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KB
  • 2022-06-14 17:48:47 发布

育儿知识之细节决定成败.docx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细节决定成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每天都要跟孩子发生互动。看上去都是小事,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这样,与孩子相处的日常中,真的很少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觉得都是小事,面对这些事情怎么说怎么做,根本不需要思考,凭着本能去说去行动。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却也让我们很烦恼。因为孩子总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2个问题。否则很容易陷入认识的误区,指导我们错误的行动,制造更多的问题。一、教育到底是什么?不是你说孩子就会听,不是你说的对孩子就会照着做,不是你要求孩子好他就会好。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先思考这个问题,找到答案。否则会南辕北辙,越努力越糟糕。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很简单吗,就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他将来发展有用的,告诉他怎么去做,逼着他去做。所以我们真就这样去做了,为了孩子好,我们使出洪荒之力,用在孩子身上。结果呢,越来越发现,我们说的他并不听,他也没有成为我们希望的那个好孩子。于是我们就觉得孩子不好,孩子叛逆,孩子不懂父母的一片苦心。真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三川玲老师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不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影响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影响,是影响力。一、教育在什么时候发生?不是发生事情、发生问题时的大道理,不是遇到大事时的重视,不是你的惩罚和要求,不在大事里。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件件的小事中,在你以为的那些鸡毛蒜皮中。我们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怎么说怎么做怎么对待他,就是在告诉他我们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处理问题,我们如何思考事情,我们如何行动。而孩子时时刻刻在学习。不管你是否愿意,你是否在意,影响都在发生,教育从未停止过。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就去满足她的各种要求,就是在告诉她威胁别人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告诉他,她是最重要的,别人都得围着她转;孩子在公共场合制造噪音,我们无视,就是在告诉他,做事情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爽就行……。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藏着教育的大意义。孩子在小事中养成习惯,树立价值观。1、孩子在小事中养成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伟大的思想家、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说:习惯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 露我们的本性,左右我们的成败。那习惯从何而来呢?积极的人,表现好的人不是突然就好了,不是长大就好了,也不是你告诉他他就好了。而是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在经年累月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的。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如此。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此,思维习惯同样如此。孩子的积极乐观不是一件事情决定的,孩子的消极悲观也不是一件事情就决定。而是在很多次行为中,在一天一天的重复中,慢慢养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看待事情,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又深深的影响着他。2、孩子在小事中树立价值观。我们都知道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也知道教育孩子最重要事情之一的就是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就知道如何积极的看待事情,如何思考,如何决定,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三、价值观从何而来呢?教育专家兰海老师在《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中这样写到:价值观的建立是从小开始逐渐形成的,它的树立调整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而成。而它的重要性却是在成年之后才体现,但那时的改变已经为时已晚。孩子最初形成的看待事情、看待别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在受我们的影响,受环境的影响。而最重要的家庭环境又是又我们营造出来的。就是在我们的无数次不经意间,无数次忽视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孩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四、教育无小事。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小题大做”,抓住每一件小事,让它们都变成机会,教育孩子的机会,影响孩子的机会。1、在对待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在解决问题时,在采取行动时,既要关注当下,更要考虑长远。比如说看到孩子自己穿衣服很慢,很费劲时,很多家长会觉得特着急,会忍不住想要去帮助孩子,去给他穿好。如果只关注当下,这样做没毛病,而且高效。可是如果从长远来看,从孩子的成长来看,就会发现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陪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孩子终要离开我们,独立走向更大的世界。所以,我们在陪伴的时候,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是让他依赖,而是教会他独立,让他练习独立。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急于解决眼下的麻烦,不要为了图省事,不要为了自己偷懒,而忽视孩子的长远。2、对小事保持敏感,看似不经意的背后都是有想法的刻意,让每一互动变得有意义。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同理心对人际关系的经营非常重要,影响着我们与别人合作,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同理心。那我们怎么做呢?不是天天跟孩子讲你要有同理心,也不是告诉他同理心影响他的人生。最好的方式是抓住具体的事情去引导,去练习。前段时间,婆婆跟我们说,儿子在公交车上结识了几个好朋友,总是会在路上大声喧哗,很吵,说了也不听。那天晚上吃过晚饭,我 们就跟他谈了这件事儿,我就问他,他每次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都不让我们大声说话,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声音太大会影响他。我又跟他说我们现在是不是都比较注意,有时候我声音大点,爸爸还会提醒我,别影响你。他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们才不管你,就在那儿大声聊天你会不会很生气。他说一定会的。那你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的时候,吵闹的时候,你想一想那些想要安静的人是什么感受,需要专心的司机叔叔是什么感受,他们希望你怎么做?后来他说这样是不对的,因为影响了别人。最后达成共识取消两个礼拜零花钱,以示惩戒。类似这样的沟通还有很多次,就是在一次次的事件中,我们一次次的交流中,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同理心的重要心,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做。一次一次的去做,就是一次一次的练习,然后拥有。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回应,我都是想过的,也是刻意的。只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是不经意的,是无痕的。3、用3个问题,不断的反省自己,不断的刻意练习,养成“小题大做”的好习惯。我希望孩子在不断重复的互动中学到什么?我的表现能为孩子树立榜样,能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吗?如果不能,我应该怎么做?如果回想自己过往的表现和经历,你会发现你很多时候的行为表现,跟你希望孩子学到的东西,希望教给孩子的东西背道而驰,你树立的是一个坏榜样。 你希望孩子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你却在对待他的时候非常情绪化。你希望孩子在遇到与别人之间的冲突时,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你却在孩子不听话时只会打骂。你希望孩子不要攀比,你却处处与别人攀比,那孩子跟别人比,拿老公跟别人比。你希望孩子独立自主,却一次又一次的抢走他独立的机会,替他做事。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选择正确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好老师。但是不要急,不是你知道了就能做到的,很可能一件事情做到了,下一件事情又像以前一样了。没关系,刚开始需要我们刻意的去练习,在采取行动时,先问问自己,再去做。坚持下去,不知不觉就会养成习惯。你不用刻意的问自己,而是第一反省就会是这样。最后分享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的一段话共勉: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瓦。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的深远就藏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我们与他的每一次互动中,我们对待他的一言一行中。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