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2-06-15 09:53:18 发布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疏导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与途径3、熟知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辅导技术技能目标1、对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诊断2、利用心理辅导技术与方法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创设良好的环境家园同步辅导以游戏为载体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辅导途径辅导原则认知辅导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个性与社会化相适应渗透性发展性可操作性认知偏差问题辅导常见心理问题辅导情绪障碍问题辅导人格缺陷问题辅导行为不当问题辅导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是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逐步发展其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应对其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疏导和矫正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这远比让其发展到成人之后再进行干预的效果更好。要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可操作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确保心理健康辅导的切实可行。具体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游戏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能使学前儿童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到充分发挥,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良好载体。2、趣味性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长,所以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为其提供舒适、明亮的辅导场所和丰富、新颖的辅导玩具,激发他们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兴趣,促进其身体各器官的活动机能,以达到延缓疲劳出现的效果。另外,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具有新颖性,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和生动有趣的谈话中获得身心成长,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中增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体协作意识,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3、安全型学前儿童的器官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好奇、好动、好模仿,以及其生活经验不足,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常做出力所不能及的判断和行为动作。(刘建恒,2008)因此,在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保障障学前儿童的人身安全,避免其受到伤害。 二、发展性原则1、适应学前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2、注重个体差异性三、渗透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应对其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情绪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让他们学会把心理健康辅导的有益启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增强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同时,学前儿童常接触的三大社会环境是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它们也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应该积极利用的资源。四、个性与社会化相适应的原则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适应的原则,既要重视学前儿童个性化的发展,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措施培养其独特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特点,又要注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培养,使其心理特征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五、认知辅导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品质既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认知与行为紧密联系的综合体或心理—行为结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内在认知和外显行为应该是相互统一的,这样才有助于其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健全的人格。要培养这种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表里一致的素质,不仅要从内在认知观念入手进行辅导而且要从外在行为方式入手进行行为训练,只有把两种心理健康辅导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否则容易出现单纯强调认知观念改变的辅导而忽视学前儿童行为方式的训练,或强调学前儿童具体行为方式的训练而忽视其认知辅导的偏差。这会造成学前儿童的知与行脱节,不能形成知行统一的心理模式,以致其难以培养完善的心理品质。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途径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治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一、创设良好的环境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它不仅是儿童身体茁壮成长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微观系统中的家庭和托幼机构可以说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直接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最为直接、关键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庭环境和托幼机构环境的创设和优化利用,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一)温馨家庭环境的创设(二)良好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二、以游戏为载体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不同形式的游戏辅导可针对学前儿童的不同心理问题发挥着作用。如帮助那些遭遇家庭困难,或是与重要他人产生矛盾,或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使其必须离开自己原生家庭所出现心理创伤的学前儿童,可采用房子游戏进行辅导;帮助有情绪困扰的学前儿童,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辅导者了解学前儿童如何建构其世界,及其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学前儿童的应对方式。心理辅助者可采用的游戏形式还有很多,如使用自然材质沙子和水的游戏,借助于绘画、戏剧、说故事等创意性表达方式的游戏,积木游戏、棋类游戏等,这些游戏形式均可为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服务。沙盘游戏疗法简介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Therapy)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采用意象的创造性治疗形式,“集中提炼身心的生命能量”(荣格)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治疗关系)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便是沙盘游戏之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模式。一个系列的各种沙盘意象,反映了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三、家园同步辅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要对学前儿童的问题进行辅导,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共同辅导。第一,幼儿园要将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这一工作放在家长工作的首位,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改进其教育方式。第二,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沟通,成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伙伴。第三,家长和教师之间取得共识,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心理条件,避免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出不一致。第三节学期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一、认知偏差问题辅导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表象或虚假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向前运算阶段((2一6,7岁)前进的。因此,自身认知发展的限制是学前儿童形成认知偏差的一部分原因。另外,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不当归因方式等因素也是学前儿童形成认知偏差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的认知偏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等社会心理规律是使学前儿童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映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简单地说,首因效应即是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做出判断的。晕轮效应是指在认知时,人们常常对个体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觉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好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近因效应就是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因此,要消除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需要减少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其的影响,良好发展。帮助其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使其认知心理良好发展(二)性别认知偏差性别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对自身截翩认识、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别特点相反(即男性具有女性气质及行为,女性具有男性气质及行为)。一般儿童在3一4岁就可以确认自己的性别。然而,有性别认知偏差的学前儿童时常不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不能正确地识别自己的性别。对性别认知偏差学前儿童的辅导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从小培养学前儿童正确地进行性别角色认同,父母切不可凭借自己的喜好来随意打扮自己的孩子,影响孩子对自己胜别的认知。②如果是因为教育环境不良而导致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偏差的,应尽可能地改善其教育环境,提供有利于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教育环境。③如果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偏差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可采用行为疗法矫正,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矫治效果较好。若是其父母中有心理不健全因素,则应同时予以矫正。二、情绪障碍问题辅导学前儿童的情绪障碍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并与儿童生长发育和境遇有一定的关系,如遭遇某些应激因素或因家庭环境不良、教育不当等导致的焦虑、紧张、强迫、恐惧或害羞等一类情绪障碍。 (一)学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当学前儿童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或有可能离别时,出现的某种焦虑现象是正常的。只有当这种发生于童年早期的分离恐惧成为焦虑中心,并使儿童的离别焦虑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时,才诊断为分离性焦虑症。这种障碍与正常分离性焦虑的鉴别关键点在于:针对与其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并非单纯是在许多场合的广泛性焦虑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都异乎寻常(有诊断意义))。分离性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过分地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回;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不是由于幼儿园或学校的原因);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如哭叫、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退缩;部分患儿分离后会反复出现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疼胃疼、浑身不适等。离不开奶奶的小男孩案例描述:儒儒,男,3岁,入幼儿园一个月。早上,奶奶送儒儒上幼儿园,儒儒不想奶奶离开他身边,就一直抱着奶奶的腿。奶奶陪他玩了一会儿玩具后,准备离开。儒儒便一把揪住奶奶的衣领,身子半吊在奶奶身上,大哭不止。幼儿园老师从背后抱起儒儒,对其进行安慰,并示意让奶扔离开。但儒儒看不见奶奶,更是大哭大闹,满地打滚,让幼儿园老师不得不把奶奶叫回来。案例分析:像孺儒这样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哭闹不止的情绪和行为,就是“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克服学前儿童分离焦虑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降低亲子依恋因为孩子将父母等亲密抚养者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亲密抚养者来完成,所以在他们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第二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积极引导学前儿童对幼儿园产生兴趣。第三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抚养者不在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二)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恐惧情绪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惧症。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幼儿园环境或到幼儿园上学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上学无关或非幼儿园环境(如家中)言淡自如,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学前儿童对到幼儿园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对幼儿园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对自己的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过分关注;不在幼儿园环境或不上学并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起时表现正常。(三)学前儿童抑郁症起先,对儿童抑郁症的研究并没有像对成人抑郁症的研究那样多,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根本就没有“儿童抑郁症”这一名称。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儿童抑郁症的重视和研究的增多,对儿童抑郁症也有了明显的认识。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学龄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很低,约为0.3%。由于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缺乏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往往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等特征。学前儿童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多与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质有关,虽然学前儿童的的生活较成人简单,但在家庭和幼儿园等环境中,也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因素,如父母的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态度粗暴等家庭及幼儿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惊吓、身处矛盾无法解决等均能对儿童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过度而持久的情绪反应。 在对学前儿童情绪障碍问题进行辅导治疗时,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方法。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首先要耐心听取患儿诉说自己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痛苦适当地表示同情,指导他们去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注意应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避免太多的环境变迁。家庭治疗以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育方式为主,尽量给予患者更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行为疗法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来消除或纠正儿童异常或不良行为,在认知疗法的基础_L配合行为疗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也可选用暴露治疗、系统脱敏治疗以及游戏治疗。三、人格缺陷问题辅导人格缺陷是相对人格障碍而言的,人格障碍是一种病态,而人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体现。学前儿童的人格缺陷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行为模式,其主要表现有自卑、害羞、依赖、行为异常、乖张、情绪控制能力差、性格孤僻、猜疑等现象。常见的学前儿童的人格缺陷有自卑、害羞、猜疑和急躁,下面将简单探讨其矫正的方法。(一)自卑父母与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常会引起学前儿童的自卑心理,如父母总是拿孩子和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做比较,当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发展不如其他孩子时,父母便会对孩子进行责备,让孩子心理留下了“不如他人”的烙印,进而对生活和学习失去自信心。因此可能会由心理自卑而产生回避、性格孤僻等问题。要改善学前儿童自卑心理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大力配合,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和前教育的优势,努力让孩子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个性,让其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首先,父母在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时,就应该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对待,给他以尊重,应尽量避免采用否定、粗暴、专制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让其能够独立地应对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从小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其次,教师在教育学前儿童时,应采取和蔼、鼓励的态度,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赞许,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二)羞怯 羞怯在学前儿童中并不少见,如不敢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遇到异性小朋友便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便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一般而言,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地害羞就不正常了。它不仅会阻碍学前儿童的正常人际交往,而且会影响他们才能的正常发挥,还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羞怯是一个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学前儿童的羞怯有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自信不足等特点。要改善学前儿童的羞怯心理,需要父母和教师引导其进行有意识的调节。①引导学前儿童对自己作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②说服学前儿童放下思想包袱,承认每个人都有怕羞心理,只要善于调节,注意锻炼就可以克服羞怯心理;③引导学前儿童转变思想,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④提供机会让学前儿童能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能力。(三)猜疑所谓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因而往往缺乏事实根据,有时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好猜疑的学前儿童往往对人对事敏感多疑,看到其他小朋友背着自己说话,便疑心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某人没和自己打招呼,便猜测他(她)不喜欢自己等,由此常会导致自己的同伴关系紧张、伤害他人感情、给人留下无事生非的印象等不良影响,也常使自己陷入庸人自扰、惶惑的不良心境中。猜疑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需要及时地予以矫正。当学前儿童出现猜疑心理时,要对其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辅导。①指导学前儿童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可留心体察所疑的人和事,若猜疑被证实,不会因此感到震惊;当猜疑不成立,应打消疑心。②引导学前儿童学会沟通。猜疑常常是由于误会或他人搬弄口舌引起的,因此碰到这种情况应主动地和被猜疑者沟通交流,这样有助于消除误会,改善、增进彼此的信任感。③辅导学前儿童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改变封闭式思维方式。(四)急躁急躁也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不良人格r}n},质,表现为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做事缺乏充分准备,没准备好就盲目行动急于达到目的;缺乏耐心、细心、恒心。要使学前儿童学会克服急躁,应让其认识到思先J二行的重要性;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督促其细心、认真行事;学会控制发怒,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三、行为不当问题辅导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和品德性问题行为两类。(一)心理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即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问题行为。如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行为、神经性失声、心因性不食等);由过度焦虑、恐惧等情绪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由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的性格引起的问题行为等。(二)品德性行为问题品德性问题行为是指那些习惯性的、经常出现的、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而不是指偶然的或过失性的行为。如说谎、打人、偷盗、讲脏话、独占玩具、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遵守游戏规则等问题行为。当学前儿童出现偏食、多动、说谎、缄默、口吃、发脾气、咬指甲、说脏话、吮吸手指等问题行为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关注其问题行为,正确引导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合理地运用正/负强化法、消退法、模仿法和代币法等行为矫正方法对其问题行为进行矫正,以达到消除学前儿童不良行为的目的。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