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30 KB
- 2023-04-08 14:31: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一、基础巩固1.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 )①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 ②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③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 ④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心情。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A.①c ②d ③a ④b B.①b ②d ③a ④cC.①c ②a ③d ④bD.①b ②a ③d ④c解析:选C 根据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即可。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江南的春风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到杭州游览的旅人的心田,让他们徜徉其中,沉浸其中。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稻田里一起捉青蛙的美好往事吗?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天路途的奔波,肩上挑痕的辣痛,一到夜晚,进入旅店,一靠枕头,这肉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立刻随周公而去。解析:选B B项,韦庄《菩萨蛮》表现江南春天的闲适惬意的生活,符合语意。A项,《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此处是台湾老兵回归故乡。C项,《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痛,与童年美好回忆意境不符。D项,《商山早行》表现游子早起上路的辛苦,与后面描述内容不符。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2)紫艳半开篱菊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客携壶上翠微。(4)古往今来只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1)残星几点雁横塞 (2)红衣落尽渚莲愁 (3)江涵秋影雁初飞 (4)牛山何必独霑衣 (5)借问酒家何处有
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江楼感旧赵 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解析:选BE B项,对第三句的内容理解不当,“同来望月人”指的是去年曾经一同来此望月的人,对作者感情把握也不准确,应是怀念怅惘之情。E项,“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表述不当,应为“由今年所见的江月美景,引起了对去年望月之人的追思”。(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体裁:两首都是七言绝句。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或: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或: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②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苏武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B.颔联像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故国的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悲痛。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写苏武在匈奴时与出使时的人事变换,流露出恍如隔世的感慨。“非甲帐”意指不是武帝时的甲帐,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颈联用“逆挽法”,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诗的动荡离合之美。E.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解析:选CE C项,“在匈奴时”错,应为“从匈奴回国时”;E项,“借喻”错,应为“借代”。(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好处:大量运用虚写,通过想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苏武出使时英气勃发的情景,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凄凉痛苦生活,以及回到汉朝后物非人也非、恍若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塑造了一个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思想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崇敬赞美之情。②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作者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三、语言表达6.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唐代的贾岛一向以苦吟闻名于世。贾岛的苦吟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这些又都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甲]。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乙],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下边的语句分属甲和乙两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句子分成两组并排出顺序。①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②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
③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④那就不如无诗。⑤叫人读了兴趣索然。⑥但是写成之后。⑦用心推敲修改。(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属于甲处的语句依次为:③⑤④(2)属于乙处的语句依次为:①⑦⑥②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荡秋千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生产力低下,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相传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当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总体意思。这个文段主要讲秋千的起源。由①处前文说“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可知,此处应填“谋生”的具体做法,再由①后的“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可知此处应填类似于“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奔跑着追赶猎物”的内容。②处紧接“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应与“秋千”有关,即填类似于“这就是秋千的起源”的内容。③处后说“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由此可推知③处应填制作秋千绳索的具体材料,且与“革(兽皮)”有关,故应填类似于“拴秋千的绳索多以兽皮制成”的内容。答案:①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奔跑着追赶猎物②这就是秋千的起源 ③拴秋千的绳索多以兽皮制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苏轼词二首》教案2篇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王维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2
- 2019-2020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习提要 苏教版
- 2019-2020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全册教案 粤教版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综合技能培养 古代诗歌鉴赏七法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