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1.50 KB
  • 2023-04-09 14:30:04 发布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鹊踏枝》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南唐词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李煜冯延巳李璟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他的创作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鹊 踏 枝冯延巳 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闲情”即闲愁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每到春来“每”“还”“依旧”长久性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足见闲愁的沉重敢辞镜里朱颜瘦进一步写闲愁的沉重河畔青芜堤上柳“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为问新愁新愁袭上心头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酒,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镜子里朱颜消瘦,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过片宕开,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最为人激赏,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寒风满袖,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此两句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孤寂忧伤的形象分外动人.正因为他心中长久萦绕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所以一经春色触发,便会生出这似旧实新的惆怅之情。 鹊 踏 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