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儿童多动症 96页

  • 266.50 KB
  • 2022-06-15 10:38:20 发布

什么叫儿童多动症

  • 9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什么叫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谁最早把儿童活动过多当病态描述?  早在1854年,德国医生Hoffmann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多作为病态予以了描述。哪一年是谁报告了第1例活动过多患儿?  1902年,Still报告了第1例活动过多的患儿。我国于哪一年对多动症作了第一次综述报道?  我国于70年代中期开始对多动症较为关心,1975年,李雪荣在《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第2期,第一次综述报道了本症,以后国内临床及实验室的研究报道甚多,还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专著及小册子。儿童多动症的命名经历过哪几个阶段?  1937年,Bradley指出活动过多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947年Strauss认为儿童多动是由于脑损伤所造成的,因而命名为脑损伤综合征;到1949年,Gesell认为这种脑损伤很轻微,故主张命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征;1966年Clements提出多动症患儿中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如动作不协调,平衡、共济运动障碍等,故他认为多动症并非轻微脑损伤所致,而是轻微脑功能失调的结果,主张用轻微脑功能失调的名称;此后一些学者认为,并非所有患儿均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但却都有以多动为主伴注意力涣散、性情冲动等一组综合征,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中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一些美国学者认为,本病最突出而又最常见的症状是注意涣散,而活动过多居于第二位,故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中,将本病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1992年修改后出版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10版,仍保留了多动性障碍这一诊断名称,并新添了多动伴品行障碍这一诊断名称。目前儿童多动症的命名主要公认的有哪几种?  (1)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BrainDysfunction简称MBD)   (2)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ofChildhood,简称儿童多动症HyperactivityinChildren)  (3)注意缺陷障碍(简称ADD)  (4)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AttentionDetrcitHyperactivityDisoiderSyndrome,简称ADHDS)  (6)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Disorders)儿童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特点?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根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关键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由于个别多动症的表现与正常活泼好动儿童分界线不明显,故对本病须采取慎重态度,切不可给正常活泼儿童乱贴“儿童多动症”的标签。  据国外文献报道,学龄儿童中本病的发病率达5%~10%,国内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为13%~86%,但以3%比较可信;易发年龄为6~14岁,男孩发病远较女孩为多,约为4~9∶1。多动症患儿常伴有的其他症状是什么?  多动症患儿除了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障碍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外,还常常出现头痛、胃痛、下腹绞痛、腹泻、尿频(甚至遗尿)、呕吐等症状。从西医角度上讲,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患儿把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情绪转移到身体上而引起的一些器官的功能紊乱。从祖国医学角度上说,则是脏腑功能不足的必然结果。脾虚,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不足,中焦运化失司,则可见头痛、胃痛、下腹绞痛、呕吐、腹泻等症;肾精亏损、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则可见遗尿、尿频等症。独生子女容易患多动症吗?    过去曾经认为,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娇惯,有可能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但据包头地区城乡儿童多动症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反而较非独生子女患病率低。由于城市儿童早期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接受社会化的体验,充分弥补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独、娇惯的不足,所以到学龄期多动症的患病率并不高于非独生子女。淘气的孩子一定是多动症吗?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些家长便怀疑得了多动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从医学角度看,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倍感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又因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表现活跃,却不稳定,易激惹,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动,象个“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多动症的发病与种族、城乡区域有关吗?  根据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包头地区城乡32所小学147424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与民族种族间无相关性,因为混居生活的少数民族,如蒙、汉、回、满等族的学龄儿童,其社会环境、接受教育的方式基本相同,民族间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相近。该调查还表明,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据万国斌等对湖南省城乡6911名7~16岁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农村多动症患病率重型者为1.3%,轻型者为1.77%,城市多动症患病率重型者为0.69%,轻型者为2.54%,农村重型多动症的比例较高,而城市轻型病例偏多。多动症与少年违法犯罪之间有何关系?   刘志海通过对1292名违法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其中有978名在学龄期曾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从而提示患儿童多动症后易发生心理变态、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由于多动症尚未被多数人真正了解和重视,所以在学校,这些患儿常被看作是思想品德差,屡教不改的最坏学生,老师经常批评斥责或处以种种惩罚;回到家,父母常“恨铁不成钢”,丢了家长面子或不可救药而往往施以粗暴的、简单的教育方式。在同学、亲友及邻里中,这些顽皮孩子也常受到讽刺讥笑或歧视疏远。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成了精神上的弃儿,于是就会出现孤独、悲观、厌世等情绪障碍,甚至产生愤怒、敌视、反抗等严重对立情绪,从而出现自暴自弃、自我形象丑化以及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心理变态。他们常以逃学或离家出走等方式力图摆脱“逆境”,对抗现实,到另外一种环境,另外一群伙伴中去寻找知音或同情、温暖和欢乐,同“小哥们”抱作一团,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无视社会公德,扰乱社会治安。总之,若处理不好,多动症患者较正常儿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状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改善越缓慢者,误入歧途的这种可能性则会更大些。  由此可见,多动症与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确实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儿童多动症很可能是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潜在性因素。儿童多动症分为几型?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共分为4型。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2型:伴有发育迟延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育迟延,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育迟延。3型:伴有行为障碍的多动症,伴有明显的行为障碍,但无发育迟延。4型:其他。  美国精神病协会1980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把本病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共分为3型:1型:注意缺陷障碍伴有多动,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智力水平的注意困难、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2型:注意缺陷障碍不伴多动,与上述症状相仿,但无活动过多,其他特征也较轻。3型: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是指过去一段时期,患儿出现的症状符合1型标准,即注意缺陷障碍伴有多动,但目前活动过多已不存在,而注意缺陷障碍和冲动行为持续存在,从未缓解。目前把多动症分为哪两种?  目前不少专家将多动症区分为持续性多动症(Pervasivehyperactivity)及情境性多动(Situationalhyperactivity)两种。前者患儿的多动性行为问题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且常较严重;而后者患儿仅在某种场合(多数是在学校)出现,而在另外的场合(如家中)没有多动行为。国外Goodman等于1989年认为这是一种轻型的多动症;但Taylor等于1991年提出看法,认为这不是一种疾病,因为没有社会能力的损害,也不影响接受教育的过程。多动症相当于中医的什么病证?   中医学没有“多动症”这个名称,亦无关于多动症的专门病证论述。一般将本病归于中医的“失聪”、“健忘”、“疳证”、“虚烦”、“不寐”、“妄动”、“妄为”等范畴 中医文献中有类似“多动症”的描述吗?  中医文献中虽无“多动症”这个病名,但在许多文献中均有类似病证的记载。如《素问·阳明脉解篇》曰:“阳盛者则四肢实,实者则能登高也……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灵枢·行针》篇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言语善疾,举足善高。”《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居处于高,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事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圣济总录》:“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神精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主意与思,意为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小儿脏腑实,血气盛者,则苦烦躁不安。”《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忧劳愤郁,而耗损心脾。宗养心汤及归脾汤法,精不凝神而龙雷震荡,当壮水之主,合静以制动。”《类证治裁》亦云:“寤不成寐,食不甘味,脉细数,阴液内耗,厥阳外越,化火动风,烦躁煽动,此属阴损,最不易治。”多动症不经药物治疗可以自愈吗?  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如果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可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还有一些注意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致影响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适应。但对那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则须服用药物配合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为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成人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适应能力差,在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与工作情绪稳定性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症状,甚至转变成其他精神疾患。对怀疑多动症的患儿,医生应注意采集哪些病史?  (1)胎孕史:孕前父母健康状况,妊娠情况——正常、恶阻(一般、严重),先兆流产,流感,风疹,肝炎,高烧,堕胎,堕胎未成,精神疾病,癫痫,曾服药物、特异食物,胎动情况(一般、严重)。  (2)产史:第几胎,足月产、早产、迟产、难产(吸产、产钳、剖腹产、臀位、脐绕颈、药物催产)、产伤(颅伤、颅异形、窒息、缺氧、缺血)。据我们临床资料表明,剖腹产较为多见。  (3)病、育史:出生时(发育正常、特大、特小、畸形),环境(静、噪),脐风,肺炎,高烧,脑炎,佝偻病,囟门晚合,脑水肿,脑外伤,五迟(立、行、齿、发、语)。自汗,盗汗,遗尿,食物偏嗜(冷饮食、异食、偏食),睡眠状况(多、少、不稳、不午睡、梦游、梦呓)。现有何病,多动病程,曾服(治多动症)何药,(包括中、西药)。  (4)遗传因素:父母嗜好(烟、酒、其他),精神疾病,癫痫,傻,近亲婚配,多动症等。 目前国内对多动症治疗有特色的中医专家有哪些?  (1)邹治文——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主任医师  邹主任治疗本病以调整阴阳为根本治则,而调整阴阳主要在于调整脏腑功能和调整气血关系,认为本病发病有特定年龄,到青春期阶段症状减轻,与肾的功能关系最密切,临床以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最多见,总结出滋肾益脑系列方,取得满意疗效。  (2)王烈——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他认为本症在于肾、肝、心三脏失调所致。擅用平抑心肝之气以缓多动,稳定心神以治标;尔后重在益肾,壮其脑髓,调和阴阳,内服当归、远志、郁金等10味药加减,配合耳针疗法,效果显著。  (3)王立华——山东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教授  他认为脏腑功能不足,阴阳失调,特别是阴虚阳亢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制成“调神口服液”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4)瞿秀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她认为小儿因其生理上的特殊性,极易形成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而患本病,制成“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有显著疗效。国内对多动症有研究的西医专家有哪些?  (1)李雪荣——湖南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  对814例多动症患儿神经心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40.5%的亲属有神经症、精神病或性格障碍。著有多篇多动症专论。  (2)许积德——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多次报道多动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通过对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150例的资料研究,探讨了对多动症的治疗情况及疗程,提出了校内治疗这个新问题。  (3)忻仁娥——上海精神病防治院   她认为多动症成年后好转仅限于多动和注意涣散、任性冲动、人际关系不良等,大多持续至成人。  (4)陶国泰——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仿Conner氏量表制订了教师及父母用的两种评分量表,对多动症著有专论。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对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不过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西医认识病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轻微脑组织损害:造成脑轻微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新生儿窒息、产伤、多种原因所致的脑缺氧、脑损伤等等。②遗传因素所致。③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④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⑤心理因素: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法有关,此外,还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关。  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内因,加之后天失调、产伤或其他病所伤,以及教育不当,皆可导致本病。多动症的发病与遗传有何关系?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遗传是多动症的重要病因之一。据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报道,有364%的父母幼时顽皮、多动,29.1%的同胞有类似的症状,40.5%的亲属中有神经症、重性精神病或性格障碍等;1975年《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报道,在研究18例多动症的家族史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同父母同胞兄弟姊妹的发病率比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姊妹为高,后者又比普通人为高;1982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报告多动症双生子研究表明,7对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85.7%,3对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3.3%;1981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报告,700例多动症中13.6%有本病家族史,有9对双胎都患同病。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密切相关。至于多动症的遗传方式,各家观点尚不一致。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是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的,遗传度越高,表明遗传基础在决定疾病易患性上起的作用越大;反之,则表示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有人调查,结果多动症的遗传度为70%(较高),提示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对多动症发病的影响亦不容忽视。总之,遗传素质是发病的基础,而出生前后任何原因所致的脑损伤或环境教育不良,对于促发或加剧症状均起了重要作用。心理、精神因素对多动症的影响如何?   儿童心理处于幼稚期,情感不稳定,自制力差;幼儿时期又是幼童认识世界最敏锐的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的记忆力亦佳,感情的体验也深刻。如在此时期,家庭内部关系紧张,小儿在家得不到感情上的温暖,动辄遭受打骂等,或在学校受到不当的体罚教育或歧视等等,都将使小儿受到重大的精神创伤,导致多动等行为问题。过度的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会将其培养为十分任性、骄横、不愿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儿童的过分苛求、粗暴,则会造成长期过分的心理紧张、情感压抑,最后发生破裂,出现行为紊乱。一般说来,正常儿童在1~2岁之前都有些多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父母的要求、教育,如听话、文静时会得到表扬与奖励,而多动、顽皮会受到责骂,甚至挨打,这样,儿童就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到3~4岁以后,就能逐渐遵守父母给他们定的规则。此时,若父母特别喜欢“安静的孩子”,而对儿童的多动采取粗暴的、苛求的态度,会使儿童长期处于情感、注意的紧张状态,感到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也会导致行为问题。另外,儿童精神发育的速度,有个体的差异,约90%的6岁儿童,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听课,但还有10%的儿童发育较慢。这时若家长一定要他上学念书,老师又一再强迫他安静学习,超过了儿童精神发育阶段的实际能力,如长期给予这种强迫性教育,则可能造成多动症或其他行为问题。环境因素对多动症的影响如何?  学者们早就注意到环境因素对多动症的影响,湖南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李雪荣教授等在总结了814例多动症患儿后,发现其中101例(12.4%)患儿有家庭环境不良,如父或母死亡,离婚或不和等。395例(48.5%)患儿的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如粗暴、溺爱、冷淡、歧视等。397例(48.7%)患儿的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方法欠妥,如讨厌、放任自流、粗暴、歧视等。总之,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者、长期寄养于不良条件的家庭等,均可构成本病的诱因。此外,大气污染,如现代化工业城市中,铅污染的来源很多,如常常接触含铅玩具等等,都与多动症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与多动症的发病关系如何?  有学者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脑内的兴奋与抑制两个系统是平衡的,当神经突触间隙处去甲肾上腺素(NE)不足时,兴奋系统占优势,孩子表现活动过多;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也可抑制活动过多,故认为儿童多动症与缺少上述神经递质有关。关于脑内递质代谢的异常与多动症发病的关系,可以从下面一些事实中得到说明。  (1)英国Chiet及Wartman经动物实验证实,如体内儿茶酚胺(或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不足,或5-羟色胺不足,或上述介质均不足,就使神经递质传递信息作用失常,导致动作过多,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人也有类似情况。  (2)81例儿童多动症患儿中约有1/3的病例血中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偏低,从而使生成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  (3)苯丙胺等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神经元对多巴胺等的再摄取,并释放出多巴胺等介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4)酪氨酸、苯丙胺酸、色胺酸均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它们是产生这些神经介质的前体。多食蛋白质使这些氨基酸血清浓度增高,相反,多吃碳水化合物,它们的血清浓度就降低。以上物质的血清浓度将影响脑所产生的神经介质的前体的利用,当它们的含量不足时,会引起脑的抑制机能不足,对无关刺激起不到过滤作用,临床上患儿症状就明显。轻微脑组织器质性损害与多动症的发病有何关系?  有较多学者提出,多动症与儿童轻微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有关。造成脑组织损害的原因包括以下多种因素:如母亲妊娠时病毒感染,或服用影响胎儿脑组织的药物过多,母亲妊娠时患严重的躯体疾病,小儿未成熟或低体重,产钳助产所致的脑损伤和新生儿窒息,早年患脑炎、脑膜炎,高热昏迷,婴幼儿颅脑外伤,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中毒——如煤气中毒、铅中毒等。在全国中医儿童多动症第二届专题学术会议上有人报告对64例多动症进行病因分析,发现患儿出生时母亲分娩早期困难,即侧切、剖腹产者占82.81%。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多动症患儿以剖腹产者较为多见。额叶功能失调与多动症的发病有何关系?  由于感觉和运动功能都在额叶进行分析、综合和调节,故许多学者强调额叶在抑制干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多动症的病因,就在于大脑额叶抑制作用的缺陷。还有人提出多动症是由于大脑额叶发育迟缓引起的,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发育最晚,此区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也较迟。神经纤维外面包有一层脂肪样物质的鞘,尤如电线的绝缘体,使传导不致分散,从而保证集中、完整而迅速的传导。在正常情况下,大约到少年期即可完成髓鞘化,使各部位之间的联系趋于完善。而多动症儿童额叶纤维的髓鞘化进程迟缓,需到少年期后才能完成,这也说明为什么多动症儿童活动过多的症状,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轻的原因。微量元素与多动症有何关系?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铅中毒与多动症有关系。一般认为,儿童铅中毒多为慢性过程,长期接触微量元素铅,可以干扰中枢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的正常代谢,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紊乱。1983年,Needleman发现体内铅水平增高,与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异常有关。  此外,国外学者还注意到缺铁与多动症的关系。铁具有输送和贮存氧的功能外,还参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儿茶酚胺代谢、核糖核酸(DNA)合成等生化过程;缺铁可使多巴胺受体功能障碍,出现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还有人认为,锌缺乏亦可参与多动症的发病,因为缺锌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引起心理变态等。体内镁和锰减少也与多动症的发病有关。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尚未成熟,功能还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较,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说:“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脏腑阴阳虽俱,但阴气不足,阳气未充,属幼稚阶段,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脏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显示出生机旺盛、迅速生长发育的现象,此称为“纯阳。”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病理特点必然为发病容易,且治疗失宜则传变迅速。纯阳之体,又必然是活泼好动,心跳、脉息较快,得病多属阳证、热证。小儿生长旺盛,营养物质相对不足,精、血、津、液等常因机体的需要及热证的消耗,而表现不足,因而产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中医对多动症的病因有哪些认识?  近年来,中医对多动症的病因提出了较明确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禀赋因素:系指孕妇妊娠期、围产期的各种因素影响了胎儿的正常发育,或父母健康状况,特别是精神神经系统健康欠佳等,致使患儿素体虚弱,阴阳失调。  (2)后天失护  饮食因素:由于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之品损伤脾胃造成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或过食肥甘厚味,产生湿热痰浊。  外伤:主要是指产伤及其他外伤,可致小儿气血瘀滞,血脉不畅,心肝失养。  其他因素:婴儿期各种疾病,均可造成气血不足或气血逆乱而致心神失养;家庭、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亦可造成气血逆乱。中医认识多动症的病机特点是什么?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神志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反之,阴阳失调则是机体神志反常的基本病理之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阴阳互根,守使相依。两者充盛和谐,则机体协调无病。多动症的主要症状是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一般可分为阴虚阳亢与虚阳浮动两个方面。小儿形质柔脆,稚阴未长,加之生机蓬勃,对阴津物质所需甚多,若先天不足更易形成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小儿阳气未充,易因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而虚,则阳虚不能根于阴,而致虚阳外浮,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而多动。阴阳失调,具体表现为脏腑功能的失调,涉及心、肝、脾、肾四脏。为什么说“阴虚阳亢”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理机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的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感到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同时,小儿又有阳常有余、心常有余等生理特点,因此,若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它病所伤,最易形成阴亏的病理变化,根据阴阳相互消长及相互制约的道理,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则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由于阴静不足的缘故。不足为虚,有余为实,以患儿症状来看,活动过多、行为冲动,似乎是精力充沛之实证,但是与正常儿对照,患儿大多神志涣散,健忘,动作迟滞,粗钝笨拙,且少数病儿还伴有遗尿等症状,脉象偏细,有形神不足之象。故儿童多动症的实质是本虚而标实,多以阴虚为本,阳盛为标,阴虚阳亢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多动症的发病与中医哪些脏腑病变有关?  多动症的发病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常表现为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心脾气虚、肾气不足、气阴两亏、心肝肾失调等,此外,脾气不足,生湿生痰,痰浊内阻或痰蕴化热,痰火扰心等均可引起本病。中医所言脏腑中“心”病变与多动症的关系如何?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主要属于心的生理功能,五脏在心神的主导下,接受外来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五脏中任何一脏发生变化,均能影响到神志的协同,而使之相应的外在语言、动作、行为发生变化,故儿童多动症主要是以心为主兼及肝、肾、脾等脏腑的病理变化。《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主血脉,藏神为智意之源,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人的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反之,若思虑劳倦,久病气血虚弱上及于心,致心气不足,心阴虚弱,神失所养,可出现神志飞扬不定、精神不专、反应迟钝、健忘等症。另外,心属火,为阳脏,以动为患,而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心火易亢,临床易出现心阴不足、心火有余、心神不守的病理改变。 “肝”病变与多动症的关系如何?  肝为刚脏而性动,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体阴而用阳。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发育迅速与肝关系极为密切,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若久病耗损致肝体之阴不足,肝用之阳偏亢,则可见性情偏拗、冲动任性、动作粗鲁、兴奋不安等肝气有余之象。《灵枢·本神》中云:“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而出现梦呓、梦游等兼证。肝主疏泄,若肝气疏泄不利,条达失宜,气机失调,则气血紊乱,或瘀滞不爽或亢而为害,均可导致急躁易怒等症状。“脾”病变与多动症的关系如何?  脾属土,为至阴之脏,其性静,藏意,在志为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小儿脾常不足,若喂养摄护不当或疾病所伤,均可影响脾之运化,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可表现为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言语冒失,心猿意马,虽能自悟而不能自制,肝动脾静,肝为脾之主,脾受制于肝,两者含“动静互制”之义。如脾土不足,则土虚木旺,亦可出现性情冲动、任性、动作粗鲁、兴奋不安等肝阳偏旺之症状。“肾”病变与多动症的关系如何?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开窍于耳。肾为水脏,水中有“元阳”,能化气而产生生命。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之根本,真水之气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肢,内注五脏六腑,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肾为作强之官,出技巧和智慧。小儿脏腑柔弱,气血未充,肾气未盛,本为生理常态,髓生不足,则可见到动作笨拙不灵、健忘、听觉辨别能力差、遗尿等症。肾水肝木,乙癸同源,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自旺,肝火上炎,魂失安谧,则见烦躁易怒、冲动任性;肾水心火,上下相济,若肾水亏乏则心火独旺,动扰于心神可致心神不宁,注意涣散;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则乏生生之源,必致脾虚意乱而见健忘、注意涣散。儿童多动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活动过度:患儿在母腹中,就明显表现活动量大于其他同胞。婴幼儿、学龄前期则显得特别活跃,表现为多动、好哭闹、不安静,难以满足要求。如1985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报道814例多动症患儿,其中50%的患儿在胎儿期活动量就大于一般其他同胞,70%自婴幼儿期就顽皮、多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增加,上课不注意听讲,干事情不能专心。  (2)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上课、做作业时不专心,潦草,拖拉时间;否则,就出错频繁,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做其他事也往往是有始无终。   (3)学习困难: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不易集中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较差,成绩不稳定或不及格,甚至留级。  (4)性格和/或行为障碍:患儿多任性、倔强,情绪易冲动而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好与人争吵。行为幼稚或怪僻,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往往虽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不同年龄阶段的多动症表现有何不同?  多动症在不同年龄表现的症状也有所差异:  (1)婴幼儿期:不安宁,易激惹,行为不规则变化,过分哭闹、叫喊,饮食差,培养排便、睡眠习惯均难。  (2)学龄前期:干每一件事,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不能静坐,爱发脾气,很难入睡,对动物残忍,有攻击、破坏行为,参加集体活动困难,情绪易波动,或伴遗尿。  (3)学龄期:注意集中时间短暂,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对刺激的反应过强,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是班上的“小丑”,有攻击行为,与同伴相处困难,易冲动,自我形象不好。  (4)中学时期:接受教育(能力)迟钝,注意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动力,办事不可靠,有攻击行为,冲动,对刺激的反应过强,有过失行为,情绪波动,说谎,容易发生事故。  (5)成年时期:注意容易转移,冲动,情感暴发,与同伴的关系难持久,参加集体活动有困难,酗酒,戏剧性表现,工作不能胜任,经常与人争执或打架。儿童多动症活动过多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这类多动症的孩子自早晨醒来后就不停地活动,一直到晚上入睡时止,没有片刻停止。活动的内容变化莫测。孩子入学后,在课堂内表现的活动过多,形式不一,如削卷铅笔,剥咬指甲,用笔乱画撕纸,拔头发、眉毛,将铅笔或钥匙塞于口内,弄书包带,女孩子玩弄小辫子、卷衣角等等,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2)多动症患儿自己叙述,好象两手停下来很不舒服,总要去摸弄一些东西。症状较重的病例,可影响课堂秩序,擅自离开桌位或坐时面向教室后面,甚至在课桌下钻来钻去;或抢先回答教师的问题,但答案常常是错误的,教师为此而调动其桌位,甚至指定给以单独的座位。   (3)课间在户外剧烈活动,满头大汗。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归途上可以爬车、爬树、爬窗、捉鱼、抓虫或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常常天黑才回家。  (4)晚上做作业拖拉,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写几个字停一下,听大人讲话,甚至还要插嘴,家长必须在旁严加督促才能较快地完成作业。  (5)吃饭东跑西走,或边吃饭边看书,速度极慢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是绝对的吗?  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其主动注意力减弱而被动注意力增强。上课时需要注意力集中时,他往往心不在焉,不专心听讲,而窗外的鸟叫、蝉鸣声对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能使他转眼向窗外。做作业写写停停,非常拖拉,看电影、电视很难坚持到最后,可是对他感兴趣的事,也可以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有的孩子上课时外表看来很安静,但老师讲课内容听不进去,思想开小差,考虑下课或放学后的活动内容。多动症患儿学习困难有何表现,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学习成绩的原因很多,一般与儿童的智力及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好学,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各种因素有关。对智力正常、教育方式恰当,伴多动、多语,而学习成绩不佳的儿童,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患儿阅读、写字皆感困难,有的计数也不行。由于患儿多动,在课堂上根本不能安静坐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做小动作,打瞌睡或来回走动,加上情绪不稳,易受挫折,耐受力低,因此影响了学习。有些患儿还有知觉认识的障碍,显著的视运动缺陷,因此更直接地影响了学习。多动症患儿可伴有感知觉和认识障碍,其表现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①患儿可有视、听觉障碍,视运动障碍,如表现在临摹画作业时,不能照原形排列,对整个画面缺乏有计划的安排,他们常常知道自己的作业不完善,而无能力纠正,因此可能是执行运动中的困难较知觉困难更为显著;②不能区分左右;③倒写与倒读,如P写或g,b写或P,6写或9,2写或5,有时把一个字的两半部分颠倒,如“吃”可以写成“乞口”;④听觉的综合能力差,如不能连续听几个字或者不能把听到的几个字组成一句话;⑤听觉辨别能力差,如相似之声音易混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多动症诊断标准有哪几种?  目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有: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简称ICD-10)、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正本(DSMⅢ-R)及第四版(DSMIV)。我国做科研常选用以上标准之一,其优点是国际通用,已有较好的临床标准化了的诊断条目,可操作性强。在国内临床上常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此分类较简单,作科研用还欠精细,目前全国正组织专家修订CCMD-3,大约在2000年以前可以出台。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主编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10版(即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研究用诊断标准中对多动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1986年第一届全国儿童多动症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而订:  (1)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备下列6条):①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②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③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④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⑤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⑥常回避或极其厌恶家庭作业;⑦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⑧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2)活动过度(至少具备下列3条):①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②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④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④难于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⑤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3)冲动性(至少具备下列1条):①常在提问未完时其答案即脱口而出;②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③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④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出恰当的反应。  (4)以上症状均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  (5)7岁以前起病。  (6)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如孤独症等。多动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7岁以前起病,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2)主要症状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学习成绩不稳定,冲动任性,行为改变。  (3)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如翻手试验、指鼻和指指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试验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4)脑电图检查约半数以上有异常,多表现为慢波活动增多。脑地形图多数有慢波增多,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差等改变。  (5)乙酰胆碱皮内试验、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可作参考,前者阳性率较高。  (6)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什么叫软性神经体征?  由于多动症患儿的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而有些学者则发现了一些并无定性或定位价值的轻微神经体征,称之为“软性”神经体征,以别于瘫痪、麻木等“硬性”神经体征。目前已有的软性神经体征检查项目有哪些?  (1)TouwenandPrechtl(记分法)  ①立位检查:开口伸指现象;变换运动与联合运动(即快速轮替试验);对指试验;指-指试验;指鼻试验;舞蹈样运动;闭眼起立。  ②步行检查:直线步行;足尖步行;足跟步行;单足站立;单足跳跃。  ③眼球运动检查:固视;追视运动;辐辏。  (2)Garfield运动姿势保持试验:①持续闭眼试验;②伸舌闭眼试验;③伸舌睁眼试验;④注意侧方视野试验;⑤持续开口试验;⑥知觉试验;⑦让患者注视检查者之鼻,同时检查视野;⑧发“啊”音试验。  (3)优位侧检查:①利手检查(是左利还是右利);②利足检查;③利目检查。  以上软性神经体征中,除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试验等5个试验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外,其他几个体征的诊断价值,目前尚有争论。试验如何进行?  多动症儿童通常有快速交替运动困难,或称之为“轮替运动不能”。从翻手试验中可将这一困难表现出来,故本项试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具体做法:让患儿坐在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然后,要他们做翻手动作。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的食指靠拢。多动症儿童在反复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阵。有些学者特别注意翻手时肘部摆动的幅度。如幅度超过“一肘”,且在强行固定肘部不让摆动时,两手小指则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就称之为“阳性”,用符号“十”记之。指鼻和指指试验如何进行?  让患儿先用左食指,后用右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五次;然后让患儿同样用食指尖,先左后右,指对面坐的医生的食指尖,睁眼和闭眼各指五次。  记录方法:除对试验中所见协调动作描述外,并以数字记载。指鼻试验:左?/5,?/5,右?/5,?/5,;指-指试验:左?/5,?/5,右?/5,?/5(分母为试验次数,分子为偏离目标次数,而前为睁眼,后为闭眼)。多动症患儿一开始往往不用手指尖,而用整个手去摸目标,经医生纠正后他们指鼻和指指偏离次数多,而在闭眼时尤其如此(闭眼时偏差3次以上),他们不象正常儿童用指尖轻触,而是打,笨拙或左右分不清。对指试验如何进行?  让患儿以拇指顺序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作对指动作,然后再顺序与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对指。如此快速反复来回对指活动三次,不能快速灵活地完成此动作者为阳性。脑电图检查对多动症诊断有意义吗?  自Jasper(1938年)报道71例行为异常儿童中71%有脑电图异常以后,有不少学作从事于这方面的观察,迄今已积累了较多的资料。1982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报道,脑电图异常率为45%~90%;1986年《中医杂志》报道,40例多动症患儿与21名同龄正常儿童比较,结果,多动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为42.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脑电图异常率(14.3%),正常儿童的异常脑电图均为轻度异常,而多动症儿童有中度异常、痫性活动等,该文认为,脑电图检查对多动症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客观的可参考的诊断依据。  多动症患儿脑电图主要异常改变为:慢波增多,调幅不佳,不规则,基线不稳,β波的频度及波幅均较低,而α波的频度增高,但均无特异性,故对于诊断的价值有限,这是另一种观点。脑地形图检查对多动症的诊断有何意义?  脑地形图,是继CT和核磁共振之后又一新的成像技术,是80年代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的检查方法。此项检查技术既能进行病理诊断又可进行功能诊断。   如与CT比较,CT对大脑机能性损害的灵敏度、范围和程度等反映均不够理想,而脑地形图可以提供,且脑地形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它比常规脑电图曲线带来更多的信息,对目测不易识别的脑电图的微细变化,脑地形图能分析出来。脑地形图对不对称异常方面更敏感,因此,脑地形图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脑地形图能把各种频率的改变部位、范围及其量的差别,用彩色图形准确客观地显示出来,而这往往是脑电图描述的弱点。  目前在我国脑地形图主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痴呆以及癫痫、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我们自1993年将该技术应用于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发现脑地形图的检查结果,其改变与多动症的病情轻重大多呈正相关性。症状越严重,脑地形图所反映的慢波增多、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差等表现越明显。因此,我们认为脑地形图可用于多动症的辅助诊断,但不具有特异性。据我们临床观察,多动症经治疗痊愈后,复查脑地形图,大多数都恢复正常或有所改善。心理测验对多动症的诊断有何意义?  国外学者曾对多动症的神经心理学检查做过许多探索,认为心理检查对了解多动症患儿的心理活动,协助和制订治疗方案是有帮助的。由于多动症的诊断既复杂又困难,故目前有以心理测验方法为诊断提供依据的趋向。用于多动症诊断的心理测验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8种:  (1)韦氏测验(WISCR):应用本法可发现多动症儿童在作业部分,如图画填充、图片排列、物体拼凑和编码等方面的能力减弱,而在词语部分无任何改变,或二者相反,总之存在词语与作业二者不一致现象,但总智商(IQ)可达正常水平。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将韦氏法加以修订,内容包括12个方面,即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填图、排列、积木、拼音、译码、迷津。此法在国内应用较广。  (2)儿童智力筛选40题测验:由南京市儿童精神卫生研究中心研制,采用问答的形式对7~14岁儿童进行智力检测。内容有:①认识图形;②图片填充;③生活常识;④计算;⑤普通伤害的防卫;⑥分辨能力;⑦言语,⑧理解。  (3)绘人形法:即让受试儿童在无暗示情况下画小人,同时计时,并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根据所绘人形的完整程度、应用时间,评定智力分数。  (4)本德完形测验:属于视觉知识机能测验,其方法为:让小儿临摹9个几何图形,根据图形本身的变化、彼此关系及空间背景等了解儿童视觉的整合机能。   (5)本顿视觉认知测验:亦属于视觉认知机能测验,与本德测验搭配使用,即将9个几何图形放在小儿面前十秒钟,然后拿走,让其通过回忆即时将图案复制在一张与原图大小相仿的纸上。  (6)色形测验:在一张纸上,有同形不同色、同色不同形,交替不规律排列的一组图形,令患儿将同形、同色的联在一起,以观测儿童的反应力、理解力和短暂注意力。  (7)钉板测验:有54个木钉,一块木板。木板上有54个洞,恰可插下全部木钉。让受试儿童用双手各取木钉一个同时插入洞内,尽量快,要插妥,连做三次,记录每次插完54个木钉所需时间,以检测受试者的注意力及协调功能。  (8)注意划削试验:给被试者提供3张0~9数字表,要求划去“3”字、“3”前面的数字和“3”后面的7字,按划对、划错或漏划的数目计算失误率。目前认为比较理想的心理测验方法是哪几种?  在前一个问题中,我们介绍了8种主要的心理测验方法。然而比较理想的则有以下五种:①韦氏(北师大修订)测验;②绘人试验;③本德完形测验;④数字校对试验(即注意划削测验);⑤儿童智力筛选40题测验,其中又以“绘人形法”和“儿童智力筛选40题测验”两种方法更简单、检测时间短,被认为是较好的测试方法。皮肤试验对诊断多动症有何意义?  皮肤试验指的是乙酰胆碱皮内试验和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前者是我国学者颜文伟于1979年创用的,经国内多次使用,发现其试验阳性率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8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是诊断多动症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方法;而后者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因原理不清,未被推广使用。什么是乙酰胆碱皮内试验?  乙酰胆碱皮内试验的方法是:以1mg/125ml浓度之乙酰胆碱溶液在被试者前臂掌侧作皮内注射,使成直径5mm左右的皮丘,立即观察。以注射后数秒钟内在皮丘周围皮肤出现“鸡皮疙瘩”者为阴性(正常)反应;否则为阳性(异常)反应。  原理:多动症患儿体内儿茶酚胺减少,儿茶酚胺与内源性乙酰胆碱成反比,儿茶酚胺减少,内源性乙酰胆碱即升高,因之对外源性乙酰胆碱不敏感,故皮内注射乙酰胆碱无反应。 多动症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1)尿3甲氧基4羟基苯己二醇(MHPGSO4)测定;  (2)尿香草基孟德立酸(VMA)测定;  (3)血或头发中铁含量测定;  (4)血或头发中铅含量测定;  (5)染色体检查;  (6)尿儿茶酚胺测定。如何用行为量表测定多动症?  国内外学者,为了使多动症患儿的病史采集标准化,设计了各种行为量表。常用的有美国康纳(Conner)设计的简易多动症量表(可供教师和家长用)。“注意测定仪”能协助诊断多动症吗?  据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报告,他们应用心理学专用仪器“注意测定仪”作为注意测定工具,对82例儿童多动症疑似患儿的“注意涣散”症进行检测定性,发现病史供述“注意涣散”症的阳性符合率极低,据此提出对多动症有区分真伪的必要性。  注意力涣散的存在,是多动症诊断成立的必备条件,然而临床上对注意力涣散因缺乏定性手段,只能凭借病史供述。由于病史供述者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儿童的行为都有他们各自的评价标准和容忍程度,故单凭他们的主观印象作为诊断依据不太可靠,所以探讨注意力涣散的客观伪差及其定性手段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中还认为,临床缺乏对注意涣散的定性手段,是多动症临床误诊的原因之一,并认为,心理学检测技术——注意测定仪,对于临床助诊多动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如何区别多动症和正常顽皮儿?   一个正常的顽皮儿童,其多动的行为是可理解的,而多动症患儿的行为表现比较唐突,容易冲动,破坏性大,令人讨厌,自我不能控制。不仅活动量大于正常儿童,更重要的是质的差异。另外,在主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上课时大部分注意力涣散,精神不集中,作业潦草,边做边玩,拖拉时间,学习成绩日渐下降;而正常顽皮儿虽然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能够集中。为了贪玩,常常草率迅速完成作业,并不拖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成绩日趋上升。多动症与儿童品行障碍如何鉴别?  儿童品行障碍也可伴有多动、顽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等症状。但这类患儿最突出的问题是某些品行问题,如说谎、偷窃、纵火等,而且这类儿童与多动症不同的是,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毫无效果。因此,对某些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试服中枢兴奋剂1~2个月,观察疗效反应,以助鉴别诊断。多动症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目前,多动症主要依靠家长、老师的病情介绍和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来进行诊断,部分实验室检查及软性神经体征、心理测验、脑电图、脑地形图等均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给本症的鉴别诊断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如:多动症的主要症状注意力涣散和多动,可以在多种小儿神经精神疾病中见到。主要有以下疾病需鉴别:①抽动-秽语综合征;②小舞蹈症;③癫痫;④儿童精神分裂症;⑤孤独症;⑥儿童过度焦虑;⑦精神发育不全;⑧亚急性脑炎;⑨听觉障碍;⑩特定性学习困难;(11)头小畸形儿等。多动症如何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相鉴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多动症均有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绩。但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及不自主发声为其特点。不自主抽动往往从面部开始,如眨眼、举眉、努嘴、摇头等,逐渐发展为扭脖子、耸肩、伸臂、伸腿、捶胸、长出气、胸憋、甩手、腹肌抽动等等,抽动同时或相继出现异常的发声,如咳声、鼾声、犬吠声等,甚至出现类似咒骂的秽语、骂人话,或出现自残行为,如拔眉毛、睫毛、头发等。据我们临床观察,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约半数可以伴有多动症的全部症状,但诊断为多动症的患儿无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的特点。多动症与小舞蹈症如何鉴别?  小舞蹈症是风湿热的迟发表现,临床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呈不规则的、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手足及面部最常见。面部肌肉运动时可出现皱眉、耸肩、耸额、缩颈、咧嘴等,以及手不能持物、不能解结纽扣、写字不灵活等。小舞蹈症的动作为不自主、幅度较大的不规则运动,多伴有风湿病的其他表现,如血沉快、抗链“O”增高,抗风湿药物治疗有效。而多动症的随意性动作多,伴有语言增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特点,二者较易区分。 如何区别多动症和癫痫?  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综合征,它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各种抽搐发作。部分癫痫患儿可伴有多动行为和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故需与多动症相鉴别。但通过了解病史,癫痫患儿有明显的阵发性抽搐发作、当时神志不清等病史,查脑电图可发现有特殊的异常改变(癫痫波形);而多动症无抽风病史,其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阵发性慢波,不具有特异性。故二者不难区别。多动症与孤独症如何区别?  孤独症为一种较少见的行为异常性疾患,部分病人亦可表现出活动过多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这与严重的儿童多动症需要进行鉴别,临床中,孤独症常被误诊为多动症。  然孤独症除有活动过度和注意分散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外界隔离,对他人的存在就象对待一件“玩具”,非常冷淡,不参加集体游戏,长时间玩古怪游戏,逃避与他人眼睛对视,与他人用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方式缺乏或异常。多动症与儿童过度焦虑症如何区别?  儿童过度焦虑症是指与特定环境无关的分散而又浮动不定的异常焦虑而言。在临床上除伴随有强迫症状、恐怖症状或癔病症状外,还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和多动、学习能力降低等等。其中多动和坐立不安等需与多动症加以鉴别。多动症无强迫症状或癔病症状,且注意力为涣散而不集中,一般不影响睡眠,而焦虑症则是注意范围缩小且有睡眠障碍(易醒或梦魇)。多动症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如何鉴别?  精神分裂症是成人精神病中较常见的类型,一般好发于青年人。20世纪以来,国内外精神病学家发现本症亦可见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在学龄期发病。其发病早期,亦有活动过度和冲动等症状,但与多动症比较,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大多具有思维障碍,如思维不连续或思维贫乏以及言语减少、情感淡漠、与亲人疏远、行为离奇怪诞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一般不难鉴别。多动症与精神发育不全如何区别?  精神发育不全是由大脑发育障碍所致的多种形式的行为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低。这类患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激动兴奋而产生激情发作和冲动行为,故需与多动症相鉴别。这类患儿大多是由先天因素引起,形体可见明显畸形,如两目距离过宽,两耳位置过低等,另外,智力落后也很突出,因此经细询病史与检查不难作出鉴别诊断。 多动症与亚急性硬化性脑炎如何鉴别?  亚急性硬化性脑炎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入侵人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发生的一种病变。本病与多动症都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稳等症状,但本病还伴有嗜睡、语言减少及运动性症状,如肌阵挛性发作,且累及头、四肢和躯干,影响视觉和眼底,严重的可见角弓反张、昏迷或呈植物状态。查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在脑脊液和血清中的滴度都很高,故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相区分。多动症与特定性学习困难如何区别?  特定性学习困难是指读字困难或写字困难或对某门功课接受能力特别差,同时也伴有多动和焦虑冲动的表现。这种多动和焦虑冲动需与多动症的多动、冲动行为相鉴别。一般特定学习困难其表现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时间性地出现。如在教室内对着老师与全班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或到黑板上演算习题碰到困难时才出现手、脚多动或焦虑冲动的表情,这点与多动症能相区别。多动症与听觉障碍呈现的多动如何区别?  听觉障碍的患儿也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教师、家长不能很好配合等表现,但对外界音响反应不正常,学习说话延迟等较易与多动症相区别。严重的多动症与头小畸形儿如何鉴别?  头小畸形儿是指头围较正常小儿低2个标准差以上,临床上患儿体力发育和智力发育往往落后,临床表现为双手拍打、搓洗、拧绞、步态改变或共济失调等,此需与严重多动症的共济失调多动相区别。然而头小畸形一般智力低下较明显,且有特殊的头形,CT检查可见脑体积小或脑萎缩、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增宽,而严重多动症的患儿一般智力尚属正常,虽因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影响学习成绩,但智力影响不大,且CT检查无阳性体征。什么说调整阴阳法是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总法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阴阳互根,守使相依。两者充盛和谐,则机体协调无病。儿童多动症系因动静变化有所失制,因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此乃阴阳失调所致,可表现为阴虚阳亢与虚阳浮动两个方面。其脏腑病变多表现为心肝脾肾四脏的功能失常。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而现心神不宁,多动不安;肝常有余,若久病耗损致肝体之阴不足,肝用之阳偏亢,则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执拗;脾常不足,若调护失宜或疾病所伤,运化失常,脾失濡养,则失静谧,而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先天不足或病后出现肾阴亏损,髓生不足,则出现动作笨拙不灵、健忘等症。其结果均为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故调整阴阳法是治疗多动症的总法则。中医治疗多动症为何强调“少年治肾”?  从临床来看,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年龄见于6~14岁,而以6~8岁发病率最高。儿童在此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是脏腑的功能蓬勃旺盛,而营养物质相对消耗过多,与此发育功能密切相关的是肾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即说明肾脏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肾为先天之本,小儿脏腑柔弱,肾中精气尚未旺盛,即“肾常虚也”,故极易形成阴虚阳亢或虚阳上浮之象,从而出现阳动有余的表现,如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故在调整脏腑功能的过程中,应突出“少年治肾”的原则。中医治疗多动症,讲究“心身并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所谓“心身并治”,是指按照辨证论治规律,采取意念治疗与药物、针灸、气功、导引、饮食等治疗相结合,达到扶正祛邪、心身并调而治愈疾病的目的。《内经》中“形神合一”是心身并治的生理、病理基础。中医学将各种心理活动统称为“神”,认为神是人体脏腑活动的表现。心理活动虽藏于五脏,主宰于心,但它是由脏腑精气化生的。而心所主的心理活动,也是在五脏藏精的基础上,通过五脏分藏五神,五神协同合作来实现的。神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形具神生”,故五脏神即是一种生理心理现象,而心理活动正是五脏神表现的一种运动形态。从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多动症所共同表现的均为五神失调,即神不宁、意不调、志不坚、思不专、虑不远、智不谧的神志病变,尤与心神、肝魂、肾志关系最为密切。  中医既强调形体决定精神,又重视精神在生命活动中的统帅地位,“形具神生”“神为形主”这一形神相即的辨证统一关系,是心身并治的理论基础。心身并治即在治身的同时,注意心理方面的治疗。中医称之为“意疗”。常用的意疗方法有以情胜情、移情易性、劝说开导、破疑解惑、暗示诱导、顺情从欲、习以平惊、澄心静志、以意导引等方法。利用精神因素对脏腑气机的影响,调动机体正气与疾病作斗争,从而产生心身并治的双重效应。目前中医对多动症的辨证分型有哪些?  中医目前对多动症的辨证分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类:张永等辨证分为三个证型:①心气虚亏;② 心肾两虚;③心阴亏少。宋知行分为三个证型:①阳气不足;②阴精亏少;③湿热蕴结。张永华辨证为三个证型:①肝肾阴虚、神动智变;②心脾气虚、神浮智变;③痰热内扰、神躁智变。侯平玺辨证为二个证型:①肾阴不足、热扰心神;②脾气不足、痰浊上扰。  综合报道,可归纳为以下10种证型:①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②心脾气虚证;③肾阴不足、热扰心神证;④心肾阳虚证;⑤心阴亏虚证;⑥痰热动风证;⑦胆虚痰热证;⑧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⑨瘀血内阻证;⑩肝肾阴虚证。在多动症辨证治疗中,临床上实际常用的证型有哪几种?  临床上尽管辨证分型非常细致,但实际用的较普遍且易于掌握的约有三种证型:①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②心脾气虚证;③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从我们自己临床来看,其中又以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最为多见。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的主症、辨证及治法方药是什么?  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的主症有:多动、多语、烦躁、易激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笨拙不灵,指甲头发欠光泽,五心烦热或面颊发热,少寐多梦,梦游、梦呓,口干咽燥,盗汗,喜食冷饮等,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辨证:此多见于先天禀赋不足,阴精亏损。肾阴本虚无以制阳,虚阳浮亢;水不涵木,木火亢盛,肝风内动,故出现一派阴虚阳亢之证候。  治法:滋补肝肾,益阴潜阳,宁神谧智。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孔圣枕中丹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丹皮、远志、菖蒲、煅龙牡。  加减:若烦躁不安明显,加钩藤、紫齿贝、珍珠母;若多动任性严重,加龟板。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应与其他哪些证型相鉴别?  根据国内用中药治疗多动症的临床资料统计,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是多动症中最多见的一种证型。但此证与心脾气虚证、心的气阴两虚证,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涣散、抑制力差、多动多语、烦躁等症,心的气阴两虚证舌苔亦见花剥,故临床上需加以鉴别,其鉴别要点为:  (1)心脾气虚证:虽有多语但少有激动,多动但不暴戾,另多伴有神疲乏力、食少、面色萎黄,唇色淡,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濡缓。   (2)心的气阴两虚证: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有许多共同的症状,如多动多语易冲动以及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盗汗、舌红少苔或花剥等兼症,然心之气阴两虚证有明显的神疲气短、肢软少力,虽多动并不暴戾,且脉细无力或结代,而无细数之脉,可资鉴别。心脾气虚证多动症的主症、辨证及治法方药是什么?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的主症为:多动多语少激动,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面色少华,形体羸瘦,夜寐多梦,易惊少寐,健忘,易倦,食纳不佳,说话迟缓,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辨证:此多由于后天调养不当,伤及脾胃,影响脾之运化,脾失濡养,血不养心;心阴不足则心火有余,心神失宁,神浮智衰所致。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合桂芍龙牡汤化裁。  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桂枝、白芍、煅龙牡、菖蒲、炙甘草。  加减:若纳谷不香加神曲、炒谷麦芽;脾虚便溏,加煨木香、葛根、炒山药。心脾气虚证多动症需与哪些证型相鉴别?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与心气虚证及脾气不足,痰浊内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有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面色不华或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等。  鉴别要点为:  (1)心气虚证:虽多动而感心悸气短,精神倦怠,自汗多,记忆力差,善忘。  (2)脾气不足,痰浊内阻证:除见有脾气虚证之临床表现外,还伴有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涎、大便溏薄等痰浊内阻之证。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多动症的主症、辨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多动症的主症为:多动多语,神思涣散,哭笑无常,躁动不安,难以自控,起急多怒,胸闷脘痞,口苦纳呆,口渴喜饮,痰多,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小儿本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易于化热,若寒热调护失宜或恣食肥甘厚味,则蕴生湿热,湿热内蕴,津液受热煎熬则成为痰,湿热之痰弥漫三焦,阻滞胸膈,上扰心神,则发为本证。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化痰。  方药:温胆汤加黄连解毒汤化裁。陈皮、清半夏、茯苓、枳实、竹茹、黄连、黄芩、大黄、龙骨、牡蛎、瓜蒌。  加减:若痰多者,加天竺黄、胆星或青礞石;记忆力差者,加菖蒲、远志。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多动症应与哪些证型相鉴别?  临床中,本证主要需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加以鉴别。其共同点均有:烦躁不安、多动多语、冲动任性。然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苔薄少津或苔花剥,脉细数无力。而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必伴胸闷脘痞、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鉴别要点在于舌脉及兼症之不同。邹治文教授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邹治文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3年,从80年代初开始专门研究儿童多动症。她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以调整阴阳为根本治则,而调整阴阳的内容,具体在于调整脏腑功能和调理气血关系,以期达到“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的目的。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本病以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为最多见,以及发病有特殊年龄(6~16岁),认为应突出“少年治肾”这一特具少年生理特点的治疗原则,故提出“从肾论治”,以滋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同时治标如祛痰、化瘀等,标本同治,以本为主。总结出滋肾益脑系列方,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不但能控制多动、集中注意力、还能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汗多、易惊、遗尿等兼症,起到强壮体质、提高学习成绩、全面调节的作用。王烈教授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王烈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关乎肾、肝、心三脏,夫肾者主脑髓、肝者司筋、心者藏神,此三脏如有失调,即导致脑机能障碍,出现多动妄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多种症状。故在治疗上,抓住先天之肾不足,肝、心之气有余的病机特点,拟用平抑肝、心之气,以缓多动,稳定心神,此为治标;尔后重在益肾,壮其脑髓,增强脑的功能,从而促进阴阳调和。  具体疗法:  (1)外治用耳针法:取穴脑干、肾、肝、心,日1次,留针20分钟,10日为1疗程。   (2)内服汤剂:当归、远志、郁金、白芍、牡蛎、龟板、地龙、珍珠母、生地、紫贝齿,水煎服,1日匀3次用。经治10日病情好转,活动减少;治疗1月,病情稳定。复用:石菖蒲、桑椹子、何首乌、熟地、山药、牡蛎、仙茅,日1剂,水煎服,用20日,用以益肾促进脑髓发育,扶正固本以巩固疗效。宋知行教授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宋知行教授对多动症从阴阳虚实辨治,大致分为三型:①阳气不足型:偏于心脾气虚者用归脾汤、养心汤类;偏于心肾阳虚者用肾气丸、右归丸类。②阴精亏少型:方用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生脉散、右归丸等。③湿热蕴结型: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为主。治疗65例患儿,服药1个月左右,其中阳气不足型33例,阴精亏少型17例,湿热蕴结型15例。结果,显效22例,好转40例,无效3例。  宋教授等还发现,部分多动症患儿与轻度智力障碍相接近,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对于脑电图见棘波改变和局灶性改变者,虽无典型癫痫样发作,亦可从痫证论治。朱锦善教授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朱锦善教授根据多动症患儿动有余而静不足的特点,结合其临床症状,认为本病乃肝旺有余、心神失宁、脾运失调的证候,尤以心肝有余者占大多数。他报道,运用中药“益脑宁”(水丸)治疗本病51例,总有效率达76.5%。该药主要成分有:龙胆草、茯苓、珍珠母、神曲、甘草等。  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10~15g,一般服2个月为一疗程。滕宣光老中医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滕老认为本病属中医“”证,多因阳有虚而致筋脉失濡,故见躁动不可自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与心经也有一定联系。治疗用滋肾平肝法,方用:生牡蛎、珍珠母、白芍、女贞子、枸杞子、夜交藤。加减:阴虚不足,加熟地、阿胶;脾气虚弱者,加茯苓、白术;心血不足者,加炒枣仁。李少川教授治疗多动症有何特色?   李教授认为本症病机从宏观上讲,是痰热动风,多因患儿素日心脾不健,易受七情所伤,积忧久郁,更损心脾,气滞津聚,结为痰浊,痰气郁而化热,引动肝风,故见肌肉,犯及神明,心失守舍,故动作不能自主。治疗以豁痰镇惊熄风为常法。方用铁落饮化裁:节菖蒲、胆星、法半夏、铁落花、茯苓、明天麻、紫丹参、麦冬、川贝、陈皮。  对于多动迁延日久者,李教授认为必耗阴津,导致心肝脾三脏受损,以致精微不能濡养五脏,阴阳失其平衡,浮火妄动,而见烦扰不宁,多动不已。此类患儿多伴有面色少华、消瘦纳呆等心脾不足之症状,治疗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方为:夜交藤、杭白芍、浮小麦、紫丹参、太子参、生龙骨、生牡蛎、炒远志、法半夏、磁石、甘草等药。  多动症病久致虚若出现肾气不足,虚火上炎者,即除多动外,伴有面赤火升,唇红苔燥,口舌生疮,心烦惊悸,失眠多梦,脉多细弦而数,李教授常以补心丸化裁治疗。其方为:节菖蒲、沙参、玄参、生地、紫丹参、青果、茯苓、麦冬、当归、柏子仁、炙甘草等。治疗多动症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多动症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传统古方及现代研制新药两种。  用于多动症的传统古方有:①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孔圣枕中丹,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②柏子养心丸,适用于心气虚证多动症;③归脾丸,适用于心脾气虚证多动症;④礞石滚痰丸,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多动症;⑤血府逐瘀丸、生化汤丸,适用于心肝肾失调证多动症。  现代研制的新药有:①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②清脑益智合剂,适用于先天不足、精血亏虚证多动症;③康益糖浆,适用于阴阳不调、心肾不足证多动症;④益脑宁,适用于肝旺有余、心神失宁、脾运失调证多动症;⑤集神口服液,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型多动症;⑥调神口服液,适用于心肝肾功能失调证多动症。“静灵口服液”适用于哪一证型的多动症?  “静灵口服液”是在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治疗多动症的有效方剂——静灵丹的基础上产生的治疗多动症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的专用药物。其主要成分有:熟地、山药、女贞子、五味子、茯苓、丹皮、泽泻、远志、龙骨等。  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的辨证要点为:①多动暴戾、多语高昂、冲动任性、急躁易怒;②或伴有口干咽燥、盗汗或五心烦热、失眠心烦等;③舌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数。  服用方法:3~5岁,每日10ml;6~14岁,每日20ml;15岁以上,每日30ml,早晚2次分服。每个疗程30天,连服2~3个疗程。“集神口服液”适用于哪一证型的多动症?   “集神口服液”是用于治疗心脾气虚证多动症的专用药物。其主要成分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枣仁、远志、菖蒲、当归、五味子等。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的辨证要点为: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戾,言语冒失或伴睡眠不实,记忆力差,或自汗,偏食纳少,面色不华,舌质淡嫩,脉虚弱。  服用方法:3~5岁,每日10ml;6~14岁,每日20ml;15岁以上,每日30ml,早晚分两次服,每个疗程30天,连服2~3个疗程。调神口服液”适用于哪一证型的多动症?  “调神口服液”是由山东中医学院根据临床有效方剂制成的多动症专用成药。其主要成分有:枸杞子、五味子、丹参、龟板、菖蒲、莲子等多味中药。每支10ml。10岁以下每次10ml,日2次;10岁以上,每次10ml,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调神口服液,适用于多动而伴有心脾气虚或肝肾阴虚症状的患儿,即在多动基础上,又伴有形体瘦弱、面色少华、急躁易怒、或伴有梦呓、梦游、遗尿等症、舌质红、苔薄黄或无苔,脉多细弱或弦细。“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  “小儿智力糖浆”是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儿科,选用《千金方》中“孔圣枕中丹”为主方,制成的治疗多动症的专用药。其主要药物成分有:龟板、龙骨、远志、九节菖蒲、雄鸡汁。该糖浆对于阴阳失调、心肾不足、肝阳偏亢证多动症疗效显著。该药不仅能治多动症,对智力发育差及健忘的儿童,也有一定的疗效。  服法:每日3次,每次10~15ml。康益糖浆”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   据1987年《中医杂志》报道,王嘉瑞用“康益糖浆”(胶囊)治疗多动症7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利他灵)55例进行比较,发现中药组70例中,显效48例(68.6%),好转14例(20%),无效8例(11.4%),总有效率88.6%。西药组55例中,显效30例(54.5%),好转10例(18.2%),无效15例(27.3%),总有效率72.7%,其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通过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比较,发现中药组经一个疗程(7日)治疗,症状有效率为82.9%,西药对照组为90.9%;经4个疗程治疗,中药组症状有效率为88.6%,西药对照组为69.1%,说明西药对照组近期疗效较好,但随着疗程的增多,中药组效果较为满意。  “康益糖浆”(胶囊),由远志、石菖蒲、龟板、茯苓、龙骨、益智仁、淮山药、莲子等药物组成。  康益糖浆:日服2次,每次10~15ml。  康益胶囊:日服3次,每次3丸,7日为1个疗程。“益智糖浆”治疗多动症的特色如何?  孙远岭等报道,用“益智糖浆”治疗多动症66例,其中主要成分有: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钩藤、黄芪、炙甘草、红枣、浮小麦、夜交藤、当归、白芍、五味子、黄柏等。每瓶200ml,每次口服10ml,每日2次。结果,总有效率为84.8%。通过观察指标,发现“益智糖浆”具有提高儿茶酚胺(CA)类有关物质、多巴胺(DA)及环磷酸腺苷(CAMP)等含量的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记忆,所以是治疗多动症的有效方药。补脑益智糖浆和健脾益智糖浆如何治疗多动症?  候平玺等报告,应用随机对照法,观察辨证使用中药制剂“补脑益智糖浆”和“健脾益智糖浆”对200例多动症儿童的治疗结果,并对其病因、发病和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用维生素B6、谷胺酸片)总有效率为56.3%,提示两种糖浆对多动症有肯定疗效。  补脑益智糖浆:由熟地、山药、丹皮、地骨皮、远志、茯苓、菖蒲、牡蛎、陈皮、山楂,以上10味,制成糖浆90ml,该药适用于肾阴不足、热扰心神所致的多动症。用法:日3次,每次15ml,2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健脾益智糖浆:泡参、茯苓、陈皮、法夏、石菖蒲、牡蛎、谷芽、麦芽、枳壳,以上10味,共制成糖浆90ml,该药适用于脾气不足、痰浊上扰所致的多动症。用法:日3次,每次15ml,2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清脑益智合剂”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  “清脑益智合剂”是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精神病教研室徐俊冕等研制的纯中药煎剂。其药物组成有:鹿角粉、熟地、砂仁、生龙骨、炙龟板、石菖蒲、炙远志、丹参、益智仁、枸杞子。每日1剂,内服2次,餐后服,连服2个月为一疗程。   徐氏等认为多动乃因精血不足引起阴阳失调之故,因此,确立了培补精血、调整阴阳、开窍益智的治疗原则。鉴于此类患儿辨证基本一致,故可用同一方剂治疗。通过对20例患儿的治疗观察,显效率达95%。清脑补髓丸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  李肃超等自拟清脑补髓丸治疗多动症25例,总有效率达96%。其组成成分有:灵磁石、龙骨、牡蛎、珍珠母、钩藤、龟板、生枣仁、远志、杞果、地骨皮、赤芍、桃仁、当归、菖蒲、茯神、胆星、神曲、内金、山楂、川连。上药共研,和蜜为丸,每丸重约6g,1日2丸,早晚分服,1个月为1疗程。另配合梅花针针刺,以百会穴为中点,向四周呈放射状叩打,依次叩打3遍,1日1次。  清脑补髓丸和梅花针头部叩打,使脏腑阴阳相平,心肾相交,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同时还要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合作,方可巩固疗效。“804片”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  西苑医院马若飞等根据“百病皆生于痰”的理论,将临床上的神经精神疾病皆从痰论治,选用燥湿化痰、逐水,佐以镇静、驱风通络之品,制成“804”片,治疗多动症50例,总有效率达86%,并追踪观察4个月~1年半,同时对400例神经精神病亦有效,具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对多梦、易惊、夜游、尿床也有一定的改善,且具有服用方便的优点。如何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多动症?  高淑清等报道,采用滋肾阴的方法,方用六味地黄汤为主治疗多动症58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治疗组58例中,治愈34例,占58.4%;显效20例,占34.5%;无效4例,占6.9%。总有效率73.8%。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以滋肾阴为主的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偏于肝阳上亢:加龙胆草、枸杞子、龙骨、龟板、五味子、益智仁;偏于心火上炎,加生地、木通、竹叶、甘草、菖蒲、远志、枣仁等。  每日1剂,分2次口服,服药1~2个月。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心理方面的诱导,鼓励患儿要自觉控制动作。家长配合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逐步延长,以提高听课效果,使其学习成绩提高。三甲复脉汤能治疗多动症吗?   据冯步珍报道,用三甲复脉汤治疗小儿多动症68例,其中症状消失者61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疗方药有:生地、麦冬、鳖甲、龟板、白芍、太子参、阿胶(烊化)、炙甘草、郁金、远志、川芎、生牡蛎、菖蒲、地龙,上药水煎服,日1剂,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生脉饮如何治疗多动症?  有人报道,用生脉饮治疗多动症36例,结果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方药:红参、麦冬、北五味子,煎水代茶饮,日服1剂,2个月为1疗程。通过研究,他们认为生脉饮中的人参、麦冬、五味子三药,有改善脑功能的协同作用,并与西药左旋苯丙胺进行临床比较,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镇肝熄风汤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  邓晓舫报道,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多动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原方组成:白芍、天冬、玄参、龟板、代赭石、川楝子、茵陈、龙骨、牡蛎、麦芽、牛膝、甘草。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每次50ml,连服1个月,第2个月改为3天1剂,第3个月改为7天1剂,1个疗程共为3个月。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不效者,再服1个疗程。  本方原出自清代医家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是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代表方。邓氏基于本病“多动”的特点,遵循古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从肝论治,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另嘱病人停止大量吃糖,大量饮牛奶、吃苹果及香焦等,即注意饮食调理,辅以精神治疗,则效果更佳。小柴胡汤能治疗多动症吗?  张横柳等以内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80例,同时以单服利他林治疗多动症2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药组有效率达86.25%,对照组有效率90.0%,两组疗效基本相同,但中药组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远远少于西药组。  治疗方法: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象牙丝、北芪、党参、女贞子、淡竹叶,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期间不用其他疗法,1个月为1疗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如何治疗多动症?   王涛等报道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多动症1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处方:桂枝6g,白芍10g,生姜5g,甘草8g,浮小麦20g,大枣12g,龙骨20g,五味子10g,远志5g,胆草10g。日1剂,浓煎500ml,分3次饭前服,一般服药5剂后,症状即可减轻,20~30剂后可获痊愈。临床症状消退后再继服药1周方可逐渐停药。  本组14例患儿,经服本方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3例,另1例服药5剂后未见明显好转,故加服维生素B620mg、谷维素20mg、维生素E20mg、安定2.5mg,均3次/日,最后获痊愈。全方主要作用为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平肝熄风。血府逐瘀汤如何治疗多动症?  据杨善栋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多动症,取得良好的效果。患儿除具有多动症的所有特征外,有出生产伤史,且轻度窒息,舌质较暗,舌下静脉瘀阻,脉弦涩。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精血不足,神智失养。治拟活血通络,填精益血,安神宁志。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菖蒲、甘草、柴胡、生地、赤芍、枳实、当归、益智仁、黄精、龙骨、牡蛎,上药水煎服,日1剂。服药1个月后,病情渐趋好转,偶有注意力不集中,继用上方治疗3个月(隔日1剂),形体由消瘦变丰润,面色萎黄转红润,毛发由干枯转润泽,注意力较集中,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全方中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加菖蒲开窍宁神,黄精、益智仁填精益智,龙牡益智安神。瘀血去,新血生,脑海得养,故神智则聪。百合地黄汤加味如何治疗多动症?  胡义保以中药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多动症属心肺阴虚内热者,获满意疗效。患儿除具备多动症的全部症状外,伴有口渴、夜寐不实、大便干燥等症。处方:百合12g,生地黄、麦冬各10g,酸枣仁、远志各6g,连服10剂,多动多语略减;注意力尚集中,舌质淡红,于原方中加太子参10g,五味子3g,继服1月,诸症咸安,随访半年,成绩中等,按时升学。  百合地黄汤是仲景为心肺阴虚内热而影响神明,出现精神恍惚不定,语言、行动和饮食等失调之百合病而设。本患儿脉证与之相符,方中以百合地黄汤加麦冬滋养心肺,清其虚热,辅枣仁、远志养心安神,之后又加太子参、五味子益气养阴,诸药合用,则阴复热清,百脉调和,气阴相成,神乃自生,心气开通,神魄自宁。如何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多动症?   聂经珍报道,以补肾健脾法治疗多动症10例,全部有效。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四诊合参,分为两型:①肾阴虚脾不健运型,症见:烦躁易怒,任性,常发生打闹,好动,乱发脾气,口渴喜冷饮,食欲不振,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六味地黄汤合六君子汤为主加鸡内金、枳壳、菖蒲、远志、生龙骨、生牡蛎;②肾阳虚脾气不足型,症见:思想开小差,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眠难多梦,精神易倦,成绩下降,面色萎黄,四肢逆冷,食欲不振,脉濡弱,舌胖润,治宜肾气丸合香砂六君子汤加菖蒲、生龙骨、生牡蛎、鸡内金、枳壳。如何用健脾利湿、清肝开窍法治疗多动症?  梁燕等报道,用健脾利湿、清肝开窍法治疗多动症82例,总有效率达90%,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另发现,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发锌、钙、铜的检查结果也趋于正常。  治疗方药:茯苓、法半夏、陈皮、柴胡、黄芩、郁金、钩藤、炙甘草。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加减:舌质红、苔剥脱,兼有胃阴不足症状者,加玉竹;舌质暗或有瘀点者,加丹参;大便干结者,加瓜蒌。  连续服药30天为1个疗程。  该治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热、虚实挟杂的多动症。治疗多动症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哪些,具有什么药理作用?  据临床报道,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单味中药涉及50~60种,但其中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药物,按频数高低顺序为:①远志;②石菖蒲;③龟板;④茯苓(茯神);⑤龙骨;⑥鹿角;⑦熟地;⑧山药;⑨五味子;⑩龙胆草。  据药理分析,鹿角有兴奋作用;茯苓、石菖蒲、龙骨等具有镇静安神作用,也有兴奋作用,兼顾兴奋与抑制,从而可避免单用中枢神经兴奋药的一些副作用;龙胆草有益智、抗痫作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相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五味子一定剂量可增强狗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能促使兴奋与抑制相互间的均衡;远志具有镇静、抗惊的作用。治疗多动症常用的西药有哪些?  目前治疗多动症常用的西药主要是一些中枢神经兴奋药,而不选用镇静剂。鲁米那对多动症非但无效,反而使症状加剧。现常用的中枢兴奋剂有:  (1)哌醋甲酯(即利他林):每日2次,早午各1次,饭后服,用量0.2~05mg/kg/日,不超过30mg/日。初日量为5mg(3~5岁儿童)及10mg(6岁以上),逐渐增量。  (2)苯丙胺:分左旋、右旋两种,多数报道右旋苯丙胺的疗效较左旋者好3~4倍。初日量2.5mg(3~5岁),及5mg(6岁以上)。   (3)匹莫林(即苯异妥因):只需每晨服1次,初日量37.5mg,每周增量1/2片,1日量不超过100mg。  此外,使用兴奋剂无效的患儿,可用其他药物,如三环抗忧郁药(丙咪嗪)或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亦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应低于治疗精神病的剂量。苯丙胺治疗多动症有何特点及副作用?  苯丙胺是30年代用于治疗多动症的一种中枢兴奋剂。其剂量为利他林的一半,药物作用维持时间为6~18小时,一般只需每晨服药1次。其副作用为:食欲减退、皮肤苍白、头晕、腹痛、心率加快、精神紧张、失眠及过敏反应等,服药1~2周后,副作用逐渐减轻。一般服药时有效,停药后症状复现,但无成瘾现象。苯丙胺药物能引起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吗,如何避免?  据国外报道,少数多动症患者在服用大剂量苯丙胺或利他林后可出现兴奋、恐惧、幻听猜疑和妄想等精神症状,称之为“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一般中毒剂量为口服400mg/日以上,或静注120~360mg/次。以往报道中,中毒剂量最小的1例为55mg/次。一般在停药或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后迅即好转。颜文伟等报道,用苯丙胺治疗多动症1329例,按规定治疗剂量口服,无1例出现精神症状。故只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口服,1次量不超过15mg,全日量不超过25mg,便可避免精神症状的出现。苯丙胺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机制是什么?  口服苯丙胺10mg后,血清浓度在2小时内达到高峰,6~8小时后降至一半,10小时后只剩高峰值的5%,口服量的50%经肝脏转化代谢,其余50%大部分在一天内由尿中排泄。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三点:①阻抑单胺氧化酶;②阻滞神经元对儿茶酚胺的回收;③促使神经元释放儿茶酚胺,以后者最为重要。总的效果是增加神经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一般认为,多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就在于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神经递质(以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性较大)的不足,而苯丙胺能增加这种递质,故治疗多动症能有效果。  利他林的作用机制与苯丙胺类同。利他林的主要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是什么?   利他林的作用与苯丙胺类似,作用机理可能与脑内儿茶酚胺的释放有关。目前是用于治疗多动症最常用的药物,可减少多动的行为,及增进注意力。对多动症有时可产生戏剧性的疗效,但并非对每一个多动症患儿均有效。  禁忌症:此药不能与单胺氧化酶类制剂合用。用过单胺氧化酶类药物者,至少停药半月后才能使用本药。本药能使多动症患儿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改善注意力及减少多动,使教育易于收效,但对于单纯的学习无能或智力低下患儿的学习成绩不佳,毫无裨益,故不可滥用。本品6岁以下禁用,对于青春期儿童,除非有强烈的用药指征,原则上不宜使用,因本药有使躯体发育迟滞的副作用。如何正确服用利他林治疗多动症?  利他林是50年代用于治疗多动症的中枢兴奋药,也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多动症的西药。每片10mg,服用时,剂量应先自5mg开始,观察2~3天后若无效,可逐渐增加剂量至10~15mg。药量已足而仍无效者则停药。该药作用的时间为4~6小时。一般在早上第一节课前半小时服用,若药效不能维持至下午,则中午再服上午剂量的一半,下午4时以后不再服药,以免引起晚上失眠。假日及周日停药。利他林服用剂量以1天不超过20mg为宜。匹莫林与利他林相比较有何优点与缺点?  匹莫林又名苯异妥因。国产品每片20mg,与利他林比较,有以下优点:①药物达到一定的血浓度后,由于其半衰期为12小时左右,因此仅需每日上午服药1次即可;②该药副反应轻,对食欲的影响不大;③排泄较慢,56小时内仅排出65%,停药后仍可维持一定时期的疗效;④该药未证实有诱发癫痫的现象;⑤该药不属管理药品。  缺点:此药可导致谷草转氨酶增加,其机制不明,故肝功能不正常,心脏病患者,6岁以下幼儿禁用。另服本药,有的孩子服药数日甚至1~2周以后才可见药效,家长需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多动症用兴奋剂治疗有何副作用,是否会成瘾?  多动症用中枢兴奋剂进行治疗,其副作用最常见者,为食欲减退、皮肤苍白、头晕、腹痛;其次为心率加快、精神紧张、失眠及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发热、关节痛、剥脱性皮炎等等;个别的还可出现头痛、心悸、心律不齐、谵妄、运动障碍、恐惧等神经精神症状。此外,均可抑制体重及身高的增长。有的可影响单项转氨酶。  但中枢兴奋剂用于治疗多动症均无成瘾现象。 中枢神经兴奋药治疗多动症应遵守哪些原则?  应用中枢神经兴奋药治疗多动症应遵守以下原则:  ①利用康奈氏量表确定教师及父母对病儿基线水平的估计。  ②利他林和右旋苯丙胺开始用小剂量,上午和中午两次用量,匹莫林仅上午用1次。  ③药物剂量自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取得理想效果或剂量过大(可引起畏缩、哭泣和嗜睡)或症状恶化为止。  ④当药物作用消失时,小儿会更加多动,精力不集中,此时添加很小剂量此现象可减轻。  ⑤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儿童的学习,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是在上学或当小儿需要有满意的注意力时给药。一般停药后症状易反复,再服药后又显疗效,故不能擅自停药。  ⑥由于患儿自我形象差,且有情绪障碍,有些尚伴不能学习,因而规定一个适当的教育方法以减少不良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对有攻击行为的患儿,必要时可适当加用镇静剂。  ⑦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身高、体重和血压。用中枢兴奋剂治疗多动症时,调节药物剂量应注意什么?  (1)注意防止用量太小:有的医生由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用药剂量太小,因此,虽长期用药,但治疗无效。  (2)注意防止用量太大,加量太快:对于多动症较严重的患儿,由于急于求成,而用量偏大或增量过快,以致出现较重的副作用,有时由于剂量过大,会使原来的症状更加恶化,这时须与剂量不足的无效相区别,遇此情况,可通过短期停药(1~数日)或减少药量后观察病情的变化,来加以鉴别。  (3)注意药物的蓄积作用:中枢兴奋药开始应用时,一般无不良反应,当应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药物的蓄积,则可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故需仔细观察。用西药治疗多动症时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用西药治疗多动症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由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对活动过多的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副作用大,故6岁以下患儿不主张用药物治疗;青春期以后的患儿亦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正常发育。  ②服药的疗程需依病情轻重而定,轻者服药6个月~1年,重者治疗时间更长些,过早停药易出现症状反复。故需劝说家长配合,坚持治疗,切忌时服时停。  ③用药剂量要注意个体差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若足量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者,可换用药物。  ④为避免产生耐药性,可将药物交替使用,一般星期日、假日可停服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⑤对有破坏行为者,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但忌用巴比妥类药物,因这类药有可能加重症状。如何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动症?  据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中药与中枢兴奋剂并用能显著改善多动症的症状,减少单纯服用西药所导致的各种毒副作用。  据周黎明等报道,他们分别用中药,西药,耳、体穴导电加耳穴压丸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动症204例,其中中药组74例,辨证均属胆虚痰热证,用温胆汤(制半夏、陈皮、茯苓、炒枳实、竹茹、甘草、大枣)加丹参、黄芪等,连服1~6个月,有效率79.73%;西药组54例,单服苯丙胺或匹莫林或利他林,有效率74.08%;耳、体穴导电加耳穴压丸39例,有效率92.31%;中西医结合组37例,中药温胆汤加味(同上方),西药减半量,并用耳、体穴导电,耳穴压丸,有效率94.59%,四组对比,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组。耳穴选用肾上腺、脑点、胆等;体穴选用神门、内关、足三里等。用电子穴位仪刺激每穴1~2分钟,再用王不留行籽与香桂活血膏贴耳穴,每日按穴2次,每次200下,3~7天换另耳。多动症的疗效评价标准有哪几种?  目前治疗多动症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1)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共济试验阴性,停药后追访3~6个月疗效巩固。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较小或较慢,共济试验有明显改善。   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有所好转,某些已成习惯的动作尚未能消除,共济试验有所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及共济试验均无任何改善。  我们在临床中治疗多动症的疗效评价标准也分为以上四种,但在痊愈的标准中,我们要求停药后追访两年以上疗效巩固者定为痊愈。  (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服药24小时及72小时后症状明显改善,上课专心听讲,不再做小动作,服药期间测验成绩优良者。  有效:症状较服药前有所好转,但上课时仍偶有思想不集中,测验成绩偶有不及格者。  无效:凡持续3~5天,症状表现仍无好转或见加重者。  (3)按行为评分和学习成绩两方面来定  ①行为评分  显效:治疗后行为评分降低>15分。  有效:治疗后行为评分降低10~15分。  无效:治疗后行为评分降低≤5分或反有升高。  ②学习成绩用治疗后3次测验或考试的平均分与治疗前3次测验或考试平均分数作比较。  显效:平均成绩提高>10分。  有效:平均成绩提高5~10分。  无效:平均成绩提高<5分或反有降低。多动症能用针灸治疗吗,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主要适用于功能性病变。而多动症正是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神志精神的异常,属于针灸的适应症。   常用穴位有:内关、太冲、大椎、曲池。若注意力不集中,配百会、四神聪、大陵;若行为表现活动过多,配百神、安眠、心俞;情绪不稳,烦躁甚配神庭、膻中、照海。一般用泻法,不加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年龄稍大者可改为电针。每次针刺后即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夹脊、膀胱经、督脉,以叩至皮肤潮红为度,心俞、肾俞、大椎等穴则要重点叩刺。推拿疗法如何治疗多动症?  根据对多动症辨证分型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推拿部位。  取小指末节罗纹面、食指末节罗纹面,医者以拇指分别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罗纹面。反复100~500次,通过补肾经,清肝经,达到滋肾阴,潜肝阳之功。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的多动症。  取拇指末节罗纹面、中指末节罗纹面,医者以拇指向掌根方向直推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中指末节罗纹面。适用于心脾气虚的多动症。  取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作圆周。然后医者以拇指沿上面的部位顺时针方向作弧形或环形推动。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内扰之多动症。耳穴埋豆法如何治疗多动症?  耳穴埋豆是以王不留行籽或莱菔子或酸枣仁耳穴压丸,用胶布贴在耳穴上,每周2次,左右耳交替,每日按压3次,每次0.5~1分钟,15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常用穴位有:兴奋点、脑干、皮质下、肾、心、肝、神门等。气功疗法如何治疗多动症?  用气功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只能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并且需要在气功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气功由调身、调气、调心三项内容所组成,“三调”为气功的三大要素。气功方法分为静功、动功两大类,患者即通过练静功或动功,进行身、息、心自我调练,使全身心放松,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从理论上说,无论静功还是动功,或动静结合的方式,对治疗多动症都是有益的,但目前国内临床报道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在临床中总结摸索。如何用行为疗法治疗多动症?   行为疗法的依据是: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习惯的异常是个体在生活环境中或由于精神的创伤,通过“学习”的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亦可通过学习,加以消除和纠正。行为治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条件反射的形式来改变已经学得的行为。  行为治疗之前,首先要研究选择一种不太严重而又比较容易纠正的行为作为目标,以便取得家长的信任。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有以下三种:  (1)阳性强化法:一般多采用这种方法,若完成某一项要求动作后,给予口头赞许或精神鼓励,然后物质奖励;也可采用家长与孩子双方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给予保证。  (2)负性强化法:即出现不良行为后,家长表示不愉快或者取消阳性强化方法中所给的奖励。最常用而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方法,是对其不良行为不予理睬,在开始阶段,不良行为可有暂时性的增多,但不要因此而中断,以后可逐渐减少或消失。  (3)形成新的行为:要求孩子塑造一种新的行为,但要有一个过程,不要操之过急如何用教育疗法治疗多动症?  教育疗法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要有正确的态度关心爱护患儿,理解他们不正当的行为是出于病态,只要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与鼓励。  (2)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对患儿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订过多清规戒律和繁琐的条律,对不正当的行为应用善言相劝。  (3)训练规律生活:对患儿起床、吃饭、游戏、学习、入睡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使他们在生活中受到锻炼。  (4)教育疗法要循序渐进,要根据患儿年龄和各种情况,逐渐加强与提高,应注意避免脑力和体力的负担。如何对多动症进行综合治疗?  通常我们所说的综合治疗,即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教育疗法等等在内的治疗方法。此介绍儿童心理咨询部针对多动症所采取的综合治疗措施,即设立特殊的教育学校。凡是家长和学生自愿接受综合治疗者,通过一定的入学手续,每星期日上午,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到特殊学校进行为时半天的特殊教育。具体内容包括:①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以复习一周内课程为中心,采用培养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重点,使这些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适应学校环境及克服心理卫生问题。②对家长进行集体咨询,或进行家庭治疗:主要是指导家长,掌握儿童心理及运用儿童的学习心理,去帮助子女适应学校及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克服心理障碍。③对患儿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利用学校特殊的课前、课后和课间休息时间,对个别学生的情绪障碍进行心理治疗。④根据病情需要,配以少量药物。多动症的预后如何?  通过30多年来世界性的广泛研究,特别是一些追踪10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对多动症的预后,已有了较详细的了解。较早期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动症为自限性疾患,成年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另一种则认为,多动症预后不佳,到青少年和成人后仍有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冲动任性、人际关系不良等等。近10年来的研究,分别研究单纯多动症、多动伴品行障碍及单纯品行障碍的预后。国外有人对20例3岁时考虑有多动症的患儿,每两年追踪1次至15岁,共追踪12年,发现其中仍有10例有问题,2例仍诊断为多动症,其他8例为各种行为、情绪障碍或认知问题——如阅读困难等。另有人报告追踪50例男性多动症,至青春期以后(16~23岁,平均年龄18.3岁),发现50%有DSM-Ⅲ-R诊断的精神障碍,包括注意障碍等等;其中30%有两个以上的DSM-Ⅲ-R的诊断。总之,现代的研究也提示本症预后并不乐观,约半数以上成人后仍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多动症儿童的血型分布有何特点?  魏瑞陶等通过对106例多动症儿童的血型分布调查,结果发现:B型患儿47例,占44.34%;O型31例,占29.25%;AB型15例,占14.15%;A型13例,占12.26%。据日本人报道,B型血型的人性格是:我行我素,最怕受约束,随心所欲,较为大意,丢三拉四,固执,顽强,任性,情绪多激动,在与别人谈话时时坐时立,手足不停,常给人以坐立不安的印象。这些表现往往在幼儿期也可显露出来,似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而上述调查106例多动症患儿血型分布以B型患儿占第一位,故是否B型多动症患儿的某些临床表现与血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多动症儿童的骨龄较正常儿童有区别吗?  据徐勇等报道,通过54名多动症儿童和54名正常儿童骨龄的对比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骨龄落后于正常儿童的骨龄。儿童的骨骼年龄是根据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来确定的,它不仅能说明儿童骨骼的发育成熟水平,而且能反映全身发育(包括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因此,骨龄目前被认为是反映个体儿童身体发育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通过对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骨龄的比较,发现多动症组儿童骨龄落后的人数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说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其发育成熟水平较低有关。多动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甲皱微循环检测对比有何不同?   王立华等通过对多动症患儿50例与正常儿童15例的甲皱微循环的对比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较正常儿有显著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血管异型管袢增加、开放支数减少,管袢长度变短及血管周围情况的改变,如渗出增加,视野不清等以及管袢顶部瘀血等皮肤循环灌注不良的表现。这与国内学者报道的中医“气血虚”、“血瘀”的理论相一致。与多动症脏腑功能不足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形神不足”的证候特点相一致,另外,部分多动症患儿有产伤、颅脑损伤史或气虚等因素,与“血瘀”的微循环改变也基本吻合。血浆生长抑素、β-内啡呔与多动症关系如何?  赵亚茹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3例多动症患儿的血浆生长抑素和β-内啡呔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32例正常同龄儿童作比较,结果发现:病例组血浆生长抑素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对照组,血浆β-内啡呔含量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血浆生长抑素广泛分布于脑内,在神经系统内主要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脑室或海马内注入血浆生长抑素具有全面觉醒的作用,脑的觉醒是注意力集中、学习、记忆的前提,有人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是脑觉醒障碍,而上述病例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支持脑觉醒障碍的病因学说。  β-内啡呔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动物学习、注意、活动等功能的调节,并具有抑制苯丙胺所诱发的动物多动症的作用。本组患儿其血浆β-内啡呔与对照组无差异,可能为β-内啡呔的水平相对不足,需要较高浓度才能抑制多动症的症状。国外有人认为,多动症患者体内的β-内啡呔水平不能在学习时升高,而这种β-内啡呔的升高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不具备这种先决条件则可能使儿童出现多动症的表现。“脑活素”可用于治疗多动症吗?  有人用奥地利产脑活素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穴位注入观察治疗,认为该药对多动症临床控制症状有效。  脑活素是一种脑蛋白水解产物,是无蛋白质的标准化器官特异性氨基酸混合物的水溶液,具有改善脑代谢的功能。具体地说,脑活素能越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神经递质本身;含有生物胺及神经递质前体;具有记忆功能肽类的组成成分等功能。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多动症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枢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处某种神经递质的不足,故而脑活素用于治疗多动症便有了较充分的理论根据。如何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校内治疗?   目前,有作者提出对于智能正常而学习困难的小学生要考虑到多动症的可能性。据国外某些地区的报道,小学生发病率为4%~10%。故国内许积德等提出校内治疗的建议,即由每班教师每晨(必要时中午)集中发药治疗,观察药效,并针对患儿的特点及以往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医师应主动了解治疗效果,并综合患儿、家长及教师的反应(如药物的副作用),调整药物的剂量、改换药物或停药。这样,几方面互相配合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何用“脉图法”研究多动症?  “脉图法”是采用CDE型血液循环动力学检测仪(简称脉图仪),按操作规程获得左关脉的脉图参数值。  邓慧英等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对多动症的诊断标准,选取了多动症70例,与同群体中随机抽取的66例正常儿童作对比,全部测得7项血流动力参数值,并对两组计算结果进行“t”检验,之后发现,多动症与正常儿童比较,交感反馈系数升高(即亢进),副交感反馈系数降低(即减退),从而提出小儿多动症的病机之一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为多见;并通过反映心肌收缩力的3个指标(射流压力时间常数、喷血压力、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均降低,提示缺钙可能是多动症的病机之二;此外,又通过2个与微循环有关的指标(综合反射系数和血流平滑度)均不正常,综合反射系数患儿较正常儿高,而血流平滑度又比正常儿低,提出了多动症的病机之三是与微循环受损有关。如何用“中医计量诊断”判别多动症?  肖代齐等报告了多动症中医计量诊断的研究结果。他们应用二值回归方程,对多动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处理,确定了计量诊断值,经过临床验证,符合率为9868%,他们认为,此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实用价值。  二值回归方程:Y=a+Σ020i=1bixi  确定临界值Y=0,把实际观察得的X1,X2……X20的值代入上方程中求Y值,用求得的二值回归方程判别观察对象。  上公式具体为:(中医诊断公式)  Y=a+(bix1……bix20)  当辨证要点的指标为阳性时,xi为1,辨证要点表现为阴性时,xi为0,a=10为常数,将辨证要点的项目,在表中查出回归系数bi,代入公式,结果:若Y>0为正常值,Y<0为多动症患者。 对多动症患儿应如何护理?  对多动症患儿,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治病的信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制力;第二,要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家长和老师要多体谅、关心患儿,对其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切忌简单、粗暴或过分迁就;第四,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或决定停、换药,注意坚持治疗,不要让孩子擅自终止用药。如何对多动症的父母进行心理治疗?  父母对多动症患儿治疗的态度、方法,常常是多动症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关键。因此,要教育父母认识患儿症状的性质,共同分析可能促使症状持续的环境因素,以及治疗的原则。诸如:学习帮助患儿避免过度兴奋、激动及过度疲劳,正确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建立生活规律;学会帮助儿童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等;克服简单粗暴、过分溺爱等不良教育方法。国外有人提出将父母与儿童间的相互关系及不适应行为进行电视、磁带录像,然后再放映出来,让父母能更清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对患儿进行帮助。当父母有病态心理时,应给予父母个别治疗。特别当患儿成了家庭中的“替罪羊”时,则对这类父母的心理治疗,更成了治疗儿童的关键问题。家长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孩子?  作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得了多动症和得了其他病一样,虽然表现不同,但和其他病儿一样需要关心和体贴。不能误认为小儿的病态是“不学好”、“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那些不受欢迎的病态行为而动辄责打,否则加重了患儿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更差,长此下去,患儿的症状势必加重。  对于医生认为需要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当按医嘱给其服药并仔细观察其反应,并将服药后的情况如实反映给医生。因为医生主要是根据父母提供的情况来判断服药的效果和进行药物或剂量的调整的。  孩子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过度疲劳,避免嘈杂的环境、不适宜的责打等,保证充分的睡眠。如有食欲减退,可改为饭后服药,并适当加餐和增加营养,故家长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在家中感到愉快和温暖。平时要让患儿过有规律的生活,制订作息制度,让他们按时起床、就餐、就寝等等。  对于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无论是服西药还是中药,均需一定的疗程,家长务必与医生配合好。 学校老师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学生?  作为老师,应当给多动症的患儿多一份关心和帮助。比如,为了便于督促,可把他们安排坐在第一排,这样在老师的不断督促和指导下,他们不适宜的行为相应减少;可组织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打乒乓球为例,一方面可使他们过多的精力得以疏泄并学习遵守一定的规则,另一方面打球必须集中注意力,平衡身体,协调动作,对改善他们的病症很有好处。但应当避免剧烈竞赛的体育活动。  作为老师,还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多动症儿童,不能在其他同学面前羞辱他们,更不能把他们赶出教室或学校。否则,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引起情绪波动和敌对行为,甚至自暴自弃,失去纠正病态行为的信心。  多动症儿童一旦有了进步,老师应给予表扬,使患儿增强信心,逐渐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和正常行为。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如何调节?  由于多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证候,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之品,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对于多动症的不同证型,可采用相应的饮食疗法。  (1)百合、甘草各10g,大麦30g,红枣15g,加水适量煮水服,1次/日,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或以猪脊髓,淡盐蒸服适量,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多动症。  (2)龙眼肉500g,白糖50g,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伴少许白糖装瓶备用,每天服2次,每次4~5颗,连服7~8天,或芡实100g,甘草18g,大枣15枚,水煎服每天早晚分服,连服数天。适用于心脾气虚之多动症。  (3)竹笋15g,荸荠9g,红糖适量,水煎饮汤,每天1次,连服。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扰心之多动症。多动症有哪些预防措施?  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而多动症的表现是一组症候群。目前西医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就以上可能的致病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供作参考:  ①要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②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生育,使家长可以精心抚养子女,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③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提倡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④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⑤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渡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⑥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⑦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妊娠期妇女应如何避免多动症的发生?  多动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大脑损伤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妊娠期孕妇的思想、情绪、饮食起居,能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故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刺激。正如《叶氏竹林女科》中说:“宁静即是胎教……,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漏,恼怒则气塞不顺……。欲生子好者,必须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生子性情和顺,无乖戾之习。”  此外,孕妇还要慎避风寒暑气,预防疾病,慎用药物。注意多摄取清淡易消化而又富含营养的食物。禁吸烟饮酒,避免中毒。定期作产前检查,防止异常分娩的发生,减少新生儿大脑受损的机会,等等。什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即GillesdelaTourette′ssyndrome。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我国目前把其归属在“行为障碍”范围。美国1993年资料报道,在美国整体人群发病率0.07%。国内未见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大多认为近年有逐渐增加趋势。多好发于儿童,以5~7岁发病者最多见,14~16岁仍有发作。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女孩发病比男孩早,治疗见效较男孩慢。如治疗不及时可延至成人。发病性别男>女,比例约为3~4∶1,病程长,反复发作。少数至青春期自行缓解,大部分渐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大脑基底神经节发育及功能障碍有关。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及感染等均有一定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命名是如何演变的?  1825年Itard描述了一位法国年轻贵族女人的病情:7岁起患有不自主抽动,开始头部和手臂抽动,以后累及面部和肩部。当时并无命名。1885年法国医生GeorgeGillesdelaTourette报告了8例相似病例,并进一步描述了疾病症状和阐述了疾病本质,所以后人便称此病为Tourette综合征。根据其多组肌群抽动的发病特点,又称为多发性抽动(mulfiplefics)或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icmuitipleTic);其抽动、发音多为爆发性突然发作,又称冲动性肌痉挛;临床上可见进行性运动和精神症状,故又有人称为进行性抽搐;有部分病例若干年后出现秽语现象,即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主要是多组肌群同时或相继刻板抽动,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眼、皱眉、皱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症状轻重常有起伏波动的特点。感冒、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者因干扰课堂秩序而停学。什么样的孩子易患抽动-秽语综合征?  从年龄讲,儿童及少年期多发,大部分在5~12岁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1次发病。性别方面,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早产、难产、剖腹产儿多患此病。其中以剖腹产儿最多见。另外,性格内向、行为异常、胆小、性情执拗、人格发育不全的孩子亦多见,家族中有类似病史,与精神、行为异常有血缘关系的人易被遗传而发病。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应看什么科?  抽动-秽语综合征以头部、躯干、上下肢的重复抽动为最多见症状,同时伴有异常发音和行为异常。《实用儿科学》将其列为“行为异常”范围。儿童医院早先一般不设精神、行为科,非精神病的行为疾病多由神经科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来国内外均以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有一定关系,所以家长可带患儿到神经科及综合医院儿科就诊。80年代始,中医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方面显示优势,所以可到中医院的儿科、儿童医院中医科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古代中医文献有无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记载?   古代中医文献无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名的记载,但其相似症状可见描述,如《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曰: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幼科证治准绳·慢惊》描述:“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胃中有风,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明·保婴摄要》薛己在惊搐目直中记载一小儿两目动札,手足发搐,用健脾祛风药治疗而愈。抽动-秽语综合征相当于中医什么病?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及脏腑辨证观点,历代中医学者多把本病归于慢惊风、抽搐、筋惕肉、肝风证、风痰证范畴,亦有人归于振掉、痉风、心悸、怔忡、胸痹、梅核气、郁证范畴。怀疑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后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不停的挤眼、皱眉、清嗓子或不停的抽动时应怀疑到此病,但不要惊慌乱投医。因本病发病率较低,而且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很多,所以一些小型医院或非儿科专业医务人员对此可能认识不清。诊断不明确,势必影响治疗。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大、中型医院有经验的儿科专业人员处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专家有哪些(一)?  邹治文,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儿科研究员,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43年。在大量门诊工作中,对本病认识较深。提出抽动-秽语综合征从肝论治的观点。认为本病属“肝风证”范畴,标为风火痰湿,本为肝、肾、脾三脏,以肾阴不足,肝风内动证最为多见。症状除抽动外合并烦躁易激动,睡眠不安,大便秘结,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数等。治疗当从肝论治,以滋肾阴、平肝风为主。兼以健脾、清心、安神。注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以本为主。本病病程长,治法贵在宗法宗方,随症加减,不宜用强镇之法使其一时安静,难以根治。应长期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专家有哪些(二)?   刘弼臣,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东直门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中医理论造诣颇深,提出抽动语综合征从肺论治的观点。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为六淫引发、风痰鼓动、上犯清窍、流窜经络而致。频繁挤眼、口角抽动应责之于风,喉中怪声或不清为痰随相火上升,循径上逆,痹阻咽喉,形成木火刑金之势,金鸣异常出声怪异。故从肺论治,治其根本,祛风除痰,痰消风去则抽动、秽语自止。但肺病日久,必伤及脾,使肺脾俱虚。所以在病之后期要采用补法,补其母以益其子,健脾益肺,使卫外功能增强,外邪难以侵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西医专家有哪些(三)?  许克铭,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从事小儿神经科临床,科研30余年,很有建树。  徐光芝,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30余年来从事神经科门诊、病房管理,经验丰富。  尹公礼,武汉市汉阳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对一些难治性抽动患儿用抗病毒法治疗,疗效明显。中医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机认识怎样?  中医认为,阴主静,阳主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动静协调。小儿时期“稚阴稚阳”,生长发育迅速,所需阴精最为宝贵,一旦阴液不足即表现阳气偏亢。小儿又有“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无论外感或内伤,每易邪气枭张,神气祛弱,邪易深入,扰乱正常阴阳平衡,阴精不足,筋脉失养,则抽动不止。  风善行而数变。风邪留恋肌腠,风燥伤阴,阴液不足,则风动而肌抽,内风被引,风行血虚,肝风内扰之候即成。  湿邪困脾,运化失常,水湿停留,积聚成痰,痰浊蒙蔽清窍则不自主动作及不自主秽语,痰湿阻络,筋脉痹滞,而肢体、肌肉动不住。  外感热邪或风从火化,均至火灼真阴,肝肾之阴受损,阴不制阳,水不涵木,筋脉失养则抽;火挟痰上逆,阻滞咽喉,则咽中不利;肺金异常,则出现喉中异常发音。  总之,阴虚而致阳亢是主要发病机理;肝风痰火是主要致病因素;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中医“肝”是什么关系?  肝主疏泄,喜条达,主藏血。肝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其声为“呼”,其变为握。小儿时期“肝常有余”,内、外致病因素,皆易引动肝风。   小儿情绪波动,肝气旺盛或郁结,肝失其疏泄之职,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气郁日久,积而化火,火极生风,而现肝风内扰之候。  肝失藏血,血虚生风,肝风内动,风阳上扰,伤及头面故现伸头缩脖,皱眉眨眼。  肝血不足,血不荣筋,筋脉失于濡润,致伸屈失常,四肢肌肉震颤不休。  肝性刚直,肝风内动致使难以畅其通达之性,以呼叫为快,故口内异常发音或秽语。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中医“肝”是什么关系?  肝主疏泄,喜条达,主藏血。肝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其声为“呼”,其变为握。小儿时期“肝常有余”,内、外致病因素,皆易引动肝风。  小儿情绪波动,肝气旺盛或郁结,肝失其疏泄之职,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气郁日久,积而化火,火极生风,而现肝风内扰之候。  肝失藏血,血虚生风,肝风内动,风阳上扰,伤及头面故现伸头缩脖,皱眉眨眼。  肝血不足,血不荣筋,筋脉失于濡润,致伸屈失常,四肢肌肉震颤不休。  肝性刚直,肝风内动致使难以畅其通达之性,以呼叫为快,故口内异常发音或秽语。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中医“脾”是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土脏,喜燥而恶湿。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口、唇有密切关系。脾病则见咧嘴、扭嘴等口唇怪异动作;脾主肌肉,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则筋惕肉,表现为肌群不自主抽动。  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而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心悸怔忡等;精血亏损,水不涵木则肝火旺盛,出现抽搐及行为异常,性情暴躁等。  脾失于运化水湿,致使水湿积聚,凝结为痰。痰湿阻滞,蔽阻心窍,心神失主则不自主抽动、秽语等。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中医“肾”是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通于脑。肾为水脏,肾藏志,小儿先天疾病多认为与“肾”关系密切。肾阴不足,精髓亏损,脑失所养,则动作不能控制或只能短时间控制;日久则影响智力发展,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肾主水,心主火,阴水不足,水火失济,则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心不能主言则现重复语言或有秽语骂人。  真阴不足,水不涵木,则现肝木独亢,肝火旺盛,引动肝风则抽搐无常,且见性情暴躁甚有伤害行为。  肾阴不足,相火内炽,痰随相火上升,循经上逆,痹阻咽喉,形成木火刑金之势,金鸣异常则症见怪声。此为本证源于肾而发于肺之机理。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之肾不足实为肾阴虚弱,故可多见舌质红绛,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西医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的总体认识怎样?  西医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既往认为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特别是与多巴胺功能有关。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伤、性激素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国外虽然进行了不少有关研究,但由于各类神经元、神经递质及其浓度水平和相拮抗介质在动态平衡上的复杂性,仅用某一种递质的变化来解释,做结论,显然是不完善、不确切的,其真实病因还需进一步揭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哪些因素有关?  围产因素:母孕期高热、先兆子痫、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腹产等。  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精神因素:惊吓,情感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的动画片等。  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其他: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心理因素是什么关系?   近年来,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心理学的联系已被证实,已知行为与感情方面和抽动-秽语综合征虽没有内在联系,但不否定其相互联系。抽动-秽语综合征可发生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严重影响在学校和家庭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交往,缺少自爱自尊。同时抽动受情绪的影响,患儿兴奋紧张时增加,而在注意力集中时减少。不少学者尝试心理治疗,报告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无明显效果,而对于继发于抽动-秽语综合征引起的情绪、行为、学习困难和注意力障碍则有很大益处。所以,心理因素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情轻重有一定影响,而治疗时不能单独用心理疗法,只能做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精神因素有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个人承受压抑时一种反抗心理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病人在精神有压力时症状加重,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时,抽动症状可减轻,因而多数人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社会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与抽动症状的减轻或恶化有相关关系。但临床亦可见到有部分患儿起病与精神关系不大,而单纯用心理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无效。所以推测,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可能与感冒、发烧等原因一样只是患儿的诱因,而不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否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一些患者肌张力有改变或精细运动缺损,这些神经系统体征提示有器质性损害。而围产期有损伤病史的儿童发病率亦高,亦支持以上结论。从少数尸解报告(因本病是非致死性疾病,尸解病例很少,多为个案报告)发现在纹状体含多巴胺丰富细胞群中有一种异常的细胞类型,这种异常细胞可能是损伤后的结果,也可能是本病的病理学基础。另有人在尸解中进行精细细胞系统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发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患者苍白球外侧背部完全缺乏dynorphin样阳性绒毛样纤维,腹侧亦很少。因此认为从纹状体纤维投射致苍白球中的dynorphin减少,可能为此病病人的脑病理改变。影像学检查见到,1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全部左苍白球明显小于右侧。豆状核平均体积比正常人小,两侧基底节体积不对称。  从以上国内外资料看,基底神经节的病理性改变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亦即此病可能合并基底神经节部位的器质性改变。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哪些神经递质有关?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神经药理学及神经生化学方面的发展,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神经递质学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涉及以下几种:   (1)多巴胺(DA):氟哌叮醇是一种高效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用氟哌叮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故反过来证明患者的纹状体内存在过度活跃的多巴胺系统。服用加强多巴胺系统活动的药物如L-多巴、苯异丙胺、苯哌啶醋酸甲酯等可使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情恶化,似乎亦能间接证明这一观点。但由于大脑取样的困难,至今并未见到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脑组织内多巴胺含量测定的直接证据。高香草酸(HV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主要代谢产物,通常被作为多巴胺活性的主要指标。在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中,有人报告,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治疗前脑脊液中高香草酸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在治疗后水平提高。这种变化,推测为突触后多巴胺受体为药物阻断后,突触后神经元反馈性兴奋,突触前神经元使多巴胺细胞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从而相应的代谢产物增加。这一现象又提出一问题,抽动-秽语综合征不单是存在中枢多巴胺活性过度,而且有突触后受体超敏感。虽递质释放正常,但由于超敏的受体引起效应细胞的反应活动过度。  (2)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是去甲肾上腺的一种代谢产物,国外有人测定了患者血浆中代谢产物的水平,发现在有些病人中水平升高,从而推测可能存在中枢去甲肾上腺活性增高的因素。  (3)5-羟色胺:在生理情况下,5-羟色胺脱氨基代谢为5-羟吲哚醋酸。丙磺舒可以阻断此代谢产物的运转,故丙磺舒负载试验可以增加脑脊液中5-羟吲哚醋酸的浓度。国外有人进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丙磺舒试验后,发现此浓度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故推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存在5-羟色胺神经元的缺陷或受体的高敏感性,应用5-羟色胺的前身——L-5羟色胺酸使患儿症状改善,亦间接证明抽动-秽语综合征与5-羟色胺代谢有关,另外也有报道与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有关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家族性吗?  有学者在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早期,即认为本病与遗传有关。1920年开始,大量的研究发现家族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在许多家族成员中伴有慢性运动性抽动的发生率可达30%~40%。几乎各种遗传方式均可发生,并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基因突变是主要遗传方式,但不能除外多基因遗传。疾病严重性亦不因代代相传而增加,男性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的为45.9%,女性具有阳性家族史的为62.2%,有人报告一组9对双胞胎儿童中7对同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并随访他们的子女亦有患此病者,Jenkins报告了一对同卵双胎者同时患抽动-秽语综合征。以上均说明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家族性、遗传性。我国有一家多例患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报告吗?   早在19世纪就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有遗传因素,国外亦有家族性存在的报道。我国家族性报道较少,1984年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任民等报道一家族兄妹二人先后发病,其父亦患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例,较典型,转录于下,以引起注意。例1程某,男12岁,学生,患儿缓慢性进行性不自主四肢多动,伴挤眉弄眼4年,于1981年8月17日入院。4年前老师发现患儿上课时常出现急速而短促的挤眉弄眼、努嘴、扭颈等不自主无节律动作。且日益频繁,尤以精神紧张或激动时加重,另有在行走中突然两手紧按腹部,双腿紧夹或蹬足跳跃动作,自己不能控制。近来喉部常有干咳样“嘿嘿”声,入睡后上述症状消失。足月顺产,无其他异常病史。脑电图各导联有散在14~18cps波及短程4~7cps波。用氟派叮醇效不佳改用三氟拉嗪好转。例2,为例1之妹,女,9岁,以发作性不自主四肢抽动3年,喉中“哼哼”声3个月,于1983年1月14日入院。患儿6岁起常出现不自主快速而短促的全身不规则抽动,如耸肩、屈胸、缩颈,每次持续约1秒钟,每阵连续3~5次不等。情绪激动时频繁,入睡后消失。手中不论拿到何物,常不能控制地用力捏、扯或摇动;徒手时常搓衣角,摸头发。近年来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近3个月来喉中常发出“哼哼”声音。自称不能控制。患儿早产20天。检查时平举双手可见两上肢频频以近端为主突发闪电式短促抽动。抗“O”、血沉均正常。服用氟派叮醇并用吡啶斯的明后好转。追溯病史及家族史,知其父亦有不自主眨眼、耸肩等症状,但年龄已过青春期,其症状有所好转和减轻。这一典型家族性抽动-秽语综合征,进一步肯定了家族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存在。在临床工作中如遇有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应注意寻问其家族史。抽动-秽语综合征遗传方式是怎样的?  近代研究已提出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遗传易患性问题。但明确的遗传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对13对双生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研究表明,其单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率77%,双卵双生子占23%。对其基因研究,发现外显率不同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家系研究亦得出同样结果。故有些人认为,此病可能为伴有不同外显率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但也不排除非遗传性因素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达的作用。如妊娠期服用止吐药或其他药物而致基因发生改变等。上呼吸道感染能诱发抽动秽语综合征吗?  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抽动-秽语综合征报道较多见,可能因为病毒感染影响纹状体部位的神经递质,诱发了本有此病遗传缺陷人的发病。中医认为,上感多为风邪外侵,风善动摇,外感风邪易致抽动,外风引动内风则肝风内动而致此病。其具体表现为,初起可见咽痛、发烧,同时或后期患儿清喉声不断,有强迫性或怪异发声,至上感症状及咽部充血消失,其症状不减或渐加重,伴有头面部及肢体的不自主抽动。此类患儿在治疗时要注意在治疗外感药中加用熄风镇惊之品。有的患儿随上感症状好转其抽动可消失。如仍有抽动,则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哪些药物可诱发抽动-秽语综合征?   当用药物治疗其他病时引起类似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据报道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病病人时,有1例诱发了此病。症状典型,且症状轻重与药物剂量成正比,停药后症状可渐消失。用公认的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的氟哌叮醇可抑制发作。氯氮平是通过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神经递质通路而起到抗精神病治疗作用的,而抽动-秽语综合征被认为是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多巴胺活动过度而致。氯氮平似乎能选择性增强此处的多巴胺功能,从而引发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动。但不是每个人都发病,故与个体遗传有关。说明氯氮平在个别人可诱发此病。  卡马西平也有类似报道,应引起医者注意。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主要表现是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突然、快速、重复的抽动,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行为改变等症状。早期抽动以面部为主,继之颈肩部,渐至躯干、四肢。少数患儿不自主骂人及模仿别人的语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控制不住地乱跑等。抽动-秽语综合征中抽动的特点是什么?  抽动-秽语综合征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抽动特点如下:抽动多以快速、多组肌肉同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等;头颈部肌肉抽动则为点头、摇头、扭头、挺脖子、耸肩等;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喉部肌肉抽动则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唾沫,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以上各组症状,有人同时出现,有人是先有一组症状,一段时间后换一组或加一组症状。抽动发作时意识清楚,用意识可以短暂控制,入睡后抽动消失,性情紧张时加重。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的变化规律怎样?  抽动是本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特点,75%~90%的患儿自述在发作前有眼睛不舒服或颈部不适感觉,随即出现单眼或双眼眨动,用力甩头部的动作。其不适感可在一次动作中缓解。部分患儿的抽动与当时的想象或试图讲话的内容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以后在无任何感觉和意识的参与下即出现刻板、多变、难以自制的肌群抽动,这些好象有目的抽动,实际上是自发动作,当连续发生时,即为复杂性抽动的表现。如患儿初起面部发生轻微抽动时,用夸张面部表情的方式来加以掩饰,多次发生后,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和试图掩饰的表情交织出现,导致面部重复出现的“鬼脸”样现象。为了克制或掩饰还可能出现更复杂古怪的动作。如在坐姿时为了掩饰面部及颈部的抽动,在发作时患儿下颏突然触膝,手指抽动时则用旋转手指及上臂以掩饰,下肢抽动时则以用力跺脚来掩饰等。掩饰的动作比实际抽动的动作幅度要大。由于这些掩饰动作与不自主抽动动作的交替,使症状复杂化。到后期表现更为明显、典型。 抽动-秽语综合征中抽动的易发部位在哪里?  多发性抽动是多组肌群同时或相继抽动,但其易发部位不尽相同。国外有人总结666例多发性抽动患者抽动症状终生分布的百分比如下:单纯抽动:单纯面部抽动占93.1%;头颈部抽动91%;上肢抽动者68.6%;下肢抽动者40.7%;躯干部抽动者46.5%;单纯发音抽动者98.5%;而复杂运动抽动者68.5%。受累最多的易发部位是头颈区。抽动-秽语综合征发音抽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发音抽动即表现为异常发音。可单独出现或与其他肌肉抽动同时出现,发生率为79%~98.5%。引起发音抽动的最多见部位为喉部肌肉,抽动时发出爆破声、呼噜声、干咳声或清嗓子声;其次是舌肌抽动则为咂舌声、嘘声、吱声、嘎声,鼻部抽动则为喷鼻声、气喘声、嗤之以鼻声状的发声动作或哽咽声。表现在说话时则为口齿不清、含混、异音及语音延迟、音调强弱不匀等。多在句子末尾或需要停顿时出现语言障碍,为了纠正或掩饰,患儿常提高音调,以喧闹声、嘈杂音喊出障碍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发音抽动何时最为明显?  发音抽动和其他肌群抽动一样,在紧张及激动、恐惧时加重。而发音抽动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讲不常用词语之前发生,包括有逻辑关系的文字、否定词、拒绝别人的文字,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文字或恼怒、疲惫之后的语言,尤其涉及到与人或性有关的文字时,抽动发作最为频繁和加重。约1/3的患者由于紧张或脆弱,常把要表述的内容或词语用他自己的方式或非正规语言表述出来,故其语句显得单调生硬,使正常语言节律破坏,有时突然变成难以听清的耳语声,甚或只见患者表达的口形听不到发声。对此患者唯恐表达不清再重复一遍,或犹豫是否要重复时,就表现为重复语言。这也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当不自主发音抽动呈现为复杂的“唠叨”样或“咒骂”状时,即为秽语症。抽动-秽语综合征中秽语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秽语的特点是在最不适宜的场合和地点,以罕见的、高亢的语调,毫无道理地大声表达淫秽词语。秽语多见在交谈的初始或结尾时,内容涉及性交配、排泄、亵渎性词语。国外有人用计算机模拟抽动-秽语综合征中秽语的形式,分析发现,秽语概率发生最多的原因设想可能与“脑功能短环行路”有关,使类似秽语的相关文字高概率系列出现,产生多量秽语词汇。本病患者有良好的自知力,但对秽语几乎无自制力,有时为了控制秽语的出现反而呈现连串的脏话。为了防止秽语,患者常自行修正文字或乔装字语,以解脱难堪境地。另外还有精神秽语和秽语行为。精神秽语是患者头脑中重复思索某个秽语词汇,但不表达出来。秽语行为是用手势或发泄秽语的行为表达秽语内容,其手势表达的方式或姿态与个体文化教养有关。 抽动-秽语综合征中模仿现象是怎样的?  在本病中,有部分患者出现模仿现象。最常见的模仿形式是模仿人类的语言现象,还有模仿动物的鼻音、叫声、电视中特殊的声响等。还有的是重复叫唤会话的整个句子或重复叫唤自己的名字。也有人反复执行愚昧诙谐的动作如致意性接吻,呱呱叫,自发地反复出现象征胜利的“V”形手势等。故此又导致抽动-秽语中的行为紊乱问题。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否有行为紊乱?  国外研究此病较早,在1985年就有人报道精神不稳定存在于大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例中,认为精神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另有报道认为85%左右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伴轻至中度行为紊乱,而行为紊乱是本病整体的一部分。总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大部分有行为问题,但其轻、重程度不同,轻者只表现躁动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或行为退缩。重则呈现难以摆脱的强迫症状、注意力缺陷、多动、破坏行为、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否有强迫行为?  《国外医学》报道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强迫性障碍发病率为28%~67%。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是以反复出现刻板的行为和/或观念为其特征。强迫观念包括:强迫计数,强迫性洗手,有的难以自制的触摸物体或他人等。强迫行为与反复抽动有时是重叠的,如反复触摸物体或躯体的愿望和动作即是代表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又是复杂性抽动动作。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有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在小儿快速发育时期很少合并强迫性障碍,多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期才出现或加重。在病因学上有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有相同的缺陷基因,但尚无定论。抽动-秽语综合征合并儿童多动症吗?  据临床及资料来看,抽动-秽语综合征合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25%~50%。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约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的症状。  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本身具备多动症状还是两种病之间有一定关系,国外有人做了大量工作,发现两者遗传基因之间无相关关系。因为在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亲属中多动综合征患病率与普通人群中多动综合征患病率基本相同,并无增加现象,而在同时有抽动-秽语综合征和多动症亲属的儿童中比只有前者亲属的患儿多动症患病率高8倍。说明两者基因缺陷无相关性。   另外,治疗多动症的精神兴奋药能引起肌群抽动,这也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多动症同时存在的一个原因。如利他林,匹莫林等可引起易感个体的多动患儿肌群抽动。有人报告用精神兴奋剂治疗多动症1520例,出现抽动率为1.3%,说明发病率不高。但如大面积应用也可引起不少人抽动,所以当抽动-秽语综合征合并多动症时,要注意询问是否服用了精神兴奋药。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智力如何?  大多数研究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智商平均在100左右,属正常范围。有一组研究对28例患儿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lsc-R)进行智力测定,结果发现此组患儿的平均智商在正常范围,语音智商和操作智商差异亦在正常范围。用相同的方法亦有人做出不同的结果,认为此病患儿存在一定的智力缺损。用神经、生理测定量表调查神经生理损害,发现约半数抽动-秽语患儿存在智力缺陷。总之关于此病患儿是否存在智力缺陷问题,国内、外尚无定论。目前研究可见两种观点。我们临床观察300例认为,此病患儿不存在明显智力问题,少数智力低于正常的表现,更多的是由于此类患儿不自主运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是否有记忆与注意缺陷?  据国外资料报道,用Halstead儿童神经心理成套量表测试2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提示有空间记忆力缺陷,亦有人进行事件相关听觉诱发电位及Knoxcube测验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特殊注意缺陷及视觉注意广度损害。但多数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可能有记忆损害,但不是主要问题。应注意的是精神抑制药物如氟哌叮醇能影响学习和行为,所以在分析神经心理缺陷时要注意药物的作用因素。但亦有一组报道各25例,发生抽动患儿服药组与未服药组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差别无显著性,提示精神抑制药物对多发性抽动患儿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当然服用剂量也有很大关系。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是否有感知觉缺陷?  通过国内外资料综述认为,此类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觉缺陷。用多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此病患儿在空间、运动和图解技能等方面存在缺陷。在积木、拼图能力、译码能力和视觉运动技能方面得分低,故认为可能是由于基底神经节神经生理功能失调而继发的视觉空间组织能力和视觉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缺陷。亦有人以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总的认知水平上没有明显缺陷,只是在某些特殊功能区存在缺陷,如视觉运动区和视觉图解区。在接受言语技能方面及道路追踪测验适应速度变化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是否有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也是行为问题的一种,当被老师和父母认为学习能力下降需要专门教育时为学习困难。在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中,伴有学习困难的约占24%~50%,除部分伴有感知觉损害,视觉运动技能低下,阅读及计算能力损害外,多数是由于其本身的不自主症状而致。如不能控制的抽动和发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严重肢体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作业完成困难等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老师和同学的鄙视和嘲笑使患儿产生厌学情绪等亦是不同程度学习困难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学习困难是可逆的,随着病情的好转,学习成绩亦可随之提高。希望家长和老师要有清楚的认识,以采取相应措施。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合并偏头痛吗?  有研究发现儿童期偏头痛在抽动-秽语组发生率占26.6%,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偏头痛的发生率(4%~7.4%)。认为伴偏头痛的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代表此病的一个亚型。主要发病原因是与5-羟色胺代谢功能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紊乱为基础,与偏头痛的发生机理基本相同。所以抽动-秽语综合征和偏头痛同时出现在某些儿童身上,可能基于两者有相似的代谢异常。在临床中见到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伴有偏头痛时,要想到是其伴随症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是否合并睡眠障碍?  国外资料认为,12%~44%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伴有睡眠异常情况。认为本病的睡眠障碍是从非快速眼动相睡眠第3、4期向快速眼动相睡眠移行受损害。对抽动-秽语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多种波动描记睡眠研究,显示病人组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非快速动眼第4期夜惊发作,而正常对照组无类似表现。在一组57例该病睡眠调查报告中,有33%患儿有梦游和夜惊。还有的患儿表现失眠、多梦、就寝时间延长。这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有多动行为之男孩子,而且年龄较小的病人多见,有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倾向。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为什么有易怒及行凶现象?  在抽动-秽语综合征家族中有明显性格特征即为性情急躁,有破坏财物及行凶现象。并与抽动-秽语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国外有人把易怒及行凶问题划分为4级。O级:无易怒及行凶问题。Ⅰ级表现易怒,大喊大叫,打翻东西等,但未涉及破坏财物或袭击他人的行为。Ⅱ级:患者往往以破坏财物、杀死动物、伤害他人等行为发泄其愤怒。Ⅲ级:因易怒与行凶而至法律问题。此病可见以上不同程度的问题。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易怒及行凶的原因有二种:一为外因:由于其不自主怪异动作遭到他人讥笑或嘲讽,患者本身对躯体动作失去控制。二为内因:该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多巴胺可使患者在无外界刺激下也表现易怒与性情暴躁。动物实验显示,高多巴胺能促进剂不仅可诱发抽搐而且增强其好斗性与挑衅行为。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决断出焉。肝火旺盛则易引起难以控制的怒火,从而出现骂人或行凶现象。  所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易怒及行凶是病情的表现形式,见到此现象,应积极药物治疗,而不是压力或暴力能够解决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怪异症状发生率约是多少?  该病患儿由于多肌肉抽动出现一些怪异症状,但每个病人的表现形式又不同,其各症状发生率是多少呢?我国有人对14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脑电图、韦氏智力测验及家长问卷总结如下:挤眼、斜眼、耸眉、皱眉、咧嘴等面部肌肉抽动的占84%(118/141);点头、摇头者占47.5%(67/141);扭颈者占30.5%(43/141);耸眉者38.3%(54/141);手臂及腿脚动作者占26.2%(37/141);肛周肌肉抽动1例。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喉干咳74.5%(118/141);嗅鼻占9.2%(13/141);秽语8.5%(12/141);大喘气14.9%(21/141)。抽动始发部位以头面部为主。脑电图正常者占68%。平均智商98分。患儿行为问题总分及多动、强迫、焦虑平均分高于对照组。16例有焦虑占11.4%;11例有抑郁情绪;12例有违纪行为及攻击行为。28%(40/141)合并注意障碍多动症;26%(37/141)合并有强迫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内向型性格多见吗?  研究报道: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9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测试分析,试卷皆由本人填写,由电脑平分打印,并逐项比较分析被试者内外向性格、精神质、神经质三个方面及掩饰倾向。结果表明,内向人格和心理防御水平偏高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主要人格心理特征。  内向型性格既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成因之一,又是此病在病理进程中演化的结果。首先内向人格者往往比外向人格者有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前者积累的心理能量得不到适时宣泄,从而转换途径,改由各类运动性抽动、强迫症状以及声带抽动而发泄出来,以维持潜意识的心理平衡。再者本综合征病程较长,其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大,大部分患儿不能被他人理解和同情,反而遭到训斥、惩罚、厌恶,甚至敌视,所以患儿普遍产生或加剧了自卑心理,自我过分强调内省,自我注意的程度也逐渐加大。抽动症状的纠正动机强烈,结果适得其反。再加之常见的误诊,导致由初期单一症状向多元化、复杂化以及高频率、高强度发展。人格心理也由此朝内向化演变。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不常见症状有哪些?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一些不常见症状也是需要认识的,以防一病两治现象出现。   (1)裸露癖:部分精神缺陷病人表现为裸露癖,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亦有少部分合并此症状。男性约占16%,女性约占6%。国外有人把裸露癖分为四级:O级:无裸露现象;Ⅰ级:抚摸性器官;Ⅱ级:在家中限于家庭成员面前裸露;Ⅲ级:在公众前亦有裸露欲及裸露行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中,以上4级均有表现。  (2)遗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后期不少合并出现遗尿现象,约占36%(28/77)。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二便,如肾先天不足,失于管束,则现遗尿。  (3)攻击性及行为幼稚:对两个年龄组(6~11岁和12~16岁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行为和社会问题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年龄大的一组社会问题较多见。  (4)焦虑、抑郁、纪律问题、狂躁、恐怖症、口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5~20倍。  (5)少数人有自残行为,其中包括:自残容貌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关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势有轻重之分,国外有人分为3级。Ⅰ级:抽搐轻微,不影响学习与生活,无需治疗;Ⅱ级:抽搐严重,需要治疗;Ⅲ级:抽搐严重并影响患者生活。研究中发现,病势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关,平均发病年龄为6.9岁。症状自Ⅰ级至Ⅲ级随发病年龄增加而递增。Ⅰ级合并多动症者发病最早,平均年龄为4.65岁;Ⅲ级平均年龄为8.14岁,提示发病年龄愈晚,抽动症状愈重,愈需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要做脑电图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尚未明了,近年认为它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代谢以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有关。对该病有大脑器质性病变的学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持支持态度。认为此类患儿行为运动的改变与杏仁核-纹状体通路障碍有关,不自主发声可能由于扣带回基底节及脑干不规律放电产生。另外,本病做活体病理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影像学检查由于技术掌握、手段、标准不同,结果受一定影响。所以脑电图是最简单又无损害性的检查方法。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有必要做脑电图观测。  近几年用于临床的脑电地形图,对该病的诊断敏感性更高。有条件的可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详细检查情况可参见儿童多动症部分的有关内容。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电图异常吗?   近年来对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电图研究较普遍。其阳性率从3%~60%之间不等。较低阳性率的报道多为只做一次脑电图。如多次检查,特别是增加诱发试验手段,其阳性率可能会提高。脑电图波形无特异性、规律性,以慢波为多见,少部分表现尖波、棘波、棘慢波,可阵发性发作,有的可在换气后爆发。脑电图的异常与患儿性别、发病年龄、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关系。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像学可见到哪些异常?  随着影像学的深入发展,国外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亦有新的发现。1988年有人从73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中发现2例脑CT扫描显示中隔腔透明洞异常,而71例正常,似乎阳性意义不大;1981年在16例组病人中有6例有异常,包括轻度脑室扩大,Syl-Vian裂或皮层均明显。19例患儿做脑CT扫描,并与由婴儿孤独症、注意缺陷障碍和语言障碍以及由内科病人(头痛、脑震荡或内耳疾病)所组成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在脑室体积、右/左脑室比率、脑室不对称、脑密度分析,组与组间无差异。正电子发射段层扫描和改良NINCOSNEUROPET扫描机亦有类似报告。  这些检查旨在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无脑实质损害,目前普遍检查较少,阳性率亦很低,不是临床诊断的必需手段。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哪些检查方法?  (1)翻手试验:阳性率53.7%,可疑36.6%,10%为正常。  (2)空间位置障碍检查:观察患儿视觉、听觉,有联系的知觉综合功能有无异常,50%阳性及可疑。  (3)联带运动试验:联带运动是观察大脑对抑制和兴奋转换的共济协调功能的一种检查,83.3%阳性及可疑。  (4)智力测验。  (5)运动持久试验:查自我控制能力。  (6)默画试验:可粗略判断其智能状态。  (7)穿针试验:在一定照明度下,用统一线长和针型观察患儿1分钟穿针引线的次数。可了解患儿视觉力、注意力集中及精细动作的灵敏度,以及心理竞争状态如何。试验证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穿针引线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 翻手试验如何进行?  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有学者特别注意翻手时肘部不让摆动时,两手小指则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称之为“阳性”,用符号“+”记录。联带运动试验如何做?  联带运动试验:让患儿一手握拳捶击桌面,同时另一手在桌面上做前后方向搓动动作。连续做十次后,使两手迅速交换所做动作,再连续十次。能正确连贯地动作,结果为(-);不能正确动作,结果为(+)。基本上能按规定动作,但动作笨拙,尤其在转换动作时明显有困难者,结果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视觉诱发电位反映的是神经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这一传导通路自前至后贯穿大脑,前为视网膜,最后为枕叶纹状区。所以视觉诱发电位异常能反应大脑的功能异常。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要确定是否有脑器质性损害及功能性异常,做视觉诱发电位是有帮助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辅助检查有哪些?  (1)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排泄量。大多排泄量增多,但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2)脑脊液高香草酸(HVA)测定。  (3)植物血凝素(PHA)测定。  (4)血大脑γ2-球旦白抗体水平。  (5)脑脊液强啡肽水平。  以上辅助检查,对用于研究探索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学有很大意义,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学上由于检查的难度,不易普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用于鉴别诊断的检查有哪些?   (1)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以除外风湿性舞蹈病。  (2)肝功、血浆铜蓝蛋白以除外肝豆状核变性。  (3)血常规、免疫球蛋白以观察有无感染及免疫方面的缺陷。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我国尚无抽动-秽语综合征统一诊断标准。各医家或引用国外诊断标准,或根据病情特点设立自己的诊断标准。虽然不统一,但大体一致,基本包括了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神经系统检查,除外类似疾病。结合实践及《实用儿科学》(第5版1995年印刷),我们认为以下标准较确切。  (1)具有反复发作的眼、面部、四肢、躯干肌肉多发性不自主抽动。  (2)喉部异常发音及模仿语言,模仿动作。  (3)以上表现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4)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  (5)除外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类似疾病。抽动-秽语综合征DSM-Ⅲ诊断标准是什么?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关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  (2)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运动肌抽搐。  (3)出现多种不自主发音。  (4)症状渐轻与渐重交替出现。  (5)能自觉抑制症状数分至数小时。  (6)症状持续一年以上。 抽动-秽语综合征容易误诊吗?  临床可见,多数病人在症状出现几年以后才被诊断。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常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而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诊为慢性鼻炎等。②家长对此病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寻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是此病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③病人对症状有一定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④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提高医生及人群对此病的认识,有助于尽快诊断、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时为什么伴有腹痛?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点是多组肌肉不自主抽动,躯干部肌肉包括胸部及腹部肌肉等。由于肌群的不停收缩、放松、频繁运动,并且用意志难以控制,既使肌群已疲劳也不能停止抽动,产生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消散、分解,刺激肌肉神经而感觉酸痛。  腹痛可由很多种疾病引起,但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腹部痛疼特点是抽动时痛,放松后减轻。无呕吐,大、小便无异常。触诊时腹壁肌肉触痛,内部各脏器位置无压痛,反跳痛。听诊无肠鸣音异常。化验无阳性发现。  同样原理,不停抽动的各肌肉可引起相应肌群的酸痛,如胸痛、颈痛、上下肢痛等。  轻症不用特殊处理,重者可让患儿平卧,深吸气放松,家长或医者轻轻按摩痛处即可。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抽动的减少,痛疼也渐痊愈。孩子挤眼是毛病吗?   孩子不自主的频繁挤眼,不要认为是小毛病而忽视,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结膜炎:当小儿不注意卫生,用脏手、脏毛巾擦眼后,或病毒性感冒时,均可引起患儿结膜炎。由于炎症刺激,感觉眼不舒服故不停地眨眼。此类表现为急性发病。有相应感冒症状,眼结膜充血、水肿,目眦多。用抗炎眼药水可使症状减轻。②局部抽动症:由一组肌肉反复、刻板地抽动而致,开始于保护性动作,如患结膜炎时,眼睛的眨动被固定下来,即为眨眼性抽动症。还可因模仿他人或精神因素而致。此属功能性,即习惯性反应。③抽动-秽语综合征:不停眨眼伴其他肌群的抽动及异常发音,结膜不充血,无其他感染症状。总之对孩子的眨眼应引起重视,及时正确诊断很重要。孩子“清嗓子”是咽炎吗?  小儿上感后遗留下咽部发炎,由于炎性分泌物增加及咽后壁滤泡增生,使患儿自觉咽部有异物感,想用力清除掉,由此出现“吭”“吭”的清嗓子声音。有的可吐出痰样分泌物,大部分是干咳。检查可见咽红,扁桃体红肿,咽后壁多量颗粒状结缔组织增生。急性期还有发烧,咽痛,用抗炎抗感冒药可使症状减轻。  无上感情况亦有“吭”“吭”清咽声,且声音高吭,响亮,认真分辨其声音有故意放大的感觉。并有眼、眉、鼻等异常动作,不能长时间控制,且反复发作,持久不愈。检查可见咽部无异常情况。用抗菌抗炎药无效。此时应考虑抽动-秽语综合征。孩子“吼”“吼”叫是精神不正常吗?  一位10岁男孩子,开始时咽部不适,总是“吭”“吭”的清嗓子,随地吐唾沫。后发展成“吼”“吼”叫,影响同学们上课,老师制止他,他不但不听,还越来越厉害。老师对家长说,你孩子是不是有精神问题,他自从“吼”“吼”叫后,也不愿和别人玩,总是自己独在一处,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家长听了非常着急,孩子在家也经常叫唤,以为他是喊着玩,没在意。经老师一提醒,赶紧带到医院。经医生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精神病多见精神分裂症,多有家族史。在精神刺激后易发病。初起有性格改变,不与朋友交往,变得孤独退缩,重复无意义的动作。不料理生活、不理发、不洗澡、生活懒散等,这些症状与抽动-秽语综合征有相似之处,但精神分裂症不抽动,而必须有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思维、情感和行为反应与环境不协调、分裂的表现。以幻视、幻听为常见,患儿可自述看见鬼影,听到鬼叫声等。有时为了与幻听的声音相呼应可喊出别人听不懂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也重复,但不是单调的、刻板的。经过认真观察及问诊,这两种病是可以鉴别的。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智力低下如何区别?   所谓智力是人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的综合。凡智力低于同龄正常儿水平者或智商落后于正常平均值两个标准差者均称为智力低下。多因大脑受损而致,生前原因包括:宫内营养不良、缺氧、代谢异常、遗传等。生后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窒息等。轻者表现能自理生活,可从事简单手工劳动,但记忆、理解、判断能力差,接受教育能力差,学习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差,缺乏创造性。重者语言、行动、发音均落后,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接受教育。用各种智力测验可协助诊断。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近年来虽有人认为与脑实质发育不良有关,但智力是否低下尚不能定论。患儿患病时确有学习困难、成绩下降、抗拒学习等表现,可能是因不能控制的抽动或异常发声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给学习和听课带来一定麻烦。另外其自卑心理使其躲避接触,逃离人群,进而拒绝学习。所以本病患儿学习困难不同于智力低下儿的学习困难。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儿童多动症发病率较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记忆深刻,又因其名字类似,故两者易于混淆。但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对指试验阳性。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鉴别的关键。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局限性抽搐有什么区别?  局限性抽搐的种类及部位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如面部肌肉抽动的挤眼、眦牙、做怪相;颈部及四肢抽动的点头、扭脖、喉内异常发音、摇动手臂等。但其发作时以一种抽动为主,较固定,刻板。如单挤眼,只清嗓子等。局限性抽搐认为是功能性的,脑部无器质性病变。初起于精神因素或保护动作,如患结膜炎或异物进入眼内而引起的眨眼动作,时间久则被固定下来成为眨眼抽搐。又如精神紧张时的清嗓子,每遇到生人时即“吭”“吭”声不停等。  两者相同处:都有肌群不自主抽动,用意志可控制片刻。同属性格内向,脾气急燥,任性固执的孩子。在抽搐的同时伴有学习落后,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目的不明确的多动等。  不同处: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多组肌群的抽动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出现,局限性抽搐是一组肌肉的抽动单独存在。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风湿性舞蹈病有什么区别?   因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风湿性舞蹈病均见不同肌群的不自主抽动,症状类似,客观指标有时无特异性区别,极易误诊。以下为其相同点及不同点。  相同点:肌群的不自主抽动。包括面部及四肢的不自主抽动,喉部肌肉抽动出现语音障碍,与精神紧张有关。睡眠时抽动消失,肌力检查无异常。舞蹈病有时血沉、抗链“O”在正常范围,其他辅助检查也无明显异常。  不同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动为突然产生、迅速动作、瞬间消失,虽多组肌肉均有抽动,但抽动形式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精细动作无异常,如能很好完成系鞋带、扣纽扣等,行动无异常表现,持续时间长及数年,可自行缓解或加重。男孩多于女孩。风湿性舞蹈病在抽动方式上亦为突发性,但一个动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全身及部分肌肉抽动不规则变化。上肢近端大动作如舞蹈样,动作有时不相同。足及足趾乱动,不能走直线。面部肌肉抽动也呈多变性。精细动作不能完成,甚至因口舌多动不能进食,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部分患者伴有风湿热的表现,但很少同时有关节炎症状。约25%的患儿最后发展为心肌炎。血沉有时增块。多在链球菌感染症2~6个月发病,一般病程1~3个月,可自行缓解,有时可再发。女孩多于男孩。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癫痫肌阵挛抽动有什么区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肌阵挛抽动皆为面部及肢体肌群的突发性抽动,且反复发作。但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抽动频率快,用意志可短暂控制,发作频度与情绪有一定关系。智力大多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一般镇静药效不佳。肌阵挛性癫痫发作时有典型临床特点:头下弯,两上肢伸展,两大腿向腹部屈曲。如突然剧烈躯干肌肉收缩可使病儿突然摔倒,但可马上爬起。抽动频率慢,用意志不能控制,严重者可发展为癫痫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智力越落后。脑电图异常,可见癫痫波。用硝基安定效果较好。抽动-秽语综合征与肝豆状核变性有什么区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肝豆状核变性均有不自主肌群抽动,可见面部肌肉抽动和异常发音。均为儿童期发病。抽动-秽语综合征只是神经系统轻微异常,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肝豆状核变性则病情重,预后差,以下主要介绍肝豆状核变性,以示区别。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累及脑基底神经节、肝脏、肾脏,由铜代谢异常而致。病儿同胞中可能有同样病人。父母双方多为杂合体,多为近亲结婚。典型症状是手足舞蹈样不自主动作,语音不清,肌张力亢进,面部肌肉强直,呈现“面具”脸,行为幼稚。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多(+)。此外还有肝病症状:黄疸、腹水、肝肿大、肾脏损害类似的肾炎的表现。特征性眼部症状角膜色素环。但此病只有神经系统症状时要注意抽搐形式、智力情况,注意与抽动-秽语综合征鉴别。裂隙灯检眼及测定血浆铜蓝蛋白、血铜、尿铜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痉挛性斜颈有哪些区别?  这两种疾病均可见扭颈、挺颈抽动,但抽动-秽语综合征合并异常发音及其他部位抽动,且抽动快,持续时间短,病程长,可反复发作。痉挛性斜颈多在5岁前发病,5岁后可自行消失,女孩多见。发作时头向一侧倾斜,来回抽动,持续10分钟左右至2周,一般为2~3天,间歇期无症状。数日或数周后再有相同发作。主要是胸锁乳突肌阵挛而致,无其他肌群的抽动和异常发音。预后良好,无需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为什么有时无秽语现象?  情绪激动时使用与当时场合极不相宜的咒骂语言叫做秽语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早期症状是肌肉不自主抽动,未加适当治疗,多在3.5~5.5年后出现秽语症。发病率男性为28%左右,女性为39%左右。所以抽动-秽语综合征早期可以不见秽语现象,甚至一部分就不出现秽语症。故秽语不是诊断此病的必要条件,无秽语的多组肌肉抽动不能否认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可以以肢体疼痛为首发症状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个别病例以肢体痛疼为最初症状,应引起医者注意。特点是无明显诱因的四肢关节疼痛,渐发展到颈部、躯干部等。疼痛部位不固定,变化无规律。与同伴玩乐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病史。各种化验检查、X线等均无病理表现。抗风湿治疗无效。随着病程的延长,可渐出现肌群的不自主抽动、发怪声、模仿语言、吐口水、秽语等症状,此时诊断较容易。待适当治疗后,随着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好转,肢体疼痛也好转或消失。所以,对以肢体疼痛反复不愈就诊,又无其他阳性体征时,要注意观察其疼痛性质、规律及是否伴有肌群抽动症状。怎样警惕以抽动-秽语为主要表现的脑炎?  患儿以发作性挤眉弄眼、肢体及躯干的抽动,伴有咒骂而就诊,症状与抽动-秽语综合征非常近似。但同时伴有脑炎的相应症状,如高热、头痛、呕吐呈喷射性。查体可见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有相应变化,脑压增高,脑电图异常。用治疗脑炎的方法有效,随着脑炎的控制,抽动及秽语现象亦消失。  此现象可认为是脑炎侵犯了基底神经节部分,造成了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相同的病理基础。应注意的是,此种现象发生时,以治疗脑炎为主要措施,以防延误病情。 抽动-秽语综合征不治疗能自愈吗?  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后,由于本病病程长,症状多变,且受外界因素影响较明显,症状时轻时重,轻时可不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有时家长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等青春期自愈吧。其实这是不对的。  抽动-秽语综合征确实有自愈倾向,但实际上自愈率较低。而且从发病到青春期要有10年左右的时间,期间病情变化是多样的。特别是有行为异常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不由自主地做出损害别人利益、损害自己利益、甚至危害生命安全的事。再者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及无目的的活动太多,造成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业,即使青春期抽动停止,学习成绩下降,行为讨厌,也必将爱到周围人们太多的批评,使孩子幼小天真的心灵受到伤害,形成自卑心理,对成年后进入社会十分不利。所以,当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后,家长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早期用药、合理用药,虽然短期内给家长及孩子带来一些麻烦,但对孩子学习及身心的康复是有好处的。抽动-秽语综合征频繁换医生好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病程长易于反复的疾病,所以在治疗期间,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配合医生寻找一种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抽动-秽语综合征虽然有通用治疗方法,但不是对每例患者都有效,医生各有自己的治疗经验和体会,当一方法疗效不佳时,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法,直至痊愈。在临床中见到,一些家长见孩子服几次药效果不明显后,就认为这位医生治法不好,赶紧换一位医生,屡次换医生对每一位医生来说,都是第1次治疗这个孩子,摸不准剂量及方法,对患儿非常不利。更甚者,有的家长让孩子同时服用好几位医生的药,多种神经阻滞剂同时服用,其副作用非常明显,孩子反应迟顿,目光呆滞,不能继续学业。所以,因本病的特点,家长最好找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不要频繁换医生。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怎样?  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疗效标准,查阅资料,目前常用疗效标准有以下几种:  (1)以症状的改善作为观察指标。  痊愈:症状完全恢复正常者。  显效:病情明显好转,抽动及秽语减少3/4以上。  有效:病情好转,抽动及秽语减少1/2~3/4者。   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者。  (2)以发作频率减少程度为主要观察指标,用录像机在患儿疗前疗后各记录1小时,以做对比。  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5%;  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0%~75%;  无效:发作次数减少<50%。  恶化:发作次数增加。  (3)根据患儿的发声(喉声、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多发性抽动的部位(头面、肢体、躯干)的发作频度给以评分,计算进步率后评定疗效。发作频度分级:0分,发作基本消失;1分:1天内发作6~20次;2分:平均每半小时至1小时内有1次抽动和发声;3分:平均每15分钟有抽动和发声;4分:平均每分钟有抽动和发声。进步率计算如下式:  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疗效分级:显效:进步率在50%以上;有效:进步率在25%~50%;尚有效:进步率在25%以下;无效:无进步或有恶化。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哪些优势?  中医按辨证论治及整体观的原则对本病进行病因及证型的分析,按每个病例的特殊情况,参照舌质、舌苔、脉象等制定治疗原则,因人而异,有目的地选择汤药、中成药,配合针灸、贴耳穴等方法,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变了患儿体质,甚至在因忧郁症而致的患儿应用舒肝解郁法后可以使患儿性格变得开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程变化随时更改药物。症状控制后可用扶正固本法,以巩固疗效。总之,中医发挥整体作用,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减少复发。但汤剂口感较差,部分患儿不易接受或不易长时间接受,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改变剂型是中医儿科当前的课题。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本证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肝失调最为明显,风、火、痰、湿代谢失常 ,聚积体内而发病,故本证以风火痰湿为标,肝、脾、肾三脏为本。本病特点是病情复杂,往往三脏合病,虚实并见,风火痰湿并存。且症候时轻时重,变化多端。辨证主要在于察其脉的寒热虚实,兼症的孰轻孰重。本病来渐去缓,取法贵在守法守方,遵效不更方的原则,坚持治疗。必待痰浊祛,风火熄,筋脉润,脏气平,则病可缓解。若仅以强制之法使其安静,虽取效快捷,实难根治。总宜先标后本,或标本兼顾为要。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哪些中医证型及治疗原则?  (1)肝亢风动证:用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法。  (2)痰火扰神证:用清火涤痰、平肝安神法。  (3)脾虚肝亢证:用扶土抑木、补脾平肝法。  (4)阴虚风动证:用滋水涵木、降火熄风法。  (5)风痰鼓动证:用祛风清痰、从肺论治法。抽动-秽语综合征肝亢风动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多由五志化火或六淫引发,以致风阳暴张。此类患儿多性情固执,为木失条达,郁结不展,化火生风而致。症状有摇头、耸肩、挤眉眨眼、噘嘴、踢腿等不自主动作。动作频繁有力,伴烦躁易怒,头痛头晕,咽喉不利,红赤作痒,或胁下胀满,唇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白或黄,脉弦实或洪大有力。  治法及方药:清肝泻火,熄风镇惊,用泻青丸加减。常用药:龙胆草、山栀、制大黄、防风、羌活、当归、川芎、钩藤、菊花、白芍,咽喉不利者佐以清热利咽之品如山豆根、桔梗等。  辨证用药:因肝亢风动而致,故用羌活、防风解表祛风,散之于外;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润燥疏之于内;钩藤、菊花通络解痉以制风动。肝亢化火,非苦寒泻火之品不能平,故用龙胆草大苦大寒直泻肝火;山栀、大黄通利二便,导热下行。抽动-秽语综合征痰火扰神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易于生痰,性情急燥气逆生火,痰火上扰,阳气独盛,痰蒙清窍故见头面、躯干肢体肌肉抽动,动作多而快、有力,伴烦躁口渴,喉中痰鸣,睡眠不安,舌红苔黄或腻,脉弦大而滑数。  治法及方药:清火涤痰,平肝安神,礞石滚痰丸加减。常用药:青礞石、黄芩、制大黄、沉香末、菖蒲、郁金、陈皮、半夏、钩藤、天竺黄、竹沥水。头沉重、易困倦加温胆宁神之温胆汤调服。   辨证用药:由痰火扰神而致,故用大黄、黄芩苦寒降火以泄热;礞石祛逐顽痰;沉香降气,使上扰之痰火下行;菖蒲、郁金、天竺黄清热、豁痰开窍;陈皮、半夏、竹沥以增强化痰作用;钩藤平熄肝火以制动。如有痰蒙清窍之症则用温胆汤以清热化痰宁神。抽动-秽语综合征脾虚肝亢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患儿身体较差,脾胃虚弱,肝木乘土,引动肝风;脾运失健,聚湿生痰而致此症。症见抽动无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睡卧露睛,形瘦性急,喉中“吭吭”作响。大便溏薄或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及方药:扶土抑木,补脾平肝。钩藤异功散加减。常用药: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炙草、钩藤、陈皮、半夏、焦三仙、鸡内金、谷稻芽、生姜、大枣。病情好转后用八珍汤以善其后。  辨证用药: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强健自能转输运化,痰无以生;气血充沛,五脏受荫,则肝亢自平。故用党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以健脾益气补虚;钩藤通络熄风以制动;白芍、炙草酸甘化阴以达柔肝目的。焦三仙,鸡内金、谷稻芽增进食欲助消化;陈皮、半夏燥湿和中以除痰。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养正。诸药合用,共奏扶土抑木之功。抽动-秽语综合征阴虚风动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此型患儿多为抽动日久,火盛伤阴,阴血内耗,水不涵木而现阴虚风动,筋脉挛急,水不制火,虚火上炎。常见形体憔悴,精神萎弱,手足心热,挤眉眨眼,耸肩摇头合并头晕眼花,肢体震颤,汗出便干,口渴唇红,舌光无苔,脉细数微弦。  治法及方药:滋水涵木,降火熄风。三甲复脉汤加减。常用药:炙鳖甲、龟板、生牡蛎、白芍、炙甘草、茯神木、钩藤、阿胶、鸡子黄、生地、麦冬。  辨证用药:证属阴虚而致风动,故用鳖甲、龟板、牡蛎、白芍潜阳摄阴,镇肝熄风;茯神木、钩藤通络舒筋以制抽动;炙甘草和中缓急;阿胶、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具填精滋肾之功;生地、麦冬以滋阴补肾。肾阴充足,水以涵木,肝火平缓,抽动自止。抽动-秽语综合征肝风内扰、痰热中阻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此型患儿多性格内向,情志不舒,引动肝风,肝风内扰,挟痰中阻而致。常见摇头耸肩,行路不稳,皱眉眨眼,抽动有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而浮。   治法及方药:平肝熄火,清化热痰。宁肝熄风汤加减。常用药物:琥珀末、龙胆草、白僵蚕、白蒺藜、白芍、生栀子、蝉蜕、蚤休、槟榔、钩藤、白茯苓。  辨证用药:病势有难以遏制之势时,宜顿挫其势,先治其标,再从脾肾二经调治。首选琥珀末以镇静安神,抗惊止抽。僵蚕、钩藤以平肝清热,熄风化痰。蝉蜕、白蒺藜以熄风止痉,平肝镇静。以上诸药共同作用以抗抽动之势。龙胆草、蚤休、生栀子苦寒以清肝热,直捣其本。白芍以柔肝缓其刚烈之性,亦可防辛燥之品耗散肝阴。槟榔行气以化痰,白茯苓以护脾胃。合用以达快速止惊止抽之功,而又护肝阴,保脾胃。抽动-秽语综合征脾虚痰聚、肝气失调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此型患儿为脾胃虚弱,失于运化,聚湿生痰,痰阻气机,肝气失调而致,故见面黄体瘦,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叹息胁胀,咽中声响,抽动无力,夜睡不安,纳少厌食,舌淡红,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及方药:健脾化痰、柔肝熄风。十味温胆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子、白茯苓、半夏、陈皮、枳实、甘草。  辨证用药:健脾当化其湿,祛痰当杜其源。脾气得平,痰湿得化,肝气得以条达宁谧,清静之府得以疏泄温和,痰祛而意志复,风熄而抽搐平。故用温胆汤以健脾燥湿,行气化痰,温胆以止抽。人参补气健脾以加强健脾助运之功;熟地、五味子以酸甘养肝肾之阴,达柔肝熄风之效;枣仁、远志以宁心志起安定心神之功。痰热甚者去半夏加黄连(即黄连温胆汤)、瓜蒌;肝郁气滞者加柴胡;胸痹气短者加薤白;血瘀者加红花、丹参、琥珀粉;筋惕肉者加明天麻等。抽动-秽语综合征肾阴亏损、肝风内动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此类患儿为真阴耗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而致。常见形体消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肢体抽动,性情急躁,口出秽语,睡眠不安,舌红绛,状如草莓,苔光剥,脉细弱。  治法及方药:滋阴养血,平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麦冬、麻仁、白芍、龟板、鳖甲、生牡蛎、阿胶、鸡子黄、炙甘草等。  辨证用药:此症为肝肾阴亏、虚风内动而致。故以厚味滋补药物以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以滋阴柔肝;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炙草酸甘化阴,且以安中;麻仁养阴润燥。诸药合用则有滋阴补液、柔肝熄风之功。心神不定、惊悸不安者加茯神、钩藤;血虚失养加何首乌、玉竹、沙苑子等。 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从肝论治?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多有性情固执,急躁易怒的情况,而且激动、愤怒、悲哀等性情变化常是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肝主情志,中医认为,一些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多责之于肝。肝为刚脏,肝主风,各种原因致肝风内动则见肌肉的不自主抽动;木克土,肝病及脾则脾运失职,聚湿生痰,痰浊阻窍则怪叫或秽语;肝肾同源,肝阴不足,肾阴虚损则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故以为肝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总根源,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从肝论治的观点。滋肾阴,平肝阳,以达水涵木之目的,即补母强子之法;行气运脾以使痰消气畅,肝疏泄之职恢复;清肺祛火以消金助木,有利于肝阴不足的恢复。总之,利用五行之相生相克,使肝阴充沛,以制肝阳,肝阳平和则肝风自止,抽动及秽语自消。常用药物生地、枸杞子、山萸肉、丹皮、龟板、鳖甲、茯苓、山药、玄参、桔梗,随证加减,连服3个月。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从肺论治?  临床观察可见,不少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发病与感受外邪有密切关系。本病的产生主要由风痰鼓动而致。即所谓“顽痰怪症多因痰作祟”。风性主动主抽,风痰之邪久羁不去,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上袭鼻窍则鼻塞耸动;上壅咽喉则咽痒不适,怪声连连;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不已。本病根于肺,而肺病日久,必伤及脾。即子盗母气,使脾肺俱虚。从肺论治,治其根本,祛风除痰,痰消风祛则抽动、秽语自止,但其肺脾气虚之象突出,故在病的后期要采用补法,即用补其母以益其子的健脾益肺法,使肺强脾健,卫外功能增强,则外邪难以侵入,脾气健运则痰浊无以复生,使病彻底根治,杜绝复发。  基本方药:银花、连翘、元参、山豆根、半夏、钩藤、辛夷、苍耳子。  抽动症状控制后,用健脾化痰、补土生金法,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炒白术、炙草、陈皮、半夏等。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养血活血法治疗?  自清朝王清任以后,活血化瘀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儿科方面亦得到很好效果。抽动-秽语综合征以不自主抽动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风善行而数变,抽动应为风证。当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伴有消瘦、面色萎黄不华、纳差等脾胃不足症状时,即为脾虚化源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而致的气血虚弱,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血不养筋则表现不同肌群的抽动。据血行风自灭的原则,通过养血活血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对气虚血弱者有效。常用药:丹参、当归、川芎、白芍、生熟地、桃仁、红花、地龙等,根据病情酌加平肝熄风之品如菊花、龙骨、牡蛎、双钩、僵蚕等。脾胃虚弱者加用茯苓、党参等健脾益气之药物,佐以行气之陈皮、枳壳,加减化裁连续服至症状消失后,服健胃行气药以扶正固本,巩固疗效。复发后仍进原方有效。 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平肝潜阳法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认为与肝风有关。小儿肝常有余,外感内伤均可使肝气亢盛,刚性之脏,易于动风,风阳上扰,伤及头面故见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肝气不舒,肝风内动,欲畅其通达之性故喉中有异声或口出秽语,肝阳上亢故抽动有力而频繁,声音响亮,且性情急躁、执拗易与人争吵,甚至打架斗殴。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用平肝潜阳法,用重镇之品直捣病因,使肝风平熄,肝阳潜镇,而抽动渐止,秽语渐消。常用药物:石决明、僵蚕、钩藤、地龙、生白芍、葛根、全蝎、煅龙牡,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连服15~30剂,抽动症状控制后,再用扶正固本之品。  平肝潜阳法可以做为治标之法,适用于各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急期,即抽动症状最明显时期,以达尽快止抽的目的。待抽止后,再行辨证论治。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一贯煎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且有胸闷憋气,身体消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属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而致肝气不舒证,此时可用一贯煎治疗。一贯煎即是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设。此时的肝气不舒,不能用香燥疏肝之剂,因此气之所以滞是由精液不充而致,用之势必使液更耗而气更滞。而一贯煎用大量柔润养阴之品以滋肝肾之阴,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即治本为主,少加调气之品以疏肝,以达滋补肝肾之阴,养阴以舒肝的目的。常用药物:当归、枸杞子、川楝子、钩藤、菊花各9g,防风、柴胡各6g,生地15g,沙参、麦冬各12g。连续服用,直至症状消失,然后继续服用9~12剂,以巩固疗效。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柴胡舒肝汤治疗?  肌群抽动伴有面色红赤,性情急躁,异常发音高亢有力,纳呆便干,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病情反复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此乃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所致,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当用柴胡舒肝汤。主要药物:柴胡、枳壳、香附、川芎、郁金、白芍、芦荟、旋覆花、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水煎服,日1剂。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疏肝理气,郁金理气解郁,旋覆花、代赭石平肝降逆,芦荟泻火通便。气郁日久化火,内热过盛加山栀、胆草泻火清肝。全方合用,既清泻郁热,又舒肝理气,肝火泻,肝郁解,病愈而无后患。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二陈汤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征辨证为脾虚挟湿时,可用二陈汤加减治疗。二陈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燥湿化痰的常用方。历代医家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痰证和内科疑难病。二陈汤由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燥湿,行气化痰的作用。脾气健旺,运化正常则痰湿渐消,故见心悸怔忡及咽喉不利好转;痰不蒙清窍,则秽语消失;气机调顺,肝风熄灭,则肢体抽动自止。临床可随症加减:兼有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兼心血不足者加太子参、生黄芪、当归、白芍;兼胸阳不振者加薤白、生姜;血瘀者加丹参、红花、琥珀等。每天1剂,连服30天。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黄芪赤风汤生铁落饮治疗?  患儿面部肌肉抽动,挤眼,龇牙,颈部四肢抽动,间歇发作时间较长,病程达数年之久,患儿自觉无所苦,夜间多梦,胃纳不佳,自汗盗汗。查体见面色萎黄,肌肤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此类患儿多为肝强脾弱,本虚标实,虚则血虚不能温养肌肉,故肌肉挛缩而颤,无力而缓;实则肝旺挟风,风旺则肌肉抽搐,有力而急。由于脾虚无以生气血,故证见虚实兼挟。治疗首在补气,次宜行滞,然后熄风镇痉。用黄芪赤风汤合生铁落饮加减。此两方合用,融益气行血,熄风镇痉于一炉,攻补兼施,气血同治,肝脾并调,切中病机。常用药物:黄芪30g,赤芍、防风、白僵蚕各6g,钩藤8g,磁石12g,锈铁落磨水煎药。随症加减。连续服用,直至症状消失后以健脾益气,行气补血之异功散、归脾丸之类收功。常用哪些中成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1)静灵口服液:5岁前10ml、5岁后20ml,2次/日,30日1疗程,连服2~3疗程。用于肾阴不足者。  (2)六味地黄丸:10岁以前1丸,2次/日;10岁以后1丸,3次/日。连服2~3个月。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动者。  (3)归脾丸:10岁以前每次1丸,2次/日;10岁以后每次1丸,3次/日。连服2~3个月。用于心脾两虚,心悸怔忡者。  (4)龙胆泻肝丸:10岁前每次3g,2次/日;10岁后每次6g,2次/日。用于肝火亢盛者。哪些单方验方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1)珍珠粉:每次1g,3次/日,有镇惊安神作用。  (2)蝉衣粉:将蝉衣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2g,2次/日,有祛风止惊,安神作用。  (3)银花、菊花、胖大海泡茶饮:用上药各3g,开水冲泡,每日1剂,当茶饮。有消除咽部异物感的作用。   (4)钩藤饮:用钩藤10g,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  (5)地龙粉:将地龙干品焙干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3g,2次/日。有祛风止抽作用。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治疗现状如何?  我国中医古代医籍对本病无特异记载,15年以前少有报道。近15年来逐渐对此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多认为涉及脏器是肝、脾、心、肾;风、痰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并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在疗效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以风痰立论者则从肺论治,祛风除痰,消除病因;以肝风立论者则从肝论治,平肝熄风,清火安神;肝木克土,虚实挟杂者则缓肝理脾,扶土抑木;从心论治者则清心泻火,熄风化痰;从脾论治者则健脾祛湿,理气化痰;从气血论治者则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侧面不同,各有优势。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钩藤、白芍、全蝎、半夏、陈皮等。钩藤、全蝎有平肝熄风之功;白芍平肝、敛阴养血;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醒脾。从而佐证了本病与肝、脾、风、痰关系密切的学说。目前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中医在治疗本病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大宗病例疗前疗后的观察总结对比,及实验室研究;没有统一病名及病因病机认识;没有规范分型论治;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指标多为宏观症状,没有量化指标;缺乏与西医病因病理方面的联系及对比观察;适合儿童服用的中药新剂型、特定药物还没有产生。今后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努力的方向如何?  (1)按中医证候学统一病名、统一分型、统一治疗原则、统一疗效评定标准。  (2)建立动物模型,探讨本病中医理论与生化、病理变化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3)中医人员掌握正确的西药治疗方法,用中医药治疗与首选西药治疗组随机对照,客观观察中、西药物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患儿。  (4)筛选优良方剂,研制出专治本病的适合儿童服用的新药剂。  (5)在中药论治的同时,要注意其他影响因素,结合心理咨询、行为教育,以提高疗效。 目前西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情况如何?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确定。目前西医治疗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未报告。神经阻滞剂能较好地阻滞多巴胺受体,从而控制抽搐等症状,其中最常用被公认为较肯定的药物是氟哌叮醇、泰必利。但其相应副作用较明显,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严重者可影响继续治疗。同时服用安坦可减少副作用。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疗效亦可,有人认为症状控制及病情稳定方面不如前两药。抑制多巴胺合成及耗散多巴胺作用的药物四苯嗪(Tetrabenazine),在部分病人亦有较好效果,但副作用亦很明显。  总之,西药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控制症状较快,因作用无选择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亦有明显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无法抵消,只好中断治疗。部分病人在摸索到一合适剂量后可使病情渐趋稳定,最后得到控制。如何用氟哌叮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1961年首次用氟哌叮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率70%左右,此药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叮醇对每个病例的有效剂量是不同的,要根据每个病例达到最大疗效而副作用最小去调整剂量。一般开始剂量为0.25mg,为了减少发生急性肌张力不全和运动不能,可同时用安坦。氟哌叮醇剂量每5天增加0.25mg/天,直到症状减少50%~70%而又能耐受其副作用为止。通常剂量范围为1.5~10mg/天,平均每天5mg,个别病例需要较大剂量,待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药数周。然后每2周减药量0.5mg,直至再度抽搐,如不抽再减0.5mg,如症状长期缓解,则终止治疗。一般用药1~2周后症状减轻,2~5个月后症状消失。劳累、紧张、情绪激动和感冒时症状反复或加重,药物亦需加量,有的病人连续服用2~3年仍不能停药,仍需观察治疗。个别病例单用氟哌叮醇效果不佳时,可加用硝基安定、氯丙嗪后方可奏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氟哌叮醇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要达到稳定的治疗血浓度约4天,临床效应发生于服药后4~14天,故要更改治疗剂量最好在第5天进行。而停药4~14天后副作用消失,但症状可能重新出现,所以停药后4天内未出现症状反复,不等于病已控制,要继续观察。氟哌叮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克服?  氟哌叮醇副作用较大,其中锥体外系症状和动眼危象发生率可达13%,此药的副作用与剂量直接相关,随剂量增加而副作用加大,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锥体外系或巴金森氏样症状,如运动不全、震颤、强硬、假面具、流涎,偶伴有咀嚼困难,当剂量减少或给抗巴金森氏症药后常常有效,并于治疗后3~4个月减轻或消失。②静坐不能,如症状严重可增加安坦剂量。③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运动不能,痉挛性发音障碍。④迟发性运动障碍,停药后可自行渐渐消失。⑤认识障碍、口干、便秘、食欲亢进等。   总之,当病人出现认识障碍、倦怠、抑郁、恐怖、发音困难和运动障碍时,是停用氟哌叮醇的主要指征。如何用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泰必利是新型精神神经安定剂,可对抗脑中多巴胺活动,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其服用方法是从小量开始,初始剂量多为50mg/次,3次/日,连用1周。如症状控制不满意,第2周开始,每次100mg,3次/日。1周后症状仍不能控制再加量,常用量为300mg~400mg/天,症状明显控制而无明显副作用或有轻微副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为最合适用量。坚持原量服用2~3个月后,病情稳定可试着减少剂量,先每天减少50mg,1周后病情如稳定,再减50mg,到150mg/天时,维持服用一定时间,再以1周为单位视病情慢慢减量。在减量过程中如出现症状反跳应把药量加至原来量。由临床可知,疗程长才能取得较恒定的疗效。有的要坚持服用几年,直至青春期缓解。个别青春期亦不能缓解者,要终身服药。本品副作用较少,常见有思睡、闭经、发胖、胃肠道不适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对长期服用而剂量偏高者,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用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应注意什么?  泰必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效果较好,副作用亦少见。泰必利治疗该病时,有其自身特点,应引起注意。①剂量:本品初始剂量要小,约75~150mg/天,分3次服用,以后渐增加。小部分人小剂量时有效,但大部分人在150mg/天以上时方出现症状改善,并随剂量增加疗效也渐显著,以300mg/天为合适治疗量。因有此特点,故初始剂量小时症状改善不明显,不要认为是药物无效,而应增加剂量。②症状改善时间:服用泰必利症状改善大都在服药2周后。然而亦有服用1月仍无效,再继续服药2月后症状才见好转者,且服药时间越长,症状改善越明显,1年后进步率可维持在80%以上。故对近期疗效不显著者,不要急于换药,试行2个月服药随访,可望在继续服药后取得好的疗效。③疗程:泰必利长时间连续服药疗效较好。有试验证明,1年以上服药者改善率明显高于1个月服药者。说明泰必利治疗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需要较长的疗程,才能取得较恒定的效果。④复发治疗:治疗期间因停药症状加重或复发时继续服用泰必利原剂量仍然有效,甚至有的患儿症状改善较停药前更加明显。⑤单独用药与合并其他药物用药,均显示良好效果。用泰必利合用心得安、氟哌丁醇、丙咪嗪者进步率优于单独用药者。说明泰必利可能与以上几种药物有协同作用。泰必利与氟哌叮醇的疗效如何区别?  氟哌叮醇是大家公认的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首选药物 ,其有效率多在60%~85%之间。服药量多在1~6mg/天,或加服硝基安定4.5~15mg/天,大部分在1~4天出现疗效。疗效出现的同时亦有不同程度的思睡,头昏,严重者记忆减退,思维迟纯,影响患儿正常学习和生活。少部分合并锥体外系副作用,不能持续用药。泰必利有效率在54.5%~889%之间,口服用量在150~450mg/天,一般服药后3~7天显现疗效。副作用较少,轻度思睡及头昏,两者比较疗效基本相同,统计学处理无差别。出现疗效时间虽然泰必利晚于氟哌叮醇,但由于副作用轻,不影响患儿正常活动和学习,患者及家长愿意接受治疗和坚持服药。而且,轻度头昏、思睡还可以在继续服药过程中逐渐消失。因此有人认为,泰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药物,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如何用肌苷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由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叮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上的长期服用,故寻找新药意义重大。有人发现肌苷口服可使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症状减轻,采用双盲交叉法及非盲法试验,看到单独用肌苷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疗效较满意。且使用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服用方法:肌苷0.6~1.2mg/日,分3次口服。  效果:近期有效率在75%左右。通过观察证明,远期有效率略低于近期有效率。但在随访一年患儿中,仍有60%的患儿在复发后单用肌苷既可获得较满意控制。肌苷治疗不满意患儿加服小剂量氟哌叮醇(<2mg/日),就可获得良好疗效。  由于肌苷是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临床应用无副作用。既方便又实用,无效时再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肌苷为什么能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肌苷是嘌呤类代谢的中间产物,活体内的肌苷主要来自腺苷脱氨降解。目前对肌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理知之甚少。国外有人报道,认为肌苷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肌苷的前体腺苷具有神经调节作用,动物试验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肌苷和腺苷二者对多巴胺释放调节作用相反,调节幅度接近,在突触部位组成微调节机制,共同参与调节轴突末梢多巴胺释放。肌苷的这一调节作用,与公认的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药物氟哌叮醇对多巴胺的作用相似。所以,肌苷在多巴胺能轴突末端部位起类似氟哌叮醇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故而肌苷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应该有效。可乐定可以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吗?   小剂量可乐定有刺激突触前α2受体的作用,从而反馈性抑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还可抑制大脑多巴胺的活性,这些皆与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有关。1979年有人用可乐定治疗本病以来,各组报告有效率在20%~50%之间,疗效较泰必剂、氟哌叮醇低。由于其副作用相对较轻,当每天剂量超出7υg/kg时,可出现头昏、低血压等,故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可长期服用。但是有两个安全问题已引起大家注意:①突然撤药在高血压患者可伴发反跳性高血压,甚至危及生命;②可引起糖尿病。所以目前认为本品最好用于氟哌叮醇或泰必利等治疗无效或其他方法不能治疗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怎样用转移因子综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有人用提高免疫机能的转移因子与能量合剂、谷氨酸、脑复康联合应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部分病例有效,没有神经系统抑制的副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人血转移因子3u,大腿内侧根部皮下注射,1次/3日,5次为1疗程,能量合剂(辅酶A100u+ATP40mg+维生素B65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15天为1疗程;谷氨酸0.5g/次,脑复康0.4~0.8g/次(<7岁04g,>7岁08g),安定1.25~2.5mg/次,均为3次/日,口服。  作用原理:转移因子有触发和调整免疫球蛋白比例异常的作用,对IgE有双相调节作用,对调节全身代谢,稳定机体内环境有良好作用;脑复康能促进脑细胞代谢,利于脑对氨基酸及磷酸脂的吸收;谷氨酸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量合剂有恢复重要脏器损伤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安定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对解除精神紧张及治疗多种原因的肌肉痉挛有良好作用。如何用四氢小檗碱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四氢小檗碱为小檗碱氢化而成的消旋体,60年代初被发现有安定作用,近年来进一步证明具有阻滞多巴胺突触前和突触后受体的功能。其阻滞受体功能与氟哌叮醇的阻滞作用性质相似。本品还可对抗机体发生的多巴胺功能增强的表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异常抽动及不自主发声,被认为是多巴胺功能增强的表现。所以用本品可以控制症状。  用药方法:每次每公斤1.5~2mg,每日2次口服,3个月1疗程,连续服药。  效果:3个月后总结,总有效率88.7%(94/106)。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无异常。  副作用:除5例(共106例)有嗜睡外,未发现有流涎、呆滞、反应迟钝、伸舌、木僵状态等副作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还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1)五氟利多:本品作用机理与氟哌叮醇相似,药物副作用小,每周仅服1次,较方便。开始每周口服10mg,以后逐周增加10mg,直至出现疗效。  (2)哌咪清:本品较氟哌叮醇更具有特异性抗多巴胺作用,且副作用小,治疗本病有效率约为70%,剂量范围为4~10mg/天,平均每天8mg,多由2mg/天开始,渐加量。大约2周内达治疗剂量,长期服用者,宜选用此药。  (3)四苯嗪:本品作用机理是既可减少脑内儿茶酚胺,又可阻滞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治疗量以每天75~150mg为宜,分2~3次口服。本品疗效确切,不但抽动次数明显减少,而且睡眠时觉醒次数亦减少。  (4)碳酸锂:本品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脑内多巴胺的含量有关,主要用于对氟哌叮醇疗效较差的患者。  (5)氯丙咪嗪:可提高脑内5羟色胺含量,用量每次100mg,每天3次剂量可获效。  (6)毒扁豆碱:毒扁豆碱可提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亦有人用此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而获效者。  (7)东莨菪碱:国外有人用本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使抽动明显减少,作用机理尚不明。西医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国外还有如下几种治疗方法:休克疗法、二氧化碳吸入疗法、催眠疗法、抗痉疗法、中枢兴奋剂疗法、心理疗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肯定。如何用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用行为疗法的习惯颠倒训练法对控制抽动是有效的。习惯颠倒训练是利用对抗反应来阻止抽动。例如,对于抽动累及前臂伸肌的患者,每次当他意识到要发作抽动时,训练他收缩相应肌肉,这种操作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防止和阻断抽动,从10例一组的研究看,结果抽动的频度减少93%。由于病例较少,其结果仅供参考。行为疗法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又无药物的副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配合应用。如何用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中医认为,小儿为阳盛之质,肾常不足,故先天肾精亏虚、饮食不节、阳明积热为主要诱发原因。手足阳明经皆布于头面,脑为髓之海,藏精明而寄元神,督统情志及全身功能活动。阳明热盛,化火生风,或精亏髓少,元神失摄,头面抽动,不能自止。肾脉入肺,循喉入咽,故喉中有异常发音。元神无主,故有秽语。临床针刺多分阳明热盛及髓海不足两证。经过针刺可使不同区域的异常脑电图随着症状的减轻而有所改善。似乎可以说明,通过针刺腧穴可作用于脑边缘系统及锥体外系统。  治疗方法:阳明积热型,用清泄阳明法。取穴:内庭、曲池、偏历、四白。前三穴用提插泻法;四白用雀啄泻法;使针感向下传导。髓海不足型治以滋肾、养心、调督之法。取穴:哑门、廉泉、神门、复溜等穴。神门、复溜用捻转补法,哑门深刺1.5~2寸,上肢出现触电感即出针。廉泉用雀啄手法,使局部出现堵胀感。每日针刺1次,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运针1次,治疗2周为1疗程。如何用按摩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治疗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双侧内关、神门、灵道、风池、太阳、率谷各1分钟;推小天心,清心经、肝经各300次,分推坎宫10次。  用上法治疗21次,睡眠恢复正常。症状好转,继续治疗10次,基本恢复正常。3例随访4个月,无复发。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耳穴贴压法治疗?  主穴:肝、神门、肾、脑。  辅穴:脾、胃、皮质下、枕。  随症配穴:头面部抽动明显者加面颊、额;上肢明显者加肩、肘;下肢明显者加膝、髋;躯干抽动明显加胸、腹。  施术:以75%酒精消毒耳廓,取06cm×06cm胶布,贴1粒王不留行籽压耳。每次取主、辅穴4~6个。根据患儿抽动部位配以相应穴位。两耳同时压籽,并嘱家长协助揉压,至耳廓发热、发胀能忍受为度。每日揉压3次,每次1分钟。每周更换1次,5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如何用敷脐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地龙、胆南星各15g,防风20g,人指甲5g,珍珠粉10g。  制作方法:将上药前6味放入砂锅内焙干,研成细末,再加入珍珠粉混匀装瓶备用。   操作方法:先用温水将肚脐洗净擦干,再将制好的细末放入肚脐孔内,填满为止,然后用胶布固定密封,每3天换1次,胶布过敏时用绷带固定,不间断直至治愈。哪些气功法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抽动发作频度大多数与精神紧张有关,精神刺激还可诱发或加重。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气功疗法是较合理的。不管哪类气功,均要放松肌肉、放松思想、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从气功角度看,抽动-秽语综合征应为大脑的无序化状态,通过练气功使大脑皮层功能向有序化状态转化,从而使不自主抽动得以控制。  常见气功种类有:静功、香功、大雁功、甩手功、太极拳、太极剑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居住环境选练一种。如何用气功治疗上肢抽动?  据气功杂志报道,有人用以下方法治疗手臂抽动有效。具体方法是: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练功。先静坐床上5分钟,两手向上伸平,四指靠拢伸掌,掌心相对;然后由掌握成拳,再由拳变成掌,连做20次;接着两手侧伸,掌心向下,动作如上,再连做20次;再两手上举,动作如前。最后两手向前平伸,五指尽力分开,掌心相对,控制抖动,5分钟结束。如何用运眼法治疗不自主眼部动作?  (1)上下正视:睁眼和闭眼各上、下看6次,上看呼气,下看吸气,6次为1节,共做6节。  (2)左右斜视:睁眼和闭眼各左右看6次,从左到右吸气,从右到左呼气,共做6节。  (3)上左下右斜视:睁眼和闭眼各从左上方到右下方及相反方向各6次,左上到右下吸气,相反呼气,共做6节。  (4)上右下左斜视:如上,方向相反。  (5)睁、闭正视:在正前方选定1点,如山峰、房屋、树木等,睁目凝视,然后双眼1睁1闭,睁闭1次为1节,做16节。配合呼吸。  (6)定点正视:如上选1定点,睁目凝视该定点,自然呼吸,默数1、2、3……16。 抽动-秽语综合征预后怎样?  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抽动症状可在4~6个月内减轻并渐被控制。一般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及时治疗至青春期大部分可渐缓解,只有少数延至成年,直至终身。实践中见到,女孩比男孩症状缓解慢;症状越复杂治疗难度越大;如伴有秽语,强迫症状,重复语言等,治疗更需长疗程。疗程越长,疗效越明显。总之,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恰当,可较快缓解。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能上学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如果发现患病就停学,势必影响患儿学业。所以,当患儿症状不重,如只有眼、鼻、口动作或四肢肌肉抽动不影响拿笔时,都应主张正常上学。医生应以适当的方式告诉患儿家长及老师,其异常动作是疾病所致,不是故意的,不要以此事责备患儿,避免在其与人交往时,产生自卑心理。  当患儿异常发音太大、频率太快,而四肢抽动使其不能正常写字时,为了不影响别人和更好地治疗,可暂时休学、住院或在家治疗。当找到一合适药物及合适药物剂量使上述症状好转后,应积极入学学习。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能参加体育活动吗?  由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多性格内向,又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拒绝与人接触。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患儿参加正常体育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分散精力,展现自我,证明自己的能力。当患儿没有大的躯干及肢体抽动时,不必限制患儿的运动项目。当然,在不能控制的大抽动频繁发作阶段,除不要参加体育竞赛外,要注意一些有危险的运动不要参加,如游泳、双杠、单杠等。当孩子适当参加些轻型运动时抽动可能会减少。另外,需要凝神定志的绘画、书法、编织等业余爱好,对患儿恢复有一定益处。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能和人正常交往吗?   抽动症较轻,行为基本正常的患儿一般不影响与周围人的正常交流、与周围人的融洽相处。家长应鼓励患儿多出外玩耍,多交朋友,期望形成外向性格,以最大限度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带给患儿的不良影响。如病情较重,多组肌肉频繁抽动,伴有怪异发音及行为异常时,与人交往带来困难,一方面是语言表达言不由衷,另一方面是由于学习成绩下降而自卑,再者因为频繁秽语及怪异行为使周围人讨厌,这样就给患儿人格的形成带来不良影响。此时,家长应发挥亲情关系的优势,主动亲近孩子,并主动找医生改善治疗方案,大部分用药物是可以控制症状的。青春期后抽动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但由于长期的心理影响,往往使孩子心理不健康,有的甚至抽动已完全停止仍不能适应社会,不喜欢或拒绝与周围人交往,形成自闭心理。个别人还会有慢性焦虑、压抑感及一过性情绪不能控制。这些都影响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正常交往,使自尊受挫或被排斥在集体之外。此时要主动找心理医生治疗,并鼓励孩子大胆说话,有疑问多请教,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患儿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会有利于患儿病态心理的恢复。总之,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在积极控制症状的同时,鼓励患儿正常交往。抽动-秽语综合征对患儿心理有哪些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所表现的症状常使他们远离于同龄人,在家里和学校及工作单位,他人对抽动症状的紧张心理,可增加患者的心理痛苦,使患者有受害感和易于发怒,在焦虑、抑郁、疲劳和注意力集中困难方面也较正常儿童多。伴有多动行为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病理心理学问题。青春期后,由于被同龄人理解和接受的要求增加及求知求学欲望的增加,而在病情不控制的情况下又难以实现,使患者在青春期痛苦更加严重。面对课堂上难以控制的症状,患儿也许会退缩或变得害羞、孤独,使患儿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随着病程的延长,患儿心理问题越显重要。所以,当发现患儿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协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对患儿智力有哪些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病后及治疗过程中对智力有些什么影响呢?国内有人用中国比内氏智力量表对明确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测验,以探讨该病病程、年龄、药物等因素对患儿智力的影响。测查内容包括:语言能力、空间结构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按量表要求不同年龄从不同题目开始,连续5个题失败终止测验。结果1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平均智商93.9。其中既无智商低下者,也无智商优秀者。50%在正常智商范围的中、下水平和临界水平。病程1~2年组与2~4年组比较,智商无明显差异,说明病程对智力无明显影响;起病年龄在10岁前组与10岁后组智商无差异;服氟哌叮醇组与无服药组之间智商无差异;脑电图异常与脑电图正常者之间智商未见差异。说明起病年龄、脑电图是否正常、服氟哌叮醇等在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均对智力无明显影响。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家长应注意什么?   当孩子患抽动-秽语综合征被确诊后,家长要冷静。虽然此病治疗较麻烦,但大部分预后良好。特别不要在患儿面前讲此病的难治性。患儿多动及重复抚摸动作均为病理情况,并非患儿品质问题,家长见此不要认为是孩子故意捣乱,从而大声斥责。要知道,孩子对症状无控制能力,大声斥责会加重精神负担,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反复。另外,夫妻吵架、激烈动画片及电影、紧张惊险的小说等均对孩子不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因素对患儿的影响。个别患儿有自残及伤害他人行为,家长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在适当位置,不让孩子容易拿到。另外,也不要认为孩子有病就过分溺爱,顺从,此类患儿多任性、固执,如不注意纠正,易有不良倾向。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居室环境要注意什么?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居住环境除一般的注意开窗通风、湿度、温度以外,最要强调的是环境安静,减少噪音。  频率高低不一、振动节律不齐、难听的声音叫噪音。噪音是一种公害,过强的噪音会打乱人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影响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损坏健康。长期生活在较强噪音里,使人感觉疲倦、不安、情绪紧张、睡眠不好。严重时则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本来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致,如噪音长期干扰,必将加重病情或诱发病情。所以,当孩子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后,要保证居室安静,尽量减少噪音,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要离患儿居室远些;不要大声放摇滚乐、打击乐,可适当放些古典乐、小夜曲等缓慢、柔和的音乐。使患儿生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有利于神经系统的镇定,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如何保证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睡眠?  研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伴有睡眠障碍,而睡眠不好又有碍疾病的恢复,所以很好的睡眠对此病患儿很重要。  首先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形成一生物钟现象。每天到点就睡,睡时环境要安静、无光,全身放松。另外白天多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有疲乏感后睡眠更好。睡前不吃东西,不喝茶,不吃巧克力等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养成睡前用热水烫脚的习惯,也有利于睡眠。  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对安睡有好处。右侧卧不挤压左侧的心脏,有利于血液循环;较多的血液流经右侧的肝脏,可加强肝脏的代谢功能;亦有利于胃肠食物的向下运动。  不要蒙头睡。因为随着呼吸,O2越来越少,CO2越积越多,可引起大脑缺氧,对脑功能不利。不要趴着睡,这样会压迫心脏,影响心、肺功能。  睡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克服睡懒觉的不良习惯,以保证下次睡眠的质量。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老师应注意什么?   老师大部分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加之老师的职业特长更善于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当上课本应聚精会神时,有的同学挤眉弄眼,咧嘴耸鼻,或有不该有的肢体动作时,先不要批评,应认真观察,如频繁交替进行(无规律性),或有异常喉音时,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是病态,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当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后,老师要出于爱心,对患儿更加爱护,并提醒同学们不要因患儿的怪异动作而哄笑、讥讽、看不起。要主动与患儿接触,帮助其解决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如帮助打饭、补课等。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家庭和学校社会的温馨对患儿心理健康发育非常重要。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自己应该注意什么?  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可在学龄前起病,但患病期多在学龄期,这个年龄的儿童,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判断能力,家长要把此病适当地告诉儿童。当知道自己的疾病后,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好处的。为了尽快恢复,建议儿童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自己的病是可以治好的,积极主动地配合家长和医生的治疗。②了解自己的不可控制症状是因疾病而致,就象头痛时捂头一样自然,同学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主动和同学交往,以增进友谊。③当影响学习使成绩下降时,要知道是暂时的,通过加倍努力后会追上或超过别人的。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毕业就证明自己有毅力有能力。④避免情绪波动。平时少看电视,不玩游戏机,不看恐怖影视剧。和同学和善相处,不打架斗殴。⑤预防感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少到公共场所,及时增减衣服等。哪些食物适合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食用?  (1)动物脑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食可益肾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2)鲜鱼清蒸:鱼类含有许多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物质,清蒸食用,成分破坏少,有益智作用。  (3)莲子百合粥:上两药加粳米共煮成粥,每晨1次,有补脾肾、安心神之功。  (4)茯苓山药粥:茯苓粉与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以消痰湿。哪些食物不适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食用?  煎炸类食品:煎炸类食品干燥,燥则伤津,使本已虚之阴津再耗,则对病不利。  肥甘厚味:油腻香甜的食物易生痰浊。  生冷食品:生冷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 预防外感能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发作吗?  文献报道,感冒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诱发原因之一,当服药使大部分症状得到控制后,一次外感又可使症状加重,所以预防感冒可以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作。适当运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时加减衣服以避免着凉受热;流感流行期间不到或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一旦有感冒症状也不要着急,尽快用药物控制刺激症状,如滴眼药水以防结膜充血诱发眼部症状;含片含化以减轻咽部刺激症状。同时用抗病毒药物,目前以中药汤剂效果最好,以减轻或防止病毒血症,保护脑组织,防止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再发或加重。及时接种疫苗可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作吗?  国内外资料均显示,一些传染病是多发性抽动发作的诱因。特别是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腮腺炎、风疹、水痘、各种脑炎等。有人推测,病毒感染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纹状体功能与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预防病毒感染在防止抽动-秽语综合征方面尤显重要。及时接种疫苗是比较可靠的预防措施。当孩子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后,应及时接种各种肝炎疫苗、脑炎疫苗等,患儿被水痘、风疹、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时,及时服用中药汤剂以尽快代谢病毒,祛除病毒感染,减弱病毒对机体的损伤。做好孕期保健可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吗?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产科伴发症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之一。许多患儿有剖腹产史、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母先兆子痫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及母孕期高热史。所以妇女怀孕后,要做好孕期保健,预防病毒感染,防止妊娠子痫,规律检查胎位,尽量避免难产的发生,不得已不做剖腹产手术。减少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减少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率。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兴奋性氨基酸系统有关吗?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对同一脑区不同时期的影响是不同的,发育早期阶段是神经营养作用,发育后期则为“促毒性”作用。兴奋性氨基酸又受人类性激素的影响,从而调节脑发育。在脑发育早期,由于兴奋性氨基酸系统的过分营养作用,造成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神经元数目的不适当增加,这些患者在幼儿期产生多发性抽动及秽语症状,当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入青春期或青春后期时,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通过兴奋性氨基酸的间接作用机理,使原来不适当增加的神经元及过度派生的神经元突触由于其促毒性环境而部分或全部清除,使抽动-秽语综合征得以改善。这也是说明为什么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在青春期缓解的有力证据。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性激素影响有关吗?  国外有人研究认为,在人类中,那些具有基本生殖功能的脑区可能位于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这些部位的发育受性激素的控制,目前认为多发性抽动与基底神经节及边缘系统异常有关,所以性激素水平异常与多发性抽动的发生有间接关系。并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抽动如触摸、摩擦、吸吮、嗅、骨盆挺伸等可能是生殖行为的不恰当表现,而秽语、爆发性发音、喘气等亦可能是性激素水平不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些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国内国外资料尚未见到用性激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报道。脑部感染后可伴发抽动-秽语综合征吗?  脑炎后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报道国内外均有。《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年曾报道Devinski观察到昏睡性脑炎后出现动眼危象的病人多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病理解剖学研究发现基底节、中脑盖部、中脑导水管周围有病理改变。另有人报道1例6岁女孩患疱疹性脑炎后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表现,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右颞叶、基底节和丘脑有水肿区。故认为这些获得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可能与累及基底节的脑部感染有关抽动-秽语综合征与产科合并症有什么关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袁晖等报道,用Diane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有产科并发症的比无产科并发症的发病年龄早,且治疗前症状评分和治疗后症状评分均高于无产科并发症患儿,说明有产科并发症的患儿临床症状相对较重,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故认为产科并发症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预后的不利因素。另外,国外亦有资料认为,产科并发症作为儿童脑器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导致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抽动-秽语综合征机体免疫是否有异常?  关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免疫学的关系,很少有人报道。1996年《中国免疫学杂志》报道大连市儿童医院研究的2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E亚类进行的检测情况。结果如下:患儿T淋巴细胞(CD3)百分率显著降低,辅助T淋巴细胞(CD4)百分率显著降低,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百分率升高。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血清IgG1、IgG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 <0.01)。IgG3、IgG4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CD4主要诱导IgG1、IgG2的产生,CD4功能低下将导致IgG1、IgG2产生的障碍。通过以上试验研究,提示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肽及肽受体的作用,应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的“网络”关系。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免疫系统变化的关系还需要大量研究加以证实。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癫痫之间有什么关系?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癫痫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目前已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临床可见有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以精神运动型癫痫症状就诊,服用抗癫痫药无效,而后才出现典型的眨眼点头、坐立不安等症状。用氟哌叮醇好转。亦可见癫痫病儿以眨眼、喉中异常发声就诊,既以往有癫痫史,用氟哌叮醇无效,抗癫痫治疗好转。由于其症状交替出现或相继出现人们对其关系引起重视。脑电图有时可见类似病理改变。故有人推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脑内病理学基础。由于损害程度及性质的不同,而出现各种症状。当损害在两病的临界时,则表现两组症状交叉或相继出现。故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可用两类药物诊断性治疗。至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与癫痫是否相互诱发及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之间有什么异同?  相关处:①症状的重叠性很高。据统计30%~90%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有强迫症状。②有些症状如重复摩擦、反复拍击、反复触摸行为界于抽动和强迫行为之间。③家族史研究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强迫症在遗传上可能相关。有人推论,两病可能为同一基因异常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④病理学研究证明,基底神经节可能是两者的共同病变部位。  不同处:表现在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有强迫行为而无强迫观念,强迫症病人多是由强迫观念决定强迫行为。在治疗上抗多巴胺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治疗强迫症无效。相反,5-羟色胺能药物作为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却毫无作用。有人推测,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变部位在纹状体的背外侧,而强迫症的病变部位在纹状体的腹内侧。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时出现自毁容貌综合征表现吗?  抽动-秽语综合征个别病例有自伤表现的报道,当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时与自毁容貌综合征症状重叠,但两者是容易鉴别的。当多发性抽动伴自伤行为时其自伤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一个症状。自毁容颜综合征不伴有抽动的表现,在年龄很小时即有吮手指、咬手指、咬口唇等表现,继而打自己的脸,甚至损害面部组织,随年龄增长尚有从高处往下跳或用电击来伤害自己,并有侵害他人的行为。多有智力障碍。其病理是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完全缺乏。血及尿中尿酸增高。婴儿期尿布上的橘红色物质是早期诊断的线索之一。抽动-秽语综合征外科治疗方法有哪些?  (1)额叶手术:①双侧额叶内侧白质切断术;②额叶切除术。   (2)边缘系统手术:①双侧扣带回前部切开术;②边缘系白质切断术。  (3)多部位联合手术:①双侧扣带回前部切开术+下丘脑毁损术;②额叶切除术+边缘白质切断术。  (4)丘脑手术:①双侧丘脑腹外侧核群化学破坏术;②双侧丘脑嘴侧板内核群和内侧核群电凝术。③双侧丘脑腹外侧核群冷冻破坏术。  (5)小脑手术:双侧齿状核切开术。抽动-秽语综合征外科治疗的解剖学机理是什么?  额叶切除术切断额叶皮层与脑其他部位之间的联系,打断了额叶丘脑轴相关的冲动,阻断了抑制性反馈回路。双侧额叶内侧白质切断术局限性地切断了内侧白质通路,也就切断了额叶丘脑间的联系,特别是额叶眶内皮层至丘脑内侧核群间的联系。边缘系白质切断术是对眶内丘脑通路和双侧扣带回前部的毁损,下丘脑毁损影响丘脑腹侧核群的传入和传出冲动。小脑齿状核毁损术阻断了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故能消除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某些异常运动。抽动-秽语综合征外科手术疗法的利弊是什么?  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感觉运动功能,通过复杂的联系和传导系统发挥着人体司令部的作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不自主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和脑神经解剖生理是分不开的。一些学者想到通过破坏神经通路来阻断运动命令的传导,从而使不自主运动的命令不能下达,而达到止抽的作用。参照国外手术病例可知,这些外科手术发挥作用快,治疗彻底,可使抽动明显减轻或消失,不自主爆破状发音改善,强迫症状减轻,秽语减少等。但其大量的副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手术的损伤,出现癫痫大发作;传导受损而致表情淡漠,智力受损,注意力集中困难;有的出现口吃,发音困难,咽下困难,核上麻痹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1例出现精神错乱等等。据报道看,没有大宗病例手术对比观察,均为个案,且出现不同的副作用。所以认为,目前用外科手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尚不成熟,只做为探索性的治疗,迄今在我国未见报道。抗病毒治疗法可以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吗?   随着医学界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毒感染论也更加引起重视。病毒性脑炎后出现类似此病的报道已不少见。由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加重此病也支持病毒感染论。近来亦有人报道,对部分经常规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进行有关病毒方面的检查,发现这部分患儿病毒感染检出率很高。对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患儿,停止常规用药,改用抗病毒治疗,一般在10天左右抽动逐渐缓解,当感染被控制后,抽动便可停止,且其多动表现及行为问题等改善十分明显,多能安静下来,返校学习,成绩上升,临床效果较满意。  抗病毒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中医药在这方面已显示优势,可适当选用。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