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2-06-15 10:39: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根本原因)。(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焚书坑儒,统一思想。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3、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横征暴敛: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③严刑酷法
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4、怎样评价秦始皇?(见笔记)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的暴政又导致秦很快灭亡。二、唐太宗[课标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识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运用)。1、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上: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3)用人策略上:他任用贤良,虚怀纳谏。(2)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 为末的原则。(3)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4)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6)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文明采取
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有何历史作用?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巯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贞治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此,唐太宗做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评价唐太宗(功过两方面)【练习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贞观四年,(唐大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材料2:上(唐大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材料3:(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旧唐书,马周传》请回答:(1)据材料1和材料2,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与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1)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哪些重大措施?促成怎样的局面?(8分)(2)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3)材料3与材料2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4)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8分)(4)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5)综观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8分)(5)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⑴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⑵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⑶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3.阅读下列材料:(21分)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阅后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1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6分)3.参考答案:(21分)(1)“以民为本”(或答“民本”思想)。(3分)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重民(认识民众是立国的根本);②爱民(关心民众的劳苦);③养民(不要过度掠夺民众);④从民(根据民意任用贤人);⑤信民(取信于民)。(9分)(只要求意思类同,答对其中3点即得9分)(2)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3分)(3)要以民为本;要诚信为本;要从实际出发办事。(6分)(每点3分,只要任答其中两点或其它启示,合理即可得分)4.阅读下列关于唐太宗的文字回答问题:有一次,唐太宗问儿个大臣:“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比占人成绩人。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请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于是,大臣们说开了。有的说是唐太宗威望高,有的说是唐太宗本事人,说了半天,都是说唐太宗的好话。唐太宗听了,很不以为然,说:“你们说得不对。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就是我白己的才能似的。第二,我用人土要是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不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那样,对有功的人就喜欢得抱在怀里,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要推到沟里去。我是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人臣们听了,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皇上说得透。只听唐太宗继续说下去:“第四,过去有的皇帝,忌恨敢说直话的大臣,随便杀害他们。我从来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最后一条,过去的皇帝差不多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我没有这种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同等对待,所以好些外族都来投靠我。”(l)依据材料归纳出唐太宗的人才观。(6分)(2)如何认识这种人才观。(3分)4.答:(l)招贤纳良:用其长而避其短;赏罚分明,宽以待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任用各类人才,不偏不倚。(6分)(2
)止是在这种人才观指导之下,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人才济济,造就了繁荣兴盛的“贞观之治”的局面,这种人才观对今大各行各业中管理方法、用人艺术也有借鉴价值。(3分)三、康熙皇帝[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形势?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面临的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2)沙俄势力正在东来。(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三藩)(5)满汉矛盾尚未平复。贡献:(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D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E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2、如何评价康熙帝(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2)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3)总评: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一、孔子[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孔子的生平:(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A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C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地位和影响:A对中国:(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B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C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典型例题]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2章)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倒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既威武又不猛烈。(3)结合孔子的生平、思想和政治主张,分析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可)A.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B.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C.儒家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材料二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材料三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回答:(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 (2)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 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渊,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角度,加以诠释或联想。 (3)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联系孔子所倡导“仁”的观念、“中恕”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成立 材料二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政治:核心思想是“仁”(仁爱),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人性:“性善论”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二、亚里士多德(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1、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①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3、评价亚里士多德: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4.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二、华盛顿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①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②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③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 ④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建国初:A拒绝接受王位。B主持制宪: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 C担任美国总统:措施 (1)第一届任期内:政治上: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制度。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外交上: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2)第二届任期内:①对外:在英法战争中“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中。②对内:推进西进运动。③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3、评价华盛顿:①具有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②
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 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 ③局限: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 ④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的称号; 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三、拿破仑(一)军事生涯1.崭露头角①1793年土伦战役胜利,在军界崭露头角②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一夜成名2.拿破仑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称霸欧洲①1796年直驱意大利,屡次打败反法同盟②1798年远征埃及,截断英国与印度联系③1799年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走上政治舞台④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摧垮了第三次反法同盟⑤1806年至1810年粉碎第四次第五次反法同盟⑥1810年军事生涯达到顶峰,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3.后期战争使拿破仑走向末日①1812年长驱进攻俄国战败,由盛转衰②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战败,③1814年第一帝国灭亡,封建王朝复辟④1815年东山再起,兵败滑铁卢,百日政权结束4.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强于资本主义势力主要原因:①法国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 ②大陆封锁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两线作战,削弱了进攻的力量.
④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5.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见笔记)性质:①革命性:反法同盟(前期);②争霸性:英俄(后期);③侵略性:埃、西(后期)作用:积极作用:①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②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加快封建制度的解体消极作用:奴役、侵略,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二)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1、1804年加冕称帝,即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2、改造法国的政策(见书本补充完整):政治: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的权利经济: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军事: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法制:发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自由平等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宗教:用人:外交:3、影响: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4.评价拿破仑:①身份: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②功:对内: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前期作战捍卫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③过:对内:实行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总之,拿破仑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典型例题】:[2007海南历史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 材料一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超 基础——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超——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回答:(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3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统治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关系的角度评价拿破仑。(5分)答题要点:(1)、统治集团以资产阶级为支柱,吸收了其他阶级的成员(包容性,妥协性);实行个人独裁(3分)(2)、顺应历史潮流,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人民主权原则,强压民主运动,与封建势力妥协(5分)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一、孙中山(一)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
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受西式教育影响;国外生活求学经历.2、从“改良”到“革命”①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②开始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③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A、创立同盟会:条件: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等)概况:1905年东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平均地权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意义: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斗争由各地团体各自为政走向统一领导,统一纲领,统一旗帜。)B.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1911.10.10中华民国成立:1912.1.1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内容:1、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2、各民族一律平等3、国民权利的规定4、三权分立的政体(中华民国是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5、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的意义: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4、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里程碑。C.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1913→护国运动1915→两次护法运动1917、1920名称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及“善后借款”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 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北伐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略)①条件: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开始标志)③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二)对孙中山的评价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见笔记)二、圣雄甘地(一)甘地“非暴力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①消极抵抗②坚持真理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不向敌人施加暴力。2、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①家庭影响和性格;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③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背景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④英国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⑤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⑥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①准备: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具有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青年骨干。②起因:a、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案》,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权利,激起全印度的激烈抵抗;b、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③斗争a、方式(内容):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等实行普遍的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纺车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争取印度民族自治。(和平方式)b、目标:实现印度民族自治;c、手段:“非暴力不合作”;(合法手段)d、过程:全国性的抗英斗争——英经济损失惨重;e、结果:1922年,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运动;(原因: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与妥协。)随后,甘地被捕入狱,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④影响:积极: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消极:发动了广泛群众,但非暴力又限制运动的深入发展;赢得敬意——“圣雄”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背景:a、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b、1929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损害印度人民利益。②运动: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③结果: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④影响:进一步打击英国殖民统治,但没有实现印度独立。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二战时期,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3、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积极性: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典型例题]:例1、人们对甘地的评价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他简直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欺世盗名的救世主”“矫揉造作的阴谋家”,甚至斥责他为“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主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英国当时驻印度的总督孟巴顿则称甘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有人指出,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甘地的做法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 甘地把“非暴力”看作最高原则,表示:“我最关心的乃是手段和它的不断应用。我知道,只要我们看重手段,则目的肯定能达到。”“如果通过暴力获得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请回答:(1)“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指的是什么? 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民族自治、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争取民主、自由、权利。(2)请对甘地、甘地主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
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一生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并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主义意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尽管具有明显缺陷,但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者,把印度反英斗争推向了高峰,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直至今日,都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锋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消除教派矛盾,恢复秩序。(2)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民族民主革命,领导人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本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竟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一战以后印度社会反英情绪迅速增长,甘地举起抵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旗帜,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纷纷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1919年,英国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甘地立即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运动。接着英国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面对暴行,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运动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烧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停止了不合作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非暴力思想(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家庭影响,西方宗教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甘地作简要评价。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通过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非暴力影响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课标要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一)马克思1、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自由上升时期(1)经济: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暴露,工人运动兴起。(3)思想: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2、主要贡献:(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1)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理论:A、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哲学;B、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2)主要革命实践活动:1)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2)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3)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4)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5)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6)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3、影响: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二)恩格斯1、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自由上升时期(1)经济: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政治: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暴露,工人运动兴起。2、主要贡献:(1)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2)充当“第二提琴手”:1)与马克思进行伟大合作;2)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经济上资助;感情上支持革命;理论上的支持:提供马克思所需的资料。3)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A、领导工人运动;B、成立第二国际;C、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三)列宁课标要求: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时代;俄国参加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发生了二月革命。2、贡献:(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上的指导:列宁提出“一国胜利”理论。2)夺权和建设的理论依据:《四月提纲》——提出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指导武装起义:《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4)实践上的指导: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领导巩固新生政权:1)退出一战,工作重点的转移,恢复经济;2)全国基本建立苏维埃政权;3)1918年开始和平创造性劳动。(4)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直接过渡”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必修二来掌握)的失败;2)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必修二来掌握),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5)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影响:(1)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2)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3)十月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和殖、半殖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四)毛泽东(1893.12.26——1976.9)【课标要求】: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一>、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失败;十月革命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二>主要经历1、投身中国革命(1913——1921年)(1)原因:关心黑暗落后的社会现实。(2)主要活动1)长沙求学,初步接触社会2)确立理想:救国救民、改造中国3)思想变化:从信仰改良主义到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4)投身革命:1920年转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从此走上革命道路。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1——1928年)(1)领导工农运动(1921——1927年):1)一大后回到湖南从事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2)参加了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3)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4)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2)革命实践1)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2)1927领导秋收起义3)1927——1928年,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4)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与新道路适应的战略战术(3)理论实践: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王明“左”倾错误打击,被排挤出中共领导队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2)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重新走上中共领导队伍,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建立新中国(1937——1949)(1)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2)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主义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3)1942年领导开展整风运动,奠定了革命胜利的思想。(4)争取和平民主斗争1)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2)进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3)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1976)(1)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1)措施:派陈云去上海工作;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召开七届三中全会2)结果:到1952年底,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三大改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开展一五计划经济建设(1953——1957年)(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正确探索①经济上:1956年春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②政治上:1957年3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2)失误探索①经济上: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政治上:发动文革,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A、原因:毛泽东错误判断;个人威望、个人崇拜;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遭破坏;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B、影响: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三>、主要贡献:(1)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主要缔造者;(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四>、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想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五)邓小平(1904-1997)1、时代背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主要贡献:(1)革命生涯:1)20世纪初,在法国参加革命,出生入死、战功卓著;2)三次复出:1935年遵义会议后第一次复出;1975年代替周恩来总理第二次复出;1977年第三次复出。(2)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中进行全面整顿,努力纠正“左”倾错误(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转移了工作中心;为冤假错案平反;恢复高考。(4)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次会议)1)中共十二大:1982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19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5)其它理论:1)外交思想:提出“和平”“发展”两大主题;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6)领导改革开放,形成邓小平理论: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南巡谈话,影响深远:改革开放第二次宣言。
3、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建新时期的发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杰出的科学家课标要求:(1)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2)了解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詹天佑1、时代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事迹:(1)幼年留学美国,专修铁路,成绩优秀,学成归国报效祖国。(2)为中国建造铁路:1)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2)修建京张铁路:创造中国铁路史上奇迹。(3)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勘测张绥、川汉等铁路;2)支持保路运动;3)为国尽瘁:为国修路,为国争权。3、詹天佑的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深入实践、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二)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的量子理论、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精神: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热爱科学,崇尚真理;3)勤于学习,勤于思考;4)勇攀高峰,甘于奉献。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版权所有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版权所有1本卷第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