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唐诗宋词 14页

  • 129.50 KB
  • 2023-04-08 14:30:57 发布

水煮唐诗宋词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煮唐诗宋词之一清乾隆朝有个纪昀纪晓岚,为人风趣诙谐,才思敏捷,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著有鬼怪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人称纪大烟袋。这纪大烟袋可是牛人啊,和乾隆皇帝往来唱和,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传说。话说这牛人读唐诗,忽然看着整天在花丛徜徉的小杜不满意!要提意见的是那首著名的《清明》,对了就是那首传唱千古的《清明》。  杜牧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清明时节下雨了,纷纷状下了下来!清明时候雨多,没什么错。可纪大烟袋却不这么想:下雨就是纷纷状,干吗还“纷纷”?去掉!第一句写下来就是:“清明时节雨”。 第二句更不可思议,“路上行人欲断魂”。纪大烟袋就想:行人不在路上能在家里吗?行人当然是在路上行了,小杜真是罗索!难道还要说“半夜三更子时归,孤单一个没人陪”吗?苏东坡还讥笑秦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呢:“斜阳”就是“暮”,都“暮”了,难道还是“朝阳”?去掉“路上”两个字!变成“行人欲断魂”了。上边那句砍去双脚,这一句去了脑袋。第三句也无理,“酒家何处有”当然就是问,干吗还“借问”呢?不通之至!以小杜那水平要说“接吻”还差不多,借问是不会的!所以这句也去掉脑袋,就是“酒家何处有”了。最后一句牧童回答还是老农回答,本来没多大区别,说不定还是村姑回答,给大烟袋留下回想的余地更大呢。所以干脆去掉“牧童”两字,就是“遥指杏花村”了。这一改,七言变五言,全诗如下: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结果呢?这首诗失去了韵味。没原来好了,自然也无法流传,千百年来,人们记得就是杜牧的诗。可见有时候貌似啰嗦,其实是文学必不可少的点缀,如果都精炼成“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更改一字更不可”的精炼本,可能反倒失掉了活泼生机。 这首诗还有N多版本,下面这个算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犹)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一种断法,把诗变成情景独幕剧,也很好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传纪大烟袋还有一次写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不留神少写了一个字,成了黄河远上白云,后面掉了个“间”字。乾隆皇帝看出来后,决定戏一戏他,乃佯装大怒,责问纪大烟袋,当着皇帝的面,出如此差错,是不是故意戏君?是诚何心?纪大烟袋一惊,发现差错,顿时汗流浃背,所谓伴君如伴虎,要知道皇帝本就难测,何况是以至察著称的乾隆皇帝呢?好在纪晓岚才思敏捷,而古人写文,本就不加标点,可以进行发挥,于是他灵机一动,念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把一首诗改成了一首词,乾隆皇帝也惊叹于他的才思敏捷,遂含笑安慰,不但不加责罚,反而重奖水煮唐诗宋词之二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先聊聊贺铸这首词,这家伙是个花心,跟他老婆N多年,感情一直不错,面对着无数的美眉,居然没起别的心思。 可突然有一天,一切全不对了。人真是奇怪啊!话说那日他走在外面的路上,蓦然有所发现:他发现一个女孩从身边走过,而那女孩无论是身段还是面目,都让他顿时失魂落魄。结果自然是:但目送,芳尘去!看看这家伙!人家去很远了,他还看着呢,而且看人家走的那两步呢,居然觉得那象是凌波微步!凌波微步是说的洛神,曹子建写的《洛神赋》,贺铸直接拿来用了。然后居然猜测:这小丫头,锦瑟华年谁与度?意思是怎么不是咱老贺陪着?郁闷哪郁闷!锦瑟:李商隐诗中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最后呢,这家伙当然不希望有人陪美人度过。于是结句:只有春知处。意思是说,除了俺老贺,也就是春天能陪伴这位美人了。看看!这老家伙,居然宁可让美女独守空房!以上全属歪评。其实全词乃是借佳人抒怀,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郁郁不得志的“闲愁”。由此引出的这一段闲愁,特别有趣。只不过俺这样歪评,是就句论句而已。碧云冉冉,蘅皋日暮,彩笔题句,足可断肠!这种相思折磨着老贺,愁丝绵绵,不绝于缕。闲愁几许啊?看看那一样望不到头的一川烟草吧,迷离如梦,朦胧如织。而清明时分,杨花满城,纷纷扬扬,一直到淅淅沥沥的梅雨,给人以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感觉。这份愁啊,真是将人完全笼罩住了。 贺铸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善于在词牌中翻陈出新,很多词牌不直接表明,而时从自己的词中选取几个字作为名字,如行路难,夜捣衣等。其词内容、风格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很接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他最有影响的词作,除了上面的横塘路,还有一首芳心苦如下: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全词写莲,各种形象反复出现,细致入微,至于极致! 与此同时,贺铸还善于翻前人诗意,例如他的《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杜牧《汉江》诗云:“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贺铸用其整篇,添声而成长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退隐吴下的生活环境,以及身处其中的心境。贺铸这种真正抛开官场诱惑、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之中的心胸,与苏轼的“超逸旷达”神似。而绿净春深,由柴门荡开去,简直绿意无限,春深无限。白鸥飞来,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词人忘却了世俗的环境,进入忘我的境界。在垂钓中寻求解脱,仕途的坎坷,内心的苦闷完全抛诸脑后。这样的改写,反衬出心里的平静。水煮唐诗宋词之三话说大唐诗人孟浩然先生一直隐居,有一天终于被人引见。去见老黄帝唐明皇。老皇帝问最近可有什么佳作?孟先生谦虚,说随便写了一首,“写下来朕也欣赏欣赏”,老皇帝说。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老孟就写了这首诗。老皇帝一看,很不高兴。你老孟真有一套,骂人不带脏字啊!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吗?老气人了!因为我缺少才干,因而未得到圣主的任用;因我穷途多病,年又渐老,连一些老朋友往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看看!连朋友带皇帝全骂了!明皇怫然不悦,袖子一甩曰:“朕不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以布衣终”。孟学士从此就算废了!只好去南山“奉旨写诗”了。 后来李白大侠不明真情,还写诗称赞他呢: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首诗。李白这里说的爱可不是男欢女爱!乃是仰慕的意思。李白一生酒剑飘零,那个潇洒劲就别提了,他佩服过谁啊?老杜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皇上来叫都不去,还说自己是酒中仙呢。可他确实佩服过两个人。一个是老孟,还有一个是崔灏。看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李白说:老孟啊,你别的俺不羡慕,诗写得好不是?俺老李能比你差?看后人怎么评价吧!所以俺佩服你的是:风流天下闻。风流啊!是真名士自风流!你老孟哈,“红颜”见了你就扔掉头巾,崇拜的五体投地!这“红颜”乃是红颜祸水之红颜也!白发老太太都亲近你,愿意陪你卧松云啊!而你呢,醉月迷花!你看看,还有正事不?连皇帝都不朝见,结果被明主弃用了不是?连皇帝你都不愿意搭理!这还了得!现在可是开元盛世啊!所以李白很气愤,却无法发泄,只好说,俺李白喜欢酒,你却好色,咱俩反正数不到一起。我就对你高山仰止吧。这首诗就算给你增加点花边新闻。以上纯属歪评,其实李白佩服孟夫子的,就是那份因为“不才明主弃”而致使他“迷花不事君”的潇洒。 继续说孟浩然。柳永是奉旨填词,这老孟就是奉旨写诗了。写了很多山水田园诗,那都是相当相当好!后来啊,清乾隆朝纪大烟袋也很喜欢这首诗。但是他面对着乾隆,就不肯说“不才明主弃”了。要是乾隆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纪大烟袋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他怎么用这首诗呢?这天,在京城有个郎中,生意寥寥,门庭冷落。听说纪大烟袋水平高,就想求个题字,挂在门上当招牌。也算是招揽生意不是?老纪那人聪明着呢,能随便给人当枪使?就说我得去考察考察。于是明察暗访。过了几天,写了几个字,让人拿回去。这老纪就写了这句话,但是呢,稍微修改了一下,变成这样: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我靠!这下子,那郎中算是明白了,纪大烟袋不好糊弄,还是走人吧!敢情人家看出来了,咱水平不行啊。不明医理所以被财主们抛弃,事故多多所以病人们都不敢来了。这一改,奇绝! 纪大烟袋损起人来,也算是骂人不带脏字。话说某一次,一位书生写了一篇文章,请纪大烟袋匡正,老纪认真看了,没有露出任何表情,稍一沉思,写了两句批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老杜的绝句,还有两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景也是写心情,历来为人所赏。所以书生得了这两句评语,非常高兴,四处炫耀。某人看过之后,直摇头:“这是赞扬你的文章?这明明是批评嘛!”书生连问端的,那人道:“第一句说你不知所云,第二句说你不知所往。”书生含羞抱愧,自此发愤攻读。水煮唐诗宋词之四那年,初出茅庐的朱庆馀来到长安。大唐时候,长安这个地方绝对非同凡响,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的,也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而李白呢,居然是“长安市上酒家眠”。朱庆馀来干吗?想找找门路,看看能不能高中,找到了!是水部侍郎张籍先生。张籍这人很有才,他写过很有名的一首《节妇吟》。《节妇吟》就像《陌上桑》,乃是寄给李师道的。李师道是一个藩镇割据的节度使,想“勾引”张籍,为他所用。张籍师出韩愈,典型的儒士,当然不肯同流合污,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单看写得是男女之事,其实根本不是,完全是政治立场问题,他把士大夫的气节和女人的贞节等同!他就说了,师道兄啊,你不知道俺们家老师写过《师道》吗?俺们家韩老师那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啊,你现在自然不知,因为那是和以后的苏轼等人并称的。所以别看你叫做师道,要说这方面的学问,肯定无法和韩老师相比!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师道兄啊,你知道俺有丈夫了,还赠俺双明珠。俺一个女人怎么报答啊?又不能改嫁!再说了,就算改嫁了,你师道兄能看得起俺?须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不过哪,你有权有势的,俺怕你,所以俺就装作感激你!明珠俺还是先带几天,让大家都知道你的一番心意。但是这件事也不能大肆宣扬,俺怕被俺家丈夫知道了。那人!可不是玩得!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那家伙和你一样,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冲锋陷阵的主。给俺这么多高楼,俺都住不过来!所以他就给娶了几个二奶,三奶,四奶,N奶,陪着俺。可是再怎么说,俺是大奶!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俺知道你的用心,那是和日月一样的啊!可怎么说呢,俺和俺家丈夫说好了,他那些N奶都归俺管,俺打算和他同生共死!所以这事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关键问题是:你迟到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到俺身边,还带着微笑,带来了一包珠宝!俺的身边,早已有个他,哦,他比你先到!他,啊啊啊啊啊,执戟明光里!他,啊啊啊啊啊,楼房比天高!”唉!没办法,你来晚了。下次记着哈!早点来,俺还没出嫁的时候一定要来!虽说你是一番好意,但我跟着皇帝,忠心耿耿!所以不得不拒绝!这跟咱俩的关系无关,乃是因为政治路线问题。 话说那朱庆馀就找到了这个“节妇”张籍那小朱一看,张籍在这首诗里装女人装得这么像,他就不忿:装女人不是吗?谁怕谁啊?俺也来一个!洞房昨夜停花烛。咔咔,你老张是结婚了,俺可是新婚少妇,昨天才花烛呢。待晓堂前拜舅姑。马上就要去拜见婆婆和公公了,丑媳妇总归是要见严婆婆的,心中忐忑不安,这种心情,一言难尽呵。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早早起来,当窗理云鬓,对镜且梳妆。梳洗罢,仔细看看镜中的自己,容貌俏丽,顾盼生姿,对自己还是很自信的,可是,毕竟是第一次见婆婆,不晓得她是什么喜好,是否合她胃口呢?颇费踌躇!还是问问丈夫吧! 张籍接到这首诗一看,比喻新奇,和自己的《节妇吟》有的一拼,心中就高兴。张籍确实是爱才之人,当下就回了一首诗:越女新妆出镜心。那小阿朱他是吴越人士,吴越乃是出美女的地方。采莲曲基本上都是吴越。这次张籍自己是大奶,却不同意朱庆馀是个少妇,干脆给升格为少女了。话说这次化妆完毕,真叫一个漂亮啊。小阿朱就这样出现在镜湖的中心。镜湖,金庸曾在天龙中写过,叫做小镜湖。阿朱阿碧都曾在此出现。一泓碧水,掩映竹林茅舍。水平如镜,倒映天光,实在不可多得。自知明艳更沉吟。 知道自己明艳照人,艳丽不可方物,却故作踌躇,故意矜持,让周围的人更加欣赏!这手真够绝的。齐纨未足时人贵。这一句作比,说是山东星海家那地方,出产一种丝绸,真是贵重啊,富豪们竞相购买,价格很贵了呢。这种东西就是“齐纨”。一曲菱歌抵万金!这齐纨确实很贵重,但要看和什么比,我相信很多人宁可来听你的一曲菱歌,也不愿意要星海的齐纨哈。 这首小诗送给小朱,那小子喜滋滋地,美洋洋的。就等着扎耳朵眼上轿了,结果还真是,朱庆馀的大名很快就传遍了京师。张籍的判断分毫不差。 说起洞房花烛,有一首著名的五言诗,说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清朝的蒲松龄据说善于给别人的诗下药(即修改),于是有人拿这首诗让他改,蒲松龄略一思考,声称已下了四服猛药,人家不信,蒲松龄摇头晃脑的念道: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老童金榜题名时。老童,即老童生,如果一直不中,那就只好一直考下去,和儿子同场不算什么,和孙子同场也不乏其人。设若花甲古稀岁月,居然高中,岂非是狂喜啊?那人只好拜服。 水煮唐诗宋词之五济南现在恰好进入汛期,多雨的日子,想起王昌龄的那首诗。  唐代诗人王昌龄,堪称绝句的祖宗。他的《出塞》向为人推崇,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将时空骤然伸展,不光是“往事越千年”,更有一种无法排解的惆怅和历史的沧桑感,于是“万里长征”尚未回还的征人的境况也就被浓缩到历史的空间之中了。 我这里要谈的是他的那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会同寒风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返乡,而我却只能独自留下,就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此心不变,此人不变!  本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精巧的构思与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大军阀吴佩孚曾经入蜀,赋诗自叹。原诗没什么出彩之处,没人记得。另外一首幽他一默的诗,倒是曾传诵一时。人家就是将王昌龄的这首诗颠倒过来,改为: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蜀。写吴佩孚失败之后的狼狈,三四两句尤其妙绝。  吴地多诗,上面这首是镇江,张继一生倒是那首《枫桥夜泊》令人赞叹,写的就是姑苏。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寒山寺,枫桥,客船,恰到好处的糅合在一起,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情绪笼罩着全诗,颇耐咀嚼。后来日本人打到江苏,有人改这首诗为:月落儿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表达了对日本人的愤怒!水煮唐诗宋词之六闲来没事,读读古人的爱情婚姻方面的诗文,有着更多的感慨。也许古人不象现在,至少通信不发达,人口的流动性也少,加上交通不便,每个人一生所能见到的人自然少之又少,女人被严格的道德规范所限制,极少与男人接触,红杏出墙的机会当然大大减少,而男人出轨自然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所以那个时代,更容易产生相濡以沫的爱情,潘金莲潘巧云那种小红杏只能算作极个别现象。想起几首古诗词,取出来把玩。窗外阳光正好,而我的心情,即使面对着古代的爱情悲剧,在为他们扼腕叹息之余,还是感觉好得多。相信大家也都看过,我在这里贴出来,和各位网友一起回味。一.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爱情的誓言,体现了相知相爱的两个人之间那种生死以之的可贵情感,千百年来,不断的被人们引用。这五种现象(包括六月飞雪),实在是逆大自然趋势的,所以,以此作为前提的判断句“乃敢与君绝”,其实是说“决不敢与君绝”!今天,我们还有人敢发这样的誓吗?    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面对着风刀霜剑一般的婆婆,儿媳妇刘兰芝以磐石之坚和蒲苇之韧比喻自己夫妻的感情。在最终被休回母家之后,因为“人事不可量”,迫使刘兰芝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时候,选择了“举身赴清池”!而焦仲卿闻听此事,毫不犹豫的殉情而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婆媳关系势若水火,儿子儿媳却伉俪情深,面对森然的封建礼教,无力反抗,双双从容赴死。这种气概,这种深邃若海的情感,又有几人?!   三.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这首小词,字数不多,却有一种深深的意韵,颇耐咀嚼回味。独守空房的少妇,倚楼遥望,千帆过尽,却都不是自己等待的那个人,于肝肠寸断之中,让人体会那一片深情。第一句“梳洗罢”,正是有所期待,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可不希望那人突然回来时,看到自己蓬头垢面,玉容消减的样子。后柳永借用此意,“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几回”看似数量不多,但因为是“误”,也就是“误以为”,这中间肯定还有相当多的船是不会被误的,所以中间其实也包含了“千帆”之数。  四.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怀念亡妻的一首词,词意近乎白描,通俗易懂。妻子死后十年,词人仍旧深情怀念她。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才写到梦境,梦到竟然是夫妻间最常见之事:妻子对镜梳妆。而梦与现实在词人心中交织在一起,所以相顾无言,徒有悲苦之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一个女人,如果被一个男人深爱十年,死后还会被他怀念十年,这个女人应该算是很幸福了。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