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 MB
  • 2023-04-09 14:30:05 发布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5韩愈听颖师弹琴练习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韩愈听颖师弹琴一、积累运用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昵昵儿女语(nì)     未省听丝篁(shěnɡ)B.喧啾百鸟群(jiū)颖乎尔诚能(yǐnɡ)C.推手遽止之(jù)勇士赴敌场(fù)D.划然变轩昂(ánɡ)湿衣泪滂滂(pānɡ)解析:选A。“省”应读xǐnɡ。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地阔远随飞扬自闻颖师弹B.失势一落千丈强勇士赴敌场C.浮云柳絮无根蒂忽见孤凤凰D.挤攀分寸不可上恩怨相尔汝解析:选D。D项,“挤”应为“跻”。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嗟余有两耳嗟:叹息B.失势一落千丈强强:强壮C.推手遽止之遽:急忙D.未省听丝篁省:懂得解析:选B。强:有余。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B.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C.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D.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解析:选D。无,通“毋”。5.填空。(1)浮云柳絮无根蒂,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湿衣泪滂滂。(3)________________,失势一落千丈强。答案:(1)天地阔远随飞扬 (2)推手遽止之 (3)跻攀分寸不可上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6- 听颖师弹琴韩 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6.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答:                                    答案:前十句为一部分:正面描写声音。后八句为一部分: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7.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答:                                    答案: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8.仔细品读诗歌的前十句,体会作者写出了怎样的音乐变化。答:                                    答案:表现了音乐由袅袅升起,轻柔细屑而骤然昂扬、激越,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蓦地,百鸟齐鸣、声音细碎,于这喧闹背景中,有高音昂起至极高又迅速向低音滑落。写出了音调的复杂变化,而这变化由于有场景作依托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我们似乎看到了勇士慨然赴敌的豪迈,看到了凤凰不甘与凡鸟为伍,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后,却还是跌落下来的不幸。9.联系“自闻颖师弹”后的有关诗句,揣摩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答:                                    答案: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10~11题。春 雪-6- 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 雪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注]。【注】 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C.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D.“白雪却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与“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选B。B项,句中的“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11.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                                                                        答案: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的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的嗔怪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刘禹锡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②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注】 ①此诗写于829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②镜湖:越州境内的一个湖。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洁白纯净。-6- B.“遥想”表明空间距离之远,而“正如此”则隐隐地表明了这份情谊不会因距离而衰减。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解析:选C。C项,“如约”错误,并非相约看湖景,而是在写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信念。13.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                                                                        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一、二句写诗人在帝都长安望月,是实写;中间四句虚写,其中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阳城中,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皎洁,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镜湖。表现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思念,也表现了友人间心心相印的绵长情谊。三、语言表达1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依次概括出中国古典诗歌构成意境的三种方式。(每点不超过6个字)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构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诗人本身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只是在遇到了某种物境时,突有所悟,借着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二是诗人本来就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当接触外界物境时,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还有一种是自然之物本身在情态、色调上仿佛就具有性格情感一样,如“竹”的气节、“莲”的高洁等,长期以来已被公认看成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和情感。答:                                                                        解析:重在突出三种构成方式中的“情”与“境”的关系。答案:①情随境生 ②移情入境 ③无我物境15.在下面文段空缺的A、B、C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谐调。多少次,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远方的神奇,__A__。我们欢呼雀跃翘望高悬天际的彩虹,__B__;__C__,却没有用心聆听窗外小鸟婉转的啼唱;我们千里跋涉去寻觅奇花异卉,却没有意识到路边蔷薇细细的馨香。答:                                                                                                            解析:根据文段中句子句式和意境分填A、B和C处。答案:A处:却忽视了身边点点滴滴平凡的美好B处:却没有留意草丛间露珠七彩的光泽-6- C处:我们满怀渴望去探寻传说中的仙乐热衷“谀墓”的韩愈包光潜中国古代最大的主流和民间两栖写手,当属唐代的韩愈了。韩愈一生写了多少文字,无法计量,多数都丢失在民间了。他创作题材广泛,长短不一,有报告文学,如《张中丞传后叙》;有墓志铭,如《贞曜先生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有祭文,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还有碑文、厅壁记等。韩愈的生前好友刘禹锡在纪念他的悼文里说:“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这如山的辇金,赚的是死人钱。不是韩愈贪婪,按价索取,而是时人甘愿“奉献”,算作稿酬吧。就说惹了一起历史风波的《平淮西碑文》吧,人家情愿送给韩愈五百匹绢;再说韩愈写的《王用碑》,王用的儿子就以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作为润笔。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稿费了。李白如果有知,定然妒忌不已,因为李白写诗从来只是换点老酒的。为什么有那么多达官贵人,家里死了亲人要找韩愈歌功颂德呢?其实这是当时的时尚问题,和今天一样,大多数人是被时尚牵着鼻子走的。大唐盛世,长安城里,一直盛行请名人学士为已故亲人撰写碑文、墓志铭或祭文的习俗。对于一些有钱有势的人来讲,家里死了亲人,如果不请或请不到当时最有名望的作家为其撰写墓志铭的话,就令人耻笑。“谀墓”写作已经形成强势市场,它引领着为死人歌功颂德的文化走向。而且这个市场前景看好,有人推波助澜,确实肥了不少文人学士。当时韩愈名声最大,作文最好,又是文坛领袖,还愿意为死人“效劳”;更重要的是韩愈写的报告文学、墓志铭、祭文等十分感人,他能把死人写得比活人还活,搜肠刮肚写尽好词,说尽好话。所以,请韩愈操刀的达官贵人最多,韩愈也因此收入丰厚,远在俸禄之上。由于韩愈“来者不拒”,抢了别人的生意,断了别人的饭碗,再加上他尽替死者说好话,所以有人不满,悄悄地说他的坏话,让他落下一个“谀墓”之名。在韩愈的“谀墓”之辞中,也有不少是为地位卑下的小吏和落魄文人写的。这些墓志铭最耐读,一反“谀墓”之习气,而成了可亲可近的人物速写。因为韩愈能够从墓主人的许多生活细节中提炼典型材料,如感人事例、谐闻趣事等入文,读来备感亲切或令人喷饭。在这些墓志铭中,韩愈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怀才不遇、心胸磊落的寒士形象,并借以抒发自己对世俗的看法和政见;在这些墓志铭中,韩愈还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如《试大理评事王适墓志铭》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想法,《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的文学主张等。-6- 另外,名家之间也有相互“吹捧”的碑文墓志,如韩愈为柳宗元、孟郊等写的墓志铭,即属上乘。韩愈自己死后,也有许多生前好友为其树碑立传,为其“谀墓”。皇甫湜为他写过墓志铭和悼词,刘禹锡为韩愈写过悼念文章。这些都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韩愈确实写过不少纯粹的“谀墓”之作,言过其实,一是对方的盛情难却,二是对方的润笔丰厚,真的让韩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事实上,尽管韩愈位高权重,友人众多,但还是遭到当时一些人的讥讽和贬斥,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穿越历史时空,回望前尘,我们会看到身为吏部侍郎的韩愈,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屁颠屁颠的身影;一方面他要无愧于文坛领袖地位,推动古文运动;一方面他要当好民间写手,为死人说好话,赚足银两。名利兼得,是韩愈一生最大的成功。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足以见得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赏评] 文章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韩愈,“谀墓”是当时的时尚,大唐盛世,长安城里,一直盛行请名人学士为已故亲人撰写碑文、墓志铭或祭文的习俗,而韩愈写的报告文学、墓志铭、祭文等十分感人,他借以抒发自己对世俗的看法和政见,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作者称其为“古代最大的主流和民间两栖写手”。-6-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