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25 KB
  • 2022-06-15 10:39:16 发布

《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历史人物考述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JOURNA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2002年2月No.1,2002(SOCIALSCIENCEEDITION)Apr.,2002《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历史人物考述颜广文(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中的历史人物事迹可从一个侧面显示袁崇焕思想、性格、战略决策形成的社会背景,明了晚明广东社会士绅名流的社会价值观。关键词:晚明;袁崇焕;广东士绅;价值观中图分类号:K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5(52002)01-0057-08《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下称《图诗》),广东省内分别为中山图书馆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本文在确认《图诗》为信史资料基础上,考订出《图诗》中大部分作者的生平事迹,并进一步考察了晚明广东社会士绅名流社会价值观念。由于《图诗》的主要作者都是明清交替中的抗清义士,他们的著述大多数被清廷列为禁书,史书大多失载他们的事迹。故欲逐一考订《图诗》中的历史人物实颇费周折。据文献所载,仅有汪宗衍先生《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千字文简介。!早在1984年,在广西藤县举行的《袁崇焕诞生四百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上,就有专家认为:“题诗诸家,除释氏三人外,余多明季忠义之士。展之,不惟得睹昔日江干饯别之景况,亦于督师之交游及其思想、性格之形成,多见线索。”"但事隔近20年,仍未见有人补论,笔者只好勉力补考。一、《图诗》的时代背景及流传《图诗》是袁崇焕第二次督辽,临离开广州时,聚居于广州的士绅名流为袁崇焕饯行时所作。《明史·袁崇焕传》载:“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徇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随着不断的战功,袁崇焕又先后升任宁前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右参政、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等职。在第一次的督辽过程中,袁崇焕先后击败分别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亲率清兵的大举进犯,取得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明史》称:“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但是,由于袁崇焕政治倾向于东林党,被阉党魏忠贤视为心腹之患,在“宁锦大捷”后,“忠贤因使其党论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崇焕遂乞休。”$天启七年七月,袁崇焕回到了故里广东。袁崇焕虽遭到罢官,但袁收稿日期:2001-09-06作者简介:颜广文(1954-),男,广东南海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57 崇焕督辽大战清兵的神奇经历已广泛传颂,成为家乡人民尊崇的偶像。天启七年八月,“熹宗崩。庄烈帝即位,忠贤伏诛,削诸冒功者。廷臣争请召崇焕。其年十一月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命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所司敦促上道。”@临离广州时,聚居于广州的粤籍士绅名流在广州城内名刹光孝寺为袁崇焕饯行,席间,赵火享夫作画,诸子题诗,于是就有了这一幅《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图诗》原件当时应为袁崇焕珍藏。但不久,袁崇焕被崇祯帝冤杀,原件辗转流传。初王佑瑕所有,之后,又分别为王鹏运、江瀚、伦明递藏。1921年,江瀚亲携原件至天津请罗振玉鉴定,视为真迹,并作跋。1935年,东莞籍学者伦明、张仲锐、容庚三人“鸠资影印五十本,分送各大图书馆保存”。@原件现为港澳某富商所藏,“1958年香港举行广东历代名家书画展览会时,曾陈列此卷于会中。”@综合各方面材料来看,《图诗》原件当为真迹。第一,《图诗》虽然经过辗转收藏,但均有迹可循。第二,《图诗》内容与其他史书所记吻合。如题诗诸子,其生平绝大多数可考。如陈子壮题诗,又可见于《陈文忠诗集》。区怀年在《寄梁非馨司马》诗云:“犹忆班荆鲍井东,佩刀尘氵宛累雕虫。惊心虞圃清笳月,别梦邮亭白芷风。”@便是记述这次盛会。第三,鉴别及影印《图诗》的均是著名文史专家。罗振玉无庸细叙。张仲锐,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职。容庚,中山大学教授,著名的古文字专家。伦明曾先后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晚年返粤,辟“续书楼”,著有《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据此,笔者径把《图诗》视作信史资料加以研究了。二、《图诗》中历史人物事迹考1.赵火享夫。赵火享夫父母亲早逝,由二娘周孺人抚养成人。@赵火享夫是明末广东书画家朱完的学生。史称,朱完门人“林穆、唐美、韩如璜、周子显、赵火享夫皆以各种书及花卉名”。Oil清初屈大均曾历数明末广东书画名家时说:“写山水若彭伯时、赖白水、英白石,花卉者赵裕子,兰者杨宪卿,竹者梁森琅、梁文震,皆一时高手。”OiZ可知,赵火享夫是以画花卉著名的。赵火享夫也功诗词。史载:“梁元柱以疏劾魏阉归,与火享夫游。黎遂球、欧必元、李云龙、梁梦阳、戴柱、梁木公辈重开林净社,火享夫与焉。又与谢长文、韩宗马来相友善。”Oi3陈子壮后来重建南园诗社,赵火享夫是南园12子之一。著有《草亭稿》。入清,赵火享夫以明遗民自居,仍保持与韩宗马来等人来往。并拒绝与清政府合作,最后老死家乡,高寿。2.陈子壮。《明史》卷27《8陈子壮传》载:“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陈子壮与袁崇焕是同榜进士,在明清,同榜进士又称“同年”,是明清士子构筑官场关系网的一种重要手段。《明史·陈子壮传》记陈子壮事迹三项。第一,反对魏忠贤专权。“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剌阉。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第二,辅助崇祯帝。“崇祯初,起子壮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李自成诸农民起义军渐成燎原之势,陈子壮进言:“今日所急,在收人心。宜下罪已诏,激发忠义。”此建议为崇祯帝采纳。崇祯帝欲破皇族不得出任文武官职的条例,下诏:“郡王子孙文武堪用者,得考验授职。”陈子壮“虑为民患,立陈五不可”予以强烈反对。由此,陈子壮得罪崇祯帝及所有皇族成员,致使再次罢官。第三,起兵抗清。明廷有负子壮,而子壮不记前嫌,为国为民,毅然起兵。顺治四年,“张家玉、陈邦彦及新会王兴,潮阳赖其肖先后起兵,子壮亦以七月起兵九江村。”不幸战败,陈子壮被“执至广州,不降,被戮”。长子陈上庸随起兵战死,母亲自缢。因审视角度不同,《明史·陈子壮传》只记他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军国大事,而不载他在粤的其他方面活动,致使难窥陈子壮在晚明广东社会中的影响。陈子壮出身晚明广东世家。“祖绍儒58 尚书,父熙昌吏科都给事中,世居会城之仙湖里。”O1其弟陈子升崇祯间为府生员,以诗名。除科考优秀外,陈子壮的正直人品也为乡人敬重。天启四年陈子壮典浙江试得罪魏阉后,魏阉仍欲拉拢这名才子,魏府新落成,“欲子壮书元二字扁于堂,以示威尊,曰书此当得好官。”遭到了陈子壮的断然拒绝。O15陈子壮还以诗名。屈大均曾历数明代广东诗社活动。“广州南园诗社,始自国初五先生。越山诗社,始自郭先光禄非木、王光禄学曾。林净社,始自陈宗伯子壮。而宗伯复修南园旧社,与广州名流十有二人唱和。”O16陈子壮是林净社的发起人,又是南园旧社的倡复者。南园l2子分别是:陈子壮、陈子升、欧主遇、欧必元、区怀瑞、区怀年、黎遂球、黎邦王咸、黄圣年、黄季恒、徐分木、释通岸。3.梁国栋。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2梁国栋传》载:“梁国栋,字景升,香山人。天启甲子举人,授彭泽令。廉以持己,敏以御物,民怀其惠,奸畏其威,称为铁面梁公。甲申之变,附逆者蜂起。国栋擒获伪官三、伪印二。左良玉兵所经州县无不残掠,及过彭泽诫曰,此梁侯境也,慎无扰。以母老告归,广州破,家居十二载,读书自乐,年七十二卒。”4.黎密。阮元《广东通志》卷279《黎密传》载:“黎密,字缜之,番禺人。父蓼洲,庠生,生四子,密最少,六龄而孤。”黎密父子皆有诗名。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卷9《黎美周传》载:“黎遂球,字美周,番禺人,祖瞻、父密皆有诗名。”除诗外,黎密还精研其他学问。黎密“工诗、古文、词,密少时尝游四明、六桥、禹穴、云门,与徐文长、王伯长、葛冰壶、严鲁孺、沈禹图辈交善。广购秘书以归,遂肆力于古学问,著有《籁鸣集》。”O17黎密淡泊功名,不事权贵。后人评价黎密说:“黎子古貌素心,远情逸韵,超然于世味浓淡之外。”O18但黎密文学成就及事迹均不及其子黎遂球。后人评价黎遂球诗说:“黎美周诗读之如春风骀荡,夏云崔嵬;如坐百花,杂听箫韶;美人剑客,动左右,才难久矣。自万历五十年无诗,滥于王、李,佻于袁、徐,纤于钟、谭,乃今独见美周,自《莲须阁集》出,其诗赋轶宋元矣。”O19此言虽有过誉之嫌,但黎遂球诗的确具有很高水平。屈大均曾说:“美周诗,五古最佳,有《古侠士磨剑歌》云:十年磨一剑,绣血看成字。字似仇人名,难堪醉时视。《结客少年场》云:生儿未齐户,结客少年场。借问结交人,不断秦舞阳。泣者高渐离,深沉者田光。醉者名灌夫,美者张子房。感恩思报仇,相送大道旁。其困守虔州临危时,击剑扣弦,高吟绝命。有云:壮士如血漆,气热吞九边。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鬼伯舐复厌,心苦肉不甜。一时将士闻之,皆为袒裼争先,淋漓饮血,壮气腾涌,视死如归。”OZ5.傅于亮。《图诗》中傅于亮诗下钤有“贞父”方印,得知傅于亮字贞父,广州音父与甫相同,又字贞甫。傅于亮有弟傅于孝,字纯甫。傅氏兄弟与欧必元交厚,但傅于孝早逝,欧必元曾为之作行状OZ1。傅氏兄弟,以李孙宸为首另结诗社莲社。李孙宸喜莲,家中楼前多盆载荷花,荷花盛开时,李孙宸便邀好友雅会。后来,李孙宸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作诗《寄欧子建、邓伯乔二子》追忆往事,诗云:“十年莲社共荷衣,一别风尘万事遗。”OZ傅于亮曾是袁崇焕幕客。欧必元有《送别傅贞甫、纯甫》,诗云:“黄鹄求双飞,千里鸣其匹。胡马厉北风,踯躅悲相失。何况同心人,分飞各南北,携酒上河梁,纵饮无颜色。行矣此二子,勖载崇明德。”OZS6.陶标。陶标,字摇先,南海人,国子监生。《光孝寺志》卷l《O艺文志》有陶标撰《林新修禅堂铭》。据《光孝寺志》记载,天启年间,主持通炯发起重修林禅堂,在粤士绅何吾驺、陈子壮、黎密、吴觉生等捐资,禅堂落成,辟为林净社,重光之日,公推陶标作铭。OZ7.欧必元。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年少时,欧必元与“香山何吾驺、李孙宸同学,以淹博闻。十五补邑弟子员,试辄第一,文望蔚起,远近名士获奉交游恐后。”OZ5但很遗憾,欧必元屡试不59 中。欧必元是崇祯末才获乡荐,任广东巡抚,旋受排挤,还乡修志,晚年遨游山水,兴至,下笔千言。欧必元是复社重要成员。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为其立传。“欧必元,字子建,诸生。尝上书大中丞言救时急务。穆御史称为岭南端士无双,梓其诗文名《勾漏草》。”OZ6屈大均认为,欧必元诗在晚明能算一家。“启图能成家学,与李烟客、罗季作、欧子建、邝湛若四五公者唱和,其雄才绝力,皆可以开辟成一家。”OZ7欧必元著有《绿玉斋稿》、《罗浮草》、《溪上草》等,其子孙辑成《欧子建集》。欧必元仕途不畅,转而挥霍无度。“先是,其家素封。元喜豪侠,复挥金如土,第可致客之欢,且周人之急多不吝惜。”OZ8晚年竟致食不能炊,病不能医,崇祯年间病亡。其长子欧家贤、次子欧思贤随黎遂球守赣州,俱战死。其族侄欧主遇也有诗名。8.邓桢。笔者是在欧必元一篇游记中才确定邓桢即邓伯乔。欧必元《罗浮草》有《游罗浮山记》载:“岁庚秋八日,与社人邓伯乔桢归自扶胥。”邓桢是莲社成员之一,李孙宸极赞邓桢文韬武略兼备。“一时文藻成炎陬,作者纷纷大雅俦。到处珠光讠夸合浦,握中谁更擅侯。眼底之人皆若此,意气吾怜邓伯子。世人铅刀子莫邪,断犀兕毫光紫。任是星文在匣中,四射精光谁可迩。我本烟霞落拓一狂夫,混身文作高阳徒。壮怀未惬千秋赏,逢人双眼但糊模。与君会面胡不早,把臂片言便倾倒。”OZ9并举荐他入袁崇焕幕中。李孙宸还举荐莲社另一成员李云龙入袁崇焕幕府为客。李孙宸有《李烟客附舟入北赴袁辽抚招因赠》。诗云:“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又云:“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不然直斩头献天子。”OS袁崇焕第二次督师,邓桢、李云龙再次追随,后受袁崇焕所托,返粤募修罗浮名胜。袁崇焕在《募修罗诸名胜疏》说:“应抵关上,而友人邓伯乔,李烟客请归。”又说:“李烟客偕伯乔归,兴罗浮有曰矣。”OS1邓桢、李云龙这次返粤,与袁崇焕竟成永别,此后,李云龙的事迹还可以见于史籍,邓桢事迹就不详了。9.吴邦佐。康熙《新修广州府志》卷2《l职官表》及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卷2《3职官表》均记:“吴邦佐,德庆人,万历四十六年任阳山训导。”明代阳山归广州府辖,吴邦佐有可能经常在广州名流中周旋,但算不上重要成员,在晚明诸粤籍名流文集中尚未见有其他记载。lO.韩暖。近代张友仁编著《惠州西湖志》载:“韩暖,博罗人。崇祯元年恩贡。选长汀县佐,擢令兴安,升贰衢州。历有善政,遇国变,殉难。有《经纬昌言》行世。于湖上有《采菱赋》。”OSZ博罗韩氏是晚明广东望族。韩暖上辈,韩鸣凤、韩鸣雷是举人。同辈,韩曰纟替是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韩晟、韩晃是举人。晚辈,韩如璜、韩如琰也是举人。顺治四年,韩如璜兄弟从张家玉起兵抗清,战死沙场。阮元《广东通志》,清初《博罗县志》均不记此事。清初檀萃路过博罗,见“虽其子孙,亦不知孝廉之扶义捐躯也,故表而出之”。OSll.戴柱。温汝能辑《粤东诗海》卷5《5戴柱》载:“戴柱,字安仲,南海人。著有《闲游诗草》。”并录戴柱诗三首。戴柱不追求功名,却喜浪迹名山大川之中。李孙宸有诗相赠。诗云:“戴生湖海士,意气傲风尘,不着青衫谒时贵,每横白眼看世人。伸纸羞为制举义,含豪辄吐凌云气。牛耳狎主林盟,马蹄踏遍白云里。”OS4黎遂球又有《送戴安仲游楚》,诗云:“戴子远行色,长天漠漠秋。如何洞庭水,试上岳阳楼。斗酒易为别,篇诗能壮游。高堂有慈母,风雨慎扁舟。”OS可见,戴柱是一位诗人兼旅行家。l2.区怀年。《粤东诗海》卷4《5区怀年》载:“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天启贡生。”区怀年出身官宦诗书之家。父区大相、叔区大伦均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伯区大枢举人。兄区怀瑞举人。区氏父子三人均有诗名。屈大均论广东诗说:“岭南诗,自张曲江倡始正音,而区海目继之。明三百年,岭南诗之美者,海目为最。”又说:“海目有二子启图、叔永皆能嗣其音响。6O 予尝与为雅约社,并序其诗。俾世之言诗者知吾粤,言粤诗者知区氏焉。”OS8但屈氏之口吻似袭陈子壮。陈子壮盛赞区怀年诗:“所谓驾唐轶汉,非兹其谁?!故付笔于简端,俾世之论诗者知吾越,论吾越者知区氏焉。”OS7明清易替,区氏兄弟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区怀瑞组织武装赶赴福建隆武政权,途中误触刀刃而亡。区怀年在清初仍拒绝与清迁合作,归隐故里,转而从事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著有《楚乡亭稿》、《石洞游稿》、《一啸集》、《筑巩吟》、《燕邸旅言》、《玄超堂稿》等。l3.释通岸;l4.释超逸;l5.释通炯。三释均是明末光孝寺高僧。通岸,字觉道,一字智海,曾为憨山大师书记。超逸,俗姓何,三水人,字修六,曾代主持光孝寺。通炯,字若惺,南海西樵人,俗姓陆,光孝寺住持,号寄庵大师。三释均为晚明四大僧人之一憨山大师的弟子。憨山,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憨山先后在山西五台山、山东劳山及京师讲法,门徒众多。据憨山说,在五台山讲《华严玄谈》,“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十方云集僧俗,每日不下万众。”OS8万历二十四年“因弘法罹难,几死诏狱,蒙恩宥遣雷阳,置身行伍间”。自此,“不复敢以方外自居。每自循念,某之为孤臣孽子也,天命之矣!因内讼愆尤,究心于忠臣孝子之实。”OS9决心做一个屈从于皇权的僧人。并提出一系列的理论。佛学上,憨山提出了“空非绝无”的命题。憨山说:“所谓空,非绝无之空,正若俗语谓傍若无人,岂傍真无人耶。第高举著眼中不有其人耳。”O4认为,“一切皆空”是不存在的,佛学上的“空”要若即若离地为现实服务。憨山还批评那些“深思高举,远弃世故,效枯木头陀”的人为“焦芽、败种。言其不能涉浴利生。”“吾佛早已不容矣。”相反,“佛教所贵,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萨。”O41基于这一理论,憨山鼓励佛学弟子要积极参与世务,要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憨山说:“所言人道者,乃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民生日用之常也。”“由是观之,舍人道无以立佛法。”O42憨山更说:“佛制五戒,即儒之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但从佛口所说,言别而义同。”O4S行动上,憨山广为结交世俗权贵名流。上至王室公卿,下至州县乡绅;既讲佛法,又谈诗论治;既以佛释儒,又借儒以弘佛,致有后人称之为“政治僧人”。O4光孝寺三释均是憨山大师理念的忠实信徒。据憨山说,“老人入曹溪,向在会者亦多退席,唯智海岸、修六逸、若惺炯三人不离执侍。乃投老南岳,则岸、逸二子相随不舍。”O4S超逸追随时间最长。“自粤而楚,而吴、江之左、江之右,三十年所无旦夕少间,或学者众,尝命代师为说法。”O48光孝寺三释也将憨山理念付诸实践。通岸直接参与了陈子壮等人筹建的林净社和南园诗社,成为南园l2子之一。超逸参与过袁崇焕、陈子壮等人密议军国大事。《光孝寺志》曾质疑:“尝与陈宗伯、袁司马结社藻社于禅堂,未尝学诗,语亦不群,岂至人故不可测乎?”当然,通岸、超逸的行为是得到当时光孝寺住持通炯的默许和支持的。通炯也参与了其中部分活动。三释受憨山遗风影响,积极参与世俗事务,主动结交广州宦绅,使光孝寺成为晚明广东士子名流吟唱和议论军国大事的重要场所。也构成明清易替,广东士人抗清失败后,避世入佛的重要历史背景。从三释饯别赠袁崇焕诗中更看到憨山遗风对他们的影响。仅以通炯诗为例。诗云:“破虏曾惊出塞年,玺书频沐圣恩偏。多时久蕴安邦策,此曰无劳下濑船。勋业岂归萧相后,壮图应占祖生先。名标画阁畴堪并,入望高凌五色烟。”诗中看到的忠君报国,破敌立功,名垂史册。若不看署名号,何能分辨出是一代高僧,抑或追逐功名的士子手笔。l6.邝瑞露。“邝露,字湛若,号海雪,南海人。隆庆辛未进士彭龄曾孙也,生而甘露降庭槐故名。”O47邝露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相传,邝露五岁能诗,十三岁习古文,十五岁补诸生。在当诸生时,督学以恭、宽、信、敏、慧为题考试,邝露分别以真、行、篆、隶、八分五体书法作答,被督学目为狂生,贬为五等。邝露也一气之下,放弃诸生资格,浪迹江湖。三十岁时,又因冲撞南海县令被通6l 缉,被迫亡命广西少数民族群内。后著《赤雅》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介:“所记山川特产皆词藻简雅,序次典核,不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下,可称佳本。”后“遍游燕、齐、吴、楚,所至名公巨卿莫不倾益延誉。”邝露家曾极富有,“家藏怀素真迹”,“又蓄古琴二。一曰南风,宋理宗宫中物。一曰绿绮台,唐武德年制,明康陵御前所弹也。”明清交替,邝露与明军将士坚守广州达十个月,城破,邝露战死。儿子邝鸿也战死沙场。邝露又是一名才子。邝露善书法,今光孝寺内“洗砚池”乃为手迹。O48邝露诗集《峤雅》后人称“其诗意境深窈,词采华茂,人称粤中屈原”。O49邝露从兄邝卓曾追随袁崇焕督辽,任骠骑将军,并战死辽东。邝露曾有《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悼念。并《小序》记“:兄卓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OSo可见,邝露与袁崇焕关系非同一般。l7.吕非熊。《粤东诗海》卷4《5吕飞熊》载:“吕飞熊,字帝思,南海人。少有神童之目。以贡生终”。并录吕飞熊《海珠寺》诗一首,想必,吕非熊与吕飞熊是同一个人。l8.梁稷。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4《梁稷传》载:“梁稷,字非馨,其郡县未详。少与黎遂球交最密,数称其诗。李云龙、陈邦彦、陈子升、邝露、韩宗马来辈俱从之游。已,出塞居督师袁崇焕幕中,为重客。云龙因赋《宝剑篇》以赠。浙人王子安亦客崇焕所,稷于听画角胡茄时作《越吟》至相得也。”袁崇焕第二次督辽,原重要幕客李云龙、邓桢回粤修罗浮名胜,梁稷遂成为袁幕中首席幕宾。李云龙临别有《留别梁非馨》,诗云:“长缨君合请,短剑我羞看。欲向醉中别,天寒酒易阑。”OS1但十分遗憾,梁稷并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幕主袁崇焕冤死。袁崇焕死,“稷悲愤欲蹈海死事,然思白其冤,姑少全。”OSz离开辽东后,梁稷先到南京参与复社活动。其间,认识一代杰出思想家黄宗羲,并成为至交。黄宗羲晚年著《思旧录》,梁稷入传。黄宗羲说:“梁稷,字非馨,南海人。庚午、何匪莪选《皇朝文征》,非馨主其事。辛已,余复遇之于南中,游江湖间,尚未归南海也。”OS梁稷后又到北京寻黎遂球,黎遂球责问梁稷为什么不能为袁崇焕伸冤,又为什么不能尽忠,梁稷并没有为自己申辨。后来,黎遂球从袁崇焕另一幕客王子安口中知真相,黎梁二人冰释前嫌。黎遂球《送王子安还越兼寄梁非馨》诗记其事。并希望梁稷、王子安能为袁崇焕伸冤。诗云:“督师失守恒有罪,是逆非逆果若何?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OSA梁稷不负友人所托。梁稷在福建唐王政权为官时,联合邝露共同上疏,“疏白其冤,服爵赐葬”。OS至此,除彭昌翰、李膺外,《图诗》中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全部考出。三、《图诗》反映的晚明广东士绅名流的社会价值观从已考的历史人物看,他们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袁崇焕和陈子壮。他们是科举考试的优胜者,他们的政治活动已超出岭南地域范围,跻身于明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他们的政治倾向趋同于东林党,并与东林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类以黎密、欧必元、韩暖、区怀年、邝露等为代表。他们出身名门望族,有着从秀才到举贡的初级功名,他们以名流自居,以诗社为名,或商议军国大事,或游玩于山水之间。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不屑于做一些下级的官职,但又密切注意着朝廷政治动向,期待着日后得到朝廷征召重用,一展胸中宏愿。第三类是邓桢、梁稷、傅于亮,还包括《图诗》中没有出现,但文中已多次提及的李云龙、邝卓、韩昌等人,他们虽没有第二类人物那样显赫的门第、优裕的生活,但他们也是文人,他们自幼熟习经史,又略懂武略,如按正常的发展,他们也会努力参加科举考试,争取成为统治集团中的成员。但是,明清政权在辽东战场62 的生死决战打断了他们的常规发展,他们被乡人袁崇焕赫赫战功、神奇传说所吸引,为袁崇焕豪迈性格所感动,终于投笔从戎,成为袁崇焕督辽幕府中的重要幕客。饯行宴席上,他们也慷慨激昂地题诗,期望着袁崇焕马到功成,也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在辽东大地上替袁崇焕出谋划策,操戈驰骋。其实,他们有些还从来没有离开故土,却准备到千里冰封的辽东战场上去了。第四类是三释,他们秉承憨山理念,积极关心军国大事,期待着袁崇焕及诸幕客能早日凯旋,荣耀乡里,免致外族入侵。这四类人,既有共同目的,又各怀差异,但都走到一起。他们都是袁崇焕的乡里至友、世交,他们崇拜袁崇焕,受袁崇焕影响。同时,他们的言行、思想也影响着袁崇焕。《图诗》反映了晚明广东士人的大汉族主义民族优越感。邝露诗云:“汉苑声华识弓耳貂,莺花吹送木兰桡。新携马骨雄燕市,旧赐龙泉挂半杓。供帐夜悬南海月,谈锋春落大江湖。长杨况值夸胡日,绝漠何人更射雕。”彭昌翰诗云:“露布淋漓墨未干,威名异域胆犹寒。彤云缭绕麒麟阁,骏马骖骠獬豸冠。一卷素书终报国,十年青鬓两登坛。徂东雨雪重来日,杨柳依依夹道看。”一面是“汉苑声华”;一面是“貂”“胡”“雕”,只要一纸“露布”,即可“谈锋春落大江湖”,以汉家王朝上国之威就可平定蛮夷叛乱。诗中反映,这些南方文人因地域遥远,对清兵实力是根本不了解的,因而充满了狂妄自大的情绪。在这种民族优越感、狂妄自大的心态影响下,崇祯帝在平台召见袁崇焕问及复辽方略,袁崇焕竟不假思索就许诺“五年全辽可复”。O56其实,依当时战争双方的基本情况而论,袁崇焕守辽应该没有问题,慢慢恢复国土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五年复辽则是毫无坚实基础。君无戏言,袁崇焕从此背上沉重包狱,为日后一连串军事上的失误埋下伏笔,直接导致了他的死因。袁崇焕本身及受其幕客影响的毛病,晚明人张岱曾尖锐指出:“袁崇焕攘臂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O57张岱此论是在袁案未白之前,难免偏激,但也指出了问题的关键。这批文人幕客也把种种恶习带到袁崇焕督辽幕府中来。如这些文人幕客在粤诗社活动时,大多数情况均携妓女助兴,到了辽东仍是如此。李云龙曾有诗《黎有道拥丽人入幕筑别院君之戏赠》,诗云:“不须戎服排门去,窥户人今隔绛纱。”O58对此,袁崇焕也是容忍的。这种民族优越感有狂妄轻敌的一面,但它却又促成了《图诗》中的历史人物,在明清交替、生死关头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场面。后人在总结粤人抗清的历史时说:“明季吾粤风俗,以殉死为荣,附降为耻,国亡之后,遂相率而不仕不试,以全其大节。”“故贰臣传中,吾粤士大夫乃无一人。”O59笔者考察这段历史认为,粤人反清,与其说是怀念旧王朝,反对新王朝,倒不如说是大汉族主义的民族优越感作祟。不惜以死来捍卫所谓正宗汉文化,反对外族入主中原。这才是事物的真正本质。《图诗》也反映了作者们深受儒家忠君爱国传统思想的熏陶,渴望着保疆卫国,建功立业。袁崇焕的复出,意味着陈子壮也将重新受到重用,陈子壮也期待着去“中兴”明王朝。陈子壮诗云:“此去中兴麟阁待,燕然新勒更何辞。”追随袁崇焕督辽的幕客,他们的诗半是歌颂袁崇焕,半是表白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傅于亮诗云:“运筹前后著勋殊,拊髀频催入帝都。圮上有书留报汉,胸中操算立降胡。”邓桢诗云:“勒石只堪标懿绩,具瞻还为表凌烟。”都想到留名青史,勒石纪功了。在这种氛围下,《图诗》的主角袁崇焕也同样充满激情。袁崇焕也占诗一首:“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祗树隔红尘。如今著足空王地,多了从前学杀人。”O6与刚回广东时的心态完全不同了,初回广东时,一会儿说要在罗浮构室,一会儿说要出家修善,其实都是受挫折时的表现,如今皇帝召回,就说要建功立业,不惜杀人了。但是,袁崇焕报国的宏愿还没来得及施展,由于种种原因,袁崇焕被崇祯帝冤杀。O61临刑时,袁崇焕口占一首:“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O62念念不忘仍是事业、功名。可惜,袁崇焕的宏图是建立在封建"! 专制统治的基础上。遇上明君,宏愿或许得以伸展;遇上昏君,不仅愿望落空,且性命不保。崇祯帝正是一个度量狭隘、猜忌无常的昏君,袁崇焕的“一生事业总成空”就是历史的必然。《图诗》中的历史人物大多也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注释:D汪宗衍《: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载《广东文OS4李孙宸《:建霞楼诗集》卷5,《戴安仲过游白下官物丛谈》,香港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5-149署相访,未几别去,取道于浙,遍游吴越名山,赋页。此送之》。姜纬堂《:论东莞张氏之表彰袁督师》,载《袁崇焕OS6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2《,区海目诗》。研究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30OS7区怀年《:玄超堂藏稿》一卷本,附陈子壮《区仲子页。旅言叙》。O56O6S《明史》卷259《,袁崇焕传》。OS8《憨山老人梦游全集》(下称《梦游全集》)卷53,自见《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影印附记。撰《年谱》,香港佛经流通处1965年版,下同。区怀年《:玄超堂藏稿》一卷本《,寄梁非馨司马》。OS9《梦游全集》卷19《,序·春秋左氏心法序》。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北京燕山出版社O4《梦游全集》卷12《,法语·示周子寅二》。1999年版。O41O4S《梦游全集》卷5《,法语·示袁大涂》。李孙宸《:建霞楼文集》卷3《,赵母周孺人墓表》。O42《梦游全集》卷45《,观老庄影响论·论行本》。O1《新修广州府志》(康熙本)卷390《,朱完传》。O4张力等《:中国历代高僧》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O12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3《,诸家画品》。版,第703-727页。O1S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1《,赵火享夫传》。O4S何淙:《光孝寺志》卷9《语录志》,《示智海岸书O14《新修广州府志》卷31《,陈子壮传》。记》。O1S陈子壮《:礼部存稿》附《陈文忠公行状》。O46何淙《:光孝寺志》卷7《,名释志》。O16OZ7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2《,诗社》。O47阮元《:广东通志》卷285《,邝露传》。O17阮元《:广东通志》卷279《,黎密传》。O48翁方纲《:粤东金石略》卷1。O18温汝能辑《:粤东诗海》卷38《,黎密》。O49温汝能辑《:粤东诗海》卷54《,邝露》。O19OSO54温汝能辑《:粤东诗海》卷46《,黎遂球》。O5邝露:《邝海雪集笺》卷9,《九咏寄从兄湛之塞OZ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2《,黎美周诗》。垣》。OZ1欧必元《:绿玉斋稿》卷11《,傅纯甫行状》。O51李云龙《:啸楼后集》不分卷《,留别梁非馨》。OZ2李孙宸《:建霞楼诗集》卷10,《寄欧子建邓伯乔二O52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4《,梁稷传》。子》。O5S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思旧录》,浙江古OZS欧必元《:绿玉斋稿》卷4,,《送别傅贞甫、纯甫二籍出版社1985年版。首》。O5S邝露《:邝海雪集笺》卷8《,留都赠梁非馨》小序。OZ4陶标铭见何淙《:光孝寺志》卷10《,艺文志》。O57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袁崇焕列传》。OZSOZ8《新修广州府志》卷39《,欧必元传》。O58李云龙《:啸楼后集》不分卷,《黎有道拥丽人入幕OZ6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卷9《,欧必元传》。筑别院君之戏赠》。OZ9李孙宸《:建霞楼诗集》卷4《,赠邓伯乔》。O59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自序》。OS李孙宸《:建霞楼诗集》卷5,《李烟客附舟入北赴O6袁崇焕《:过林寺口占》,见《沧海丛书》。袁辽抚招因赠》。O61关于袁崇焕死因,可参见拙文《论袁崇焕死因》,载OS1袁崇焕《:募修罗浮诸名胜疏》及《跋》,俱见张伯《袁崇焕研究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桢辑《沧海丛书》。O62袁崇焕《:临刑口占诗》,见民国《东莞县志》卷85OS2张友仁《:惠州西湖志》卷8《,韩暖传》。《袁督师事迹》。OS檀萃《:楚庭稗珠录》卷3《,杨进士读书法》。【责任编辑:王建平】64 《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历史人物考述作者:颜广文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刊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年,卷(期):2002(1)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李占良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期刊论文]-国防2007(12)2.贺海明末英雄袁崇焕的墓、祠、庙[期刊论文]-北京档案2003(9)3.石英袁崇焕无韵歌[期刊论文]-文苑2008(22)4.佘幼芝.定宜庄.岑大利我的家族为袁崇焕守墓十七代[期刊论文]-武汉文史资料2010(12)5.何锦奋袁崇焕研究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图书馆界2011(1)6.冯佐哲.FengZuozhe袁崇焕与北京[期刊论文]-北京档案2009(6)7.柳岳武.LIUWu-yue康乾盛世下清廷的西藏及黄教政策研究[期刊论文]-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8.柳岳武康乾盛世下清准贸易与清准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人文杂志2005(4)9.蔡德龙.CaiDelong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民族文学研究2010(4)10.林冲兄弟袁崇焕之死[期刊论文]-各界2008(1)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sfdxxb-shkx200201011.aspx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