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1 KB
  • 2023-04-08 14:31:09 发布

2018_2019高中语文选练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1)李仕才(一) 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偏惊物候新 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 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答案】 C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解析】 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答案】 A3.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解析】 B项,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答案】 B4.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6 D.本诗着重写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是一首爱情诗。【解析】 本诗不是单纯的爱情诗,而是融写景、哲理、爱情于一体。【答案】 D5.文学常识填空。(1)“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是“吴中四士”之一,另外三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勃,字________,他的作品集为________。(4)前人称赞《春江花月夜》是“________________”,闻一多更是赞扬它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2)贺知章 张旭 包融(3)子安 《王子安集》(4)以孤篇压倒全唐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滕王阁》中不但写出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而且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5)《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6)《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7)《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答案】 (1)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2)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3)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4)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5)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6)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7)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二、阅读提升层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秋日别王长史6 王 勃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注】 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D.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解析】 C项,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也可认为两句都是远景描写,总之后一句不能是近景描写)。【答案】 C(2)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句进行分析。“深恩重百年”,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终知难再奉”“别”,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答案】 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渡湘江杜审言【注】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 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迟日”指春天迟来了一天。中间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B.诗的第二句,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6 C.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乐景写哀情”,更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D.“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解析】 A项,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答案】 A(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到不平的忧郁。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此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C.“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有惆怅之感,气势纤弱。D.“横”字写出了雁门山地横亘代州北面之势;“接”字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组成了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作者亲眼所见了雁门山的险峻,突出了魏大从军之所,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解析】 C项,“气势纤弱”错,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气势却是十分雄壮的。【答案】 C(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对魏大寄予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三、语言表达层6 10.请以王勃《滕王阁》诗中“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写出上联,并做简要分析。要求:①上联必须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②两联都要描写秋天的景色。(1)上联:                            下联:闲云潭影日悠悠(2)分析:                                                                                            【答案】 (1)枫叶荻花秋瑟瑟(2)①上联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下联则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②联句与原诗所咏都是有关江西的风物,“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的是秋天浔阳江的夜色,“闲云潭影日悠悠”是游者驻足滕王阁所看到的景观。③两句均脍炙人口,将秋景有色有声地描绘出来。1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1)                                                               (2)                                                               (3)                                                               【答案】 (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做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12.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导学号:75302003】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首先看准题目要求,画线部分为本体,要求写出喻体,要注意本体与喻体要相符合,还要照顾到“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这个观点,要满足画线句子的句式要求,同时还要与下文“还有什么用呢”衔接好。【答案】 (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13.(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导学号:75302004】6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片段,应为书面语体。“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答案】 (1)“堵住”改为“堵塞”;(2)“管子”改为“管道”;(3)“换掉”改为“更换”;(4)“打算”改为“计划”;(5)“正遇上”改为“正值”。6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