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1 KB
  • 2023-04-08 14:31:04 发布

1.5 春江花月夜 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5春江花月夜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目标:1.诵读《春江花月夜》,感知其声美、景美、理美、情美。2.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3.了解“月亮”这一意象丰富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二、作品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抒写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全诗格调清丽婉转,抒情缠绵幽怨,意境高远阔大,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结合的诗歌极品,读来如痴如醉,如饮琼浆玉液,沁人心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自明代以后颇受评论家的重视和推崇。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称:“那是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这里有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2、找学生朗读,师生共评3、生齐读4、.《春江花月夜》的中心意象是“月亮”。“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试举出几例。提示:(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4)思家恋国:“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教师提问:从整体上来看,本诗写的是什么景?明的是什么理?传的是什么情?景:春江月夜之美理:宇宙人生之思情:思妇游子之恋四、小结五、作业试背《春江花月夜》第二课时一、找生试背课文二、品味分析诗歌(1)品景色提示:①月出一一壮观而有活力②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③月落——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④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净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2)品哲理提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恒之美。(3)品情感。提示: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之情油然而生。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读“落月摇情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4)品佳句。提示:(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月共潮生,一个 “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一个“生”字,则又赋予了明月和潮水活泼的生命热情。(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月色如霜,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在一起,真是月光如水水如天。(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长存、宇宙永恒的宇宙意识。(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从“水”的意象联想到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代代相传是无限的。(5)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游子想念思妇,爱情永恒。(6)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两地相思,望月怀人,游子思妇遥寄相思,亲情永恒。(7)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从“落花”的意象联想到花开花落,游子思乡。(8)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由己及人,两地相思永恒。三、总结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描绘了江南的纯白的月夜情景(板书),壮丽寥廓中蕴含着梦一般的幽深静谧;并由此生发出深邃的哲理情思,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智慧思考;诗中还有对有情人天各一方的惋惜,歌颂了纯洁的人伦情感,以“情”为线,真正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板书)的艺术境界。诗中尽管也有悲情和忧郁,但“哀而不伤”,在悠悠惆怅中交织着对生命和青春的依恋,对明月今宵的赞美,对人类与春江月夜和谐共存的欣慰,寄托着“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脉脉温情。(播放音乐《明月千里寄相思》)四、作业1、做学案2、背诵诗歌板书设计:景美:画卷——江天——花容——月貌——夜色:意境理深:无限——有限——人生——宇宙——遐想:联想 情长:爱情——亲情——思妇——游子——情思:想象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