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0 KB
- 2023-04-09 14:30: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水龙吟苏轼课题水龙吟苏轼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的内涵重点基本了解咏物词的特征难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婉约词教法点拨、交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诵读章质夫的"杨花词",整体感知大意。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二.串讲苏词: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又因为她又"似花",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四、苏轼《水龙吟》写杨花另辟新境,反复诵读,体会与章词相比其新妙之处。A.意境的高低: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B.艺术构思:"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六句有三层意思: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C.语言艺术:"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板书杨花:本质命运→无情有思→花如思妇→悲惨命运→花人合一作业教后札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燕歌行(一)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二 燕歌行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六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八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二 望月怀远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