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3-04-08 14:31:01 发布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边塞战争诗四首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塞外/堵塞乘便/乘风破浪幸免于难/排难解纷••••••B・复辟/征辟角色/群雄角逐H暴自弃/一暴I-寒••••••C.蕴藉/慰藉省事/不省人事无色无臭/乳臭未干••••••D.旋即/旋转和棋/和衷共济危若累卵/累及无辜••••••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医院的行业作风建设中,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徳,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B.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人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益事业。C.在电视剧《一生为奴》中扮演恭亲王的陈宝国,在拍摄期间反复推敲剧木,揣摩角色,力求把人物的忧郁和悲剧色彩表演得丝丝入扣。••••D.山东汉了牛作涛在广州珠江边,看到一名陌生女了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他的这一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3.下列各句小,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叔利亚形势由于不断恶化,1月28H,阿盟观察团为确保安全中止了在叔利亚的观察团行动。B.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与话语权的提高,世界开始尝试用“中文”和“汉语”,用中国方式來与中国对话。C.山东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出台允许非户籍考牛在本省参加高考,充分考虑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D.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缔造了口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了产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我们人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來替换以前的“写作”课。。不少学纶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口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Z水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却十分闲难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A.②④⑤①③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二、能力提升3.阅读干-昌龄《从军行(其一)》,然后冋答问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1)结合该诗内容,分析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人说,边塞诗小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李益《塞下曲》,回答问题。塞下曲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Z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①昨俊秋风入汉关,朔云边刀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1兀马还。注:①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彖?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运用9.请根据以下材料,为悼念史铁牛写一副挽联,不需要拟横批。著名作家史铁生未能走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介绍,根据史铁生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机构用于研究,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文革”期间,史铁生下放陕北,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8.暑假里,儿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宛风①李老师:噢,宛风啊。宛风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③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宛风④李老师:好的,再见。参考答案1・解析:A项,s含i/se,cheng,nan;B项,bi,jue,bao/pu;C项,jie,sheng/xlng,xiu;DI页,xuan,he,leio答案:D2•解析:A项,“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别人。在此不合语境。B项,“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入。D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入。答案:C3•解析:A项,中途易辙。B项,搭配不当,应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话语权的增强”。C项,成分残缺。答案:D4•解析:②句承接开头说明“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①句具体说阅读与写作的关系,③⑤句说明阅读与写作脱离的后果,④句小结内容。答案:D5•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戍边将士的心理活动,传达出久戍盼归、思乡怀亲的真挚感情。(2)诗歌的前三句借征人的所见、所感、所闻刻画其怀乡思亲的情感,最后一句写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诗人运用曲笔,把征人思亲和思妇念远巧妙融合,确是“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6•参考答案: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一句一•典,有的正用,有的反说,处处紧扣边关战地,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诗中“惟愿”“何须”“莫遣”“仍留”等词语,掷地有声,确切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使高昂的情致流注全诗。7•参考答案:(1)《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贬谪Z人盼归的怨望和惆怅(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替季一同来到)。《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2)如緡的刀光和刀下雪一般的沙漠止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是因为边地Z感,二是因为月色撩动了乡愁。这为笛声的出现设置了环境,也为末句的肓接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8•参考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帼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地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诗歌鉴赏: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即今四川西部大雪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 入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入的个性特征。9•解析:对联尽量“仄起平收”;选取的两个角度要合理,如从多病和写作成就寻角度;结构相当,字数相等,词性大体相对。答案示例:腿残肾衰心犹壮文丰笔劲风长存斯人已逝,地坛只剩II」辙英灵宛在,文坛永存福音六I•度春秋半生以病为业截肢瘫痪尿毒症轮番来袭忍受多少痛苦卅余载文坛一肓笔耕不辍老屋地坛清平湾交相住辉留下无限沉思10・解析:这是道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要根据李老师的答话揣摩宛风说的话,注意简明得体的要求,注意宛风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①老师,我和儿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②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