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0 KB
  • 2023-04-09 14:30:03 发布

唐诗宋词理解性名句默写.ppt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苏轼《定风波》中表明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态度三句是:。?。2.面对已经发生的顺境和逆境,苏轼《定风波》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苏轼《江城子》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1.苏轼《定风波》中表明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态度三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面对已经发生的顺境和逆境,苏轼《定风波》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苏轼《江城子》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4.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晏幾道《临江仙》中,。人和燕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晏幾道《临江仙》最后两句:,。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表达了物是人非的相思之苦。6.晏幾道《鹧鸪天》两句:,。描写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 4.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晏幾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人和燕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晏幾道《临江仙》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表达了物是人非的相思之苦。6.晏幾道《鹧鸪天》两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描写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 7.秦观《踏莎行》中-----,----,----。既准确地勾勒出景物的模糊轮廓,又恰切地写出了诗人无限凄迷的意绪,又表现了诗人因找不到这样的避乱之地而痛苦绝望的心情。8.秦观《踏莎行》------,-----。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9.秦观《踏莎行》中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7.秦观《踏莎行》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既准确地勾勒出景物的模糊轮廓,又恰切地写出了诗人无限凄迷的意绪,又表现了诗人因找不到这样的避乱之地而痛苦绝望的心情。8.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9.秦观《踏莎行》中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10.贺铸《横塘路》尤以结句著称。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将不可触摸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的景。---------?------,--------。-------。这是一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愁。这种愁若有若无,似真还幻。11.周邦彦《苏幕遮》---------,---------,---------。三句所写之景在红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营造了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清新而又美丽。 10.贺铸《横塘路》尤以结句著称。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将不可触摸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的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一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愁。这种愁若有若无,似真还幻。11.周邦彦《苏幕遮》全首突出动人之处,全在“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所写荷花的神态。试想,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这样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清新而又美丽。 1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系列动作表达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1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张翰弃官南归的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金人的仇恨,和对南宋朝廷的愤慨。14、-------,-------,---------。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1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系列动作表达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1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张翰弃官南归的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金人的仇恨,和对南宋朝廷的愤慨。1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1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一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1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17、后人用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有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而词中“--------------”,则每被用来表示那种多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无端愁闷情绪。 1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1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17、后人用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有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而词中“为赋新词强说愁”,则每被用来表示那种多愁善感,每爱把自己想成很寂寞,很爱强说愁的无端愁闷情绪。 1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19、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既有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有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清秋怀人境界,历来为人称道。 1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19、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中既有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更有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清秋怀人境界,历来为人称道。 20、岳飞《满江红》“------,-----、-----。------、--------,--------”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21、“--------,-------------”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22、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23、“------------,------------”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24、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 20、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2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22、下片开头四个短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胸怀,令人扼腕。2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24、最后两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感人至深。 2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2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三句由视觉转向听觉,把空城寒之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状物绘景本领实高。27、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而如今的扬州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2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下阕抒情,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2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三句由视觉转向听觉,把空城寒之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状物绘景本领实高。27、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而如今的扬州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28、《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几句描述夜晚,作者还在月下徘徊,看到的是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冰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水波空自荡漾,显得十分清冷、空寂。29、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姜夔不仅悲从中来,“-----------,----------”,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花切如此,人何以堪? 28、《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几句描述夜晚,作者还在月下徘徊,看到的是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冰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水波空自荡漾,显得十分清冷、空寂。29、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姜夔不仅悲从中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花且如此,人何以堪?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