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3-04-09 14:30: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唐宋诗词鉴赏?〔选修〕1、选自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第一首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容说说其好处。〔4分〕2、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这首诗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出了风光的什么特点?〔4分〕〔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的“动〞和“浮〞用得好在哪儿?〔4分〕3、阅读下边两首诗,然后作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可修编-.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4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白(唐)一为迁客②去,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③古曲有?梅花落?。(2)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3)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参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可修编-.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无那,即无奈。古参军行〔节选〕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两首诗都采用了意象。(2)、请指出两首诗歌共同运用的表现手法,简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5、西塞山怀古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1)比照映衬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此诗的前四句写晋军破吴是如何比照的?其作用如何?--.可修编-.
--(1)有人评“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极佳,请问这句好在哪里?(3)、?西塞山怀古?一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情感。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诗人好似是在客观的表达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这教训也成为了君王的一面好镜子。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6望月怀远九龄--.可修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首句“海上生明月〞的“生〞,曾有人认为是“升〞之误。请就此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进而简析首联的表达作用。〔2〕前人曾评论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教也讲究“乐而不淫,哀丽不伤“。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可修编-.
--7左迁至蓝关示侄湘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注]愈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刺史。〔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比照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云横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商山①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修编-.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③梦,凫雁满回塘。〔颔联背诵〕【注释】 ①商山:也叫楚山,在今商州市东南。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②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③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东南〕,古为杜伯国,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1〕、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是 ,从题材上来看属于 。描写出了旅途 的早行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漂泊在外的 之情和浓浓的 之意。〔2〕、本诗颔联最为人称道,请试从描写的角度加以赏析。(3)、诗歌正文没有出现一个“早〞字,请结合全诗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早行〞的。(4)--.可修编-.
--9蝉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1)、颔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2)、最后一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诗中蝉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分析。--.可修编-.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以下问题: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①解释首联中“独〞的意思和作用。②欧阳修评价颔联说:“前世咏梅者多,未有此句矣。〞司马光说:“人称其梅花诗,曲尽梅之体态。〞王十朋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试从写作技巧角度分析颔联。③说说诗人与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你如何评价。11关山月陆游--.可修编-.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参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释】刁斗:古代一种军用锅,铜制,有柄,三脚。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巡守报更时敲打,也可作为行军信号。(1).请结合全诗谈谈本诗主旨。(2).试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可修编-.
--12、登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1〕、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②。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危楼:高楼。②照词意,应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黯黯:--.可修编-.
--心情沮丧消沉的样子。③疏狂:生活狂放散漫,不拘小节。〔1〕、词的上阕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14、阅读下面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完成1~3题。和子由渑池怀旧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释]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1、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题目中“子由〞是辙的字;“渑池〞是地名,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王使使者告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可为佐证。B.“雪泥〞说的是落在地上的雪将溶而未溶的泥泞状态;对于常人来说,路途中充满“雪泥〞就意味着行进的困难。C.“鸿飞那复计东西〞是说鸿雁飞走,雪泥上的指爪痕迹就消失了,无法从中估计鸿雁飞去的方向是东还是西。--.可修编-.
--D.“坏壁〞是残破的墙壁;因为老僧已经亡故,僧舍的墙壁损坏了,所以写在上面的旧日文章的题目也就看不到了。2、以下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作者由这一意象的组合出发,探讨对人生的理解,寓哲理于形象之中。B.鸿雁飞向无定,爪痕容易消失,正如人生去处难定,迹容易泯灭。诗中形象生动且寄意深沉的比喻,后来被人们概括为成语“雪泥鸿爪〞。C.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二、三两联必须对仗。本诗的二、三两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意趣贯穿、境界高远,切合这一要求。D.老僧已死,壁上旧题也荡然无存。死者形迹的消亡,如同鸿飞雪化,印证和深化了前四句谈到的人生哲理,丰富了诗歌的涵,耐人寻味。3、清代黄宗羲有这样的诗句:“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那能不黯然!〞诗与黄诗都用了“雪泥鸿爪〞。请说说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菩萨蛮(唐·韦庄)①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②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注:①唐末,中原和北方一带战乱频繁。江南避难,长住十年,韦庄的足迹普及江南,对江满依恋,于是写了一组?菩萨蛮?,这是其二。②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1).词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江南好〞的?试简要分析。〔4分〕--.可修编-.
--(1).清代学者廷焯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4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作题〔?唐诗宋词鉴赏?P79〕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单独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17房兵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可修编-.
--所向无空旷,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诗人笔下的胡马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2)、前人认为杜甫的这首咏物诗做到了“不即不离〞,即状物和抒情的完美结合。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它的这个特点。〔4分〕18江汉〔P49)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可修编-.
--〔2〕请分析诗人形象?唐宋诗词鉴赏?答案1、〔1〕意境深沉浑厚或雄浑苍凉或清峭寂静,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怀友〔孤寂凄恻〕之情。【意境特点2分,表达感情2分。】〔2〕前两联每联都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景。首联先写使人愁的猿声,后写沧江急流景象;次联写风吹树叶的鸣声,后写孤舟的景象:从而写出了凄凉惆怅的情境。【角度2分,情境2分。】2、(1)、汉江滔滔远去,好似一直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假设有假设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渺远,后句以苍茫山色衬托江势浩瀚空旷。(2)、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拍浪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荡漾起来。诗人成心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磅礴水势。3、参考答案:(1)A.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土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似乎看到梅花之落;B.语意双关,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可修编-.
--C.虚实结合,诗人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色和香洒满关山,写声成象,与雪净月明的实景和谐搭配。〔只要分析出其中一点。写出表现手法1分,赏析合理2分〕(2)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2分)(3)运用了想象的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4、答案〔1〕、从题材看,这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采用了烽火,风沙等边塞独特意象。〔2〕、这两首诗都运用借景抒情和用典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前者表达闺中妇女思念戍边丈夫,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感情,战争给士兵及家人带来深深的痛苦,诗人对此深深同情;第二首诗中,诗人不仅看到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也看到战争给少数民族造成幽怨的苦难,两首诗都表达对战争的批判和对战士及百姓的同情。5、答:〔1〕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比照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场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答:〔2〕“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可修编-.
--,“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6、答案:(1)、“生〞不是误用,恰恰妙在此处。一个“生〞字,赋予海水与明月以鲜活的生命,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愫随海潮与明月油然而生。“生〞字既写活了景物,又表达了情感的产生。首联紧扣诗题,望海上明月升起,不由地想起远在天涯的“情人〞。意境雄浑阔大,感情深切,致思高远,创造了一幅宁静空灵、清新淡雅的画面,为后面的描写抒情做好了铺垫,衬托了一个有情人的高大形象。(2)、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与情人满手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情人相聚,可是又难以成眠,愿望不能实现!全诗感情表达回环曲折,起伏有致,缠绵悱恻而不致伤感,感情真挚深切,消沉而不绝望,让人感到“佳期〞一定会到来!正所谓“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7、答案:〔1〕比照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2分〕〔2〕颈联借景抒情,“云横岭〞“雪拥蓝关〞,形容关山险恶。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诗人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诗人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归路渺渺,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家何在〞“马不前〞那么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4分〕解析:--.可修编-.
--这是愈左迁途中行至蓝田县时,写给远道赶来送行的侄湘的一首诗。首联“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颔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贬的愤怨。“肯将衰朽惜残年〞那么显示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颈联“云横岭〞“雪拥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尾联,点出“示〞字,“收吾骨瘴江〞是向侄沉着交代后事。全诗言辞凄婉,感情沉郁,悲歌当哭,动人肺腑。8〔1〕五言律诗羁旅诗寒冷凄清孤寂之情和思乡之意〔大意接近皆可〕。〔2〕视听结合:视觉如“人迹板桥霜〞,听觉如“鸡声〞,另外“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亦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动静结合: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了一双双清晰的脚印。本联写鸡啼,描人迹,状残月,绘银霜,有动有静。一词一景致的层叠渲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3〕首联交代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颔联描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雄鸡已叫,但残月却还在西天,打了霜的木桥上脚印十分清晰,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风光,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了出来,充分说明了一个“早〞字。颈联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季节是在早春。早春之中的“早行〞,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一个“明〞字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尾联是回写早行之前夜的梦境。以凫雁满塘的画面含蓄地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之情。与首联遥相照应,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9、答案--.可修编-.
--(1)、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2)、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照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3)、蝉栖高树,难饱,声中含恨。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写蝉,实为象征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10、答案:①“独〞,一个,单独的意思。一个“独〞,写出了百花凋、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时引出下句“占尽风情向小园〞,“占尽〞是“独〞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挥。②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梅。用清水写梅的疏影横斜,虚处着笔,渲染静寂的气氛,富有画面之美;用月色衬托梅的清香。空间的上与下,景物的动与静、描景的虚与实、感觉的色与香巧妙结合,表现出梅花的俊俏姿态和清幽香气,构成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③通过对梅的描写,写出梅的美而不艳、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以此表达诗人的高洁的品质。但诗人的清高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味道,不太大气。11、答案1.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现实感慨,诗人运用比照手法,将“朱门沉沉按歌舞〞与“厩马肥死弓断弦〞把统治阶级的腐败与边境空寂冷清作了鲜明的比照,“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与“将军不战空临边〞,国民的心愿与边境的实际形成了又一处鲜明的比照,愤怒谴责了统治者的妥协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倾诉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表达了中原遗民盼望光复的迫切心情,--.可修编-.
--抒发了作者渴望国土恢复的迫切心情,以及愿望不得实现的愤慨。2.〔1〕作者紧扣题目着笔,借月亮把不同的人物、场景串联起来,写出了同一关山月之下将军、士兵和遗民三种人不同的境遇和心情,使三个画面在时间上保持了完整的统一性,可以说题目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2〕善于选取最具特征化、最具概括力的细节和意象〔如马肥死、弓断弦、征人骨、遗民泪等〕,构成典型的生活场景〔如朱门歌舞、戍楼望月等〕,并通过不同生活场景的鲜明对照,来说明诗人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其中“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历来被认为是忧国忧民的名句〕〔3〕意境的杳远空旷,声调的激越苍凉,风格的沉郁悲壮,颇能表达陆游爱国诗的艺术风貌。12、(1)参考答案:诗人通过对“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风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这些哀苦无比的风光的铺叙,景中见情的把自己被贬谪的哀情表达了出来。(2)参考答案:通过登台望远,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思念,流露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13、〔1〕答案:“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阑〞等表达愁思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久立在高楼上,细风拂面,望见的是不尽的春愁,此时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都掩映在落日余晖里,让人是那么伤感〕。〔2〕相思之苦〔思归之苦〕。上阙是因思念而登楼伫望,却见一片春愁之景,下阙欲借醉酒狂歌,仍乐不起来,最后直抒胸臆,表达因相思让自己变得憔悴。坚贞〔执着、挚诚、无怨无悔等〕。尽管自己相思得憔悴、消瘦〔衣带渐宽〕,但仍然无怨无悔。14、答案:--.可修编-.
--1、D.古诗中的“题〞是题写的意思,“旧题〞是以前题在壁上的诗词题跋,不能理解为“题目〞。2、C.〔本诗第二联只是字面上容相关,词性、构造未做到两两相对,所以不能说“对仗工整〞〕3、要点:一样点:都用“雪泥鸿爪〞比喻人生经历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人生去处难定,迹容易泯灭。或: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意思对即可〕不同点:诗用“雪泥鸿爪〞表现出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黄诗重在表达相对黯然的伤感。〔黄诗表现出相对消极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15(1〕二至五句对江南好的细写,“春水碧于天〞写江南风景之美,“画船听雨眠〞写江南生活之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写人物美,这样写来,江南之好就显得充实具体,为作者的抒情奠定了厚实的根底。〔2〕①“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两句词,把思念故土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外表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故曰“似直而纡②“未老莫还乡〞,外表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土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土,只会有断肠的悲哀,故曰“似达而郁〞。16〔1〕上阙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孤愤之情。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衬托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2〕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可修编-.
--17答案(1)、出身大宛,相貌非凡,有着锋棱的骨骼和尖尖的双耳;奔跑迅疾如风,所向无敌,对主人忠诚无虞。〔能答出“相貌非凡〞“奔跑快〞“忠诚〞三个要点的即可得总分值〕(2)、杜甫在诗中既描摹了胡马,又借胡马写人,做到了“不即不离〞;诗的前四句实写马的外形,后四句那么虚写马的品格,写马的品格就是写人的品格,过渡自然,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胡马的赞美和对房兵的热切鼓励,希望他能为国立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8、答案(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表达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2〕请借助意向、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说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中学2013级备课组编辑2011年11月8日--.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