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2-06-15 10:38: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放过多动症的孩子吧[转]2008-11-13下午07:16有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她说,某医院的心理专家诊断她的孩子得了多动症,为此,专家给孩子开了药。可吃了一段时间,孩子跟妈妈说不想再吃了,而且有些心里话也不愿跟她说。眼看着孩子即将步入高中,而且成绩时好时坏,这位母亲十分担心。 问到我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先帮孩子断除用药,慢慢来,然后仔细观察孩子的所谓多动,也就是说,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多动,什么情况下安静。” 母亲说:“听课时爱动,坐不住,写作业的时候也有点儿。” “上体育课的时候呢?”我问。 “他体育成绩不错,特别是爱打篮球,也喜欢游泳。” “那么也可以说,他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没有走神儿,注意力比较集中?!” “是的,可这也不能代替文化课呀,”母亲焦急道,“以后也不会考体育。” “那就给他吃那些药吗?他有什么病,非用那些所谓的镇静剂不可?”我郑重道。 母亲听罢说:“我们也不懂,只是听医生的,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是药三分毒,”我说,“而且那么小的孩子,正在长身体,而用于神经系统的药,多半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又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干吗像如临大敌似的?” “是吗?”她表现得有些不安,“我们也不知道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影响,只是觉得对他的心理疾病有好处就行。” “你的孩子有心理疾病吗?”我问。 她愣住了,“什么,他那个多动症不是心理疾病吗?” 我问她:“孩子怎么看待这件事,他知道医生对自己的诊断吗?” “知道,他还说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因为得了心理疾病,还有一个什么词儿来着?” “为此,他对吃药也没有产生质疑和拒绝?”我问。 “开始也不吃,后来我苦口婆心地劝他,才吃下去。” “因为他相信妈妈,可你觉得这像不像杜秋吃药?” “您的意思是说……”她有些疑惑。
“一个好好的孩子,即使有些爱动本是正常现象,就如同每个人的性格有所不同,却非被定上一个什么症状的罪名不可,还要用吃药来证明,等于天天在惩罚自己,可他到底错在哪里?” “他上课走神儿,写作业马虎。” “有几个男孩子那么老实,谁小时候写作业时不出点小马虎?过去你们上学的时候,那些孩子是不是都要靠吃药来板?他们现在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没出息,仍然还有什么心理疾病?” 这位母亲想了想,“那倒没有,他爸爸小时候就有这个毛病,不过现在也是位工程师呀,可也是,可医生说……” “我不想对我的一些同行品头论足,我只想对您说,您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他的所谓多动,只是在某方面,更具体说,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方面走神儿,而感兴趣的体育就不走神,如果是多动症,上升到症状,那就应该处处表现出反常的病态,毕竟,有病才吃药,可你的孩子只不过是表现出随性,根本上升不到病,为什么要通过吃药来改造他?” “您是说我们在改造他?”她更疑惑了,“可不注意听讲,他的功课怎么办?” “那就一定要通过吃药逼着他听讲吗?如果他的身体能量因为镇静而没有充分释放,他发胖了怎么办?成了书呆子怎么办?我说杜秋吃药,不是只打个比方——那么有能量的一个人,只是因为没有满足某些人的愿望,就一定要被逼着服药,成了大人希望中的状态,那么他的本能呢,他的兴趣呢,他的自我呢?” “可将来就是要看成绩呀,专业课不过关,他的饭碗怎么办?我们也不想为难孩子,可社会就是这么要求的,我们也没办法呀!”母亲叹道。 “谁说社会是这么要求的?”我反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菲尔浦期能成为冠军吗?” “可那是在美国,”母亲说,“中国人的观念不一样。”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都是人,父母都一样疼爱孩子,这总一样吧?” “那当然,”母亲点头,“我们就是怕孩子将来因功课不好而丢掉饭碗,凭心说,有哪个家长愿意为难自己的孩子,可我们也是没办法呀,唉!” “您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谁说社会是这么要求的?过去在你们那个年代,没有条件学习,所以你们都吃了没文化的亏,你们因此产生了深深的不安全感。是这样吧?” “是的,是这样,我承认我没有安全感,可这也是现实呀。”母亲说。 “那就改造孩子,把自己的不安转嫁给他,让他对你的不安全感负责?” “我怎么听不大懂?”她问。
我说:“比如有一个人过去挨过饿,生了孩子后,就给孩子拼命地喂奶,生怕他也饿着。您理解了吧?” 她点点头。 “可这个孩子的身体是自己的,饿与饱是他的本能,而为了执行大人的命令就要多吃,如此的后果就是:他有可能患上厌食症或肥胖症,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曾经为大人过去挨过饿的刺激负责,而切断了自己正常的感受,这是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吗?” “那他为什么多动?” “那说明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能量没有释放完,证明他的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他的本能就是要运动,因此他的体育好,对一个人来说,这有什么反常和出格的?为什么非要给他安上一个罪名不可?” “可是学习成绩……?” “不,只是因为他没有按照你们设想的那样,只是因为家长的一个念头,孩子就要被迫承担你的不安,被迫离自己的本性越来越远,而且还要充分理解这种被改造、被强加,甚至可以说是被镇压,难怪有位亲子专家说,一旦孩子服从了家长的期望而改变了自己,那么他长大后,不仅丢掉了自我,而且也很难成为家长希望中的样子。两边不是人,这个后果你们想过吗?” “可学校和社会就是这么要求的。” “您看,这个教条在您的心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您再想想,是社会真的这样,还是你想像中的社会是这样?” “我不太明白。” “打个比方,比如您的孩子是条鱼,而天下的鱼只有两个去处,一是人工池塘,一是江河湖海。池塘中的鱼不会被饿死,因为有人喂,但没有自由;江河湖海中的鱼必须自己找食,可拥有自由。您是不是希望孩子成为池塘中的鱼?” “作为家长,肯定希望孩子将来的衣食无忧,不过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家长们普遍如此,谁不想让孩子安全地活着,最好到一家国营单位,或一家永远不会倒闭的大公司。”母亲回答。 “也就是说,宁可希望孩子被豢养,也不要太自由,因为自由有可能被饿死。是不是?” “差不多吧,”她点点头,“自由是一件极奢侈的事。” “可孩子呢?他们有谁不希望自由,自由既是天性,也是生命中最可贵的本能,如果被镇压,成为池塘中的鱼,或是马戏团里的动物,可能饭碗保住了,但自由的本性丧失了,你说,这对一个生命公平吗?” “可这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如果太自由了,可能会失去很多。”
“我并不想跟您讨论哲学,只是请您好好想一想,是不是一切皆从自己出发,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才导致孩子吃药?不是吗,不安全感就是心理问题,并将此延续到孩子身上,为了让他和你一样不安,就必须有所谓的紧迫感,没有,于是逼着他有,因为您是母亲,所以他也不能让自己成为那种无忧无虑,而必须满足您。也就是说,为了与母亲共存,也得具有不安全感。可我要提醒您,有问题的不是他,是您,处在他的状态,感觉一切正常,多动就是正常,只是您为此焦虑,是您焦虑,不是他,所以到底谁有心理问题?” “可您还是要回答我,一旦他考试不及格怎么办?” “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就告诉他,无论他考成什么样,我都会一样爱他,接受他;那么对于现在的应该教育,我只是告诉他别为了分数而学,并千方百计地培养他的兴趣,就像孩子小时候对待玩具,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对玩具没有兴趣,有兴趣就不会感到累,不会厌倦。退一万步讲,就算他实在对某一科没有兴趣,我也不全逼着他吃什么药,在我看来,孩子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成绩并不能为他的身心健康负责。而只要他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他的界限完整,就算没那么高的学历,在将来的社会中也会自我调整,因为他具备健康的人格,也就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也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我更在乎孩子的创造能力、冒险能力、转化能力、生存能力,这些能力才是真功夫,才是将来的立足之本,至于成绩,差不多就得,再说的明确一切,玩一玩罢了,如同对待玩具,也只有具有玩的心态,他才会有兴趣,同时也成了不了书呆子,等到走入社会,再清空杯子,因为学校所学在社会上基本用不上,这是你我都知道的,因此现在那么认真干吗?只是为了混张文凭,宁可让一只本可以成为森林之王的狮子进马戏团或动物园。真的!就是这样,对孩子来说,能力才是自己的,混不得,我们只给他真的——将来等我们死后,孩子还能保留的能力,成绩不可能陪伴他一生,而父母的爱,他自己的能力才是生存之本。即使到了江河湖海,他还是能够靠自己觅食,教给他觅食的本领,而又得到自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遇不逾矩’。” “这可不容易,孩子没有兴趣,我们作家长的有什么办法?” “也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才能‘不亦悦乎’。让他有机会实习,只要所学处处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他肯定有兴趣,因为孩子要成就感,而成就感只能在实践中证明。而现在一味地要求成绩,就等于只让他练习套路,而失去了武术中搏击实战的本能,现在的武术比赛多半也都是在比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然而家长心里要有数,即使学校天天在以标准答案和分数教他们花架子,家长可不能糊涂,将来的生存可不止看这些,更多的是看他的实战功夫。可实战必须通过体验对抗来提高——学来的套路拿来用,学来的理论在实践当中运用,也只有这样,知识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功夫,孩子也才有可能成为武林高手,他的生存能力也才会强。” “您这个比喻非常好,可怎么拿捏呢?” “知识、理论就好比行船的舵,代表方向和原则,而行驶本身靠的是能力,比如遇到风浪时的冷静和坚定,或维修、抢险的技术等,能力就是学会处理所有在前进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还有了解船的性能,控制和利用能源等,这些都是所谓的‘素质’。方向和性能,缺一不可,因此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具备实践的能力,用在武术上,霍元甲大师曾经说过:‘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谓的拳(理论知识),就是书本;功,就是实践能力,理论给方向,实践给能力,不可偏颇任何一方,现在的学校普遍在理论方面过于强调,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更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的孩子具有真功夫,这才真正属于自己,走到哪儿都是一条龙。”
“啊哈,老师,我听得入迷了,几乎忘了我为什么来的,对了,我是为多动症来的,您看……” “在我看来,首先要尊重的接受孩子,让他感到安全,再分享一种正向的观念:多动是潜质,发展好了,他有可能是菲尔浦斯,不过,如果你们真的对自己那么没有信心,也不要给他吃药,更不要总说他有病,如果他真的认为自己不好,那么自卑的性格也会产生,到时候更麻烦。因此,不要破坏他完整的身心结构,只需要引导他朝着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向,记住,是彼此接受,而不是你们接受而他不接受。这就要看孩子在除体育之外的专业科目,哪一项比较特长,毕竟只有你们才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孔子强调的因材施教,也是一种爱,关键是,让孩子乐观,知道父母理解、尊重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成长的沃土,水土丰饶的沃土上,还愁生长不出好苗么?” 其实,我想表达的内容还远远没有完毕,对于亲子教育而言,实在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科,这不仅要求家长们掌握初步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读懂孩子,与孩子换位思考,并恪守一个原则:与其让为了满足社会要求定做他/她,倒不如让他成为自己。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只要他/她是一个人,就不会走你的老路,不会有性格偏差。 我不好说家长们太贪,贪于自己心中认为的那个“对”,那个“安全”,其实,你的所谓“对”和“安全”,只与你自己的生存环境有关,就像你尝到的菜,其咸淡程度只是你自己的,这个滋味儿只属于你自己,不可能是任何其它人的,如果你逼着孩子与你有同样的滋味,那么他/她势必就要放弃自己的品尝权,放弃自己的本性——老天,还有什么比这更像一个奴才?!从家长开始,就不尊重孩子的人权。 再者说,谁说家长就一定是正确的?有的老人一看到孙子趴在地上就会大呼:“快起来,否则肚子会着凉!”然后再去渲染着凉的种种后果。可孩子接近地面,一对大脑发育好,二是自由舒展的本能,如果因此而感染到老人的暗示,那么他/她真的会肚子着凉,前提是:老人可能一接触地面或凉水就会拉肚子,所以才得出那种结论。而这结论是孩子的吗?有哪种动物因天天趴在地上而拉肚子了? 我们作家长的,有无数条自己不假思索的经验,可又有几个人反思过自己的这些经验?谁说多动就是病?谁说放了学必须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报道?谁说喝凉水就一定拉稀?谁说感冒一定与天气有关?谁说撒谎就不是好孩子?谁说哭泣就不是男子汉?谁说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有出息?……这些家长们不假思索的经验,都会对孩子形成不良程序,本来没任何问题的孩子,一旦被输入这些家长的经验程序,再“回车执行”(孩子也不得不执行),那么没事也就变得有事了,心理学证明,不良习惯,甚至免疫力不足等,95%以上是被家长的这些经验传染的。 因此,今天的话远远没有说完,也没法说完,孩子就像天使变化莫测,家长如果不具备一双慧眼,本来能够成为世界冠军或领袖伟人的材料,就很可能成为庸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有朋友问我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才不管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我只管好我自己,对一个父亲的角色负责,我不会改造他,因为我没有产品榜样,我的任务只有一个:让他感受到被接受、被无条件地爱,再引导他发展志趣,分享他的情绪和感受,陪伴他走路,关键时提供我的经验供他借鉴。够了,再多提供就是多余的越权,就是侵犯了他做为一个人的界限。
同时,我也会以同样心态面对我的其它家人,在孩子的奶奶和母亲教育孩子时,我也不会过多干涉,即使有些分歧,那也是现实,我不可能去改造这个家庭现状,这就给孩子提供一个“人人平等”和“不去改变他人,只调整自己”的实相,他向父亲学做男人的本性,会让他不自学地感知这一切。那么,无论他将来成为什么,本着这一思路,我想都将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