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50 KB
- 2023-04-09 14:30:0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文学唐诗宋词诗歌意象---------系列五---------
飞鸟
一.表达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音。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上虽然没有象彩凤那样能让两人人比翼齐飞的翅膀,但是心里有灵犀,彼此的心理一点的明白.
二.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回日夜思念的故乡。“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在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三.诗人愿与悠闲自在的鸥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黄庭坚《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水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水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美景,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愿望。继他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姜夔《庆宫春》
四.表达乡愁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翔鸟高飞云天,行士却羁于徭役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玉台新咏·艳歌行》)堂前燕子冬藏夏现,兄弟三人却漂泊异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以来,大雁飞回北方,出使南国的诗人却迟迟不能北返背归鸿,去吴中,回道彭城,清泗与谁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苏轼将由徐州南下杭州,正与北飞的鸿雁背道而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远树含烟,寒山苍碧,昏暝暮色渐渐笼罩高楼,使登楼望远之人倍增忧愁。他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立,只见鸟儿迅疾滑过天空,飞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五.表达孤独漂泊的感情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处,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六.飞鸟比喻人生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的和诗即从“雪泥”引发,变实为虚,创造出“雪泥鸿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雪泥上指痕还在,如诗人心中记忆犹存,然而那只鸟早已不知飞到哪里,保存着昔日记忆的诗人兄弟也已历经磨难。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幸有美酒入诗来 “五花马,千金裘”面前,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交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是否真的“唯有饮者留其名”呢?诗人们对酒大多情有独钟,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自称“性豪业嗜酒”,自然地,酒在诗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了。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说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而说到酒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 悲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欢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 离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合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咏怀》之三十四) 乐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以酒写喜悦之情,纵酒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情,诗人也寄托于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与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与花——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饮酒》) 与雪——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与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唐诗宋词选读译文.doc
- 唐诗宋词三百检测试题.doc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5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4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3辛弃疾词三首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11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ppt
- 中国文学唐诗宋词诗歌意象6.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