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3-04-09 14:30:0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学案课题破阵子春景第1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2、诗词的意象教学重难点理解感悟词的美感和内在的情感一、检查《浪淘沙令》背诵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gōng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三、整体感知:1、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理清词意;3、清明时节,海棠、梨花刚刚完事,柳絮却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燕子回来,初闻黄鹂娇声,天气也就转暖了。闺中少女,此时应换了薄装,停了针线,赶节郊游踏青。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说着笑成一朵花。四、赏析:上片:以对句写景起,点明季节。在这尚有轻寒的时节,燕子在微风中翩跹(piānxiān形容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梨花瓣瓣飞舞。接下来又用两个对句描绘出这明媚春天的另外两个物象:"碧苔"和"黄鹂","三四点"(视觉)描摹碧苔稀疏之态,"一两声"(听觉)则状写黄鹂声断续之致,而这稀疏的绿苔和断续的黄鹂清声又置之于"池上"和"叶底"两个更广阔青葱的背景。末句补之以"飞絮"即飞扬的柳絮,使这一节候的物象更加丰富充实。上片五句从时间领起,罗列燕子、梨花、清池、碧苔、新叶、黄鹂、飞絮各意象,动静相间,声色映衬,视听结合,令读者应接不暇,描绘出一片旖旎(yǐnǐ柔美的样子)慵懒、万物勃发的明媚天气,故曰"日长",上片写景已足。词的上片着力刻画自然景物,为下片写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和背景。满眼春光,盈耳妙音,作者不可能在词中过多描摹,只能取其几点最动人处加以展示,以点带面,写出春之灿烂。池上青苔点缀,叶底黄鹂弄音,满街飞絮飘扬……整个上阕不仅写景唯美,而且形式整齐雅致,音韵和谐,前四句是两个极为工整优美的对偶句。构图动静结合(有飞燕、落花、青苔、黄鹂、飞絮),清新飘逸。最后一句是过片。春日渐长,正好可以尽情享受美好春景,自然引出人物的活动。下片: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的?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明确:A表情:笑:巧笑→笑从双脸生。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场面描写:斗草。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昨宵春梦”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惟妙惟肖,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写足,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以“特写”作结,收束全篇春光无限之旨。五、问题探究:1."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碧苔"和"黄鹂"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是实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三四点"描写碧苔的稀疏,"一两声"突出黄鹂声音若断若续,都符合清明时节万物萌发的微妙状态。2."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好处?明确:属于心理描写。"巧笑"、"逢迎"用动作描写刻画了"东邻女伴"在春天勃发的生命力,而加上一心理描写,不仅交代了笑的原因是斗草赢了,也插入昨晚做了个好春梦,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六、总结: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七、作业:1、背诵该首词;2、完成学海导航相关练习;作业布置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