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0 KB
- 2022-06-15 10:50:2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历史戳修爸夂创殺历史精境褐Ik修対兴龜200^^6^
【作者:丹东二中历史组王冰】[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其条件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无疑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多媒体教学、问题设置、热点挖掘、活动开设等几个方面浅谈历史情境创设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历史情境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对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大量的观察事实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而新课改的主题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兴趣的诱导又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呢?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当务之急应以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尽全力发掘历史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新颖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生厌恶历史学科的状“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这往往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能够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O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情境”作为历史课程教学中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亲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亲历那一场场清晰诱人,风光高远的思想智慧之旅。只有经历了,才能有切身的体验与判断,才能深谙历史的价值
与内涵。因此,让学生借助特定的情境“经历历史”,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将结合一年来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实践,以岳麓版历史教材为例浅谈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种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更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如课例《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在讲到“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时候,即使教师用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替代《大国崛起》中对“17世纪中叶荷兰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段描述,因为它不仅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充满激情的解说,同时还配合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电脑制作的动画效果,将荷兰的“触角”伸向全世界,即刻便让学生深深体会到17世纪中叶的荷兰当之无愧的获得“海上马车夫”的殊荣,学生不禁议论纷纷,自己便主动提问:曾经的荷兰为什么如此强大?后来为什么又被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赶超呢?如课例《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笔者收集了一段《国宝档案》中对于龙虎纹铜尊的介绍,配合电脑动画效果,学生们感叹不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艺如此精湛、水平如此高超,在世界上占有绝对领先地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再如课例《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在讲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看大萧条时代的照片资料,并扮演照片中的人物,再现当时的情境。然后,借助于一个特殊调焦的镜头,在大屏幕上放映了一幕关于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场景。几个学生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的姿势、穿着打扮、街道店铺的标牌、建筑物……然后,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⑴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建筑?⑵人们在干什么?(3)他们为什么这样?(4)你认为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5)大萧条时期美国银行倒闭可能对这个国家有什么影响?之后讨论开始,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历史信息,并在投影片上列出纲要。学生们则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上千家银行倒闭造成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来创设历史情境,教师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经济危机时大萧条的场景,因而难与学生达成共识,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笔者认为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再现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是其他手段难以企及的。
二、设置问题创设有效情境在多媒体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也存在某些误区,例如:并非五花八门的图片和振奋人心的视频资料就一定有利于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短时间内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从长远看作用恰恰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只顾及于图片或视频的乐趣,看个热闹,当看完之后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不仅提不出问题,连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回答不出。而在下次学习中学生习惯于寻找他们认为有趣的内容看,而对于历史学科真谛的探索却变得越来越肤浅。因此说多媒体只是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它可以在同样的情境资料下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真正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寻找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切合点,创设一个真正有效的问题情境。真正有效的历史情境即便是简单的文字依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例《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在导入本课时只用了一张黑白图片和对图片的文字解释: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戛尔尼,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看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乾隆帝如此傲慢?统治者的傲慢态度给中国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同学们争抢着回答问题,看得出他们很感兴趣,自然而然便导入本课第一个框题:“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表现”。另如课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引入一段文字:富人说,我把“全球化”穿在身上,吃在口中,坐在身下,听在耳中,敲在指上,咱就是“全球化”的主人;穷人说“全球化”把我挂在空中,踩在脚下……,鄙人成了“全球化”的奴隶。看罢学生自然会思考这段话有没有道理,其判断依据又是什么呢?由此顺畅的导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与展望”一目。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可忽略思维本质。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是教师能够紧密结合教材提出新颖的、需要积极思考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思维活动,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思考中不断擦出火花。三、挖掘热点创设实用情境距现实太远往往被认为是历史学科的劣势,然而历史学本身就具有鉴古知今的本质功能,历史和人类生活古今相连的客观规律,赋予了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出这些“热点”,创设实用的历史情境无疑使学生深刻
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如课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导入本课时引入资料:当前在美国次贷危机拖累全球经济减缓背景下,实力较弱的小国家受到较多的负面影响,这好比是当经济衰退时首先倒闭的就是小型企业一样,越南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余震”。看后,学生兴致勃勃,即刻要弄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帮助理解当今世界发生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感的认同。四、开设活动创设参与情境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最佳办法是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历史活动的组织有多种形式,就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时间空间而言,开展讨论、辩论、知识抢答、模拟角色都是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如讲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课,对于“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一目的理解是个难点,笔者做了如下情境创设:战争结束快十年了,JACK(英国人)全家,每天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一天回家后他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公司发行股票了,我买了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他不停的对妻子说他的股票,并说服家人一起买股票……如果你是JACK,你认为自己真的成了老板了吗?这个故事说明企业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从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的现象可见,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扮演历史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史实、设计方案.评价历史事件等活动,也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巩固知识,笔者曾设置过知识抢答,模仿中央二套李咏主持的幸运52节目,将学生按排分组,问题的设置配合分数的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培养。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中,曾经设置了一场十分钟的小型辩论赛:
全球化是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不仅气氛活跃,而且知识记忆简单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了许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讨论法也是经常采用的历史活动。讨论前教师应当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竟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面对历史,学生如果没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就很难形成牢固的历史知识,更谈不上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借助一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时空界限,创设一系列可以参与的历史情境,这既可以使学生感知历史的真实、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协作的精神。五、及时反馈创设成功情境所谓“成功的情境”,即能使学生成功的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历史认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愉快情境。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并把此当作至关重要的部分。这为历史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果、创设成功的情境提供了众多机会。如讲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五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引导学生猜测分别是哪座城市。很多同学曾经去过某座城市,所以很快便指出来。可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固定的图片上,因此我临时想到,引导学生谈谈你眼中的某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后有哪些变化。其中一位同学家住温州,他的介绍深刻而生动,赢得学生的热烈赞誉。事实上这个学生平时对历史并不感兴趣,此次介绍后,他每一节课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历史成绩也大幅度提高。由于受到他的感染和对成功情境的体验,许多同学争抢着介绍城市变化,加入到积极探究历史学科的行列中。新课改要求不能单纯依靠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帮助学生创建成功的情境、建立自信,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先导和持续的驱动力,历史情境的创设自■■■=1然而然地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升华为目标意识,让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使学习的过程充满诱惑、新颖和回味。一旦学习摆脱了枯燥感,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精神便会进入新境界。这就要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科学地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创设新颖的历史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去实践、去创新的使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