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30 KB
- 2023-04-08 14:31:0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79|書特锢三耆咬文嚼咯赫然与;盍然2013年1月8日,《辽沈晚报》C02版刊有《姜昆发来唁电》一文,其中称:“惊闻金炳昶先生仙逝噩耗,心中悲痛,无法名状。作为东北相声捧艰大师,金炳昶为相声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今先生赫然长逝,请家人节哀。”文中的“赫然”用得不妥。“赫然”,《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有二:一是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如巨幅标语赫然在目;二是形容大怒,如赫然而怒。这两个释义用在上文中显然都不合适。从金炳昶的家人和他的老搭档杨振华的叨念中得知,金炳昶是突然去世的。因此,“赫然”改为作盍然”就恰当了。“;盍然”即表示忽然发生。盍然长逝”常被用来表示某人突然去世。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董宝林课前药汜简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人。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召,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喜欢宾客,乐于引荐人才,爱好文艺。他家常常尽日宴饮,宴必“歌乐相佐”,他的家庭实际就是一个文艺沙龙。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续上表)作品晏殊词现存130多首,编集成《珠玉词》。秦观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这些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有《淮海词》。贺铸所作词有500多首,今存286阙(含残篇短句)。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词的押韵律诗的规则是,在同一首诗中,要么都押平声韵,要么全押仄声韵。而词则不同。每个词牌对韵脚都有明确规定。有的词牌押平声韵;有的押仄声韵;有的则是平声字和仄声字互相押韵,即韵脚既有平声字,也有仄声字。这叫平仄互押,或平仄通押。如: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曲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词的上、下阕用的是两个不同的韵,不仅平仄不同,而且韵母不同。这个词牌本身要求这样转韵。團回国圄槛菊(jian)不谙值n)彩笺(jian)迢迢(ti^o)••••锦瑟(s©)■“皮”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像人手持平头铲刀剥取兽皮之状。本义是剥取兽皮,引申为动物的皮或人的皮肤,又引申为表面、外表。“皮”是个部首字军皮,在汉字中,凡从“皮”的字大都与皮肤有关,如“皱”“皴”“敲”等。“皮”还可作声符,如“破”“颇”“玻”“波”“簸”等。蝶恋花文本彳卖阅读《蝶恋花》,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词的意境】(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⑵特别点出“燕子双飞”有什么意味?
答案:(1)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高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主人公自己的哀愁。(2)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2.【鉴赏诗词的情感】“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答案: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3•【鉴赏诗词的语言】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赏析“凋”字的妙处。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既写出了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又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强烈感受。以景之萧索,写人之孤独。4.【鉴赏诗词的意境】(1)结合上文分析,“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主人公带着浓郁的离愁别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在她的面前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2)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阅读《鹊桥仙》,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词的语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答案:“飞星传恨”意为那些闪亮的星星正在飞驰长空,仿佛在
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盈盈一水间,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用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2.【鉴赏诗词的意境】“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答案:“金风”是指秋风,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相聚的宝贵难得。同时,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3・【鉴赏诗词的技巧】这首词上阕的情、景、理是怎样融为一体的?答案:词的上阕写云、写星星,都具有人的情意,那“纤云”着意“弄巧”,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而“飞星”也在为他们传递情意而奔忙。这种写法“化景物为情思”。接下来并未写相会的景象,而是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加以赞叹,在金风玉露之夜,一对久别的情侣相会了,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天上一次相逢,能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圣洁而永恒的爱情。情、景、理就这样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4.【鉴赏诗词的语言】“忍顾鹊桥归路”中的“忍顾”一词好在哪里?答案:这句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和怅惘。我们通常说踏上什么归路,这里不说“忍踏”而说“忍顾”,语意更加委婉,“忍顾”实乃“不忍回顾”之意,因为相逢太短暂,意犹未尽,不舍分离。可以说,一个“忍”字,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之泪。5・【鉴赏诗词的技巧】(1)“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两句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与上阕的哪两句相呼应?有什么作用?(2)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答案:(1)这两句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阕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句议论遥相呼应,使得全词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同时,升华了词的主旨,使词的命意超绝。(2)①拟人。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佳期,彩云都来为他们“弄巧”,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相会渲染气氛。②对比。如“一相逢”与“无数”,“久长”与“朝朝暮暮”,表现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③比喻。如“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6.【鉴赏诗词的情感】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赏析这首词的立意新在何处。答案:秦观的《鹊桥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对牛郎织女进行深情的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青玉案文本術後阅读《青玉案》,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词的语言】“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几句有何含义?答案:美人深闺邃远,除了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情。2•【鉴赏诗词的技巧】“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分析其好处。答案:“月桥花院”写室外环境幽美;“琐窗朱户”写居室富丽清雅。环境璀璨绚烂,给人以恬适惬意的感觉。但接以“只有春知■1=1处”,就像从高山一下跌入深谷,良辰美景更反衬出人的凄凉寂寞。用院之幽、室之丽的“实”来反衬“春知”的“虚”,从而更深一层表现出人的寂寞情怀。3・【鉴赏诗词的技巧】末四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人也因此有了“贺梅子”的雅号,请你说说它究竟妙在何处。答案: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别致,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这三句寓情于景,借“烟草”“风絮”“梅雨”等意象寄托自己的“闲愁”之多之重之广。
4.【鉴赏诗词的情感】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词中明写相思之情,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O这首词和李煜的《虞美人》都堪称写“愁”的经典,尤其是下阕的渲染,有人评价说贺铸词中的“愁”要比李后主词中的“愁”渲染得更充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并请说明理由。答案:(示例一)同意,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写比喻也可)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用连天的烟草写出愁的无边,用满城飞舞的风絮写出愁的杂乱纷繁,用连绵梅雨写出愁之长,连绵无期。形象地突出“愁”多。(示例二)不同意,以水喻愁,用比喻、夸张手法含蓄地将愁思的III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又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O拓展思赧这首词中作者相思的美人,是否另有所指?答案:①另有所指。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
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②并非另有所指,而是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把“美人”当做真的美人,抒写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限时磨砺滋力提升一、基础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A.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槛:门槛。B.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忍:岂忍。顾:回头看。C.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川:平川,平原。解析:A项,槛:栏杆。二、课外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如梦令贺铸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①,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注:①鲤鱼风:九月风。
请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答:答案:词人用“凝伫,凝伫”的叠词(反复),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出相思之苦;“楼外一江烟雨”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迷蒙的烟雨衬托出主人公怅惘失意之情。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券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说它们的“异”与“同”。答:
答案:(1)表现了词人淡淡的忧愁。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词语和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2)同:都是写愁,都用了新奇比喻,令人耳目一新;异:李煜的词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争:怎。(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答:(2)此词多处釆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答案:(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然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⑵(示例)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突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答出两点即可)三、语言运用5.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流泪”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情景一:重逢时情景二:离别时答案:(示例)情景一:久别重逢时,晶莹泪珠涌出了眼眶,顿时湿润了整个眼眶,这是喜悦之泪,友谊之泪,这泪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甜蜜。情景二:离别的伤心,全都化作了这苦涩的泪,这泪水犹如春天残败的花,犹如秋天的落叶,这泪饱含着辛酸和离愁。
6.阅读下面的故事,补出横线上的文字。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14岁时被一位官员荐于朝廷,正巧赶上真宗皇帝御试进士。真宗听说他很聪明,就让他按考试的题目做一遍。小晏殊看了看试题对真宗说:“我10天前做过这个题目,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真宗见他这样诚实,感到晏殊可信,便封他“同进士出身”。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o答案:(示例)诚实的人终究会取得别人的信任,获得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2咏史诗三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三)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含解析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爱国词四首含解析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李商隐诗三首含解析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辛弃疾词三首含解析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9李商隐诗三首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