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01 KB
  • 2022-06-14 17:48:26 发布

超级保姆及其它育儿知识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超级保姆《超级保姆》(《SupperNanny》)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栏目的女主持人乔?弗洛斯特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家庭保育员的专门训练,有长达15年照料孩子的经验。栏目采用实景跟拍的“真人秀”模式,记录主持人“拯救”身陷养育困境的求助家庭的过程。  乔认为,她给出的只是一些常识性的解决技巧而已。特别是——“最重要的是,我一直按我的直觉做事。”  你的孩子也会像小尾巴一样黏着你,晚上不肯睡觉,在超市大吵大闹吗?“超级保姆”为父母们提供了哪些育儿建议?中国的教育专家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点评?一起来看一下。  1.妈妈的“小尾巴”  养育困境:你要做饭、收拾家、洗碗,可孩子却像橡皮泥一样黏在了你身上。他哭闹着不肯松手,却又不说自己想要什么。你一遍一遍地逃,他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追,追上了就扑到你怀里扒着你的脖子不下来。爸爸下班回到家,你把孩子扒下来交给他,可孩子却突然发起狠,又咬又拧,爸爸只好放他来找你……  “超级保姆”的解决方案——“去粘贴”技巧  不要抱起孩子。  蹲下来至孩子的高度,告诉孩子安静下来,问他想要什么。  如果孩子依然黏着你哭闹,离开,忽略。  重复,直到孩子安静下来。然后给孩子拥抱。  乔提醒:当孩子安静下来,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以后再有需要的时候就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如果只是单纯想黏着母亲,只有当他认识到母亲不会再纵容自己这个事实,最终才会安静下来。  专家点评  乔的这种做法非常利于纠正孩子的“粘贴”行为,培养孩子理性表达自己需要的习惯。但是需要注意:母亲的态度要平静而坚定,不要指责。当孩子平复下来并且说出要求时,应该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也就是说,在拒绝中仍然让孩子感受到爱。  2.睡觉时的“战争”  养育困境:你一直要等孩子睡熟了才离开他的房间。他小的时候,这段陪伴时间很短,但是慢慢地,这段时间延长再延长:他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还会缠着你非要你“再讲一个故事”不可。你不理他关上门走出去,他却爬下床跑出来,一次,又一次。  “超级保姆”的解决方案——睡眠分离技巧+待在床上技巧  睡眠分离技巧:可以慢慢打破依赖的循环,让孩子在你不在房间时也能入睡。  1.亲亲孩子,说晚安,把孩子送到床上就寝。  2.不要说话。如果他一直看着你,要和你说话,告诉他闭上眼睛,该睡觉了。  3.安静地坐着,每次他想说话,只是告诉他:“睡觉。”  4.如果孩子哭闹,跑下床,把孩子放回床上,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讲话。  5.一直重复,等到孩子入睡。 待在床上技巧:首先要消除孩子所有下床的借口。比如,睡前小便过,在床边放一杯水,口渴了孩子可以自己喝。  1.孩子第一次下床,陪他回去,告诉他现在是睡觉时间。抱抱他,然后离开。  2.第二次下床,把他放回床上,告诉他现在是睡觉时间。再给他一个拥抱,然后离开。  3.第三次下床,把他放回去,什么都不说。  4.接下来几次也一样:不讲话、不对话、不辩论。  乔提醒:告诉你自己,你并不是铁石心肠,只是在教会孩子如何待在床上。  专家点评  要点在于不要纠缠。只要孩子说话就提醒,这是睡觉时间。在给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让孩子去独立面对和适应“自己睡觉”这个现实。这是帮助孩子独睡的好方法。第34页共34页   当然,如果在实行这个做法之前,先和孩子沟通一下,在明确“你必须独睡”的前提下,征询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独睡以及希望父母怎么做来过渡,会更好些。  3.超市风波  养育困境:临出门前,你已经警告过他了,马上要去超市,希望他表现好一点。可是,他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作”了。先是沿着一排排货架跑,把东西从货架上拉下来,你只得一边训斥他,一边沿路收拾。他终于跑向你了,却是要求买吃的或玩具。你不同意,他就在结账台前“大哭大闹”……  “超级保姆”的解决方案:参与技巧  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让他变得忙碌起来。比如,给他一个小的购物单(可以画图)。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提醒他看单子上的东西,帮忙去找一些要买的东西。  孩子完成了任务要赞扬,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给他一支棒棒糖!  乔提醒:参与技巧,顾名思义是让孩子参与你所做的事情,这个技巧对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有效。  专家点评  倘若出现困难,比如孩子纠缠或哭闹得比较凶,一定不要因为觉得没面子而妥协。如果你不能去除“面子”心理,就请说服自己“我宁愿丢一次面子”。  另外,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过程,进展不顺、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不要因此失去耐心或者气馁。总之,孩子的纠缠或者哭闹本质上是一种试探。如果你坚定地让他感觉此路不通,他就会另寻他途——选择合理行为。  此外,对于乔使用的奖励技巧,我更倾向于通过语言对孩子表示赞赏,而不是物质奖励。  小贴士  “超级保姆”乔?弗洛斯特的忠告  保持冷静!你是成年人,不能让孩子把你气疯了。  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坏小孩”。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按照人们的预期去做事。  幸福、放松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也清楚哪些界限不可逾越。  规矩就是找到平衡点,该亲热时亲热,该严格时严格。  没有规矩的孩子通常都很害怕、没有安全感、易怒、很困惑且不开心。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往什么方向发展。  规矩绝不是拒绝孩子的个性,挫败他的锐气,或者把他塑造成和自己天性迥异的人。所有的界限,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可接受的行为规范内,做他自己。  孟迁:“爱与规则”再思考  乔?弗洛斯特女士一定帮到了很多人。基于天资和积累,她拥有一种超好的直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看清事物的界限,并想出可行的应对方案。作为同样致力于帮助父母的从业者,我十分感谢她提供了这么多好的借鉴。  乔的帮助策略有浓重的行为主义色彩。行为主义者坚信外在环境的力量。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有一个著名的假设:给我一打孩子和我制定的环境,我可以让孩子成为任意的我想让他们成为的人,医生、律师、警察、艺术家,乞丐或小偷。  但是,行为主义因为不重视人的个体差异和人的自主原则而被人们质疑和攻击,毕竟,即便是天才的教育家,也无法把爱因斯坦训练成姚明,或者把居里夫人变成希拉里?克林顿。  实际上,行为主义也在不断发展。乔虽然采用了行为主义的角度去观察和干预,但无形中兼顾到了人们内在的需要。比如,乔使母亲感到被尊重,并使母亲从被“粘贴”控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她享用自己的独有时间,显然利于母亲重拾自我;而整个家庭变得和谐和快乐,也会增加母亲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乔的很多做法我会学习,因为确实非常有效。但同时,我会更加关注如何改变母亲的内在。比如,为什么会这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粘贴,哪里出了问题?比如,作为一个成年人,母亲应该学习自察和自爱,自己成为自己爱和安全感的源头,以及建立内部评价,从而使自己的价值感不依赖于外在。如果不能如此,恐怕一旦出现变化,母亲又会重回老路。  家庭是一个系统,只有洞悉内在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以及建立非僵化的规则。第34页共34页 比如,乔帮助家庭制定规矩,但我更希望她能帮助父母明了为何如此,能看到这个行为的性质和原因是什么,能分清那个界限,而不能只建立外在的、现行的规矩。重要的是帮助父母建立这种洞察力,然后拥有执行力。《超级保姆》中的情商教育-方法篇近几年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稍不顺心就恶性伤人,除去一些特殊因素,有很多事件的起因仅仅是某些人为了一时泄愤,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出现很多小小年纪和长大了的熊孩子,甚至伤害自己的亲人。联系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和经历,在看《超级保姆》的时候,我认为目前的教育和社会仅仅做了智商教育,缺乏情商教育。怎么说呢?从小到大,学校、家庭、社会都在灌输“高分即高能”的观念。不管一个人的人品多差,只要他成绩好,考得上大学,会拍马屁,到了社会就如鱼得水。不少善良的孩子长大后只会一味地忍让,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为人处世,只能在社会的中下层艰苦奋斗。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家庭剧和宫廷剧里不是尔虞我诈就是歇斯底里地喊叫“我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轰轰烈烈的悲情苦恋(仔细观察下,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片子里的人总是不去及时消除和释放负面情绪,而让自己一根筋走到底,不满情绪越积累越多,某个时候突然爆发--情商普遍不高).......结果,在人生道路上碰到挫折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发泄自己的情绪,就学着电视里的一套:在角落里默默落泪,或者响应踢猫效应,把坏情绪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即使是碰到简单的令人生气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加上独生子女政策让一些父母因爱蒙蔽双眼,只知道孩子的好,看不见孩子的坏毛病。看到身边越来越多被宠坏的孩子时,我不得不想,自己以后有孩子了怎么办?就让他/她跟着这样的风气成长吗?我的家庭能因此幸福吗?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就没有好的教育办法吗?《超级保姆》中,乔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情商不是要你忍住心里的不满,不是违心地恭维别人,也不是放任已经存在的不良情绪自生自灭,或者让不安的感觉突然爆发。提高情商不是坐在那里静静地思考,不是用一两句话和别人交流;而是要你做出实际的行动。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去释放、宣泄,要动起来----让枯燥的日子丰富起来。不知道育儿书上怎么写的,乔的不少作法跟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儿时教育或者我们想当然的解决思路不同,很有创意!既然费了一堆功夫看完所有故事我觉得还是趁着没糊涂,整理下乔的方法,作为看片心得,有些方法是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技巧,有的也可参考解决大人之间的问题。(整理这个流水账没想到这么辛苦,希望等将来什么时候有了孩子,教育孩子时还能记得这些技巧。)概括来说,乔各种方法的本质思想是:一、尽最大可能(有几种方法用几种方法,尽可能彻底地),用正确的方法消除和发泄负面情绪,不任由其积累、爆发(这条也意味着正视、不回避问题,不高心就说出来,不要为别人高兴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二、家长的基本观点一致(不要两个人唱对台戏)三、正确使用罚坐机制(大人间的惩罚机制同理);四、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进行沟通)五、尽可能地给别人/孩子选择的机会;六、出现问题或者争执时想方设法转移关注点;七、不要怕麻烦,让语言和生活多样化(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调整形式);所有这些技巧都是在这些思想上演变出来的。1)立家规由父母在白板上写下双方讨论得出的家规,比如:不许打人、对别人要友好、出去玩要请示、先听再去执行)等(主要是针对孩子已有毛病定下的规定,不用很多,只要几条即可)。之后,由父母给孩子讲解这些要求(注意在讲解过程中征求孩子的意见,并要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以免孩子执行起来有抵触情绪)。告诉孩子,一旦不符合这些要求,就会被罚坐。这是罚坐机制的前提。第34页共34页 在某些家庭,尤其是在父母对教育方法有明显分歧的家庭,立家规这条非常重要:一方面,统一父母的观点避免父母之间的争吵;另一方面,帮孩子明白对与错的区别。对于各种家庭的不同,乔采用了不同样式的不同样子带颜色和图案的表格看板用于父母写下家规。(见第3、4、19、28、30、31、37、38集)2)核心技巧:罚坐机制不少父母对处罚孩子束手无策。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在《超级保姆》中,无奈的父母们用了没收玩具、大喊大叫、不停唠叨、关小屋、喂辣椒水、打屁股等各种方法仍然不奏效;不少父母在孩子不听管教之后干脆放弃,任由孩子胡来,结果给孩子惯了一堆坏毛病。父母要清楚:没有规矩的孩子通常都比较害怕,没有安全感、易怒、很困惑而且不开心。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往什么方向发展。规矩绝不是拒绝孩子的个性,挫败他们的锐气,或者把他们塑造成和他天性迥异的人。所有的界限,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可接受的行为规范内,做他自己。乔认为“没有影响力就没有一切”,她教会了几乎每一个家庭的家长使用罚坐机制(在不同的故事中,罚坐机制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淘气椅、思过室等),都很有效。看完节目觉得这个方法太好了:让父母省心省力,孩子免受皮肉之苦。罚坐之后孩子们更加尊重父母的权威,并且更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爱而不是被忽略。严格按照罚坐机制对孩子执行惩罚的父母,变得更加成熟和冷静,孩子父母的素质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注意:如果为了一时心软或者图嘴上痛快,或者为了省事而省略任何一个步骤而去罚坐的话,罚坐机制不仅不会有效,还会起反作用。)罚坐,顾名思义首先要准备一个适合孩子高度的小椅子或者凳子。椅子要放在周围比较空阔但是父母眼光基本能扫视到的地方(一方面避免孩子罚坐时玩弄和破坏周围的器具,另一方面让父母能随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和安全,而重新计时或完成罚坐)。其次,为了避免父母省略步骤,乔每次把罚坐步骤做成看板让父母贴在罚坐席上方的墙壁上,内容如下。大部分孩子应用以下罚坐步骤。(见第2、3、10、11、12、14、22、23、25、26、27、32、35、37、38、39集)第一步: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孩子停止这样做。注释:孩子受罚之前,应有提醒,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应当怎样做。第二步:用严肃的语气,给孩子一个警告。注释1:父母要注意警告的语气,不能轻声细语,不能太温和,父母不要胆怯。(见第12集)当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多多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罚坐也要用艺术,要用声音管教孩子。严厉地说话和警告,语调要低沉一点,让孩子注意到你,有回应。(见第2集)而不是好言好语,低声下气重复请求孩子。尽管要求用严厉的语气警告,但是不能把罚坐当做吓唬孩子的手段威胁孩子去做事。(见第6集)注释2:警告时,父母应当跟孩子有眼神的交流。如果孩子不看家长,就告诉孩子:“现在你要看着我,因为我要和你说话”。不要让孩子走开(见第10集)。或者说“你必须马上回来,乖乖听我的话,听到了吗?我们好好说下定下的规矩”注释3:父母应给出明确的指令。比如:“XXX,你能把..放回..吗?”如果孩子不听,就说“XXX,你如果不把..放回..,就要坐到受罚席上。”或者:看着孩子,直视孩子并严厉地说:“不要再这样了,不许打人骂人,你。。。所以在受罚席上坐X分钟。”“听我说,你现在看着我,我在跟你说话。现在要去罚坐了,知道么?”第三步:带孩子去罚坐。根据年龄调整罚坐时间(每1分钟/岁)。用计时器定时,到点响铃。第四步:告诉孩子罚坐的原因。(要有眼神的交流)孩子坐到受罚席上时告诉孩子:“我罚你坐受罚席是因为...;而你...,现在你要再这坐X分钟。”第五步:(如果孩子罚坐时大喊大叫或者乱跑)重新计算时间并带孩子回到受罚席,不要和孩子说任何话。注释1:孩子在受罚席乱动怎么办?第34页共34页 一旦离开,放回座位上。最快的根除方法是当耳旁风。孩子之所以嘴冒脏话,是想激怒父母,如果他出言不逊,父母就要纹丝不动。(见第3集)如果孩子用尿裤子等方式给父母下马威,抗议惩罚的话,就让他/她继续穿湿裤子好了,让他们看看自己做了什么。(见第14集)注释2:孩子罚坐时父母应当做什么:父母要放松,别走来走去,家长的紧张孩子能感觉得到。父母要有自信:孩子该接受惩罚,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家长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在用眼神能看到孩子的范围内活动。(见第2集)注释3:切记罚坐时父母不要跟孩子讲话。如果在孩子罚坐时还跟他讲话,不管是解释还是训斥,都会给孩子错误信号。第六步:(等孩子罚坐完毕)再次告诉孩子罚坐的原因注释:父母不要表现出生气等情绪。第七步:让孩子道歉注释:让孩子道歉,不是仅仅让他/她气哼哼地说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了,如果孩子不理不睬地走开,乔让妈妈强硬一点,不要那么容易退让,用坚定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真的觉得你没有做对,你欠我一个道歉”(第14集)如果孩子道歉不是发自真心的。父母应当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平心静气地跟他/她说:“如果你不想真心实意地道歉的话,就在这里呆着,冷静一下,因为你还在生气”,或者“XXX,你说话的方式让人无法接受,现在我们要重新开始”然后父母走开,再过30秒或者1分钟再回来让孩子道歉。如果仍不是真心道歉的话,就照此方法等待,一直等到真心道歉为止。(见第6、36集)孩子受罚又不心甘情愿的时候会表现出来,这时候父母也要检查自己是否步骤不对。(见第36集)第八步: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护他们的,不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讨厌和放弃他们。这一步不能省略。罚坐注意事项:父母应观点一致。父母各自为政,两人不一致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如:妈妈在罚孩子时爸爸跑去跟孩子聊天,就会抵消妈妈的惩罚。(见第12集)惩罚制度,家长要说到做到。否则孩子会认为惩罚是摆样子,家长不停反复说,也会变得越来越唠叨。(见第14集)第一次对孩子进行罚坐很困难,有的孩子被放回67次(见第36集),有的孩子和父母僵持了几个小时。但是没关系,只要父母咬紧牙关,把第一次罚坐进行到底,以后再罚坐就会很快变得容易,大部分孩子再次罚坐的时候,折腾几次就停下来了。对于超级捣蛋的孩子,罚坐机制稍有不同,要“一击出局”,没有警告,步骤如下:1.一次不守规矩就要受罚2.去反思室冷静3.最后通牒4.没收扔出的玩具(见第35集)3)让孩子按时睡觉的技巧孩子们应该在8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8点之前的这段时间父母要尽量避免外出,或者带孩子们玩过头,太兴奋。否则安排让躁动的孩子入睡非常困难。乔让妈妈制定作息时间,并挂在墙上(参见第35集,晚上常带孩子去健身房的妈妈,孩子非常顽劣)第34页共34页 方法一:1.在孩子睡觉前讲一个睡前故事,然后告诉孩子要睡觉了(第一次),并离开孩子的床。(父母可以坐在孩子床的附近,确保他们确实睡着。)2.如果孩子还是不睡觉,父母只简单地说“现在是睡觉时间,该睡觉了”,把孩子送回床上,不再说别的。3.如果孩子还是跑下床,不再说话,坚持把他/她送回到床上。重复此步骤直到孩子入睡为止。父母应当装作和平时一样,看电视的话还看电视,学习的还学习。第一次按照此方法让孩子快速睡觉并不容易,一旦第一次坚持下来,以后再让孩子入睡就很快容易了。父母在孩子入睡后,心情也会得到放松。(见第5、16、20集)方法二:为了让孩子感到睡觉时安全,乔的方法是:1.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在孩子屋里拉上窗帘,点上小彩灯)2.安抚孩子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很安全3.改进“让孩子呆在床上”的技巧,用简短的话语让孩子安心,放回床上(见第37集)方法三:可在小孩子的房里装上监控器,以了解他们的情况。(见第5集)方法四:关于睡午觉妈妈太累了,就应当在每天中午安排孩子睡个觉。如果孩子不睡,就再放1个小时让孩子自己玩,让妈妈去睡觉。妈妈不同意,认为对孩子不好,乔说:“孩子有睡觉的时间,也有不睡觉的时间,他很高兴有时候能够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这很好。对于你被疲劳击垮时,还有很多事情要应付,你应付不了,必须好好地让自己休息。”(见第39集)4)让孩子早上起床的技巧1.前一天晚上和孩子说好,提前做好准备2.早点儿叫醒孩子,提前半小时提醒3.给孩子一个警告(见第39集)5)纠正孩子不吃饭或偏食的技巧方法一:1.剪两个大圆板,一个作为底座,另一个按照辐射形状从中间剪开成8瓣。在每一瓣上写上一种食品。把两个圆装在一起,中间安装指针,让孩子去转指针,随机转到哪儿,就选哪个食物(看上去让孩子自选食品,实际上还是在父母提供的食物范围内选择食物。这个办法是为了让孩子对吃东西有参与感和新鲜感)。2.选完食物之后,让孩子们参与食品的选购。带孩子们进超市,按照食谱去超市采购,边采购边教孩子了解食物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的食物。再给他们额外买些水果。3.吃饭时,按照孩子们的选择准备食物。父母说完了就不再絮叨,必要时离开桌子。让孩子自行决定,但告诉孩子没吃完不能离开桌子。(见第6集)方法二:孩子坚持要喝不健康饮料的话,简单告诉他/她:“这里没有桔子水,它不健康,就喝水吧。”再找机会告诉孩子,它里面有防腐剂、添加剂,不好。方法三:当小孩偏食、挑食时,乔对父母说:“第34页共34页 孩子知道他/她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他/她在指挥你,你一定要纠正他/她这个习惯。要不他/她就只想着吃垃圾食品,知道吗?一定要帮他/她改掉,因为他/她一定不会让自己挨饿的。当他/她表现出不礼貌时,就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样是在捣蛋,快停下来’”当小孩不吃东西发火时,乔让父母把话说清楚:“我不会再说废话了”,就这么简单。孩子在餐桌旁哭了30分钟后,乔让妈妈说:“我已经告诉过你们,让你们吃什么东西。希望你能够按照我说的吃掉他们。你们不吃的话,就不能离开餐桌”。结果奏效。(见第21集)方法四:1.孩子挑食时,清楚地告诉孩子吃什么东西,吃多少。比如说:“XXX,我想要你吃一块西兰花,而且之前我要你吃一块牛排,好吗?能做到吗?”2.帮孩子把食物切碎,分成3组不同的食物,让孩子选择先吃哪个。比如说:“这是西兰花和牛排,那是玉米粥,你可以选择先吃哪样”3.父母告诉孩子,必须吃下什么,否则要接受惩罚。4.绝对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吃一点,只吃哪个就行了”之类的。乔严肃地说:“如果我数到5,你还不把那勺玉米粥吃下去的话,那你直接就要去罚坐了。听懂我的意思了吗?一(并伸出一个手指)...二(伸第二个手指)...三”。5.在乔数到三的时候,孩子开始吃了,乔没有停下来,继续说:“你快把最后那一口吃下去,现在我已经数到三了,我会让你接受惩罚的。明白吗?”孩子赶紧吃完了。乔说:“谢谢!”6.孩子把吃的东西吐了出来,并说难吃。乔没有放弃,仍然用严厉的语气说:“XXX,这不是真的,你要是再装,以后就不用吃饭了。你需要一个勺子,快点吃。吃完后你就可以下去玩了。只是一小口而已。”孩子不再闹,把余下的食物吃光。乔和孩子伸手说:“击一下掌!”大人小孩都很高兴。虽然孩子主导的这一场的典型的挑食闹剧结束了,但是乔仍然没有放弃。她教给父母:7.为了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并坚持下去,把你们吃饭的时间限定在30分钟。如果30分钟之后他还在挣扎不吃的话,你就收拾盘子,这样他/她就不会不好好吃饭了。(见第39集)方法五:孩子总是偷吃零食,而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把家里的所有零食收起来或者扔掉。准备几个大的透明空瓶。让孩子在水果蔬菜中挑选自己的零食,放进大瓶。等孩子们饿的时候,让他们有零食可吃,而且是健康食品。孩子如果有偷吃的兆头时,要提前给孩子一个警告:“如果你要是偷吃,晚饭就不要吃了。”(见第26集)6)让孩子吃药的技巧乔告诉爸爸:他没有让孩子觉得吃药是对的,只是感到很压抑。乔给出喂药技巧如下:第一步:保持冷静。告诉孩子:“XXX,你要知道,吃药是为了治疗你的眼睛。”第二步:倾听并转移注意力。对孩子说:“你不想吃药是因为苦,对吧?.....”第三步:给孩子一些选择。“你是想用勺子吃还是用(塑料)注射器筒吃呢?”第四步:表扬孩子。(见第30集)7)孩子不写作业/多动症怎么办?方法一:桌子上放一个作业提示板,问问孩子是给谁看的?孩子以为是自己,其实是给父母看的。作业提示板上的内容为:1.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由他/她决定(先做哪个作业让孩子决定)2,认真听,有耐心2.问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第34页共34页 3.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4.再次确保你获得了所有相关用具(地点要整洁有序)5.慢慢地+仔细地解释怎么做(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争吵,如果需要就帮助,不然就放手)6.表扬、表扬、再表扬孩子分神时,帮孩子把注意力拉回来。这样使得父母把注意力从孩子作业转化到作业提示上,帮助孩子而不是斥责孩子。孩子变得专心和自信,达到双赢(第3、4集是多动症孩子、第32、36集是普通孩子)。家长应该明白多动症的孩子难以应付数学问题,应该给孩子转移注意力的时间,否则只能两败俱伤。如果爸爸辅导孩子写作业失去了耐心,妈妈注意在旁边要鼓励爸爸和孩子两个人。要知道,爸爸投入精力管好孩子,妈妈才能减轻负担,腾出时间处理家务。多动症孩子的父母,对孩子不要反应过度。乔拿来大多米诺骨牌教父亲明白他的不当举动造成的一堆后果;要改善这些就要改变父母的反应。(见第4集)方法二:用水柱游戏让孩子练习专注。孩子专注游戏时,要及时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进入自我认可的积极状态。方法三:患多动症的孩子都非常缺乏自信心,所以设立一个激励机制来奖励他,让他感到高兴。比如奖励贴纸。每次孩子写完一次作业就让他选一张喜欢的贴纸贴在他的书里面。把写作业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提高孩子的兴趣。家长一旦帮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完成家庭作业也就变容易了。方法四:建立与学校老师的沟通报告书,加强老师和父母之间的联系。(见第4集)方法五:父母不要求全责备、一直指手画脚,应放手让孩子去做练习、做事。如果孩子有时候没有完成任务,有时候他们干着干着就偷懒了,这时候父母要让他们回去把活干完。在孩子做完再检查。如果他们出错,让他们再回去做。(见第32集)为了避免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唠唠叨叨,准备两个盒子,分别作为“发件箱”“收件箱”。孩子独自写好作业之后,把作业本放入“发件箱”,父母再去检查作业。(见第36集)8)带孩子去超市的技巧乔准备了一些硬质纸条,每个纸条代表超市一条通道。条上有个小孔,让孩子们把他们要买的东西对应的纸条挂在自己的手链上。让孩子们决定买什么。孩子去超市就不闹了。(见第18集)9)孩子在室外到处乱跑怎么办?方法一:用彩带划定户外活动的警戒线,由父母跟孩子明确哪些是孩子可以玩的地方。告诉孩子不能越线,否则坐到受罚席。(见第3集)方法二:外出郊游时,孩子乱跑怎么办?乔拿出一堆红丝带,告诉孩子们不能越出红丝带的界限,否则要接受惩罚。由问孩子们:“你们大家都不想接受惩罚对不对啊?”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扎好了红丝带,标出范围。乔给了父母一堆图片,让父母展示给孩子,教会他们安全事项。乔又让一家人骑自行车,讲解骑车的最大范围。让父母和孩子们深化练习不能越界的规矩。经过一步又一步深入地练习之后,父母开始放松心情让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也从遵守规矩的游戏中享受了乐趣。(见第22集)方法三:以婴儿车为中心,让孩子们拉着婴儿车活动。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放到婴儿车里,或者接收惩罚。第34页共34页 或者,把孩子们分成两组,大人以左右手分别拉着孩子,一起行动。方法四:用“停-走”指令反复练习,让孩子懂得听父母的话,不能乱跑。(见第37集)10)孩子在墙上乱画怎么办?父母专门找出时间,准备好画画用的各种材料(笔、纸、颜料)和孩子们一起画个够。然后在家里指定一个专门的地方贴上画板,告诉孩子,这是他/她的专用画板。(见第3集)11)小婴儿的喂养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记录他们的用餐和睡觉时间很重要。如果没有记录下来,随性做事,有时会忘记按时照顾孩子,让婴儿饥饱不定。做一个宝宝日程板,每次记下婴儿的吃奶时间和量,睡觉起止时间,也要记下宝宝所有的奇怪行为。(见第2集)12)让孩子丢掉奶嘴和吸管杯的技巧乔拿出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然后说:这是奶嘴仙女,她把奶嘴送给需要的孩子们,我们需要帮她完成任务。孩子们高兴地把所有奶嘴找了出来。到了晚上,乔说:奶嘴仙女走了。并让两个孩子分别得到了他们喜欢的小玩具。(见第16集)直接让孩子使用纸杯,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孩子因为自豪感而很快放弃吸管杯。(见第21集)13)教孩子刷牙的技巧准备便携式的镜子,放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在旁边给孩子唱歌。让孩子自己拿着牙刷,看着镜子,听着歌,自己刷牙。(见第22集)14)让孩子脱掉尿布,换上内裤的技巧乔从包里放了个儿童内裤,很惊喜地让三岁的小儿子猜猜里面是什么,然后把儿童内裤一下子从包里抽出来,高兴地说:“大男孩的内裤”,孩子感到很兴奋。爸爸告诉他想上厕所时提前告诉爸爸。乔告诉爸爸,把孩子的尿布拿掉之后,大人要经常问问孩子什么时候想上厕所。在小儿子说想上厕所又尿不出来时,乔让爸爸从洗手间里离开一会儿,给小儿子一点私人空间,减少他的紧张。很快,小儿子欣喜地告诉爸爸:“我尿出来了”,爸爸和小儿子都很高兴。小儿子说自己是大男孩了,高兴地对抽水马桶挥手:“再见!我的尿”(好可爱啊)(见第25集)15)教孩子自己擦屁股的技巧孩子从3-4岁就可以自己擦屁股了。家长要有信心去做正确的尝试;如果父母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一直在原地踏步,而且会感到自己非常的失败。给孩子递上纸巾,让孩子自己从前往后擦。在卫生间也准备些湿纸巾在必要时候使用。(见第21集)16)孩子有沟通障碍或者攻击性行为怎么办?父母要理解,孩子吵闹时,不应一味地斥责或放手不管,应该蹲下和孩子同一个高度,听他/她说话,当孩子大叫时,父母如果还听不明白,就说:“你这么吵,虽然我能够听到但是我听不懂。”就能开始让孩子说更多话了。因为孩子感到没人理他/她时会烦躁不安的。父母应花时间了解孩子的想法,一点点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孩子学会一点,就和孩子击掌庆祝以鼓励孩子继续进步。孩子的许多攻击性行为源于父母不理解他的话,因此孩子不满。孩子打人时,不要直接斥责孩子(直接训孩子会吓到或激怒孩子),可以说:“我们用不着打人,打人完全没有必要。听着,如果你很生气,也没有必要打人。听懂没有?...你需要跟XXX道歉/你要去坐受罚席。”(见第3集)教孩子用类似“跳房子”第34页共34页 的游戏(在地面上放对应的大图,父母提问,孩子跳到响应的格子里)提高语言水平和听力。教孩子儿歌,用唱儿歌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见第37集)17)孩子任性,为所欲为怎么办?任性的孩子,他们被大人给哄坏了,想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不管他们要什么东西。所以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和学会尊重,同时,他/她要学会遵守这个家里的规矩,尊重父母的威严。否则的话,孩子的未来将是一个噩梦。(见第21集)有时候,简短地告诉孩子:“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在这儿待一会儿,就一会儿”即可(见第28集)父母说话孩子不听,继续玩玩具。乔让妈妈给孩子选择:“你是现在去睡觉,还是继续呆在这儿,但失去你的玩具呢?”不要和孩子争吵,把玩具拿走。让孩子明白不尊重别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见第38集)孩子厌烦什么事情时,一方面可能他对事情不了解,应对他解释明白。另一方面,用奖励机制鼓励他做好的事情,而不是批评抱怨,或任由其自由发展、袖手旁观。18)孩子自私顽固非要买东西怎么办?(教孩子学会分享的技巧)父母要学会说不。父母不花时间陪孩子,只是不停买玩具作为补偿是不对的。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如果不给孩子买东西就大闹的话,孩子已经惯出毛病了,可以这样做:方法一:1.给孩子两个空箱子,让他们自己分类,哪些是留给自己的,哪些是不要的。(让孩子经常整理自己的玩具,并且把不需要的捐出去。不仅节省家里的空间,还教会他们分享。)为了让孩子对整理玩具有新鲜感,每次整理玩具之前给孩子骑兵帽子,让孩子争着当玩具骑兵)。2.不能用吃的东西去哄孩子。要坚持立场,不给孩子买玩具。父母应当蹲下,直视孩子,严厉地告诉孩子:“好了你听着,从现在开始,不要再闹了,好吗?不许哭了,不许发脾气了,好吗?也别拉着个脸,你看看好孩子都是怎么做的?你如果再闹的话,就不带你出去玩了,听到了吗?”3.为了巩固效果,带孩子去玩具店,但提前告诉孩子:去玩具店不等于买玩具。孩子如果坚持买玩具,告诉他/她:“你喜欢什么玩具的话,记下来,等到XX节日爸爸妈妈带你来买。”(父母说到要做到,等到那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买指定的那个玩具)。4.跟孩子一起把不需要的玩具送给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爱心。让孩子们看到玩具是怎样捐献出去的。让他们明白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是给予,不是玩具等具体的东西。(见第7集)方法二:让孩子参与一些轮流玩的游戏,如果孩子不听话,就罚坐。同时让其他小朋友继续玩,他/她在罚坐的时候只能干看着。以此教孩子学会听话和分享。(见第22集)方法三:带孩子参观流浪汉收容所等地方,教他们对目前的生活心存感恩。让孩子每天写一句对外婆心存感恩的话。(见第23集-可惜这女儿太自私了,非常抵触而没有什么效果)19)孩子打架或者对大人不敬怎么办?第34页共34页 如果是两个孩子打架,注意不要只听一个孩子的一面之词,要叫来两个孩子问清楚前因后果。不能只训斥自己家或者对方家的孩子,应当给两个孩子分别谈话,让他们明白,生气时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告诉孩子被打时应当寻求什么样的帮助),打人之后两个孩子要互相道歉。打架之后,孩子要去罚坐,记住打架是不对的。如果孩子对外婆奶奶等其他人不敬时,家长应立即阻止,并告诉他/她:“如果再做此事,就去罚坐。相信我,我一定不会饶了你。”而不是等着外婆去管教孩子,自己无动于衷。孩子对父母不敬的时候,乔经常找孩子谈,问出孩子的感受。她问孩子们用的也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非常奏效。比如一个非常顽劣的3岁小孩常打妈妈,乔问他:“你认为,你打妈妈,妈妈的反应会是什么?高兴还是难过?”(孩子说:抓狂)乔又问:“那你认为向妈妈扔三明治,这样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在向妈妈扔三明治时,你是高兴还是难过呢?为什么”(见第35集)20)孩子犯错又不承认怎么办?乔并不是指责孩子,而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孩子们沟通。1.乔问三个孩子:“我们应该在哪里画画?”(乔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是问谁乱画而是问应该在哪里画)2.又问“应该画在墙上,还是画在纸上?哪个是正确的?”(继续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回答简单的实话)3.“我们应该对墙、爸爸、妈妈撒谎还是说实话?哪一个是正确的呢?能告诉我吗”(再次转移注意力,让孩子继续回答几个简单的实话)4.乔挨个问每个孩子两个问题,“XXX,你在墙上画画了吗?那你在洗手间地上倒水了吗?”(问的问题都是孩子们犯的错,孩子们自然承认了错误)5.还没完,乔马上表扬说了实话的孩子。然后问他们:“我们都知道规矩是什么,对吗?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三个人一起去罚坐”结果三个孩子心甘情愿地承认并接受了罚坐。21)孩子要零花钱才肯做让家务怎么办?1.让孩子们明白:做家务拿不到零花钱。乔说:“我不觉得你整理房间就得给你两美元,这是你自己的房间。有些家务你们必须帮忙去做,这跟是否能得到报酬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这是你们共同的家”。2.做一个家务分配看板,由父母写上每个人的家务分配内容,留出一栏记录家务完成结果。随时使用。3.给孩子们每周固定数量的零花钱,以代替曾经养成的用零花钱换家务的习惯。4.把零花钱和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让孩子知道骂脏话等不良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5.带一家人出去远足,让孩子们学会团队精神和互相信任,在远足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领队。(见第19集)22)关于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要明白,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受伤或者触电。不能光说不做。1.把刀子剪子等危险工具找出来,锁好。2.为了防止孩子趁父母不注意跑出家门,在门的上方安装安全锁。并让父母蹲下,跟孩子有眼神交流,解释安门闩的原因(见第30、35集)爸爸嫌门贵,安装完门锁还是念念不忘,乔为了说服他,让他在外面场地上模拟找孩子的场景跑了10圈,爸爸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明白要给们装上锁。(见第31集)3.为了防止孩子摸电门,在电源插销上安装安全装置。4.桌角安装软护角。(见第30集)23)孩子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怎么办?1.孩子们如果太小、或者父母行动实在有困难,父母有责任和权力保证他们的安全。给孩子的门上换外边可打开的门锁。等孩子们长大了,就可以把门锁换回来了。(见第5集)第34页共34页 2.如果孩子只是不喜欢别人乱入他们的房间,可以在孩子的门上挂两面分别写有“请进”、“勿入”的牌子。由孩子决定什么时候别人可以进入他/她的房间。(见第12集)24)避免父母们唠叨的技巧1.只要给孩子们明确的指示,他们就会去执行。父母要学会怎样给出指令,而不是抱怨和唠叨。2.一次不要给孩子讲太多东西,他们理解不了。指令要一条一条给,给一条完成一条,再讲下一条。3.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严厉提醒时语气就要严厉起来,孩子表现好表扬的时候用高兴的语气,为了让孩子接受从未出现的新习惯时,要想出办法,用惊喜的语气让孩子们觉得欣喜和兴奋,有兴趣去做。25)父母之间加强沟通的技巧有了孩子之后,家庭就变成以孩子为中心。劳累、忍耐、愤怒让不少家庭的大人感到困惑。乔认为,父母紧张难过压力大时,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点,需要放松一直紧绷着的情绪。如果父母两人在很多事情上意见不一致,就无法解决问题。父母两人要理解,作为父母应彼此互相交流。解决彼此个人和双方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孩子上,两人应当互相支持,做法一致。1.乔分别问父母:“你需要妈妈做什么?”“你需要爸爸做什么?”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释放不满。(见第10集)2.两人调换位置由爸爸管孩子,妈妈离开一段时间,换位体会带孩子的感受。(见第10、24、31集)3.乔把二人相恋时的合影做成相框挂在醒目的位置4.乔做了一个看板,由父母写下各自的分工,挂在墙上。(见第4、8、10、16、20、23、24、30、36集)5.两个人要就心里的想法好好谈谈。换个地点吃顿晚餐(见第10、14集)6.和孩子们玩游戏增进感情,尤其是爸爸可以经常采用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教孩子一些知识,并分担妈妈的负担。(见第5、22、36、38、39集)7.最重要的父母二人相互友好,注意语气和语调。应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我心里是什么感受”,而不是互相伪装,假装开心。(见第10集)8.父母在立家规、家务分配、对孩子的罚坐问题上要达成一致观点。如果有外婆、奶奶或者保姆照顾孩子,父母也要和他们讨论,使得教育方法一致。(典型故事:见第30集,讨论方法参见:立家规,)9.做一个盒子,如果父母认为有什么事情需要交流,就写下来放入盒子。每天抽一段时间讨论这些小条的方案。(见第12集)。10.如果家长实在忙不过来,孩子也长大能做一些事情了,就让孩子们也加入到家务劳动中。把任务写在缎带上,每次当孩子完成任务时上交缎带。(见第13集)11.家庭晚餐是个绝好的交流机会,在每天晚餐时间,每人讲一件当天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和碰到最糟的事情。(见第13集)12.如果家长工作压力非常大,下班之后就用标志性的东西应该放下装备,比如一个固定的箱子放工作背包。然后小睡10分钟或者听10分钟音乐,从工作压力中释放出来,再进入到家庭生活中。(见第14集)13.乔为了让父母明白两人要作为一个团队合作,让爸爸用布条蒙住眼睛,让妈妈把手绑住。由妈妈口头指导爸爸做蛋糕。(见第14集)14,。乔准备了2个写字板,让父母背对背分别把该属于自己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又让两人分别在那些他们自认为确实负担起的责任前打钩。如果两人都做了,打两个勾。然后分别问父母两人各自完成几项?再让两人商量把工作负担分工平衡。从这以后,每天在分工板上,完成一项打一个勾。(见第16集)15.乔对只是修心(当牧师)不理家务的爸爸说道:“你所从事的工作是非常神圣的,你需要时间,这样你才能够去传教。但是如果一个这样经常给别人传授教义的男人,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在一个家庭中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那就太遗憾了。我希望你振作起来,为你的工作感到骄傲,也为你作为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而不是为此感到是十分抱歉。”乔又对财大气粗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妈妈说:“你说话的态度很有问题。你是个大忙人,你总是在打电话.....这不是平衡的问题,而是尊重的问题。你不懂得尊重你身边的人,你只活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你只知道尊重时间,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你的行为举止就无所谓了....你认为是重要的你才有所改变。你总是说‘第34页共34页 我努力工作是为了让他们有房子住’你觉得这样的借口就充分吗?美国其他五千万父母难道都是这样做的吗?做得好,因为你努力工作就会给你一块金牌吗?不过,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来改变这个家里存在的这些问题。”她发现父母不清楚对方每天分别在做什么,她让两个人必须花时间制定时间表,具体就是谁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留一段孩子睡午觉的时间父母休息/做自己的事情。这样让二人即能开心工作,又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见第20集)16.乔做了两个同心圆的看板,让父母分别在外圈写上对方的缺点,内圈写优点。让两个人分别念出一个缺点和三个优点,然后交换。乔告诉他们:“如果只关注外面这个圈的话,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不再亲密。你们需要好好想一想,当初为什么愿意和对方结婚。你们好好想一想,这是你们的婚姻。”17.找情况类似的家庭的家长交流心得,了解更多的教育方法和舒缓心里的压力。(见第24集)18.父母只有一方对管教孩子上心,另一个对管教方法不清不楚。乔让父母两人做了一次抢答比赛。问他们各种相关问题,两人在抢答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教育方法的理解和兴趣,也知道了差距在哪儿。(见第26集)19.对于彼此互相不信任的父母,乔让二人去了体育馆。让爸爸站在妈妈后面一米远的地方,用布条蒙上妈妈的眼睛让她往后倒。妈妈每次都下意识地后退,不信爸爸能接住她。乔让她反复练习直到成功之后。让爸爸蒙上眼睛,但是悄悄把他引到了没人扶的软坑面前。他往后倒的时候体会到了不被信任的感觉。(见第27集)20.对于有家暴行为的爸爸,乔找来心理顾问给他做长期心理辅导。心理顾问让爸爸每天对着镜子说:“我希望我的女儿嫁给像我一样的男人”。又找了一个经历长期心理顾问曾经的暴力父亲和爸爸谈,并让他遵守承诺。(见第27集)21.爸爸经常出差不在家怎么办?乔为经常出差的爸爸做了一个飞机图案的板,飞行员是全家人每个人的头像。飞机的窗户上是一叠叠便签。每次父亲出门之前,在便签上写出对孩子们要说的话,让母亲念给孩子们听。(这样一方面给孩子们明白父亲不在家的原因,以免感到孤独茫然无助,还可以加强一家人的感情交流。)(见第2集)22.设立家庭日程表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由父母确定下每天的日常安排,并张贴在家里的醒目位置。每完成一项,就做一个标记。(见第11、39集)26)家庭小讲台1.准备一个小站台,让家里每个人分别站上去,说说自己对家人的看法,其他人倾听并从批评中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见第20集)2.准备一个小站台,让一家人围坐在四周,听各自说出认为需要做出改善的地方。这是让每个人当一家人的面说出自己的承诺,并信守它。(见第32集)3.跟家庭小讲台类似,有的时候乔让一家人一起完成家庭日记,晚上找时间一起讨论。另外,采用一个星期孩子有一天和父亲谈话的看板(就是一周七天七个框子,爸爸要提前把孩子们的照片放入他有时间的一天里,提前安排和孩子们的谈话,每次抽至少20分钟和孩子们聊聊)(见第28集)4.让每个家庭成员说一条家里变好的地方。写在长的彩色纸条上。再把一个个纸条链接成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快乐链条”越来越长的时候,说明家里的改进和快乐越来越多。(见第38集)27)怎样与保姆合作教育孩子?1.建立保姆日志,让保姆把当天发生的各种好的、不好的事情记录下来,让家长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当父母跟保姆交接工作的时候,双方要沟通,提出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2.当父母和保姆都在时,书面明确二人的分工。做一张看板,在上面分二列,分别明确家长和保姆的任务。教会保姆父母的管教方法。3.保姆要有一定的权威性,代表父母管好孩子。因此需要给保姆一定的授权,对保姆说:“不要害怕让孩子罚坐,一定要管住他们。”只有父母给予授权,保姆才能放心地去管教。(见第4集)4.保姆不能在家里太强势,抢走孩子对父母的爱。仅仅负责执行父母制定的规则。(见第30集中的外婆)28)怎样加强家长和孩子的感情交流?第34页共34页 每个人在潜意识下都会或多或少重复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有时候促进人向积极方向不断前进,但如果坚持的东西不对,并自己没有意识到错和改正的话,它只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想改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亲戚朋友之间,还是夫妻之间、和上一辈人、和孩子之间的问题,首先要纠正自己的想法,去实践。1.和孩子多沟通,用轻松的语气和孩子闲聊,孩子更可能和父母谈更多的话。父母需要明白:孩子不想靠近你,也不想告诉你他们的真实感受是因为他们害怕。2.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游戏3.让孩子教家长点什么,比如孩子编舞教父母跳。(见第14集)4.关键问题上,父母都要和孩子当面谈。(见第16、28集)5.不要管孩子太严,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满足他们最想实现的愿望,孩子会非常感激的。(见第14集)6.如果孩子不理睬父母,父母联合起来捉弄一次孩子,当他问简单问题的时候,父母一起找各种借口回避。让孩子明白当他用同样态度对待别人时,别人的感受。(见第16集)7.离婚中的父母,应当明白的问题是,孩子不缺少爱,怎样让孩子感受到爱?应当做些积极的事情制造和孩子稳定的关系。比如A.一起用容易理解的话语把离婚原因解释给孩子听“爸爸妈妈在一起吵架都很不开心,两个人分开了才能让一家人开心。现在不是没有家了,而是孩子们拥有了两个家。”B.在各自的家里营造温馨的氛围,带孩子感到都是和自己的家一样自在。C.父母在一起制定各自的时间表,关于什么时候让孩子做什么。把时间和内容协调好。(见第18集)8.孩子有愿望大人不一定能满足它时,不要直接给孩子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要让他/她明白成人会尽力帮助,并仍然爱他/她。乔对孩子说:“好的,我会尽力的,但是并不能保证你爸爸一定会回来。我并不保证这一定能成功。你是父母的好儿子。但我能确信一件事,就是你的爸爸是非常爱你的。我能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吗?因为我真的想拥抱你”(见第18集)9.孩子和爸爸的打闹没有度,乔带爸爸和孩子去了摔跤场,在孩子对弟弟用力过猛的时候,乔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尝试做一个大哥哥呢?或者当做教练教导他?”乔让孩子教弟弟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动作和度,也学会了遵守纪律,并加深了和弟弟的感情。(见第19集)10.妈妈对孩子们不亲,乔做了一个活动看板,上面有20个关闭的小窗户。乔让妈妈每天打开一个小窗户,拿出里面乔给妈妈的一条建议去执行(都是关于用行动去表达对孩子们的爱)。窗子打开得越多,妈妈心里的窗子也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见第19集)11.父母如果对孩子保护过度,孩子会因为不喜欢这种管教方式而提前进入叛逆期。应当尝试着放手,放松心情。否则,父母这样下去是在是太累了,完全体会不到和孩子们相处的乐趣。(见第22集)12.妈妈和孩子背对背,进行一次谈话。背对背是为了避免情绪失控而发火。(见第23集)13.如果离得远的话,和孩子制定时间表,在制定的时间定期交流,网络聊天。(见第23集)14.乔给孩子一个本子,让她“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经历,画出来。孩子谈到和父母以前的美好时光,妈妈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开心地和孩子聊天。乔让他们每周重复一次,打开双方的心结。(见第24集)15.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要正确回应。参见罚坐制度和孩子打架或对大人不敬怎么办。16.如果父母自身没有安全感,可能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比如对孩子大喊大叫,过多表扬或者批评孩子等。父母应当意识到先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乔拿了4个心形图,每个图上贴一个孩子的头像。让孩子说出心里所想的事情,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在他们的内心建立信任感。(见第37集)17.有个父亲很强硬,脾气经常失控,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他追究完美,认为孩子不守纪律,反应过激,他自小长大的家庭父亲做主,母亲无条件服从是完美的。乔让他认识到:A.惩罚不是为了羞愧/羞辱,而是为了教育B.两家人情况不同,他不是和奶奶结婚C.“第34页共34页 你对孩子有很多期待,但是某些情况下,你并没有做出一个榜样来。...你是父亲,你就可以不尊重别人,大吼大叫,然后你还期盼孩子们做出同样的尊重。是吗?”乔给了他一个制怒的提示板,内容为:技术I.[1]说出来[2]看看是否自己可以走开;如果不能走开,大声地数到10[3]解决当下的这个问题技术II.锻炼身体。肢体上的活动可以有效宣泄感情,尤其是在你要发火时。出去散散步,跑跑步或者游个泳。乔又带爸爸去了拳击场,让爸爸打沙袋宣泄所有的愤怒。爸爸感觉好多了,之后没完,乔带上拳击手套,让爸爸接受她的重击。让他体会自己对孩子们的伤害。乔说:“感受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想象一下,每一次你和孩子们发脾气,他们就会回击你,因为那就是情感上的反映。知道了吗?这很难,对吗?”(爸爸答:对他们很不公平)乔说:“有些事情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当别人失去情感的时候,他们会开始离开,他们付出行动,他们开始讲一些不好听的话。他们会变得不尊重人。但是情感上的冲击,相信我比这个还要糟糕。你要怎样面对打击呢?”父亲认识到问题之后,乔让他和孩子一起组装火箭上天,还没有完。又启发爸爸去跟儿子道歉。父亲主动坐下来和儿子坦诚交流,流泪和孩子道歉,父子之间的矛盾化解了。(见第38集)29)增加家庭游戏种类的技巧1.拿出一个装满玩具的箱子,父母蹲在木箱打开的这一边,由父母发挥想象,给木箱对面的孩子们表演边讲故事边玩。每次重新组合玩具,编不同的故事。(见第2集)2.打篮球、台球、猜谜、户外探险、3.拼图游戏,结合自家院里的藏宝游戏(在院子里不同的角落分别藏上下一个藏“宝”的提示,找到第一个提示后,按照“猜谜”一样的提示去找下一个提示纸条,直到找到最后的“宝贝”),赢了的人在输了的人脸上扣蛋糕。(见第20、22集)4.乔让孩子们换上服装,爸爸带个简陋的纸板做的帽子,和孩子们玩太空游戏。每人找到10块“能量石”。发挥想象力,与孩子们合作。(见第25集)5.在水桶里放不同材料之前,让孩子猜结果是沉还是浮,从游戏中学到物理知识。(见第22集)6.做一个原版,上面以圆心往外,辐射状地贴了很多彩色纸条。每个纸条上写一个游戏创意。随机选出点子和孩子们玩。(见第26集)7.用“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八面分别写上问题”和孩子玩游戏一样地谈心。(见第36集)8.和孩子一起组装火箭模型,并点火上天。(见第38集)9.对当律师擅长做脑力工作的爸爸,乔给了他一个空盒子,让他在不同的纸条上写下各种游戏的点子。把纸条放入盒子。每次和孩子玩之前,随机抽一个纸条出来,跟孩子玩相应的游戏。(见第39集)30)管理孩子打游戏、上网的技巧方法1:如果孩子经常和其他孩子玩暴力游戏,就教会孩子游戏的分级标志,告诉他们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并且和其他孩子的父母沟通并保持联系。(见第1集)方法2:设置时间限制,并常与孩子讨论可以登录的网站。(见第38集)31)对大孩子的关爱技巧《超级保姆》中的家庭都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不少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都是家里最难管教的“问题孩子”。因为更小孩子的出生吸引了父母更多的关注,大孩子通常会感到弟弟妹妹抢走了父母的关爱,不自觉地用各种调皮捣蛋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羡慕嫉妒恨弟弟妹妹,制造麻烦。乔通常让父母中的一方,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单独和大孩子相处,以缓解孩子心里的不安。比如妈妈和大女儿的“展示与分享”日记(见第24集)母亲和大女儿的单独谈话(见第5集)爸爸和大儿子的菜地(见第8集)大女儿教爸爸跳舞(见第14集),父亲闭嘴听大女儿谈心(见第27集)、大儿子和父亲的打篮球(见第31集),妈妈多陪挑事的大女儿以帮助管好弟弟(见第37集)。第34页共34页 反之,父母过于关注大孩子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被偏爱的大儿子不会穿衣服,偷吃,乔采用了大儿子的任务+奖励板(见第26集)当大孩子听话时,他/她自然会帮助爸爸妈妈管好弟弟妹妹,父母的负担随之减轻。31)思念逝去或者长期不在家的亲人怎么办?方法一:全家人穿上统一的T恤衫和花环,传递逝去亲人留下的纪念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别讲讲过去的美好回忆。以打开思念不止又无处释放情绪的心结。(见第13集)方法二:找一个空箱子作为“百宝箱”,找出尽可能多的和逝去的亲人有关的东西放进去,把这个百宝箱永久保存下来,作为保留美好记忆的宝库。如果潜意识里觉得其他亲人不是很想念逝去的亲人,就当面谈谈,了解对方的想法。如果去世的亲人生前有持久的爱好和朋友,全家人一起去看望和走一遍那样的路,和相关的人说出家人曾经的爱好的关注-对方总会给友善的回馈-以全面释放心里的感觉,打开心结。(见第21集)方法三:想念、孤单和太多事情没做带来的压力让人透不过气的故事中1.乔让爸爸把去世母亲的照片和录像做成光盘,放给孩子们看,让儿子们感受母爱,让母亲的精神得以延续。乔又给每个孩子分别做了一本和母亲合影的相册,让他们随时能看到妈妈。(见第25集)方法四:乔带妈妈去公园,没有孩子们在身边,让她想想哪些是必须的,其他的都不要去想。“对于你来说,必要的就是把心里的负担都放下来,那些负担让你很压抑,很压抑。你感到生气的所有东西让它说出来。大声地说出来。”妈妈释放不良情绪之后,乔说“我们在这大声地哭、叫、呼喊,但我们还在这里。可是你感觉好多了,意识到我很生气很好”2.乔又用两个篮子,让妈妈按照事情的优先级把要做到事情写下来,分成紧急和不着急的事情两类。再邀请了爸爸(刚刚去世)的两个好友,来到这家,让妈妈认识到:A.她有朋友在身边;B.朋友们都深爱着爸爸;C.他们可以告诉孩子们,爸爸生前的一些故事;D.而且他们可以成为两个孩子的男性朋友。3.乔让两个朋友改进厨房,缓解妈妈对此事的顾虑。4.乔做了一本有关爸爸和这个家庭的相册,让妈妈和女儿随时能看到爸爸。5.乔让妈妈经常对着录像机,说出并录下她记得的关于爸爸的美好回忆,以释放妈妈对爸爸的想念,并让女儿长大以后有机会了解父母的事情。6.乔又让妈妈的无数朋友和家人一起来到公园,每个人写一张愿意帮助妈妈的话送给她。妈妈心中的不良情绪经过这么多途径释放后,便可以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情了。方法五:这条不是思念逝去的亲人,而是思念远征,长期不在家的父亲1.妈妈和爸爸视频,让爸爸了解情况,并看到孩子,然后让父母单独聊聊;2.在孩子取得一定进步时,再和爸爸视频,展示给爸爸;3.让爸爸做小录像,唱一些儿歌。这样妈妈和孩子们随时就能看到爸爸,减轻了思念,并且让孩子锻炼了听力,学会了儿歌,享受乐趣。(见第37集)32)去黏贴的技巧(妈妈出门孩子大吵大闹怎么办?)走到孩子跟前,非常坚定地跟他说:妈妈一会儿要出去一个小时(说这话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理直气壮,因为没有什么可内疚的)。抱紧他/她,亲他/她,微笑,微笑。跟他说:“再见,妈妈很快就要回来。”然后转身就离开。只要妈妈没有内疚感,并且没有表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这是个事实来接受,没有大吵大闹。(见第7集)第34页共34页 40集《超级保姆》速查表一个人生存环境的好坏,包括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和他/她的想法、作法密不可分。在家庭中,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很多孩子比如任性、挑食、情绪失控等问题真正来源于父母自身的问题。为了减少和避免麻烦,了解和认识这些现象和结果很有必要。土豆网上40集《超级保姆》中成人、小孩的问题以及乔的解决方案和困境可以为1)家庭生活中遇到类似困难提供参考,2)对于没有遇见这些问题的个人或者家庭来说,提前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速查表如下,可以挑选相应的视频来看。有些故事比如第23、36等几集改进效果不是太好,如果挑选典型故事来看的话,可以看第1、2、3、4、11、12、16、19、20、21、22、26、27、30、32、38、39集。1   卡梅亚一家,父母为:    Jimmy&HollyA.成人的问题:    爸爸太严厉,容易发脾气,高压政策;妈妈滥用权力惩罚孩子,不尊重孩子B.小孩的问题:    爱撒谎;与邻居小孩玩暴力电子游戏;孩子认为父母更关心钱C.解决方案    打开父亲心结,与邻居讨论并教孩子分级标志;D.乔的困境:    妈妈不听劝告并离席走人2   佛洛依德一家,父母为:    Keith&SonyaA.成人的问题:    爸爸对管教孩子不自信,用极端手段惩罚孩子,一回家就进卧室躲起来,经常出差对孩子有愧疚感;妈妈一见爸爸进门就不停唠叨,照顾婴儿不周;做事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家里的突发状况都没有照顾好B.小孩的问题:    经常打架;非常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C.解决方案    教会爸爸独自和孩子玩以树立自信+想象木箱;罚坐制度+罚坐提示牌;飞机图版D.乔的困境:    妈妈不忍心让孩子罚坐;罚坐时父母说的太多3   贝克一家,父母为:    Nate&NicoleA.成人的问题:    爸爸对孩子没有耐心;妈妈又上班又照顾孩子筋疲力尽,太爱唠叨B.小孩的问题:    多动症,不写作业;孩子极具攻击性,语言障碍;到处乱画C.解决方案    立家规;罚坐+彩带划线;指定专用画板;作业提示牌,给孩子明确指令以代替仓促的命令-并注意语气的变化;唠叨提示牌;两个孩子吵架时兼顾两个孩子的感受D.乔的困境:    孩子骂乔4   帕克一家,父母为:    Michael&HeatherA.成人的问题:    父母总是管教孩子却坚持不了,依赖保姆管孩子却失败;爸爸对孩子反应过度B.小孩的问题:    多动症+治疗不当,不写作业;玩闹不安全C.解决方案    巨型多米诺骨牌;立家规+提示牌;水柱游戏教孩子专注;孩子作业时的家长提示牌+奖励贴纸;父母和保姆分工看板;教保姆懂得尊重自己树立权威;安全锁+锁刀剪D.乔的困境:    孩子对多动症的孩子放弃治疗5   包烈思一家,父母为:    Kip&Dorthy第34页共34页 A.成人的问题:    父母为聋哑人;B.小孩的问题:    孩子不懂手语+辱骂父母;不睡觉;大女儿对继父有敌意;C.解决方案    打开大女儿和父母的心结;测手语游戏+学手语游戏;睡前故事+小孩子屋里装监控器6   西蒙斯一家,父母为:    Tracy&DebraA.成人的问题:    爸爸太唠叨,说话没力度孩子不听;妈妈无论怎样都不打算惩罚孩子,拿孩子也没办法B.小孩的问题:    挑食只吃垃圾食品;孩子们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C.解决方案    唠叨大光碟;浴室回音;食谱转盘;偏食简单解释;反思室;7   萨克斯一家,父母为:    Greg&FanciA.成人的问题:    父母上班时间长,用物质补偿对待孩子B.小孩的问题:    要什么给什么,家里玩具成堆;不睡觉+半夜起床;脾气大;妈妈出门孩子大吵大闹C.解决方案    父母学会说不;用“玩具奇兵”教孩子学会整理玩具;捐献多余玩具;教孩子去玩具店不等于买玩具8   艾琳妮娜一家,父母为:    Jo&CristinaA.成人的问题:    爸爸不参与家务;妈妈常被外公取笑而不自信,上班又做家务,追求完美,苛求孩子B.小孩的问题:    大孩子不好管教;出门乱跑;玩闹不安全C.解决方案    明确父母分工以减少妈妈负担;让妈妈抓时间多休息;出门用婴儿车集中管理孩子;打开妈妈和外公的心结;安全锁;9    与1重复10   约翰一家,父母为:    Roy&KateA.成人的问题:    爸爸觉得妈妈不称职,总比较各自的工作量,当孩子的面批评妈妈;妈妈担心孩子跟爸爸更亲,假装开心或无所谓B.小孩的问题:    自恃父母开店横行霸道;脾气坏,混世小魔王;C.解决方案    罚坐制度;让父母换角色工作一天以体会带孩子的感受,感激对方;店内挂双方照片以凝聚家庭气氛;店内晚餐以打开工作家庭不可兼得的心结11   葛美罗一家,父母为:    Don&DyaneA.成人的问题:    父母间感情危机;爸爸太爱唠叨;妈妈为了让孩子高兴出尔反尔,累,生活毫无头绪,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认为管不好孩子不经常带孩子出门B.小孩的问题:    顽固,得不到东西就发火;噪音制造者;容易生气C.解决方案    父母写日程表+彩虹图以书面沟通+冰块中挖照片;让爸爸带口罩;罚坐制度;带孩子去超市的技巧;12   麦克拉斯一家,父母为:    Bill&TammyA.成人的问题:    孩子受罚时父母做法不一致;妈妈在惩罚孩子时和儿童不停交流,惩罚不起作用;B.小孩的问题:    不喜欢父母弟弟乱入自己的房间;糖尿病的孩子心理脆弱,吃饭困难,不听话第34页共34页 C.解决方案    用手指木偶让孩子了解糖尿病机制,挂盘+吃饭的小星星奖励+得糖尿病的名人鼓励;罚坐机制;孩子门上挂许可/禁止牌13   约瑟姆一家,父母为:    单亲妈妈,BlytheNewsomeA.成人的问题:    黑人保姆才去世不久,妈妈纠结于搬离大房子,家务繁重,休息不好,疲惫不堪B.小孩的问题:    孩子不尊重妈妈,不做家务;三岁孩子还在用奶瓶C.解决方案    劝妈妈去和老房子说再见-打开心结;让孩子们分担家务;重新安排卧室;家庭晚餐谈心会;笔记本重点监管难点孩子;花环衬衫怀念黑人保姆D.乔的困境:    妈妈被乔指出不做卫生,气走了,不听劝14   德尔莱一家,父母为:    Joe&AdeleA.成人的问题:    爸爸是刑警,职业病过于疑虑,导致孩子无自信;妈妈唠唠叨叨跟孩子讲道理,但孩子一发火就屈服;父母都太自我,两人对管教方法不一致B.小孩的问题:    喜欢说“不”,瞬间发火,咬人;目中无人;妒忌弟弟妹妹,不自信C.解决方案    罚坐机制;爸爸卸装配箱子+听音乐+女儿教父亲跳舞;父母"双簧"做蛋糕+烛光晚餐;信任背包D.乔的困境:    父母吵起来了15    与11重复16   萨克一家,父母为:    Eric&ElyseA.成人的问题:    爸爸不仅上班还承担几乎全部家务疲惫不堪,但并不正视孩子青春期问题;妈妈不做家务,热衷打电话,烦孩子们B.小孩的问题:    13岁不想上学,与父母合不来,隔离与家庭之外,私生活混乱;4岁孩子整天含着奶嘴;不愿自己睡导致父母一年没有一起睡C.解决方案    父子正式谈性问题+母子谈性问题;仙女娃娃带走奶嘴;父母分工责任+结果看板;装傻实验;睡觉机制;保龄球17    与13重复18   麦里一家,父母为:    John&SaraA.成人的问题:    离婚中的父母;爸爸对妈妈很生气但是爱孩子;妈妈没法管孩子,带孩子去超市是灾难B.小孩的问题:    感觉父亲离开而茫然无助,沮丧愤怒,越来越暴力;一直哭C.解决方案    微缩小家模型;超市购物手环;对孩子简单解释离婚原因;父母两家的时间表;爸爸的新家;惩罚机制;游乐园19   奎恩一家,父母为:    David&GinaA.成人的问题:    父母满口空话,说的是一样,做得是另一样;爸爸为了让孩子有快乐的家庭记忆而变成虚假的乐天派;妈妈用钱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失望而逃避B.小孩的问题:    不给钱不做家务;满口脏话;打爸爸没有限度;不团结C.解决方案    家庭会议;定家规;不算话的泄气气球;父子摔跤;家务分配表;因脏话而变少的零花钱;户外远足;妈妈的心灵窗户第34页共34页 20   布朗尼一家,父母为:    Charles&BernadetteA.成人的问题:    因金钱引起的家庭问题:爸爸当牧师挣钱不多,吃软饭,忙于修心不理家政;妈妈脾气大,整天打电话来工作,对女儿不管不顾B.小孩的问题:    懒惰,整天闲逛不做家务;自私、无礼;整天打电子游戏,看电视;小女儿没被照顾好C.解决方案    小女儿的时间表;父母的分工表;家庭会议;家庭小讲台;男孩们的家务分工板;父子台球;父母两人的同心圆优缺点板;女儿的小床;拼图比赛+扣蛋糕D.乔的困境:    妈妈财大气粗,防御心强,无视别人21   安德鲁一家,父母为:    Tony&LeslieA.成人的问题:    爸爸唠叨不管用;妈妈凡事依赖外婆,对管孩子手足无措,总讨孩子欢喜,容易发脾气,不自信B.小孩的问题:    任性被宠坏,不尊重别人;麻烦制造者;6岁孩子用吸管喝水;不会擦屁股;偏食,吃饭困难;C.解决方案    教孩子自己擦屁股;纸杯代替吸管杯;外婆不在家锻炼妈妈看孩子;吃饭技巧;外公记忆百宝箱;女婿的眼泪;赛道+赛车手的礼物;一家人的晚餐D.乔的困境:    外婆因恋夫而对孩子畸形教育22   德雷克一家,父母为:    Billy&DonnaA.成人的问题:    对孩子管教过度使变叛逆;妈妈过于关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对孩子保护过度B.小孩的问题:    过于溺爱,作息不规律,因过严的家教提前进入叛逆期;不会自己刷牙C.解决方案    父母唱歌教孩子刷牙;罚坐机制;划界红丝带;安全展示图;孩子自由骑车;猜物游戏23   哈伦贝克一家,父母为:    单亲妈妈,KristinA.成人的问题:    妈妈不尊重外婆,不懂感恩B.小孩的问题:    疯狂,骂人打大人,倔强;怒气冲冲;不听话C.解决方案    妈妈和外婆明确分工时间表;罚坐机制;流浪汉收容所;感恩日记;背对背谈心;网络聊天笔记24   曼一家,父母为:    Mark&MelissaA.成人的问题:    父母观点不一致;爸爸受不了孩子时撒手不管;妈妈不喜欢大女儿,骂完孩子又让步,给孩子惯出坏毛病B.小孩的问题:    不讲道理,脾气大,制造混乱C.解决方案    母亲不在家的考验;父母分工任务板;三胞胎父亲聚会;母亲和大女儿的图画本25   伊文思一家,父母为:    单亲爸爸(妈妈因病去世),GaryA.成人的问题:    不忍心在孩子丧母后约束孩子,难过又困惑,管不了孩子;垃圾食物不益健康B.小孩的问题:    想去世的妈妈;3岁孩子不会上厕所;C.解决方案    罚坐机制;纪念母亲的光盘;孩子每人的纪念相册;大男孩的内裤;太空游戏26   第34页共34页 费德里克一家,父母为:    Michael&SyvliaA.成人的问题:    父母用零食等好处诱惑孩子;爸爸为让孩子听话就给好处,和孩子有隔阂;妈妈怕罚孩子后孩子不再爱她而迎合孩子B.小孩的问题:    大儿子被偏爱,不会穿衣,总偷吃;纪律性差,总哭C.解决方案    罚坐机制;大儿子的任务+奖励板;扔掉零食+健康零食瓶;父母知识抢答赛;游戏点子辐射图D.乔的困境:    妈妈为哄孩子开心而撒谎,不承认问题和乔大吵27   戴维斯一家,父母为:    Phil&DebbraA.成人的问题:    爸爸大男子主义,不承担家务,说谎,生气时口不遮言,打骂孩子;妈妈包揽全部家务疲劳,对爸爸的恶行无动于衷B.小孩的问题:    大女儿与爸爸经常吵架C.解决方案    孩子照片做的飞镖启发游戏;罚坐机制;抵制暴力行为顾问;父母蒙眼后倒游戏;父闭嘴女谈心;父亲的镜子28   乔治一家,父母为:    Glenn&Joey-LynnA.成人的问题:    35岁当上外婆的一家;爸爸不管孩子;妈妈过于放纵孩子B.小孩的问题:    两个大女儿势不两立;两个小婴儿太粘人;其他孩子不听话C.解决方案    立家规;家庭日记;家庭会议;爸爸与孩子们的谈话轮值表;晚餐谈心会;去粘贴技巧;父母和孩子的成长谈话29    与23重复30   斯威夫特一家,父母为:    Tony&JennyA.成人的问题:    父母很懒惰,对教育孩子的外婆不满,期望保姆管好孩子;孩子吃药爸爸硬灌;妈妈管不了孩子B.小孩的问题:    暴力打斗;不听话;到处跑不安全;小婴儿满地爬,不安全C.解决方案    立家规;父母&外婆&保姆的分工板;给孩子吃药的技巧;安全蝴蝶;31   沃特一家,父母为:    Teddy&NancyA.成人的问题:    爸爸是警察,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对孩子撒手不管,对孩子的无礼行为不管不理;妈妈不耐烦,总是哄孩子B.小孩的问题:    大儿子总和弟弟们打架;乱跑,不听话C.解决方案    装安全门锁;立家规;孩子犯错又不承认;让孩子承认错误的技巧;父亲分担家务;大儿子和父亲打篮球D.乔的困境:    爸爸认为门贵,装完安全门锁还是念念不舍32   弗洛里一家,父母为:    Erich&BeverlyA.成人的问题:    爸爸脾气差,生气时打孩子,管不了孩子;妈妈以前经常打孩子,现在尽量不打,对孩子一直指手画脚不放手;全家无法控制情绪B.小孩的问题:    不尊重父母,总打架,暴力行为;不顺心就打妈妈;不写作业+总是吵架;C.解决方案    家庭小讲台;罚坐机制;孩子作业家长提示牌+适当放手;让妈妈飞走散心+教爸爸外婆管孩子第34页共34页 33   路易斯一家,父母为:    单亲妈妈(父亲因病去世不久)AntoinetteLewisA.成人的问题:    爸爸去世,妈妈压力大难过,悲痛中管教孩子更加困难;怕孩子忘掉爸爸;一堆事情应做却只想哭;想改造厨房又无可奈何B.小孩的问题:    作息不规律;不好管教C.解决方案    带妈妈谈心-打开心结;事情优先级篮子;爸爸好友的看望+改造厨房+亲戚朋友帮助纸条;爸爸的相册+妈妈做回忆爸爸的视频34    与2重复35   麦肯尼一家,父母为:    单亲妈妈,AshleyA.成人的问题:    自力更生压力大,脾气大;被孩子打时会笑;只没收玩具不惩罚孩子;为了省事让孩子自己看电视;为了散心每天晚上8点多去健身致使孩子躁动B.小孩的问题:    大女儿越来越调皮;3岁的小儿子像个霸王,咬人,超爱打人;该入睡时不睡觉;乱跑C.解决方案    大女儿和小儿子用不同的罚坐机制;让妈妈调整自己的健身计划;睡前故事;多陪大女儿使其帮助管好弟弟;安全门锁D.乔的困境:    单亲妈妈强势,脾气很大,大发雷霆36   贝尔南德斯一家,父母为:    Jerald  &MarlaA.成人的问题:    离婚危机;爸爸懒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了解妈妈,不懂感恩,觉得妈妈就是照顾孩子做饭没有价值;妈妈包揽所有家务,爱唠叨又不管用,说话恶毒,指责孩子B.小孩的问题:    孩子有信任危机,不上学;失去控制,跟父母打架,故意气父母C.解决方案    父母分担家务;父女玩随机提问解答的游戏;检查孩子作业的“发件箱”和“收件箱”D.乔的困境:    妈妈因为大女儿的态度不好而推翻承诺37   麦瑞尔一家,父母为:    Chris&BackieA.成人的问题:    爸爸出征不在家;妈妈是个悲观的人,眼里都是不好的事,自己没有注意到经常大吼大叫和命令孩子们;怕罚孩子破坏与孩子的感情,罚坐时大人小孩一起坐B.小孩的问题:    与母亲关系不好;不会英语乱发脾气;粘人;怕黑,生活在恐惧中,不敢直视大人;随意往外跑C.解决方案    立家规;奖励图标;走-停训练;培养孩子信任感的期望图+妈妈增加鼓励;“跳房子”游戏学英语;睡觉技巧;与爸爸的视频+妈妈的成就展+爸爸教儿歌的视频(学英语+增加安全感)38   波特一家,父母为:    Chris&JoyA.成人的问题:    爸爸追求完美,非常重纪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想复制自己父母的生活模式,脾气经常失控,容易大吼大叫,经常用拳头威胁孩子,但孩子并不听话;妈妈经常对孩子妥协,与爸爸观点不一致,B.小孩的问题:    顶嘴,明目张胆和父母对着干,不听话C.解决方案    家庭会议+立家规;罚坐机制;爸爸的技术提示板;乔和爸爸的拳击;爸爸儿子的火箭游戏;控制上网时间小窍门;“家的快乐链条”;父母谈话-打开心结D.乔的困境:    爸爸一心想复制自己父母的生活模式,把惩罚当成了羞愧/羞辱第34页共34页 39   克伦多一家,父母为:    Joe&DanielleA.成人的问题:    父母滥用惩罚,孩子偏食;爸爸不怎么承担家庭责任,没有给妻儿足够的关注;妈妈想进修但无能为力,压力很大B.小孩的问题:    偏食;精力过于充沛,脾气差,打人踢人;孩子很顽皮,造成家里一片混乱C.解决方案    妈妈的日程表;罚坐机制+对爸爸的测试;爸爸的游戏创意盒子+减少妈妈的负担;挑食纠正技巧;鼓励妈妈的个人梦想;怎样让孩子准时起床的小窍门D.乔的困境:    妈妈不同意让孩子继续午睡,与乔争吵40    与26重复原文地址:《超级保姆》中的智慧-通用篇作者:2131375067不得不说,《超级保姆》的主角乔很有天赋。她对大人小孩都很好,没有因为谁的无礼而对任何人发火反击,而用了很多充满智慧的方法让父母体会到自身的毛病,并认真改正。对于孩子,只是在模仿大人而已,要想让孩子改变,家长首先做出改变,状况自然会改进。这些方法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智慧可以应用到成人社会的工作生活中:1)不要积攒不良情绪,如果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发泄出来当人们有不良情绪又不去面对和疏导时,容易发生问题。乔是个辨别和疏导不安情绪的高手。乔经常用对话的形式问出孩子们对父母的不满,着手进行改进。她也利用谈心或其他方式疏导大人的情绪。比如,很多爸爸不是不想管孩子,而是对怎样管孩子束手无策和不自信,乔利用父子/父女游戏,甚至让父亲体验独自带孩子的形式把这种情绪疏导开,见第2、5、14、16、19、20、27、28、36、39集。第12集的妈妈因外公得糖尿病而死,而对孩子得上糖尿病心生惶恐,乔用了手指木偶、得糖尿病的名人集和糖尿病名人的鼓励消除她和孩子的恐惧。第38集爸爸的严厉根源在于他认为可以拷贝上一辈人大男子主义的生活模式,乔用了多种方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家庭不同于上一代。乔自己的不良情绪也有疏导途径,即当面把不舒服和问题提出来。比如,她直接指出有些家长懒惰、不懂感恩;面子工程搞得不错;像个司令官似的。我觉得这条智慧很有用,自己也是在生活中曾经探索了很久才明白这个道理。让人很难发现它是因为消除不良情绪有时候和我们从小接受的“听话”、“舍己为人”等说法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崇尚“听话”:学校里,老师喜欢顺从的学生;工作中,领导喜欢天天围着自己拍马的员工;商界,老板喜欢送好处的商人。可是,为了迎合别人,很多人变得虚伪和不开心,日久成疾。再说“舍己为人”,因为这个出发点,有的人放弃自己的利益,作出不必要的牺牲之后,发现别人并不为你的付出而记住你,或者感谢你,更别提回报你,因而心里失衡,生出怨恨(比如夫妻中一方长期不做家务引发的矛盾);有的时候甚至只是在自己奉献的时候好心沉默或者给别人帮把手,结果亲人反目(比如:婆媳大战),朋友闹翻(比如,小心眼引发的矛盾)。何苦呢?做事之前先想清楚:“最后的结果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就不要做,能接受就做。”知道那个人是自己不喜欢的,就离他/她远点;感觉不舒服就说出来;不想做就不要违心去办事。不为自己积攒不良情绪,人没必要为别人的眼光活着。简而言之就是: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不要做亏待自己的事情;更不要默默地做那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又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盲目奉献)!2)把问题形象化第34页共34页 乔在大部分家庭采用了这种方法。她拿来一个大唱盘,告诉爸爸他的唠唠叨叨就像老唱片没完没了;把对逝去的亲人的想念转化成可以看到摸到的视频相册或花环衬衫;把工作负荷分配严重失衡的父母工作量用图表明示-以推动懒惰的一方承担更多的家庭义务;把爱说脏话孩子的说脏话次数记录下来,减少对应的零花钱数量;把随手关门的提示演变成合上翅膀的蝴蝶门闩;对经常说空话的家长,她让家庭会议上孩子们对应家长每一个空话给一个气球泄气;让感情接近冰点的夫妻在冰块中挖初恋照片来唤起两人曾经的温暖记忆;对孩子不亲的母亲,乔做了几排窗户,让她每天打开一扇窗,从中拿到一个乔的建议去执行,在打开留言小窗的同时,慢慢把对孩子们关闭的心灵之窗打开。。。。。等等。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当这些困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慢慢积累,就会演变成一种习惯和坏情绪。在问题爆发之前,我觉得把思维问题形象化是个不错的注意。比如针对公司里工作量不均匀,或者家庭中家务分配不均的问题,便可以列表分析,以免懒人更懒;勤快人被迫干更多的活,生出更多抱怨。3)给别人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立家规时,乔总是让父母自己写出想要的家规是什么,而不是主动给对方一堆现成的条文让其执行。即使让孩子罚坐,乔也叫父母给孩子选择,比如“你越出红线了,让你回来你不听,我给你一个警告。你自己决定:你是现在回来?还是仍在那里,接受惩罚?”(实际上是要惩罚的变相说法,但听上去容易接受得多。)在孩子不愿意吃药时,乔让爸爸拿来一个喂药的勺子和喂药的塑料注射器筒,让孩子选择,(实际上怎么选都是吃药,实质没有变),孩子痛痛快快地要来塑料注射器筒把药吃了。第18集,超市购物之前乔让孩子们带上自己写的购物手环,孩子们去超市就不闹了。很奇妙吧!不给孩子自主权的反例见14集和22集,父母对孩子管得太细导致孩子叛逆。不给别人选择的办事方式,在成人世界有时候也会带来麻烦。4)在征求别人合作前先取得对方的承诺在每集故事中乔观察一天之后都会给家长开个家庭会议。家庭会议上,乔并不因为她已经来到这个家庭,或者抱着“对你有益”而想当然地启动项目,而是和家长做了沟通之后,询问家长:“你想改变现状吗?”家长点头后再开始。看似是个废话,其实上让对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并且取得对方的承诺-为后面开展工作打基础。现实生活中,老婆为了丈夫省心,主动承担了家务,可是丈夫变得越来越懒,而且不领情(受力不讨好的典型参见16集中的爸爸,36集中的妈妈)。习惯成自然:如果一方默默地承担家务,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本来该对方做的事情也会变成你的任务;当你不去做的时候,还会被对方埋怨“为什么不干活?”。同时,对方越来越懒不说,不干活的理由还更加理直气壮“我有工作要做/我忙”。试想一下,现在社会中大多数家庭中男女都要工作,都要上班挣钱。女的为你生孩子、照顾孩子、收拾家务,也在工作岗位上承受压力挣钱养家。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必须抽时间照顾一个不知感恩的只知道享受的男人,还要男人做什么?两个人怎么可能不闹矛盾?所以,干了活一定要跟对方讲出来!每次做事情前,询问和提醒对方(也许是无数次才能奏效)让对方承诺做点什么,分担自己的工作量,也避免自己心生埋怨,积少成多。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一句简单地讨要承诺的废话可能会换来一个快乐合作。埋头苦干却很少向领导汇报难处的员工不见得被人重视,这太普遍了。5)承认和直面负面问题乔不回避问题,她看到不对的地方会指出来,并推动改进。家庭会议上,她开诚布公。看到家长让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她当面指出:这太疯狂了。当她看到一个丧夫的外婆因为思念老公而让外孙亲完老公的照片才有糖吃时(感觉好变态啊),对孩子父母和外婆当面指出不妥。奇妙地是,乔提出问题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她在教人转变之前,先肯定有问题存在(注意不是把错的当做对的)。比如,一个妈妈发火时,她说:“你可以不高兴(先认可对方的负面情绪),但不一定要大声喊出来对吗?。。。我很高兴你能认识到让自己冷静。”“即使很难过(先认可对方的负面情绪),也不能阻止我们生活”第34页共34页 。先说出并承认问题存在,再改进就好办多了。乔也直面问题。如果小问题不去管,可能短时间没什么,随着时间积累,小问题攒大了再管就来不及和难办地多,对于小孩尤其如此。一对父母自欺欺人地认为13岁孩子屋里的避孕套是孩子朋友用的,乔坚持让父母当面跟孩子谈这件事。一对离婚中的父母为了避免伤害孩子感情,白天一起住晚上再分居,不跟孩子解释离婚原因,孩子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离开而茫然无助,变得越来越暴力。乔教父母用简单的方法解释离婚原因给孩子听。她说:解释明白才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自信心。6)指出别人缺点时,要单独沟通,避开其他人指出别人的问题不要当着第三者或者更多人的面,最好单独沟通,找一个独立的地方谈。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避免伤人自尊心,引起愤恨和不快;二是避免其他人以讹传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种传小道消息让人不快的例子也很多);三是利于对方接受,容易解决问题。第10集爸爸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而在孩子面前奚落妈妈,不仅让妈妈变得不自尊无所谓,还使孩子变得不尊重别人,横行霸道。在生活,工作中,对哪怕是再熟的人,提意见也要私下进行。7)在起争执时,转移关注点为了解决问题,不可避免会起争执。而为了达到双赢,而不是两败俱伤/或仅仅一方好受,应当认识到“矛盾的根源是由于双方的注意力和关注点不同,要转移关注点。”从而心平气和地沟通。比如:孩子作业写得不好,家长想要发火的时候,乔为父母设置了“作业提示板”,让父母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遵守作业提示,而不是孩子的作业上。以此随时纠正父母的不耐烦态度。孩子的关注点始终是作业,结果双赢。再比如:当家长因为不同意乔的意见而发火时,乔不是就是论事说:“你不对,我懂得比你多,你应该按照我说的做”,而是把关注点转移到“灭火”。对发火的家长说:“你这样做让我很难过,你现在情绪很激动,最好冷静一下”。当两个人吵架时,如果双方没有停下来,还继续责备。会让发火的人陷入困境,不但没有效果,还容易引起反作用。8)加强交流不能为了避免争执而减少交流。有些家庭主要问题是父母之间交流不畅,有的家庭中父母不倾听孩子的心声。乔在很多故事里采取了家庭小讲台,家庭游戏,父子游戏,母女日记等方法改进。粗暴的“棍棒出孝子”会让孩子心里充满矛盾,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成人世界也如此,别人也许对你没意见,但是沟通不畅可能会让你对别人有成见。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惩罚要说到做到有些故事中,父母为了让孩子喜欢自己或者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就不惩罚孩子。比如19集中天天笑得合不拢嘴的爸爸,26集中迎合孩子的妈妈,25集中怕悲痛中管孩子让孩子难过的爸爸,和12集中因为孩子得了糖尿病而不忍心教育孩子的妈妈,都没法管好自己的孩子。乔的观点:“不要以为惩罚孩子会让孩子以为父母不再爱他/她.相反,用科学的步骤去惩罚孩子,会让孩子明白父母没有忽视他们,而是爱和重视他们。他们感受得到。”严厉警告之后,父母的惩罚应该说到做到;孩子们感觉得到大人的坚决,孩子也会更懂事,父母更容易树立威信。惩罚和奖励不分清楚(比如父母惩罚孩子时语气太温和、孩子做错事情父母给予微笑,大人代替小孩道歉、滥用奖励、孩子道歉之后就不再惩罚孩子、与孩子在惩罚问题上讨价还价、用谎言哄孩子、25集妈妈嫌乔的罚坐机制太麻烦和浪费时间而不去罚孩子),会给孩子们错误的信号和感觉,助长孩子们做坏事的习惯和做坏事的胆量。第34页共34页 家长用谎言骗孩子的例子有: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守规矩就以“一会儿打屁股”、“警察来抓你了”、“有坏人抓你”相威胁,有的用夸大的词汇比如:“罚你坐上一整天”、“你今后再也不许看电视了”(怎么感觉咱们中国人常用这些话说孩子呢?)吓唬孩子。父母言行不一,说罚不罚,结果会让父母变得越来越唠叨不说,还让家长的话变得越来越不管用。10)让别人受罚之前应有提醒,受罚之后有解释。在乔的罚坐制度中,第一个步骤就是提醒:“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不这么做,就要接受惩罚”。孩子受罚之后再次解释受罚原因。这种做法也可以用于成人社会。否则,别人一犯错你就罚他/她,会引起争执;罚完之后重复解释原因,不仅让人感到面对面的交流比较坦诚易于接受,也利于对方再次重视正确的做法,避免再犯。11)对别人有要求时,给明确的指示乔让父母学会提清晰的指令,而不是抱怨和唠叨。不能笼统地斥责孩子“这样不好”,应当明确告诉他们去做什么,怎样做。比如孩子偏食时:不是笼统地说:“你把饭吃了。”而是说“你需要吃掉1块西兰花和3块牛肉”。这样的说教,让孩子吃饭省事得多。说教一次就管用一次,双方效率高高。这条也适用于成人。在找同事协作时;在找朋友帮助时,最好给出具体步骤。胖子曾帮人买东西,对方只说了要某某牌子的东西,并没有说从哪里买。等我们费力费劲地从几个城市找完之后发现附近实体店没有卖的时候,再去问,对方说可以上网买。等我们又花了一堆功夫找家大网站打算买时,人家说不行,得去官网买。我们不得不回去查官网发现官网只是委托其他城市实体店卖-转回到第一个没法买的困难之后,人家总算同意从我们找到的网址买。在决定下单的第二天,老天,人家又新增了要求,要指定某某颜色,其他的不行。我们郁闷地不得了,这还没完。过了几天对方又发来邮件,说这几天我看到你们说的网址上降价了,你们买了吗??????求别人办事象买菜啊!如果他们知道给别人清晰指示的话,就该自己做这些探索,最后给一条简单的指令:在XX网址上买XX牌子的XX颜色的东西。或者,懒得查清信息的时候,给别人自由权去做决定并且做好自己承担风险的准备。做这种不愿探索出清晰指令不愿承担风险只顾及自己感受的事情,会把好心帮忙的人吓跑好吗?12)团队成员观点要一致家庭成员的主力是父母,很多集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因为父母观点不一致,在对待孩子上产生分歧。乔认为:父母管教孩子时步调要一致,做完一件事之后,再做下一件。如果妈妈在忙C,爸爸不顾妈妈的手忙脚乱,不去帮忙反而去管自己感兴趣的D,妈妈心生抱怨不说,事情也会越忙越乱。比如12、14、24、38集的家庭。如果家里有老人比如奶奶、外婆或者请保姆带孩子,也应当保持和家长相同的立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惩罚孩子时,父母“一个人唱黑脸,一个人唱白脸”,会让孩子不知道对和错的区别(没想到这条老俗话是有问题的教育方法啊)。懒惰的父母不要指望单凭别人把孩子带好。试想:如果你们不认真对待的话,别人为什么要认真呢?另外一种情况类似30集中的故事,好心的外婆管孩子太多,竟然招致家长的怨恨(认为她抢走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挑剔(父母觉得老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办。所以,“家规”必须由父母亲自建立,其他人仅按此执行即可。)外人为什么还要认真管你的孩子呢?生活或工作中,做同一件事情的团队成员最好有基本相同的观点,否则会在内斗中消耗能量。13)周围人是你的镜子第34页共34页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从来想的是: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他们没有想过,问题可能和他们自己有关。孩子的优缺点是父母优缺点的反应(父母常表扬孩子,孩子就自信;父母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不会无理取闹;父母烦躁,孩子就烦躁;父母没耐心,孩子没耐心;父母对孩子说难听的话,孩子也就学会了)。推广开来,你对别人微笑,别人就对你微笑;你对周围人不信任,周围人就无法信任你。第27集,大男子主义并有家庭暴力的爸爸不能按照承诺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的行为给家人严重的心理伤害,乔请来抵制暴力行为节目总监对其做长期心理辅导,顾问让爸爸每天对着镜子说:“我希望我的女儿嫁给象我一样的男人。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时候,先考虑下:将来,也许你也会这样对我?备注:乔的教育方法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或成人。(2岁以下的孩子在长大脑的阶段,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应当按照自然规律喂养,不能随意改变天性。如果硬性惩罚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自闭。)导读: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对如何教养子女(一)相关知识很感兴趣,金斧子网将会针对在如何教养子女(一)的问题,给大家详细讲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如何教养子女——一本关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实用教养手册前 言当你成为一名父亲或者母亲的时候,你就成为一个全新家庭的一部分。这个事实永远都不会改变,不管你是单亲家庭的父母或者双亲家庭的父母,男性和女性,异性恋或者同性恋,是生身父母、养父母或者继父母,或者承担教养责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管你家庭内部的分工如何,你和你的家庭成员都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新的角色。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需要关心的事情层出不穷:你刚刚清除了一个障碍,另一个障碍又蹦出来,极大地削弱了你的自信心。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对自己和孩子温柔一些,耐心一些。据我所知,很明显的事实是,只要我们放松一点,花点时间,不要要求太多太急,不要期望我们自己和孩子成为完美的人,我们都将感觉更幸福,我们的孩子表现也可能会更好。其实,原本就没有完美的家庭。教养子女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迎接许多的挑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沮丧的时候,但是只要你用最少的期望,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给你继续前进的动力。案例:最近我和四岁的Emily因为让她洗澡的事情就进行了一番争斗。无论浴缸里摆动着什么样的玩具,无论谁来陪她洗,她就是拒绝洗澡。另一天,我准备好洗澡水,她继续搂着胳膊拒绝洗澡。我把婴儿沐浴露放在她的高椅子上,尽量不抬高我的声音。然后,当我刚刚揭开我的头发,她转向我说:“我不喜欢洗澡,但是我很爱你呀妈妈!”这个当然无助于我把她放进浴盆,但确实让我感觉好多了。我遇到过许多父母,他们都在担心他们的孩子如果在三岁前不开始学习阅读、书写、游泳、打网球和体操运动,就会落后。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如果我们的孩子做得更多,学得更早,实践更多,他们就会自动地感觉更幸福,表现得更成功。事实上,相反的却是真实的:被过度安排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孩子们不需要在生日聚会时父母花钱请滑稽演员表演来娱乐他们,也不需要父母花费几千块钱来设计他们的卧室。他们最需要的东西是和家人和朋友一起来分享重大时刻,比如生日;他们最需要的是有足第34页共34页 够的时间去玩耍和与父母共处。你也不需要雇佣一个超级保姆来修理你的孩子。你可能随时都需要得到额外的支持,比如可以倾诉的对象或者可以提供建议的人。但那些认为教养子女的日常挑战对专家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的观念,只会让做父母的人感觉自己不胜任。我希望这本书中给做父母的人提供的两个关键信息和更广泛的公众信息能成为为人父母者和那些承担教养责任者的安慰剂。首先,孩子不必要一定完美,也不可能完美,考虑到他们毕竟是孩子。其次,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你们也没必要是完美的。你不需要成为特别优秀(super)的人,也不需要某人是特别优秀的人来给你和你的孩子做榜样。你就做好真实的自己,即使你是父母,孩子也要做好他们自己。教养子女可不是训练孩子坐在淘气角或者关小黑屋,也不是让孩子去复制别人或者取悦他人。不要想着训练(training)孩子,如果你用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进行培育(nurturing)的观念会更有帮助。培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理解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给予温柔的引导和细心地理解。可是,我们许多父母都在工作,要付账单,要购物,要社交,还要满足家庭的基本物质生活,哪里有足够的时间去培育孩子呢?我们怎么能摆脱日益快节奏的家庭和工作传送带呢?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确认什么时候我们的压力太大,什么时候我们工作过度。尽管孩子们可能对我们的情绪变化(见第一章)有所反应,但我们不能期望小孩子明白妈妈或者爸爸为什么看起来不耐烦或者伤心。你或许已经在过去的两个小时中五次告诉孩子上床睡觉,他们可能依然不听你的,“当然这是可能的,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你明天早上有个很早的工作约会呢?我要赶快睡觉了。”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果,我们不仅必须了解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怎样成长和学习的,什么最能激发他们),我们也必须了解我们自己(我们做父母的能期望自己做到什么和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别人)。了解就是接纳。了解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了解会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多些自信。当我们是自信的和善于思考的父母时,我们的决定就会更加明智和敏锐。这是一个正面积极的良性循环。我们的孩子有权利获得我们的关心和尊重。这就是我写这本书,你看这本书的理由。我的目的就是让为人父母者能够知道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一套实用的对策,即帮助你们更放松地面对教养子女的过程,多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少担心孩子的表现。有几个原因使得我关注了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许多年。关于如何养育婴幼儿的出版物已经很多了,但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父母的书籍还是凤毛麟角。许多父母都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抚养婴幼儿,或许假想这些投入会让以后的日子轻松许多。而事实上,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它自己的挑战,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和小学期间,依然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培育和支持。在小学阶段,你的孩子会接触到更为广泛的外界影响,不仅是通过媒体(比如电视,互联网,游戏和书籍),还有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和他们的伙伴交流得到的,也包括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你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巨大的、广阔的世界的年龄要比你当年小得多。他们接触到的信息面要比你当年广泛得多。第34页共34页  当孩子们失去了一些早期的自我中心后,他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兄弟姐妹和同龄人。这就带来了显著的差异欣赏:他们发现别的家庭的孩子拥有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机会,不同的做事方式,这就带来了一种意识,即“什么是公平(fair)”。你或许已经听到过你的孩子抗议某件事情是“不公平的”,或者“别人都可以”,或者“别人都有一个”。这个时刻对你和你的孩子来讲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作为父母的你不仅要理清对你们整个家庭来说哪些是合理的,安全的和支付得起的,也会感受到满足孩子的要求和期望的压力,而孩子们正努力向同龄人看齐,这是孩子建立他们自己的身份认知的重要一步。有时候,这些期望是冲突的或者很难协调,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阶段的父母总是感觉到他们的每一个反应要么是下意识的,要么是平衡式的做法。你作为父母亲所做的决定和你跟孩子进行的讨论(即关于这一迷人区域一起进行的协商),都是有效教养的一部分。接下来,你将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经历和机会,不仅现在要有乐趣,有意义,而且要能帮助他们获取将来幸福、卓有成效的人生所需要的必要技能。教养子女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孩子:你怎么看待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以及孩子的性格和天性的发展如何影响他的行为。第二部分是关于主动教养的:如何建立一个尽量减少挫折感,尽量增加机会的环境,以缔造一个平和、宽松的家庭。它包含以下的话题,就像沟通、自尊、纪律(惩戒)和友谊,也包括许多实用的话题,比如惯例、看电视时间和零花钱等。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去了解我们的孩子,了解他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他们受到的影响,尽管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主动积极地教养他们,但孩子们依然经常会出现一些古怪的和不可预测的行为。在第三部分,我概括了一个“积极父母准备计划的五点”(Five-Pointpositiveparentpreparationplan),并列出了帮助你应对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挑战时刻的策略。第四部分,我会谈及如何培养你自己和你的配偶,以便于在孩子们需要你们的支持和关注的时候,你们拥有足够的情感和精神能量给予这一切。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之一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你尽管不可能总是同意你的孩子做出的选择(他们的朋友、喜好、爱好的音乐、以及将来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但是依然要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情,让他们一生都拥有自信。下面是一个明智的母亲曾经跟我讲述的她四岁的孩子把后院中的九只豚鼠放出笼子后的故事:“噢,我还有什么选择呢,真的有吗?我可以对着她大嚷大叫,让她感觉更紧张,更糟糕,或者我可以把这个看成一次学习的经验!于是我数到十(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然后,当我满院子追那九只豚鼠直到把他们关回笼子后,我深深吸口气,跟她说她自己不要把它们放出来是多么重要的,并且下一次她必须叫别人帮忙。我也同时学到了,在我把豚鼠放回到同一个笼子里的时候,应该先检查一下它们的性别。”第34页共34页 单亲家庭如何带孩子?离异单亲家庭指的是夫妻双方因离婚而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离异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以便改善儿童因家庭离异所受到的影响。      一、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分析     调查显示,离异家庭中有54%的儿童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有68%的儿童情绪受到极大干扰或变异;有59%的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偏离行为;并且离异家庭儿童的认知水平显著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父母离异一年的儿童没有显著差别,但有四年以上单亲生活的儿童认知水平极显著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2]。   离异家庭的孩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与完整家庭的孩子比有明显的差别。完整家庭的孩子多数都关心集体,热爱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父母、邻居友好相处;而离异家庭的子女喜欢远离集体;在人际关系、自我人格上,表现为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甚至撒谎,敌视他人,与社会和周围的发展不相适应,易出现问题行为。   离异家庭子女自我态度也是极为消极的。他们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的、温馨的亲情,学校里又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他们抬不起头来。因此,一方面他们显得自卑,另一方面又显得非常固执,甚至吹牛自夸,即使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表现,实际上正是离异家庭子女在性格态度特征上的两极化体现。   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学习态度上的差异也十分显著,表现为:贪玩、放任、逃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因此,离异父母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每一位单亲家长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民主的、开放式的教育方法来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二、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对离异单亲家庭父母双方面的辅导策略   1.离异夫妻双方都不能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我国《婚姻法》第29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见,任何一方都不得推卸责任,即便是在双方离婚以后也要履行这个义务。实际上,抚养教育子女,不仅是父母对子女个人的义务,也是一位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离异父母只求自身超然解脱,不管孩子的教养问题,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不幸,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单亲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快带给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自觉科学地承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   2.父母应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一些离婚夫妻或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或考虑到再婚问题,在离婚时把孩子当成了包袱、累赘。有的离婚夫妻把孩子当成了发泄的对象,往往把离婚的根由归结到孩子身上。还有一部分离异家长却是一味地溺爱孩子,他们认为自己的离婚造成了孩子的痛苦和困难,时常感到对不起孩子,怀着深深的内疚心理,特别想牢固地树立起和孩子的情感,在对孩子的态度上表现为一味地溺爱、娇惯,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是听之任之,生怕伤了孩子脆弱的心。诚然,离异的父母对子女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说是一种罪过,而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对子女有求必应的父母,要么培养出冷漠骄横的冷血孩子,要么是给子女本已痛苦不堪的心理增添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因此,离异家长既不能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更不能迁怒于孩子;而应该在尊重孩子感情的基础上,注重同孩子的情感交流。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基础;其次,当孩子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时,家长要敢于拒绝,同时要给他讲明利害,分清是非;再次,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失误或错误时,家长要帮其查明原因,找准根由,而不能一味训斥,更不可以打骂;最后,要教孩子学会尊重父(母)亲的感情,争取他们在自己再婚问题上的情感支持。   3.父母应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离异单亲家庭儿童的父母离异尚未重新组合,有的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由于父母本身因离异受到了巨大的伤害,造成心理扭曲,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孤独、冷漠。作为单亲父母,对子女的人际交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第34页共34页   (1)充分认识子女人际交往活动的意义,并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单亲家长在对待子女与同龄人交往中,首先应该转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其次,家长要端正态度,正确处理子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家长不要因对原配偶仇恨从而限制孩子的交往。   (2)鼓励子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这不仅可帮助这些子女走出家庭小圈子,踏入社会大学校,更重要的是可以他们帮助摆脱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生活的烦恼和心理上的阴影。再则,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友情和温暖,增强其交往能力。   (3)配合学校、老师和社会多从正面引导子女的交往。重视和引导离异家庭子女的人际交往,不仅仅是单亲父(母)的责任,也应该是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学校和老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因为师生关系也是所有孩子交往关系的一个方面。另外,应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随时随地地融入品质教育   与交往指导,使孩子接受“大我”,淡化“小我”。   4.父母应注重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独立的意志品质。在离异单亲家庭中培养子女的耐挫力与独立意识,无论是对父(母)亲,还是子女,都是十分有利的。夫妻离婚后,抚养一方和子女相依为命、长相厮守,可能会经常把子女关在家里以免他人欺侮,以自己固有的封闭模式去塑造他们,按照自己的期望对他们进行所谓的“定向”、“定性”培养。这在感情上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不利的。一部分单亲家长在离异后往往把孩子当做生活中的唯一希望,对子女的一切事情“全权代理”,扮演着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甚至还会采取自认为“安全”的措施来限制子女的正常社交,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没有一点儿独立性,更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一旦离开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了,那么他就不可能对家庭承担,对社会承担责任。   5.父母应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的交往。父母在家庭中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是难以互相替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父亲一般在培养子女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较母亲的影响力要强;而母亲则在爱心、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常因为父母角色的缺失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   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父亲在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智力发展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父子(女)关系密切的孩子,往往感到很有安全感,能不断应付外部世界,内心世界也较充实、自信。而母亲则在抚爱、谦虚、举止规范、认真细致、严于律己等方面对子女有重大影响。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在性别角色学习中,缺乏直接的模仿榜样。因此,家长要注意调动亲戚和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当的影响,使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健康发展和表现。当然,最理想的还是要鼓励(至少是不反对)子女同非抚养方的接触和交往。孩子同父(母)的血缘亲情是不可能因为父(母)离异而破裂的,阻止子女与非抚养人的接触和交往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   (二)对离异家庭儿童方面的辅导策略   1.应该培养离异家庭儿童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自卑的儿童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和“掩饰性”,认为他人瞧不起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流,诉说心中的苦闷,所以,我们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围,创设没有歧视、怨恨的环境,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可根据儿童富于幻想,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特点,让他们了解身边与其有同样经历,饱尝家庭不幸,通过自身努力,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战胜自我,走出困境的同龄人;也可以介绍有类似经历的伟人、利学家等榜样范例,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模仿,用榜样的感召力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2.离异家庭儿童应该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对于家庭破裂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怜悯和叹息,而是懂得如何应付生活的激变。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和正常,往往并不在于他经历过什么事情,而在于他赋予自己经历的事情以何种意义。对于父母离异,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宽容,加上孩子年幼还无法理解,他们往往只能赋予它消极的意义。因而产生心理紊乱,变得消沉、内向、孤僻、多疑。教育他们应该从积极的角度理解父母离异,正确面对现实,在生活与学习中积极进取,改变消极认知方式。 第34页共34页   3.离异单亲家庭儿童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想使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仅仅在家庭环境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为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影响。首先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离异家庭子女,更不能讽刺和挖苦。对离异子女要给以精神上的慰藉,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与学习上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其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应根据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变化特征,因材施教,进行强化教育。如针对他们的忧郁情绪,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针对他们的家庭气氛疏淡或紧张,通过家访和召开家长会,融洽亲子关系,帮助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他们的不合群,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对他们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等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来维护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再次,应加强社会保障,保证离异家庭子女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以及不受歧视的人格保障。对此,街道和社区可以成立“家庭辅导站”、“父母学校”等教育组织,以及组织“情暖童心晚会”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教育工作。   总之,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维护与保健必须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综合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看哈弗博士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孩子不好好吃饭、睡觉该怎么办?”“孩子太黏人怎么办?”“从孩子几岁开始给他建立规矩?”孩子出生后,养育早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5月30日下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发展心理学硕士王涛应邀,为郑州的父母指点育儿迷津。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立规矩王涛博士首先问在场的家长:“爱孩子难,还是给孩子立规矩更难?”在场者异口同声地说:“立规矩更难!”王涛博士说,为什么立规矩更难?因为父母首先要给自己立规矩。爱和规矩应该是在一起的,不是分离的,很多父母往往是在爱的时候没了规矩,立规矩时没了爱。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他大了就会慢慢懂事了,而王涛博士则认为规矩必须从出生开始立,越晚代价越大。真正的爱应该是体现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应该是带有爱的规矩。真正的爱和规矩需要有正确的父母观。父母观就是如何看待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西方国家认为,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和财富,父母有暂时的保管权利和教育的神圣职责,它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对孩子的尊重。而在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这往往导致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而这样做往往就会要求孩子要听话。万事开头难要立好第一次规矩1岁多的约翰与爸爸妈妈分床睡的第一天晚上,超级保姆(在国外,超级保姆受到过许多育儿方面的专业培训)指导妈妈:把约翰放到他的小卧室的小床上,然后侧过身坐在床边低头给约翰念故事书,只让约翰看到妈妈的半边脸,不让妈妈与其有目光交流。读完故事,妈妈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挪到房间门口,最后出来关上门。可当妈妈读完故事还未挪动脚步时,小约翰就意识到不对劲儿了,开始大哭,并从小床的围栏上翻越出来,跳在地上,妈妈在超级保姆的指导下,不动声色地又把小约翰放进小床里,重新坐在床边读故事,可小约翰又大哭,再次翻越出来,这样反复三次。小约翰声嘶力竭地大哭大闹,约翰的妈妈这时坚持不住了,低着头开始抹眼泪。超级保姆不得不出动,进屋与妈妈并排坐在床边,闭着眼静静地就这样坐着,小约翰又哭了一会儿倒头睡去……有了第一次的规矩,接下来也许就好办了。许多家长在第一次立规矩时因为坚持不了而放弃,或者因为孩子做不到而大声呵斥孩子,这都不足取。这让记者想起以前一位幼教人士讲的一句话:对待无理取闹的孩子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坚定。第34页共34页 孩子可不可以打对于孩子长大后可不可以打的问题,王涛博士的观点是:孩子可以打。他认为这是有效的惩罚手段,因为这是让孩子承担做错事后果的一种方式。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做错事后认个错往往下次照犯,就是因为没有让他及时承担后果所致。当然打孩子要等孩子具备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至少应在2岁半)之后。孩子可以打,但不能瞎打、乱打,打孩子是要讲艺术的。首先,打孩子的前提是不能带有愤怒,否则孩子被打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你的愤怒,他这时要么是愤怒,要么是恐惧,而孩子在极度的情绪中是没有任何学习能力的。父母要学会“轻声轻气说重话”。其次,打孩子不能直接用手,需要用杖(也就是古时候所说的家法),这样做有三点好处,第一,是给自己时间冷静;第二,说明规矩在施打者之上,意即“不是我要打你,而是规矩要惩罚你”;第三,产生震慑力。再次,打孩子前需要语言的交流,交流是爱的通道,是立规矩的手段,要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打孩子需要爱,父母要先学会爱孩子。曾有一个家长听了王博士的方法后回家就做了一个“家法”挂在门上,并指着“家法”一板一眼地说:“以后如果你不守规矩,就要用这个‘家法’惩罚你,不是我要惩罚你,是规矩要惩罚你。”可谁知第二天,“家法”就不见影了,王博士告诉这位家长,给孩子立“家法”是要讲究氛围的,不能随便说说了事,应让孩子意识到“家法”的威严。另有一例:刘先生9岁的儿子经常惹是生非,一次儿子又犯错,他便质问儿子怎么办,谁知儿子嘟囔了一句:“打呗!”听了这话,刘先生吃了一惊,他进屋思索良久,然后叫来儿子,说:“爸爸爱你,但是爸爸爱你也不能把规矩拿掉,你做错事你有责任,爸爸也有责任,以前你做错事,都是爸爸打你,今天你又做错了事,我也有责任,因为我是教育的执行者,今天我受罚!”于是这位父亲平时打孩子多重这次就打自己多重。儿子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爸爸,是我错了,请你打我,不要打自己。”事后,儿子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后来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单身妈妈要教育好孩子,至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能以负疚之心去迁就孩子。一般的单身母亲,在心理上都有负疚感,认为夫妻的离异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因此,作为补偿,对孩子格外迁就,对他们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尽量满足。这样的结果,使孩子老觉得父母欠了他(她)什么,因此,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母亲,久而久之,就会在家里蛮不讲理,对母亲及周围的人颐指气使,甚至发展到为所欲为的地步。反之,应该使孩子体贴母亲因为离异而遭受的感情挫折,以及因单身带孩子在生活上的艰辛,让孩子主动为家庭承担一部分责任。事实上,不幸和挫折刚刚降临之时,不免使人情绪低落,内心沮丧,但是,它又确是对人意志和品质的一种考验。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孩子,应该是更坚强更自立,而不是相反。这跟单身母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关系极大。2.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泥沼,树立自信。孩子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脆弱,当父母离异以后,他们会觉得自己无脸见人,生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自己,他们会羡慕父母双全的孩子,由此而产生深深的自卑。作为母亲,应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庭情况,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家庭成员健康,有的家里有残疾人,有的家庭健全,有的家庭不完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自身如何对待。外部环境决不是一个人失败或成功的主要条件,只要自己不轻视自己,别人谁也没有权利对你说三道四。因为父母离异,根本就不是你的错。可以以周围在单亲家庭中健康成长的孩子为例,也可以以一些事业成功的伟人如何战胜不幸和挫折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例,鼓励孩子像他们那样,走出自己的成材之路。第34页共34页 3.不要培养孩子的仇父情绪。有的单身妈妈,为了把孩子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孩子面前数落前夫的罪状,有的甚至以恶毒的语言诅咒前夫,更有甚者,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阻止前夫来探望孩子。她们没有想到,这样做,把自己偏执、冷酷、自私、狭隘的性格缺陷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使孩子在心里瞧不起母亲,而如果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则会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性格的缺陷,这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婚姻的伤口哪怕再深,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也只能暗暗地自己舔舐伤口上的血迹,更何况,对方毕竟是孩子的父亲,亲情和血缘关系是无法用夫妻间的仇恨去斩断的。夫妻有离婚的自由,但孩子有被爱的权利。孩子像花朵一样,既需要母爱雨露的滋润,又需要父爱阳光的灿烂,这对他们心智的健全发育是必不可少的。4.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单身母亲要努力进行自身的心理调适,无论生活对你多么不公,你都要以自信的微笑面对孩子。因为一切的不幸,都不是孩子造成的,孩子对婚姻的解体不承担丝毫的责任。有的单身母亲离异后情绪失控,常自卑自怜,或怨天尤人,或喜怒无常,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伤害。曾有一个母亲,离异后常在儿子面前唉声叹气,垂泪,听悲伤的音乐,吃不下饭。孩子受不了这种沉闷气氛的压抑,有一天,他满含眼泪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们一起去死吧!孩子的话,使这位母亲立刻醒悟,感到她已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她从此开始振作,终于走过了人生的低谷。单身母亲应时刻记住,面对离异后果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孩子,他们的情感更稚嫩和脆弱。第34页共34页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