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3-04-09 14:30:0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专题一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双基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5分) A.宦游(huàn)筵席(yán)江渚(zhǔ)凤阙(què)B.鸣鸾(luán)皎皎(jiǎo)纤尘(qiàn)砧板(zhēn)C.南浦(pǔ)江畔(pàn)扁舟(piān)碣石(jié)D.铁骑(jì)霰雪(xiàn)芳甸(diàn)沙汀(tīnɡ)解析 B项纤尘(xiān)。答案 B2.下列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A.无谓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D.银烛吐青烟,金樽对奇筵解析 A项无谓—无为,B项调—凋,D项奇筵—绮筵。答案 C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A.青枫浦上不胜愁(承受)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B.但见长江送流水(但是)闲云潭影日悠悠(时日的漫长)C.昨夜闲潭梦落花(安静)愿逐月华流照君(追随、跟着)D.可怜楼上月徘徊(指月光不忍离去)槛外长江空自流(徒然地)解析 但见长江送流水(只是)。答案 B4.下面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B.《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
C.杨烔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解析 首联采用实写的手法,尾联采用虚写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答案 C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滕王阁》一诗是七言律诗,律诗的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B.《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张若虚加以发展,使之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C.《滕王阁》诗前还有一序,序末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D.《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旋律是柔婉感人的,内在感情是豪迈超脱的。解析 《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旋律是悲慨激荡的,内在感情是平和自然的。答案 D6.名句默写。(9分)(1)________________,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______。(杨炯《从军行》)(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5)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同上)(7)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同上)(8)_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同上)(9)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同上)答案 (1)云霞出海曙 (2)胜作一书生 (3)物换星移几度秋 (4)槛外长江空自流 (5)春江潮水连海平 (6)江月何年初照人 (7)江月年年只相似 (8)不知江月待何人 (9)愿逐月华流照君鉴赏提升7.阅读下列诗句并回答问题。(12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何处春江无月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格?寄寓了怎样的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选的诗句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何处春江无月明”一句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水明月、备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2)写到了江、花、月等意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水冉冉升起,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月光下的花林,如冰粒般晶莹剔透。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唐)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报国无门,四十一岁时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答案 (1)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前半首的文字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首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漫步宋词13柳永词二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诗之旅(下)10酬赠诗四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唐诗之旅(下)12咏史诗三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x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6 边塞战争诗四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3 杜甫诗五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8 登临词二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聆听元曲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语文唐诗宋词苏版20苏幕遮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