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3-04-08 14:31: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唐诗宋词》重点解析及期末复习指导我们今天这堂课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先介绍一下《唐诗宋词》部分的课程构思,然后为人家讲解《唐诗宋词》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最后介绍一下期末考试的情况。现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唐诗宋词》的课程构思。唐诗宋词是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经过历史的淘汰之后,今天存留下来的唐诗宋词珍詁仍然浩如烟海。对它们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选取i个合理的切入角度。我们的主讲老师选取的角度是分类研究。分类研究冇着重要的意义,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Z作品,考定其作成Z年代,于同中求异,异屮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Z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恐终不能有真知灼见。〃我们的主讲老师选取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正是介于这种考虑。当然,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体裁和题材是最主要的两种分类标准。相对來说,题材的分类更为普遍一些,难度也小一些,这也是我们的教材采用题材为分类标准的主要原因。唐诗宋词的题材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它们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而面,但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无法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所以我们的教材只选了四种题材进行了论述,这就是山水CH园诗词、友情送别诗词、咏史怀古诗词、咏物诗词。也许人家会遗憾许多有意思的题材没有选进来,比如边塞诗、爱情诗词等,我也和人家一样觉得美中不足。但是我们在掌握了这四类题材的研究方法Z后,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对自己喜爱的题材进行研究,或许这缺憾反倒激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给我们提供自己的研究空间。在我们课程的四个专题屮,《唐诗宋词》或许会是最吸引大家的一个。因为相对于艰深古奥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更能给我们一种审美的愉悦感。我们的主讲老师也非常重视唐诗宋词的这种特质,他在设计教材时,努力避免枯燥的理论阐述,而更注重展示诗词的艺术魅力。大家或许已经发现了,《唐诗宋词》的教材实际上是以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为主的。大家在为《诗经》、《楚辞》头疼了一番之后,也许可以在唐诗宋词里轻松一下,可以感受一下古代文学研究的乐趣。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是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吋一定要重视的地方,当然也是我们考试的重要内容。以上是关于我们教材设计的一些情况,卜•面我们请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唐诗宋词》第一章的重点和要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唐诗宋词发展的大致脉络,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出字幕)或许很多同学会认为这些内容并不重要,实际上,绪论部分对我们的整个学习冇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我们很多同学专科阶段都不是中文专业的,文
学史的基础相对薄弱一些。而绪论部分正好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补课的机会,虽然绪论屮对唐诗宋词发展历程的论述并不详细,但是仍能让我们对唐诗宋词的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从纵向上看,我们教材小对每一类题材的诗词都是按照文学史发展的线索来进行论述的,如果我们把握住了每一个时代诗词的总体特色,也就能更容易地把握这个时期某一类题材的诗词的特色。例如,对于盛唐诗歌的总体特色,教材中借用了林庚先生的概括,即〃盛唐气象〃。而这盛唐气象,包涵着爽朗的风格,新鲜的语言,自由解放的个性,宽广豪迈的胸襟,慷慨激昂、锐意进取的时代气息,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情调。我们理解了盛唐诗歌的这一总体特色,我们H然也就能够理解盛唐山水诗的特色,因为山水诗正是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自己的方式体现着盛唐诗歌的这一总体特色。从横向上看,绪论在介绍唐诗宋词发展历程时所涉及到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每一类题材的诗词的代表作家。如杲大家在绪论中了解了某一作家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那么自然也就了解了他的某一类题材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比如,绪论中介绍盛唐诗人王维诗歌的特色在于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一种绘画般的色彩和构图。王维同吋也是盛唐山水B园诗的代表作家,而对他的山水山园诗的论述也是围绕这两个特色进行的。如果我们在绪论中就已经把握了王维诗歌的这一•特色,那么掌握他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的特色,对我们來说可算是顺手拈來了。除了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以外,在绪论屮,希望大家重点掌握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卜•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來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屮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口在与音怎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咅乐的土壤屮萌芽产生的,咅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咅乐的烙卬依然是不可抹煞的。2、外部形式的并异:句式、句法、韵律、对仗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其次,诗词的句法也冇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屮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3、题材内容的差异: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弟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4、语言特色的差异:诗是典型的语言艺术词是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彖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诗来说,词的语言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5、风格的差异:诗庄词媚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第二章山水皿园诗词论析在这一章,希望大家重点掌握唐代山水诗和唐代出园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早在先秦时期时期,自然山水就已经作为背景描写出现在诗歌创作屮,这为后来山水诗的定型、成熟奠定了基础。山水诗的日渐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的《观沧海》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首山水诗。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在山水描写中〃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朝齐诗人谢桃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的情感意趣,将写景抒情结合起来,这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唐代,山水诗的创作盛极一时,王维、孟浩然、李口等都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唐代山水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也体现这唐代诗歌的总体特色。初唐山水诗创作的局势尚未打开,还沿袭着六朝细致描摹的特点,缺少情景交融的意境;山水名句较多,而山水佳篇较少。盛唐山水诗的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一、清,以王孟为代表;二、雄,以李杜为代表。到了盛唐时,山水诗的创作蔚为大观,诗人们对山水的体会更加深刻,把握
和刻画山水的艺术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山水诗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盛唐山水诗语言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其风格犬致可概括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一是雄,以李杜为代表。孟浩然山水诗特色:清淡代表作品:《秋登万山寄张五》、《临洞庭》孟浩然山水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清淡,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就体现出这一特色,但是他的《临洞庭》却气势宏阔,在他的作品小显得与众不同,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起成为描写洞庭湖的佳作。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一、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二、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代表作品:《终南山》、《山居秋暝》王维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王维的山水诗还特别追求画意,他把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屮,造成一种〃诗屮有画〃的艺术效果。他的代表作《终南山》、《山居秋暝》都体现出这些特色。李口山水诗的总体特色:雄奇豪放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代表作品:《蜀道难》、《望天门山》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是雄奇、豪放,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山水本身就给人一种阳刚之美;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山水景物,如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神话传说的运用等,造成一种奇幻瑰丽乂豪放雄壮的风格。《蜀道难》就集中体现了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田园诗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的,他的田园诗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唐宋山园诗的创作非常兴盛,作者多为隐居不仕的文人或弃官归隐的仕宦。如孟浩然、王维、范成大等。唐代[0园诗的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尤英是盛唐山园诗,多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园牛活的美好和愉快,风格自然清新,情趣盎然,神韵天成,受陶渊明影响
较大。王维和孟浩然是其最重耍的代表。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清新淡远,简朴纯净,代表作:《过故人庄》孟浩然的田园诗清新淡远,语言简朴纯净,他的《过占人庄》写景清新秀丽,写故人情谊真挚深厚,写皿家生活简朴可爱,是他III园诗的代表作。并且对后世出园诗的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就是从《过故人庄》脱胎而来的。土维出园诗特色: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代表作《渭川出家》、《新晴野望》土维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來描绘出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他的《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等都是有着永恒艺术魅力的田园诗珍品。第三章友情送别诗词论析在第三章友情送别诗词论析里,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三节唐人送别诗论析、第四节宋人送别词论析和第五节送别诗歌小常见意彖分析。唐人送别诗极多,唐人送别诗代表作:王勃《送杜少府Z任蜀川》、王维《渭城曲》、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赠王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其屮的佳作。离别是悲哀的,但是盛唐诗人笔下的离别和悲哀,是少年人的离别,少年人的悲哀,它在感伤Z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积极乐观的情绪,充满了梦想和希望,也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而这些正是盛唐的独冇的精神风貌。我们所讲的这些送别诗,大都是七绝或七古,林庚先生曾经说绝句和七古是最奔放的诗歌语言,这自由奔放的语言和自由解放的精神相得益彰,共同地体现着盛唐诗歌的气象。宋人的送别词代表作: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辛弃疾《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贺新郎》(绿树听耦鳩)宋人的送别词可以分成以抒情为主和以言志为主。前者重在抒写离愁别恨,而后者则在送别中寄寓胸怀抱负,如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辛弃疾《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贺新郎》(绿树听耦鳩)等,这些词不以抒写离愁别恨为主,而是在词里抒写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屮原的渴望,并以此来共勉。风格上摆脱了婉约缠绵的送别词风,表现为激昂、豪放、悲壮。唐宋送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长亭、南浦、杨柳、美酒是其屮最有代表性的意象。唐宋送别诗词屮的常见意象:长亭、南浦、杨柳、美酒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Z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诗词中不断出现。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冇很大关系。江淹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屮,也浸染了离情别恨,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a《诗经》中的《小雅•采薇》开始,杨柳的依依z态和惜别的依依z情融合在一起,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恨;而冃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代有折柳留客的风习,〃杨柳〃与送别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唐宋送别诗词中也多用〃杨柳〃来抒写离别之情。酒也是送别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最著名的要数王维的《渭城曲》To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词论析这一章的重点是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力史性的结合。〃诗〃与〃史〃的结合,也就是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注定了它有诗和史的双重特征,首先,文学性是它的永恒魅力,从形态上来说,它是文学,是诗词,而不是历史。其次,咏史怀占诗词也具有历史性,它有史的依据。二、”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咏史怀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在于〃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并最终归结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怀古是动因,而言志抒怀采是最终的旨归。从一定程度上讲,咏史怀古诗词更像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诗。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多维的时空组合是咏史怀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题材的关系,咏史怀古诗词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有无限口由伸展的容量,可以在古代与当今、过去与现在屮进行转接切换。述可以从限前之景,遥想往昔的景彖,这是跨越历史的空间切割。既有时间的跨度,乂有空间的对比转换,这正是咏史怀古诗词独有的艺术特质。
第五章咏物诗词论析这一章的重点是唐代咏物诗。咏物诗到了唐代开始蔚为大观,它已经逐渐脱落了旧时代的气息,呈现出唐代诗歌的风貌。唐代咏物诗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唐代咏物诗的艺术特点:(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如杜甫《初月》、钱翊《未展芭蕉》唐代咏物诗的特点实现表现为描绘生动,新颖传神。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著名的如杜甫的《初月》屮对初月的描幕可谓穷形尽相,而钱理的《未展芭蕉》用〃冷烛无烟绿蜡干〃來比喻蕉叶,也极为新奇生动。(2)不求形似,遗貌取神,如杜甫《房兵曹胡马》、陆龟蒙《白莲》唐代咏物诗艺术特色的第二点是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陆归蒙的《白莲》可为代表。《房兵曹胡马》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对骁勇善战的胡马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使读者不仅欣赏到胡马俊健的体态,更使读者感受到胡马凛然无畏的气度。陆龟蒙的《白莲》则写出了白连清高自傲、超凡脱俗的神韵,被后人赞赏为〃语自传神,不可移易〃。(3)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如李商隐《流莺》唐代咏物诗还常常借咏物來抒情,表现出以物拟人,移情于物的特点。例如李商隐的《流莺》,就是以流莺自喻,借流莺的流传无依,来抒发自己浮沉不定、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流莺身上,使它也充满了身世飘零的悲苦。(4)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菊花》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表面上是在咏蝉,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苍凉的身世Z感,并借赞美蝉的孤高贞洁,表明了自己坚持操守的志向。而黄巢的《菊花》则借咏菊來抒发农民革命英雄的豪壮胸怀。(5)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如杜苟鹤《小松》、罗隐《蜂》唐代咏物诗中,还有一•些借咏物来说理。如罗隐的《蜂》描写蜜蜂不辞辛苦的劳动,结局发问: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长处,就在于作者用最普通、最常见的情景,揭示了人生小的深刻道理。杜荀鹤的《小松》也借松写人,在咏物中蕴涵了耐人寻味的哲理。刚才我们为大家讲解了《唐诗宋词》的重点和难点,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期末考试的情况。我们的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由屮央电大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一百五十分钟,卷面分数为一百分。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名
词解释和论析题三类。期末考试的范围包括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两个专题,即《〈诗经〉与楚辞》和《唐诗宋词》。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教材小所有的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掌握是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对教材屮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的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述。因为我们的期末考试采取了闭卷形式,很多同学都在为此担心。实际上,闭卷考试有它的好处,题量不大,难度也不大。相信大家都会顺利通过考试的。我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就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诗是这样写的:《苔》袁枚白FI不到处,青春恰口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今年二丿」我们在厦门召开了《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的师资培训会,我们的主讲老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在会上给地方电大的老师们讲了这首小诗,在这里我们也把它送给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比我们都以小小的苔花自勉,在每一个角落里,绽放屈于我们口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