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50 KB
- 2022-06-15 09:42:2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护嗓及发声前期准备强调护“嗓”比练“嗓”更重要:处在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如不注意保护嗓音,平时的喊叫、感冒、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或用嗓过度等都可能造成儿童声音的嘶哑或声带小结、息肉,严重的甚至失声。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儿童的“嗓音保健法”,其内容主要是:“轻声讲话”、“弱音发声”、“合理用嗓”“半声练习”,以及包括生活中应注意的不能迎风歌唱、(比如:对着电风扇或坐在摩托车后面时),边跑边唱和在运动前后、饮食前后、歌唱前后和“四季”等的嗓音保健法。另外,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不要过多地清嗓子,因为当作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如果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但如果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当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话。呼吸:
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大家掌握好强、弱、快、慢各种气息的运用。歌唱的呼吸要深一些,气息控制在下肋周围,形成歌唱发声的支持点。要经常纠正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发出声响,耸肩颈粗等不良习惯。了解歌唱气息用法,让学生双手掐于腰上,张嘴呼吸感知感知口腔打开和呼吸所带来的横膈膜扩张,腰外扩。注意,观察学生,不要出现提肩呼吸和故意鼓肚子的现象。(在这里,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的区别及各种细节有待考察)这时教师应该做示范。可以用打哈欠的例子来启发学生,也可以用闻香味的例子。姿势:不论坐和站,头部要保持正直,脖颈自然放松,不可伸长,以免影响喉部器官的正常运用。上身挺直,有精神,双肩自然放松,稍向后但不耸肩,使胸腔不受拘束和压力。站姿:男生脚略微岔开,两脚间距离约为一拳。女生丁字步。身体挺直放松。(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容易做成停止紧张状态,注意纠正)坐姿:班级里最好准备的凳子不要太高,以学生坐上去脚能踩地的高度为适宜。坐着歌唱时,也应该保持站立时的上身放松挺直,身体坐凳子的前半部分,这样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就挺立上身,要保证双脚全部踏地。口形:不能过扁过宽,而要象竖着的鸭蛋,下颚要完全放松,不使运动过度而妨碍发声。嘴唇要灵活有弹性和舌头配合演唱,比说话时的动作稍稍夸张一些。
发声训练练声: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低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很自然地放松,用“mo”的母音下行练习,再用“ma”、“mi”母音从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再逐步向高音扩展。发声练习要从柔和的富有弹性的音阶练习开始,经常注意克服喊叫、喉音等坏习惯。除了这些注意点之外,童声合唱还有一个真假声结合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由于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较为柔嫩,音域不宽,当唱高音时,声带靠边缘振动,如果高音不用假声,就会使声带受伤,嗓音损坏。为启发学生歌唱,应该开发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练声曲,初级阶段练声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为适宜。发声练习谱例:
谱例及训练要领:(注释:这首歌曲作为完整曲目练习的第一首,所以到的作用是:灵活运用气息连贯活泼的唱出跳音乐句。这样有利于初学儿童对气息的控制以及对歌唱产生兴趣。注意这首歌曲在教唱时一定要注意渐强渐弱的处理,以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
(注释:这首歌的的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的字头要爆破出来,突出对每一句歌词字头的训练,另外这首歌中出现的附点也应该强调,让学生充分找到唱附点的感觉)
(注释:这首歌曲的训练是要突出在弱拍进入歌曲,训练学生在弱起进入歌曲的能力,以及结束句的唱法。教学时应突出的是吐字要清晰和下波音的唱法)
(二)声音处理的基本技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乐技巧,融化在儿童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对于研究儿童声乐教学的教师必须明确:儿童歌唱与成人歌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人歌唱方法与儿童歌唱方法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如用成人的方法来考虑指导童声,那将难以获得好的效果。在学习中,应针对儿童用浅显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达到目的。美声歌唱的技巧重要部份是在气息的支承下,使声音从喉头进入到鼻咽腔的通道上,从而获得较好的头声。这是每个学习歌唱者必经之路,也是儿童歌唱的必经之路。这个听起来似乎较深奥的理论,我在训练时,故意轻描淡写化,用“开火车“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我说“声音好比“火车”,“鼻咽腔通道”好比“铁轨”,火车必须在铁轨上运行,这是学生们容易理解的浅显道理,火车到达的方向是“北京站”,我指着前额的眉心处,示意声音要唱到的地方;开火车的动力在这里,我指着腰腹部,示意气息;大脑是总指挥,每个同学身上其实都带着“老师”,这个“老师”就是“耳朵”啦!
当学生声音不对时,我风趣地说“你们的老师听听,火车离开铁轨啦!”学生会很快的把声音调整好;当注意了上面的“通道”,又不注意用气息时,我又说:“火车没有油了,开不动了!”学生赶紧用手摸腰腹部,注意使上劲,把气息找回来;当声音通过“通道”到达前额眉心处时,我高兴地鼓励道,”“啊!对了,你开的‘火车’顺利的到达了‘北京站’啦!”学生高兴得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训练,是获得头声的基础。轻声的“哼唱”唱的权威哈蒂在著作中说“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我的体验是:儿童要获得好的头声,从弱声的哼唱训练开始。过程是:抓住自然状态的“哼唱”训练有气息支托下的“哼唱”使儿童声带其各器官充分调节好了之后,再慢慢地予以加强和扩大。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哼唱”其实是儿童本身最自然、最喜欢的状态,在放学的路上、回到家里、同学相聚时经常可听到儿童自哼自唱,这也是最宝贵的歌唱最初时的自然状态,要抓住这一感觉。因为哼唱“ng”会引起软腭后面垂直部分振动,并导致鼻咽腔通道的打开,同时放松了下颚,在呼吸的配合下从而使学生可获得较好的头声。视唱练耳训练:视唱练耳是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包括音程和声的练习。
加强音准训练。统一和谐是合唱对声音的要求,所以合唱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童声合唱的音准训练应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音阶、音程、旋律。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为二声部训练打下扎实基础。快速时要防止音趋高,慢速时注意音偏低;强音要防止音趋高,轻声注意音偏低;遇到难唱的音程,必须重点突破,把好音准关。声音的系统处理:打开腔体 首先强调的是打开腔体,即常说的打开喉咙。打开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深呼吸。自如地深呼吸,感觉一股凉气顺着鼻腔进入(此时小舌头、软腭随之向上拉起),顺畅地通过后边的通道进入小腹站定,这样腔体就打开了。 这种状态是为了学生更容易体会整体歌唱的感觉。歌唱的主要通道是喉咽部以上、以下,即后边这个通道,这个通道上通鼻咽腔、头腔,下通喉腔、胸腔,打开腔体就是指打开这个通道。在打开腔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然”二字。我们只须用深呼吸的力量来打开腔体即可,任何多余的力量都是错误的,千万不可滥用力量。否则就可能发生一些常见的毛病,如用力下压喉头,虚撑开大喉头,张大嘴巴,哈欠打过头等。
喉咙打开的问题,在打开腔体的过程中同时得到解决。喉咙的位置随深吸气,同时自然放下,放在什么地方,这要凭教师的耳朵来听,来告诉学生应放在那里。标准是,既能得到丰富的共鸣,又保持优美的音色,同时声音运用自如。深呼吸是打开喉咙的法宝,没有脱离深呼吸打开喉咙的方法。在发声过程中,吸着气的状态是保持打开腔体稳定来歌唱的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常错以为打开喉咙就是打开喉咙口,使喉咽部打开撑大,结果使喉咙底部没有打开,反而缩小。打开喉咙指的是打开喉咙底部。 小腹支持 所谓支持,就是把吸近来的气保持住,不让它跑掉,保持用吸气的感觉来歌唱。人们常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虽有夸张之处,但却说明了呼吸控制的重要意义。在讲如何支持之前,首先来说明吸气的部位,我们自如地坐在椅子上,双腿分开,两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到吸的深度与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并且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吸气的部位。我们站起来也要找到同样的感觉,吸到同样的深度,同样的部位。找到了吸气的部位,我们来说明为什么要用小腹支持?我们知道最常说的是横隔膜支持,我所说的小腹支持只不过是横隔膜支持的一种变相说法而已,只是为使学生更易懂罢了。 小腹支持是这样的,保持吸气的状态,小腹微微内收,感觉声音是站在小腹上,小腹源源不断地供气把声音输送出去。小腹的支持可以简化为支点的支持,想象肚脐下的一点是一个弹性支点,声音是靠这个支点的支持发出来的。 呜母音状态
歌唱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而头腔共鸣尤其重要。要想得到充分的头腔共鸣,最便捷的方法是借助于呜母音。呜母音是使声音通向头腔的最容易的母音。呜母音上部的空间感,就是头腔的位置。唱呜母音时,小舌头和软腭都是拉起来的,把声音唱到它们后边即可通向头腔。呜母音是意大利的声柱,学好了它,其它的母音也就好找了。最常用的母音是呜、啊、噫,呜有向上发挥的本能,啊有向下发挥的本能,咦有向前发挥的本能。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念能,用呜带啊,用呜形成腔体状态,用啊拓展声音的宽厚。用噫形成声音的色彩。 这三个原则贯穿在我教学过程始终中,学生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切忌单打一,否则就不会形成完美的歌唱。谱例及训练要领:
(注释:这首歌曲加入了十六分音符,这个音型的处理是要连贯及快速平稳,这里我建议把谱中的“哈哈”改成“啦啦”,因为儿童处理“哈哈”容易开口过大,找不到声音的支点及位置,这首歌曲要求演唱者运用清新活泼的声音来演唱。)
(注释:这首歌曲中加入了大音程的跳跃,音域在短时间跨度较大,要注意音准。这首歌还可以巩固前面学习到的跳音的演唱)小结 大量演唱作品是提高声乐技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练声一直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练声并不能解决所有演唱的技术问题,很多的技术、技巧是大量存在声乐作品当中的,只有通过演唱作品才能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变成自己的技术、技巧。演唱作品也是培养训练音乐感觉的最佳武器。作品的风格问题、语言问题、感情表达问题、民族习惯问题、民族审美问题,这些靠发声练习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靠演唱大量作品才能得到解决。 在给学生留作品的时候,要确实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程度留相应的作品。中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有代表性的作品要大量的接触,既有一定数量的精唱作品,又要有一定数量的泛唱作品 。使用的作品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原地踏步,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