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2-06-15 10:38: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儿童多动症调查探究 【摘要】当前,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报道越来越多,由于家长们特别关心子女的异常行为,认为自己子女患此病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儿童多动症。本文旨在阐述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定义、成因、症状、治疗等,使人们对儿童多动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让一些家长、老师走出误区,使儿童多动症患儿尽可能得到好的治疗。【关键词】儿童多动症主要症状成因一、儿童多动症的具体定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并无明显的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他们有轻微脑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异常好动、上课不能安静地听讲、不断地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维持注意的时间很短,极易冲动、忍耐力差、自控力低下以及废话多、爱争吵打架等,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为幼稚、怪僻,肢体抽动,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缺陷。这就是儿童多动症。二、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9
1.注意困难这是儿童多动症最关键的症状,因为有的患儿并无明显的多动不安的症状,而主要表现为注意上的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的注意显著涣散,很难集中,无论多么令他感兴趣的事物,都无法长久吸引他的注意,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因而做事常常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上学后这一症状更为明显,在课堂上,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课的时间非常短暂,常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粗心大意,不能顺利完成作业。2.活动过多这是儿童多动症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许多儿童来就医的原因,表现为活动明显的增多,这样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为不安宁,手脚不停的乱动,好哭闹,母亲只能抱着他在地上走来走去。幼儿时在家到处乱翻乱动,上桌上窗,打翻东西,而且常常以跑代步。上学后更是坐立不安,摇晃桌椅,骚乱别人,小动作不断,课间在教室中乱跑,喜欢玩危险的游戏。这种孩子身上好象装上个发动机一样,总是忙碌不停。3.行为冲动,情绪不稳9
这些孩子比较冲动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上课时,他们会突然无故得喊叫或随便插话,做游戏时不守游戏规则不能耐心地等待,过多频繁的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难以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有的孩子表现出感情脆弱,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儿,这实际上是情感脆弱的一种表现。另外,这些儿童做事之前不假思索,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行为多先于思维,行动具有突然性,所以往往惹事生非。4.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相当一部分患儿存在着知觉活动和综合分析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约有一半患儿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在接受单脚跳或系纽扣、鞋带时动作比较笨拙,有时间定位等感知障碍,如分不清左右,把6看成9,把b看成d,文字倒读,写反字,有些患儿听觉的辨别能力差,易混淆相似的声音,并有可能伴有口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5.学习困难虽然说大多数儿童多动症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还比较高,但由于以上原因,他们上课听讲的质量很差,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如果老师和家长抓得紧一点,强迫这些患儿学习的话,他们的学习成绩会维持较好的水平,而稍微松懈下来,他们的成绩也会马上降下来。6.言行和行动放肆,具有侵犯性9
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同学出言不逊。惹是生非,欺负同学,这种儿童一般与同学关系不是很好,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7.自信心低下由于成绩落后,不守纪律,因此不断遭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还有同学们的排斥,虽然他们也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无法实现自己的诺言,总是改不了。如果老师和家长在这个时期处理不好,这些孩子就会丧失对学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8.品行障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他们常让人感到是非常令人讨厌的孩子,而他们也对于老师、家长及学生对自己的厌恶态度感到莫名其妙的委屈,因而产生了不满愤怒,继而对立、反抗等情绪,从而自暴自弃,比一般儿童更易染上不良行为,甚至是反社会的行为。上述表现并非每个患儿都具备,同一种问题在不同的患儿身上表现的程度也不完全一样。三、造成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1.遗传因素2.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微脑损伤这是发生“多动症”的重要因素。难产,早产,颅内出血,窒息,脑外伤,某些传染病等都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中枢神经发育迟滞。3.生物化学因素9
由于某些酶的活性降低,使神经突触间隙中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有效浓度不足,以至于信息下达受到影响,导致自制能力不足而产生了相应的一系列的症状。4.神经发育延迟或损伤母亲怀孕时有吸烟、酗酒行为的情况可能导致儿童脑损伤或者神经组织发育迟缓。5.额叶功能失调由于大脑额叶抑制干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验证明,额叶损伤的动物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无关刺激缺乏抑制能力,这些动物实验在某些方面可以模拟儿童多动症的部分表现,所以认为患儿的大脑额叶可能有功能上的障碍和损伤。6.觉醒不足多动症儿童行为失调的主要原因是儿童长期处于慢性低度觉醒状态,这使儿童对特定的刺激不够敏感,他们的多动和分心反映了寻求刺激的渴望,临床上使用利他林,苯丙胺等中枢振奋剂来治疗儿童多动症取得较好的疗效,可说明,觉醒不足很可能是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要素。 7.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8.社会和家庭因素许多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家庭环境不良可促进多动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已有症状。9
四、儿童多动症的诊断:由于多动症的原因复杂,因为在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根据外在表现而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这一负面标签。另外,儿童精神病、癫痫、器质性脑综合症、儿童焦虑也有类似的症状。还有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与多动症存在着潜在的共同生理、认知及气质基础,一些有创造天赋的儿童同样具有儿童多动症的各种特征,而这些人常常被误诊为多动症,加以不正当的治疗,使其无法成为高创造性者,因而在诊断时,除了了解儿童的症状外还要了解其病史,并且进行行为指标、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动作指标及脑电图检查等。这一系列的检查都必须由专门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实施(生理指标:如儿童尿中儿茶酚胺的测定;心理指标:注意运动速度及协调性感知-运动障碍及空间知觉测定;动作指标:协调动作是否灵活)。五、儿童多动症的矫治:1.心理治疗:如支持心理治疗法,主要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向家长解释多动症的性质,鼓励他们克服消极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引导多动症儿童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改善自己的行为等等。2.强化消退训练9
消退法也是一种减少或消除儿童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即儿童发脾气时,父母对其行为用不理睬的态度来对待,就是消退法的实施。3.感觉统合训练多动症患儿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精力过于旺盛、动作多、停不下来,因此,对于这类活动过多的患儿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滑板、滑梯、球和绳等体育器材和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形体协调训练。4.程序训练减少患儿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安排一定的程序训练,如使患儿学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安静地坐着,可用“刺激辨别训练”积极强化训练;即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打开一个非常显眼的绿灯,宣布“同学们,灯亮了,大家坐好不要说话!”组织患儿们就坐,时间开始应短暂(约15s),对坚持着给予表扬和糖果,强化那些安静者,立即警告违犯者“不行,灯亮着!”并带其到隔离室呆一会(通常是2~5min)。程序训练几周后绿灯就变成(教室里)安静坐着的强有力的控制信号,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可有效地控制患儿多动行为。5.静坐疗法9
多动症患儿,往往显得兴奋性过高,常因此出现”人来疯”或无法自拔的过度兴奋,以及由此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过度兴奋的现象,父母不要为孩子提供兴奋性较高的游戏如打电子游戏机,看武打电视片等。应该多为孩子安排一些较文静的活动,如下棋、画图、制作航模、看书等。除此以外,家长还可安排时间,每天与孩子一起静坐2~3次。静坐的时间可从5分钟到15分钟,根据年龄及具体情况不同而作不同安排,还可根据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总之,儿童多动症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地进行教育、矫治,很难在短期内痊愈的心理问题。对多动症儿童,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和信心,要坚持长期、正确而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矫治。参考文献[1]张红静潘芳《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及对策》《山东教育科研》1997年第5期第2页[2]张榕芳《儿童多动和儿童多动症》《山东教育》2000年28期第10页[3]李慧生《儿童多动症的鉴别与矫正》《学习科学教育》1997年第2期第31页[4]王勇慧王玉凤《儿童多动症患儿认知缺损的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4期第280页[5]顾荣芳《儿童多动症辨析》《山东教育》1999年第3期第40页9
[6]王丽敏赵亚双《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多动症的相关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年第5卷第3期第150页[7]苏勃.曲云霞.多动症儿童教育方式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1):33[8]丁妍.张帅.罗文文幼儿教育市场新动向感觉统合训练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