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0 KB
  • 2023-04-08 14:31:06 发布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检测卷1(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一检测卷1(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A.宦游(huàn)筵席(yán)江渚(zhǔ)凤阙(què)B.鸣鸾(luán)皎皎(jiǎo)纤尘(qiàn)砧板(zhēn)C.南浦(pǔ)江畔(pàn)扁舟(piān)碣石(jié)D.铁骑(jì)霰雪(xiàn)芳甸(diàn)沙汀(tīnɡ)答案 B解析 “纤”读xiān。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A.无谓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D.银烛吐青烟,金樽对奇筵答案 C解析 A项谓—为。B项调—凋。D项奇—绮。3.下列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A.青枫浦上不胜愁(承受)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B.但见长江送流水(但是)闲云潭影日悠悠(时日的漫长)C.昨夜闲潭梦落花(安静)愿逐月华流照君(追随、跟着)D.可怜楼上月徘徊(指月光不忍离去)槛外长江空自流(徒然地)答案 B解析 但:只是。4.下面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B.《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C.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手法,尾联采用实写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答案 C 解析 应该是首联采用实写手法,尾联采用虚写手法。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滕王阁》一诗是七言律诗,律诗的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B.《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张若虚加以发展,使之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C.《滕王阁》诗前还有一序,序末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D.《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旋律是柔婉感人的,内在感情是豪迈超脱的。答案 D解析 《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旋律是悲慨激荡的,内在感情是平和自然的。6.名句默写。(9分)(1)________________,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______。(杨炯《从军行》)(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5)悠悠洛阳道,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6)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_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1)云霞出海曙 (2)胜作一书生 (3)物换星移几度秋 (4)槛外长江空自流 (5)此会在何年 (6)春江潮水连海平 (7)江月何年初照人 (8)江月年年只相似 (9)不知江月待何人鉴赏提升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夜送赵纵杨 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照前川。(1)一、二两句一语双关,请分析其含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月照前川”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城璧”即和氏璧,为赵王所得,“赵氏”双关赵王和赵纵,借喻赵纵才能如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人们久已闻名。(2)象征(或“融情于景地表达”)诗人的友情如明月一般长时间伴随赵纵踏上归途,渲染了送别氛围。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下垂的样子。(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前半首的文字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首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解析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报国无门,四十一岁时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