依约破初暝(2)便有团圆意 深深拜 相逢谁在香径 (3)叹慢磨玉斧 难补金镜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化知识”是人们惯于连用的一个词。现代以来,随着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事实上正以它鲜明的特质从文化的羽翼下脱颖而出。当前,______①______,又要使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实现融通。一般来说,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以物为本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______②______,以人为本的文化具有主观性、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知识以物为本,物以类同,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并具有通用性;文化以人为本,人以群分,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这段文字的核心是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区别,根据后文“又要使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实现融通”,可以推断①的内容;根据“知识是以物为本的求真”,可以推断②应与“知识”“以物为本”“求真”相对应,下文也有提示;③处与“这决定了知识无国界并具有通用性”相对应。【答案】 ①我们既要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区别 ②文化却是以人为本的求善求美 ③这决定了文化有民族性及差异性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回首过去,文学是我们最深的青春记忆。因为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坐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和馆前那一排银杏树朝夕相对,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坐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抱着厚厚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深切地体会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纷纷扰扰的平凡生活中,有了文学,必定能使你的人生精彩。①不是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注意文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有了文学,必定能使你的人生精彩”。【答案】 ②不是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 ③有了文学,不一定能使你的人生更精彩二、阅读提升层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导学号:61612103】眉 妩5
新 月[宋]王沂孙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1)上片句中的“小”“冷”好在哪里?请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秋空之“冷”,新月之“小”,使词人对新月的怜爱之情,具有一种幽渺的意蕴,寓含纤弱个体与冷漠宇宙相对时产生的悲悯虚无之情。(2)“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包含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玉斧修月之事,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回天无力、复国无望的绝望和哀叹。“慢”通“漫”,“徒然”之意,“难补金镜”是“决绝”之语,表达一种极其绝痛、惶惑和悲哀的情感。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琐寒窗·春思王沂孙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①,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曾见。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②。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③。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④院。【注】 ①二十四番:指应花期而来的二十四番花信风。②题诗团扇:用汉宫班婕妤失宠事,表现女子的闺愁。③“试凭他”句,反用红叶题诗事以言想凭流水寄情,可惜流红不能漂到更远。凭:犹仗也。④荼蘼:暮春时节开花,为二十四番华信风中居后之信。(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趁酒梨花,催诗柳絮”描写梨花绽放、柳絮飘飞的春景,景中含情。B.“一窗春怨”照应题目“春思”,着一“怨”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C.“数东风、二十四番”,一个“数”形象地描摹出抒情主人公闲适的生活情趣。D.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由眼前景色写起,是实写,下片则是虛写。C [C项,“闲适的生活情趣”错误,这里吐出了诗人内心苦楚郁闷的思绪。](2)词在下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标题、注释和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词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词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诗人寄情山水,百无聊赖,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的表达,烘托出心中的惆怅伤感;“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写出自己内心百无聊赖的具体感受,突出极度思念家乡故里的思绪,表达内心的苦楚郁闷。【答案】 从对方落笔,想象闺中人愁眉不展、怕看旧物、想借流水寄情、百无聊赖、病酒恹恹、月下独自徘徊的生活情状,表达了词人对闺中人的无限思念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导学号:61612104】醉蓬莱·归故山王沂孙①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②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注】 ①宋亡之后,王沂孙仕于元,曾出任学官。此词是作者解除庆元路学正的职事,回到故乡绍兴时的作品。②屧:木底鞋。(1)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词从秋景写起,首句运用倒装手法,写西风似乎知道主人要归来,所以殷勤地打扫门径以示欢迎。B.“黄叶凋零,白云萧散”即西风吹得黄叶凋零,白云冷清离散。“凋零”“萧散”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C.“翠蛾眉妩”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故山的山容,以“翠蛾”“眉妩”写山峰状貌,可谓新颖。D.作者回归故乡,登上山峰观赏景色,面对美景,感到赏心悦目,愁思愁绪早已被抛诸脑后。E.本词抒写了生活感受,含蕴丰富,不发空言,表达委婉,耐人寻味,体现了“深”与“厚”的词作特点。CD [C项,“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误,此句中没有拟人手法;D项,由“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可知,作者面对美景,毫无观赏的兴趣,却有一种亡国悼友的伤感。](2)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是隐微复杂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分析诗词中复杂的情感,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做对应的分析概括,切忌不分层次地笼统分析。【答案】 ①悔恨之意。“赋归来何晚”一句,表现作者对曾经离开故乡到元朝廷做官的悔恨之意。②亡国之痛,悼念故友的伤感之情。③惋惜之情,“数点寒英,为谁零落”体现的是作者的自我惋惜。④愁苦之情。“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描绘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衬托作者的愁苦之情;“试引芳樽”写作者内心愁苦,借酒浇愁。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5 王沂孙 眉妩(渐新痕悬柳)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贺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漫步宋词 13 柳永词二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11 咏物诗四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唐诗之旅(下)8 杜牧诗三首教师用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单元综合测评1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 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北宋的旧曲新声 课时分层作业11 贺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