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6-15 10:50:15 发布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往往事倍功半。历史事实和心理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信赖于兴趣。”法布尔体会到:“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心理学研究成果发现,“对学习活动兴趣的产生与该种能力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并且是它发展的出发点。”  初中学生思想纯洁,敏锐,虽然世界观尚未形成,但却极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求知欲强烈。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历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想法和做法。  一、历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这是激发学生历史兴趣的前提。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 。历史这门课包罗万象,与其他各门学科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况且现行教材增加了文化史、经济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要教好历史仅靠几本通史远远不够,老师应当自学一些文化史、经济史、生活史方面的知识,对一些有关的美术、音乐、体育、民俗、书法、戏剧、文学、建筑等方面的常识,至少也要了解个大概。例如,教材中有许多中国画,我们老师只有懂得国画的特点、分类、技法和发展的概况,了解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等,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国画的妙处。再说,现在课外读物丰富,若学生涉读面比教师还广,教师的授课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新鲜感。因此,历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积累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古今纵横、左右逢源、妙语生花,融趣味、知识于一体。书本与书外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生动的、具体的,所以,历史的教学地位也应该是生动的、具体的。如果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用灌输式或填鸭式,学生上课听讲义,下课背讲义,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这就会大大扼杀了学生本应极为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充分挖掘教材的生动内容,增加教学趣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从中选出与教材结合紧密并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小故事,有选择地穿插于教学中,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之一。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先利用“导入框”提出问题:“人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有的学生说人是猴子变的,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给学生讲“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然后再指出“神仙创造人”和“ 猴子变人”都是不对的。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照本宣科,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充分利用成语、俗语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手段。如解释三顾茅庐、四面楚歌、投鞭断流、老马识途、口蜜腹剑、朝秦暮楚以及端午节、梨园的来历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历史教学之中,生动的教学便于学生对历史的掌握。  3.在教学中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补充一些乡土历史内容。讲述与学生故乡有关的历史,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如讲到宋代的法医学家宋慈时,就可以给学生介绍宋慈是我们闽北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位法医学家等有关内容。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荣誉感,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4.注重形象教学、情感式教学。初中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与小学五、六年级相差不太多,所以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行形象教学、情感教学。   现行使用的教材图文并茂,平均每课都有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对图画兴趣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众多的图画、地图,同时制作一定的教具,采取教具演示法,图示演示法,展示鲜明的形象于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刺激学生的大脑,使产生兴奋情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介绍各个朝代的书法家时,可以搜集一些他们的作品,在课堂上示出,给学生一种形象感。又如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时,有提到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可先向学生介绍乐师俞伯牙,在课堂上播放一段他的作品《高山流水》,再配以讲解,即陶冶学生情操,也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把历史的抽象性转化为直观、具体。这就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语言形象即教学语言的形象化,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情趣的重要因素。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夫连科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语言的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如用高昂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就能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可增强学生情绪记忆并使学生受到感动。自己都没有感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5.把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中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  历史课是让学生在对人类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尤其是学会思考、分析、处理问题,进而变得聪明起来。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就曾经说过:“历史使人明智” 。历史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能使学生认识历史这门学科的用处,也能使学生感到历史可见可闻,就在自己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激发学习的趣味性。如在讲述古代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时,可讲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痛心史,还可以讲述近几届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利用这种历史现实感,既加深了学生对马拉松战役的印象,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讲述水稻的种植时,我问学生:“你们今天吃什么饭?”大部分学生回答:“大米饭。”我又问:“你们知道是谁最早种植水稻的吗?”学生们都很想知道,于是都专心地听讲。把学习历史作为总结过去,指导现在,把握将来,并使之有机结合,学会了历史,也就掌握了一把生活和实践的钥匙,学生拿到了这把钥匙,也就知道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三、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的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学科的爱好。  1.在课内或课后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小讨论,小游戏、故事会、小制作、看图分析、动动手等活动,这样不仅学生的兴趣很浓,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感受一下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后,我结合课后的图示,动员大家一起寻找历史。把学生分成几组,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看谁找得多。然后再选择一个较有趣的事例讲给其他同学听,比一比谁讲得最生动。这样同学们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发觉历史现象虽然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但不是消失得没有痕迹。只要你留意,在我们的身边总会发现历史的,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历史课外读物。如历史小丛书、历史常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等通俗历史读物以及历史题材的小说等。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单位:福建省南平水东学校)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