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38 KB
  • 2023-04-08 14:31:01 发布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3柳永词二首含解析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单元漫步宋词咬文嚼常不是发髻,是发际!2013年7月23日,《辽沈晚报》B02版《男子北京超市砍人致1死3伤》一文中讲:那个行凶者“蓄着花白胡须,前额发髻很高,有些轻微秃顶”……从配发的照片上看,那人的头上是短发,并没有什么“发髻”。发髻,是把头发结成结盘在头顶、脑后或两侧的发式,旧时常见。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时女人的发髻形形色色,有螺髻、云髻、盘龙髻、飞天髻等等,数不胜数。既然头上是短发,就不可能结成“发髻”。其实,是上述文章把“发际”误成“发髻”了。发际,是头部皮肤长头发的边缘部分,不分男女,人人都有。——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黎金祥课前识祀简介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 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作品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运用铺叙手法的范例。相关知识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词,初见于唐,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传延至今。有人认为隋时已经有了词的雏形。词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O最初,绝句或律诗配以乐曲即成为词,诗与词的区分不明显。后来,词的格式越演变越多,与律绝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但总的来说,词仍然是一种律化的诗歌形式。词,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等。宋以后基本称为词,但其他名称也偶有使用。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谈诗的信中说:“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这里就用了“长短句”的称谓。画园冒圄伫倚(zhb)黯黯伽)凭阑(lan)•••强乐(qiang)憔悴(qi^ocui)参差(cT)••••堤(dT)天堑(qi^n)珠巩(jT)••• “只”杲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有三T手指朝左的-R右手。本义为“佑助”的“佑”•因后世被借为“更、再、重复”之*,詬叹只被借为“左右”的“右"。古代汉语中,“只”多表示重复蛮继续,引申为更进一层的意思•乂引申为表示整数之外乂加零数的意思。还能作“有”的假借字。“乂"杲个部首字,在汉字中JL从“乂”的字次都与手有关,如“及友”“炭”“取”繚V蝶恋花文本歼篠阅读《蝶恋花》,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词的语言】试分析“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中“春”字的妙处。答案:作者以“春”一字,既点明时令,又表达了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2.【鉴赏诗词的技巧】上阕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答案:“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 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1.【鉴赏诗词的意境】(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答案:(1)“草色烟光残照里”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借景抒情,抒发了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2)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塑造了孤单凄凉,相思满怀的漂泊者的形象。4.【鉴赏诗词的语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答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本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望海潮文本聊锻阅读《望海潮》,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诗词的意境】上阕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江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巩,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2.【鉴赏诗词的语言】(1)柳永用词十分精准,请赏析“霜雪”的妙处。(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答案:(1)“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2)不好,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3•【鉴赏诗词的语言】“重湖叠幟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答案:“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 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1.【鉴赏诗词的意境】“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答案:词中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嬉戏釆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5•【鉴赏诗词的情感】“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答案:“好景”,除写湖山胜况、市井繁华,还有暗颂孙何政绩良好之意;“归去凤池夸”则暗含入朝执政之意。两句歌颂并祝福孙何任满报政于朝。|丿」纳探究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答案:(1)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2)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限时磨砺饨力提初一、基础训练1.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解析:①③⑥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属婉约派。②④⑤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属豪放派。二、课外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⑵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答答案:(1)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答:(2)结尾两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 音?ZE;、•答案:(1)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原因:“无侣”。(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浪为沙夜雨梁寅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扌灵。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注:①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元末明初学者。(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⑴①为“花发恐飘零”“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而愁。②表达了豁达、愉悦的心境。(2)①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②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三、语言运用1.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及修辞手法,另外写一个你所欣赏的文人。(柳永)他婉约,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多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他执着,“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答:答案:(示例)(苏轼)他豪迈,唱“大江东去”;他狂放,“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多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6・柳永的《雨霖铃》像由一幅幅极富美感的镜头组合成的电视短剧,请展开想象,将“执手相看泪眼”这一镜头进行细致的描绘。答: 答案:(示例)一对情人即将生离,他们手拉着手久久不放,四目相视,情意缠绵,柔情脉脉,似乎都想把对方的身影烙印在自己的心头。她面若银盘,那两叶修长的柳眉渐细渐淡地隐进鬓角,那双顾盼生神的大眼睛此时浸满了泪水,更显得楚楚动人。秋风撩动着她的衣裙,使她更像临风飘飘的仙子。望着眼前英俊潇洒而又才华横溢的他,她心中有千言万语,待要说时却朱唇难启,胸中翻江倒海,只落得以泪洗面,相对无言。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