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2022-06-15 10:50: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若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且趣味盎然,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变成让学生头痛的课。因此,老师极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是一条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是“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古语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认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优化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良好开端。4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个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老师的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呼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景,引起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性,也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情景教学,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历史情景或是创设历史情景,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内容的传播方式,把呆板、抽象、空洞、枯燥的教材转变成活生生的、有声有色的历史场景,增强教学信息的新鲜感,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学生创设近似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缩短学生与相去甚远的历史之间的心理距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历史教学焕发生机。只要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资源都可以设计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讲到“玄奘西游”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一段“西游记”4
片头曲的视频,然后带入“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啊?又是否真有徒弟陪他去西天取经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们是感到很有兴趣也很疑惑的,那带着兴趣和疑惑去上课,就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都争抢回答问题,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可见,只要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资源都可以设计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学生都感到很新奇,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三、巧妙组织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组织上要做到形象有序。形象即通俗生动,有序指富有逻辑。一个好的老师应是一个语言家,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所述之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富有趣味性的话语表达出来;同时注意语意上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小故事,教师在讲述时就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为此教师要提高语言的修养,通过阅读、说话、写作等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教师都要将它发生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讲清楚,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便要讲到传教士和义和团,课文所述很简略,教师要辅之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结构中去,还学生一个详尽、丰满、生动的史实。其次,情感上要做到动人心弦。一个出色的教师必须要有演说家一样丰富细腻的情感,要善于控制场面,掌握情感流露的火候与分寸,既能煽人以情,又能启人心扉。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数十个情绪状态不同的学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音量、语速、语调、停顿等因素驾驭语言,控制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4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而,无论说明、论理,还是叙事,都要渗透进教师的情感,从中表明教师的立场或态度。如讲述“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可用满怀愤怒和深情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英法联军残暴的场景,阅读近代史中签订的条约的内容时可用果断的语气表现侵略者的蛮横,或用沉重的语气反映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最后,思想上要做到发人深省。一个真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事物有明晰的洞见,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能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学生的不足与需要明察秋毫、熟稔于心,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启发、教育和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人生历练,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有持续不怠的精神追求,从而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学生也往往对一个有思想而善于教导的老师怀有崇敬和依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从思想上影响学生。如中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谭嗣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教师可通过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来感染学生。又如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兴亡原因的归纳,进而让学生深思振兴中国的“良方”。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