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3-04-08 14:31: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园林植物摘要:从诗屮探索出古代园林的植物种类,而且想从屮找到构成美景并引发诗人吟咏景观的奥秘,也是古造园学的影子。并用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了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的融合,阐述了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创造无限的空间意境,逐步形成自己的空间观.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唐诗宋词园林空间诗词意境融合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与发展中国古代的园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帝王所建并专用的皇家苑囿;另一种是有钱人家独自修建的供家人游赏的私家园林。虽然因为经济、身份等的差异,两种园林在大小方面冇所差异,但都是以山石、池水、建筑、草木植物灯为内容,较为贴近自然。早在游牧时代(公元前10世纪前后)野生植物遍地皆是,人们对其不屑一顾。以后渐入人工选栽的农牧社会,数千年的变化时至今口——“品集五洲种,林齐四海材料”这些成果转变了我们对植物的情感和利用,从古至今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视若无睹阶段古代野生数目郁郁苍苍,视线翳闭,帝王非造高台不足以远望。另外“披荆斩棘”可能厌弃四周的野生植物,所以秦汉以前的文献,有关宫苑
的如《阿房宫赋》等对植物景观只字不提。并非不存在植物,而是不在可用、可咏的情意之中。(2)色香引情阶段心理学屮认为色彩动人先于气味的感觉,即视觉触动脑神经比嗅觉稍先一步。野生植物遍地皆是的时代,色艳形美或芬芳袭人的植物容易发现。(3)使用引导观赏阶段桃、杏、梅、李、海棠之类的植物,果实供食用在先,后來才发现既好吃又好看。千多年前晋代人做《桃花源记》中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并有“落英缤纷”的描述,似是花期前后花色吸引陶渊明,然后才展开全篇故事的楔子。人们发现植物的实用价值Z后,逐渐感到它的没姿没色可以娱人。经过漫长的岁月,即使毫无实用价值,如碧桃、重瓣梅花等纯属观赏植物范畴,在市场经济中也进入另一种抽象的精神价值,同样广受欢迎。这种转变在我国最早起于唐代,至今已足冇千年以上的历史了。(4)植物种类增多,观赏与实用并重阶段宋代继唐代对植物的繁增Z后,不少文献将园艺与园林结合,写出不少名作。二、唐诗宋词中的园林植物屮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号称唐朝文学以诗为盛,宋代以词著称,所以“唐诗宋词”早已脍炙人M,唐诗中佳句流入文学其至言谈中的成语很多。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山雨愈来风满楼”,“儿童相见不相识”等等,举不胜举。
1、唐诗的探索清康熙年间整理编刊的《全唐诗》有4万9千多首,出自2300多位诗人之手,英中涉及到植物及植物景观的很多。但由于诗人不谙植物名称,大部分语焉不详,统而言之大多为松、柏、竹草、木等,如今整理起来还有一部分古代名称与今名相距其远。从有限的资料中不难发现一些研究古诗词中花卉种类的问题:(1)诗人的情怀各异,植物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个抒发情绪的契机,并不对植物进行认真的描述,如王维写的《渭城曲九“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四句中只用一个“柳”字,加上“青青”正为了点明初春时节,好像柳与送别并无太多相关Z处,其实不然,在《唐诗三百首》中就有23首提到柳,古诗中出现“柳”的诗句与“松”几乎同居前列。(2)植物自发的气味或风雨引发的音响,往往受诗人的听闻而写出美丽的诗句。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有两句:“荷风迭香气,竹露滴清响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两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白居易《夜雨》两句:“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等等。2、宋词的挖掘收录在《全宋词》的词作近两万首,是宋代(包扌舌南唐、北宋和南宋)1330多为词人的佳作。其中300首中提到植物的占216首,占72%。不过植物的季节变化、色相变化、姿态变化等,词人以不同的词汇称谓,其实
都是來自同一种植物。草木、木本、野生、栽培的植物,被词人看在眼中或闻到香气而抒发情感,写在词中,从园林景观的角度,从唐诗宋词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以下问题:北宋期间咏入词类的植物类为见显著的增加,有3/4都是唐诗屮已出现的植物,女口:柳、梅、荷、桃等,野生植物反而相对减少。尤其词人对自然界的植物认识,采取漠然无知的咏叹,最多见是词内的“草”,用芳草、衰草、暮草、岸草瑶草、霜草等出现杂字里行间。由于许多诗人兼词人,他们在“诗”中能细腻地吟咏很多野生植物,而在“词”界中却比较少见,原因何在?佔计是“诗境”与“词境”的差异。宋词三百首中涉及植物的共122首,占40.6%0所咏的植物约39种,不过咏花又咏果或四季的变化等均归在一种Z中,以利于园林布景的参考。三.小结厲宋两代园林植物受到诗人词人吟咏的种类,统计结果宋代比唐代多出18.5%。原因推测:一方面南宋迁都浙江临安(今杭州),有些植物在北宋的开封并不多见,如橘、橙Z类。另一方面诗人被贬南方各地后,所见植物比较多样,如木芙蓉、芭蕉之类,偶然咏入诗词,种类比唐代自然会增加。(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参考文献[1]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张叙生纪光碧选注古代小诗选读[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⑶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张家骥•园冶全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第一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卷(三)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6课 边塞战争诗四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2课 杜甫诗五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16课 辛弃疾词三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2019年高中语文 第24课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