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3-04-09 14:30:17 发布

高中语文(咏物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三步法悟情志——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章节名称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第11课《咏物诗四首》教学设想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计划学时1课时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有鉴赏诗歌的一些基础,能读懂一些较为简单的诗歌,但对涵义丰富的咏物诗则相对较难鉴赏,需要既借助写作背景,又要从字词理解上领悟作者表达的情志。因此,在学习鉴赏咏物诗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学生学习目标1、能识别咏物诗2、学习并运用咏物诗鉴赏三步法3、能理解《子规》和《葡萄》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在课堂上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4、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理解两首咏物诗丰富的意蕴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解决1用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回顾咏物诗、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学习咏物诗鉴赏、最后自己学习运用 措施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描述三步法,阐释三步法形成的原因,使学生能轻松操作三步法,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3在课堂上,通过配乐朗诵、教师朗诵和图片及其音乐背景的渲染,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鉴赏咏物诗。教学媒体1《石灰吟》朗诵录音、背景音乐2教学课件3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识咏物诗——吟唱中的情意1、导入——咏物诗概念王安石说:“古人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我们的先辈,把万物当作了咏唱的对象,以物为咏唱对象的诗歌,我们可以称为咏物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2、咏物诗佳作回顾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咏物诗,我们来看看曾经学过的一首咏物诗《石灰吟》。我们回顾一下,《石灰吟》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配乐朗诵《石灰吟》)设计意图:用王安石的话引入,直接以概念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什么是咏物诗。然后通过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引导学生感悟咏物诗中寄托着作者的情志。用简短的配乐朗诵给学生创造点诗歌的氛围。二、鉴赏咏物诗——子规的不满(尝试品读咏物诗《子规》(顾况),总结咏物诗鉴赏方法)1、诵读诗歌,找出《子规》诗中表现子规特征的词语?(展示子规鸟的图片)2、作者说如果世上的冤魂都化为杜鹃,那杜鹃还有栖息之地吗?为什么?3、联系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书写形式:这首诗通过,抒发了作者。 (简介:顾况(725—814),字逋翁,唐代诗人。曾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顾况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明确:这首诗通过咏子规积冤啼血,抒发了作者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4、方法总结(1)、分析物象的特征;(2)、抓住“物”与“人”的相似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认识并接受咏物诗鉴赏三步法,清楚怎么操作三步法。而鉴赏咏物诗的三步法,第一步从诗句的语言中找寻所咏之物的特征,然后结合作者写作背景,通过有媒介的联系而找寻物与人的相似点,最后用“通过,表达了”这样的形式,能写出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三、运用三步法——葡萄的渴望(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咏物诗鉴赏三步法赏析《葡萄》,最后投影学生对情志的感悟)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征?2、本诗中“物”(葡萄)与人的相似点是什么?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书写形式:这首诗通过,抒发了作者。(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明确: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解释让学生学习自己操作咏物诗鉴赏三步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葡萄》的鉴赏,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志。四、课堂小结——物象皆有情 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这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2、口述咏物诗鉴赏三步法。五、作业布置——巩固三步法阅读《赏牡丹》和《小松》,用咏物诗鉴赏三步法鉴赏,写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设计意图:第11课《咏物诗四首》共四首诗,前两首较为难,而后两首较为简单,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用三步法鉴赏另外两首诗,对咏物诗三步法加以巩固。板书设计方法:物——人——志(托物言志)《子规》:啼血——化——同情、不满《葡萄》:支离——倒、扶——扶持、帮助作者情志:通过,表达了。教学反思1、从课堂反应反思在上这节课时,学生会三步法的掌握还是很快的,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表达出来。而从诗句中找寻所咏之物的特征时,学生也能找出;在说物与人的相似处时,学生也能通过背景联想两者的相似点;但在让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作者的情志时,学生还是不能象教师预想的那样写出。这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写的习惯不够好,总是依赖老师的讲,认为领会就行了,而导致课堂上写的时候写不出来。2、从教学目标反思三个教学目标从三个纬度描述学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达到的程度,从有效性角度看,本节课目标较为明确、集中,没有游离在目标之外的多余环节。所提供的鉴赏方法也显得操作性很强,学生比较好掌握并应用。 3、从教学效果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咏物诗有个很明确的认识。对怎样鉴赏咏物诗,也有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对咏物诗中或显或隐表达着作者的情志,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对用明确的语言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志,还有待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4、从诗歌鉴赏反思诗歌鉴赏,说到底是对诗人情感的再体验,因此学习诗歌、鉴赏诗歌一定要有一个恰当的环境,而这个环境需要教师创设。在课堂上创设一个适合于学习诗歌、鉴赏诗歌的氛围,师生在这个氛围下对诗歌加以欣赏,再创造地体验。教师必须跟学生一起作为欣赏者,教师不单单是课堂内容的引导者。而氛围的创设和欣赏者的角色参与,都需要教师的智慧。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