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71 KB
  • 2022-06-15 09:53:24 发布

浅析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关系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52·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3月第15卷第3期PrevMedTrib,Vol.15,No.3,Mar.2009【综述】浅析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关系江翠娟,李军(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250012)中图分类号:G4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53(2009)03-0252-05摘要: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的家庭因素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诸多家庭因素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富,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健康的基础。降低,躯体的健康问题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儿童的心理童年是幼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机体的形态和功问题却日渐凸显。由于儿童期是其生理、心理发育的能、心理和行为、社会人格等全面发育和发展的过程,关键时期,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儿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是决定一生机体全面发育的关童时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1]键。“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3]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自20世纪80年质,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代以来,儿童心理卫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同期对22[2]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个城市4~16岁儿童少年进行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检出率高达12197%。1999年,四川绵阳市对4~6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一概念表明健康不再年级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5]是指狭隘的身体的无疾病状态,而是具有非常广泛的检出率达32144%;2000年,河南漯河的一项调查研[6]含义。儿童也是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究,483名儿童中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6815%。2007年,牡丹江市对6~14岁的6994名在校小学生第一作者简介:江翠娟(1972~),女,本科,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儿少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卫生与妇幼保健。细菌总数合格的134份,合格率为87101%。2005~水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余氯含量偏高。其原因主要2007年合格率分别为88110%(37/42)、85142%(41/是游泳馆用于自测的余氯比色剂不标准,他们自检的48)、87150%(56/64);大肠菌群均合格(均<3个/L)。水样余氯值在013mg/L时,我们检测已经超出了国216不合格项目的超标情况45份不合格水温,温家标准上线值015mg/L。2005~2007年尿素的合格度均高于标准值上线26度,其中2005年12份、2006率均高于北京市朝阳区7月份游泳池水样尿素的合格[1]年16份、2007年17份;36份游离性余氯的超标值为率(7318%)。细菌总数最高达3700cfu/ml,超出017~110mg/L,超出国标014~1倍;25份尿素的超国家标准217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游泳馆的标值为316~319mg/L,超出国标0103~0111倍;20卫生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卫生宣传,提高游泳者的卫生份细菌总数的超标值为1411~3700cfu/ml,超出国意识;商家也应强化卫生知识的学习,控制好室内温标014~217倍。度,严格保证游泳池水的标准水温;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定时检测游泳池水的余氯,强化消毒措施,并3讨论定时补充新水,以确保游泳者的身体健康。从检测结果来看,154份水样中,有47份水样温度不符合国家标准,均大于标准值上线26℃;水温不参考文献: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游泳馆内室温过高,通风不良;游[1]张明宝,张索磊,李德林1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分析[J]1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5):3801泳人员多,未及时补充新水。有36份水样游离性余氯(收稿日期:2009201208本文编辑:刘兰珍)不合格,其中2005年的11份、2006年的13份水样余氯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013mg/L,而2007年的12份©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3月第15卷第3期PrevMedTrib,Vol.15,No.3,Mar.2009·253·[7]40166%。可见,儿童少年中心理卫生问题已相当普陷、社会适应障碍、特种障碍、心理健康异常组中此比[8][14]遍。家庭是儿童最早和最直接的社会化场所,家庭例分别高达87%、9015%、7319%。Richman和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家庭类型、家Barron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争吵、亲子关系差、家庭婚[15]庭结构的稳定性、家长的知识水平、家庭关系、家庭教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显著相关。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育,尤其在儿童期[9]对个体心理素质影响较大。父母作为儿童最重要的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教养者,母庸质疑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除与社会、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16]学校等因素有关外,家庭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的要原因。教养方式对儿童整个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有人研究发现,家长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17]1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情感体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在我国,有许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纵容放任型和拒绝否定多研究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是最为有[10][18]响。王玉凤等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利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11]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1914%)。谢广英等发方面:现,单亲家庭的儿童在心理方面通常有孤单、无助、命311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个性运不公之感,心情抑郁、不安,情绪低落,感情脆弱、敏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感多疑、易波动心态冷漠、嫉妒甚至仇恨,表现为对家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帕金森把家庭集体漠不关心,逆反和报复心理强,他们厌烦、对抗、庭看成是“制造人格的工厂”。直接影响儿童良好性格攻击他人,甚至产生对社会的破坏性。调查显示在父的形成。一方面家庭把基因素质传递给后代,另一方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中,青少年犯罪高达40%。其中,面家庭是最早向儿童传递社会经验的场所,是儿童早年幼组以情绪异常为主,而大龄组在情绪、性格、行为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结构等方面均可能异常。男孩表现在行为方面异常,易烦的类型(如残缺家庭、寄养家庭等)、家庭的气氛、父躁、发怒等;女孩则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胆怯自卑,郁母教养方式、家庭子女多少等,都会对儿童人格的形成[11][19][20]闷不快。起着重要的作用。安瑞研究发现婴儿期的不同家庭日常护理方式对儿童自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即家庭日常护理方式与儿童自卑之间关系密切。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312对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涉及成功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和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性、自我概念、自我控制睦,互相照顾,相互体贴,互相尊重,共同关注孩子的成能力、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儿童社会化最初场所是长,家人生活在一种温馨的环境中,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家庭,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将社会知识、道德观念、社成长的儿童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会感到有安全感、会行为价值观和社会目标慢慢传递给儿童,儿童在父温暖快乐,精力充沛、活泼开朗、待人友好健谈,充满自母的教养下吸收他们的价值取向,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信,身体健康,并自然地学会爱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体的社会价值观,建构自己的社会认知、道德规范,表现[12][19]贴有困难的人。武丽杰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与家出相应的社会行为。父母教养方式是决定学习不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促进儿童行为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教[13][18]发育的有利条件。相反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养方式还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系紧张,家庭成员之间缺少关心尊重,这样会使孩子感313对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觉孤单、不安,情绪低落,多疑,沉默寡言,行为上表现迅速,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及社会对儿童学习成绩越[12]烦躁、易怒,胆怯自卑等。在彭后鹏、罗五金的研究来越重视。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衡量儿童社会发中发现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极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良除与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造成性格缺陷,并使孩子在进因素有关以外,还与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食、排泄、睡眠等方面出现障碍,在MHRSP总分异常父母教养方式是决定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水平[21]组中父母“经常吵架或偶尔吵架”的占84%,在性格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学业不良或学习©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54·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3月第15卷第3期PrevMedTrib,Vol.15,No.3,Mar.2009困难的学生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过分干涉明显主观愿望要求孩子从小就开始学这学那,希望把孩子[22]高于学业优秀学生父母,而情感温暖和理解较低。那培养成“全才”;只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作为些处于暴力或侵犯的威胁中的儿童易产生斗争逃避反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父母的高要求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应,影响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影响了智商,接受能力,有时达到了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地步,使孩[12]使儿童的学习成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绩优秀的子形成自卑、退缩和压抑的心理。父母的期望与子学生由于得到了父母的温暖和理解,并在父母的赞赏女对自身的期望不符,会导致子女的心理不健康状[18]中增强了自信心,有信任和安全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态。[19]生活和学习习惯。414牺牲自我、过度照顾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成长,不分年龄段的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宁肯自己4父母教育心态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到一点委屈,动手做一点事[22]心理学认为,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是取情,成为孩子的“专职服务员”。只能使孩子缺乏生决于儿童时代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家长的教育行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是在其心理支配下有意识进行的,不良的教育心态必然导致不良的教育行为,所谓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即5父母的心理卫生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心理的总儿童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活中主要照[22]称。反之,父母在良好的教育心态下产生的良好的料者(主要指父母)的心理健康,父母的心理障碍可能教育行为,会给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好的影响,利于儿产生代际遗传,主要心理因素除本身的生物学遗传外,童心理的良性发展。还与父母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家庭环境有关,父母患心父母常见的不良心态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影理疾病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技能,在处理事物或响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教育孩子等问题上行为有可能出现偏颇,处理方式不[23]411过度焦虑家长的过度焦虑容易夸大事情的消当,会使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慢性应激环境中,使孩极后果,这种思维模式会让家长产生不恰当的行为模子的心理发育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的心理式,长此下去会潜意识地影响到孩子,使他们也会形成健康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父母对于这种现状会表现得一种焦虑、谨小慎微、封闭退缩、神经质等不良心焦虑和抑郁,使父母的心理问题进一步突出。在某种[22]理。过度焦虑还会表现在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程度上,父母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孩子的高度关注,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学习、锻炼和发展系,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家的机会,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表现为适应能长自身心理健康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极其显著[22]力差依赖性强、缺乏想象力和开拓精神,且以自我的关联,家长的心理障碍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24]为中心、骄横霸道,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极为不利,是之一。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对1326名中小学儿童自信心差的成因之一。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长412急于求成、完美教育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往往功的心理健康与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利思想和攀比及虚荣心理严重,为使孩子早成才早有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子女与母亲[22]出息,加班加点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学习。孩子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536;与父亲的相关系数为活动沿着学校的课桌、家庭的课桌、辅导班的课桌的轨014433)。家长有心理问题的,其子女有心理行为问[22]迹运动,家长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与感受,只看中名题的达60%。利,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由于孩子缺少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他们无法与父母、同学交6家庭中父母角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流,也感觉不到温暖、亲情和友谊,更不善于与人的交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往、合作,缺乏生活技能,出现反社会行为。不允许孩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父母的性别角色、子犯错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的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等的不同,对儿童的影响也各不相“完美”的心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自卑懦弱,同,Tamis2LeMonda等人认为,父亲在特征、行为和影[19][2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响上与母亲存在差别。Paquette发现,父亲与母亲413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每一位做家长的都希望在家庭角色、抚养行为以及与儿童的关系上存在着巨[26]自己的孩子成才,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凡事要讲求度的大的差异。问题,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自身的承受力,只凭611父亲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父亲©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3月第15卷第3期PrevMedTrib,Vol.15,No.3,Mar.2009·255·[27][35]在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事来的慢去的也慢,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母亲与儿Wallerstein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健康及个性发展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均对母亲[28]童对父亲影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儿童性别角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持肯色的发展过程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定态度。母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及个性的形成发展有[29]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知和识别性别行为的过程。着密切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取决于早期母爱。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在儿童性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一项别角色的发展过程中,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专题的研究证实:得到双亲(其中特别是母亲)细心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照料的婴儿,长大后应付种种压力的能力,明显要强于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那些在婴儿期未曾得到双亲细心照料的人。调查发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现,凡在婴儿期未曾有幸得到母亲照料者,上学后逃学的保护性心理,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率较高,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退缩,而长大后染上各种参照,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使儿童能不良习惯的可能性也较大,其应付生活压力的能力也[30]够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心理学家认为父亲较差。此外,据临床观察表明,凡是神经质母亲抚养的是儿童最好的玩伴,有研究表明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孩子,没有一个能成为心理健康的孩子,而是个个脾气的孩子更多的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人急躁、任性、好哭、挑食、偏食、睡眠不安等。母亲对儿[31]童个性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母爱的贫乏有时远格品质,有更高的生命激情。Forehand和Nou2[36]siainea在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青少年与父亲的比物质的贫乏对孩子的心灵有更大的影响。许多亲密关系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相关。在家庭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中,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婴儿以后整个人际[37]儿童交往的独特性,儿童从父亲和母亲处得到的认知关系的形成。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Sagi等(1982)研究证实,父亲较多地参与儿童交往能逐渐提高儿童的认知技7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能、成就动机。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男孩智力发展影父母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这个家庭的[38]响更大。Judy等认为父亲缺失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质量,而这些又会影响到[32]产生有害的影响。耶鲁大学的一项最新的研究表他们的社会行为、心理、及对家庭和子女的期望程度。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有更好的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他们对儿童教育理念、教[29]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育心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接受程度,最终影响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到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态度和对儿因此,人们认为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童的经济投入等等。父母的职业与他们受教育的程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不利于儿童的情感度、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及对儿童的经济投入密切相发展。父亲角色理论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39]关。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学龄儿童有极显著性的影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7]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呈正相童游戏,Paquette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激活关系关,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问题发生的少,文化程度低(father2childactivation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和儿[6]的发生率高,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对小学生焦虑的影童之间的关系,进而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7]响就越大。Otto等指出,儿童时期起病的焦虑障碍mother2childattachmentrelationship),认为父亲和儿将预示着成年期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并引起社交和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父亲缺失[40]工作能力的严重损害。父母文化水平低,子女心理就会使儿童缺少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33]异常的程度相对高,多发生在父母是高中文化以下的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39]家庭。不少实验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612母亲的影响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与父母的关系,其中与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34],孩子长大状况对儿童学习不良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与一般儿后,也依然对母亲有最亲近的情感依赖。家庭教育的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超过半数以上文化水平特点首先是情感教育,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强烈的情感较低(以初中或一下为多),职业层次偏低(以工人、个[41]联系,成为母亲教育子女的巨大内驱力;男性是性格刚体为多)。直,遇事来的快去的也快,而女性是性格温柔、细腻,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家庭中不同的因素都会©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56·预防医学论坛2009年3月第15卷第3期PrevMedTrib,Vol.15,No.3,Mar.2009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对[19]何树坤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1科教文汇,2008,24(5):531家庭结构、家庭家养方式等的研究较多,而在这些影响[20]安瑞13岁前家庭日常护理方式与儿童自卑关系的研究[J]1学前因素中,父亲方面的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儿童教育研究,2007,21(Z1):7281心理影响的研究则较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21]方平,熊端琴,郭春彦1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使越来越多[J]1心理科学,2003,38(1):231的人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作为[22]郭喜青1家长不良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1基础教父母,能否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父母的心理问题是育参考,2004,2(7):232241[23]陈旭先,林力1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家庭因素的研究[J]1法制与社怎样影响孩子的?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避免父会,2008,35(2):11621191母的心理问题波及到孩子?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待[24]徐宏图1中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2以黄山市为例[J]1黄做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山学院学报,2007,9(4)16221641[25]Tamis2LeMonda,C1S1Conceptualizingfathers"roles:Playmatesand参考文献:more[J]1Humandevelopment,2004,47(4):22022271[1]顾美皎.妇女保健学[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71191[26]Paquette,D1Theorizingthefatherchildrelationship:Mechanisms[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1anddevelopmentaloutcomes[J]1HumanDevelopment,2004,47[3]白利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4):193221912005,31(9):15721581[27]杨丽珠,董光恒1父爱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1心理科学[4]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1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进展,2005,13(3):26022661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8]WallersteinJ1Childrenofdivorce:Reportof102yearsfollow2upof1993,7(3):1261earlylatenoy2agechildren[J]1AmericanJournalofOrthopsychila2[5]文红,张春燕,钟昆,等1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1try,1987,54(2):19922111四川精神卫生,1999,12(1):111[29]张丽华1试论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J]1辽宁师范大[6]李金萍,李素琴,吴秀芳,等1483名儿童心理行为调查分析[J]1学学报(社科版),1998,21(2):372391中国妇幼保健,2001,16(3):18121821[30]LeveL1Gender2rolesocializationanddisciplineprocesseswithin[7]孙丹,于守臣,王红丽,等1小学生心理卫生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oneortwoparentsfamilys[J]1SexRoles,1997,36(1):12211析[J]1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19321961[31]EdwardF,Zigler1SocializationandpersonalityDevelopment[M]1[8]王勇1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1学前教育研究,2005,19secondedition1"PartOne"(Thethirteenthandthefourteenthcha2(12):512521per),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132723391[9]陶国泰1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1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32]张文新1儿童社会性发展[M]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028311999143524361[10]王玉凤1北京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33]朱启胜1家庭教育方法探断[M]1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3):20220011671231[34]马兰1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必须扬长避短[J]1现代特殊教[11]谢广英,王利敏1试析单亲孩子心理、性格弱点的成因及教育对策育,2002,11(6):402421[J]1法制与社会,2008,06(6):23222331[35]王东华1发现母亲(下)[M]1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1961[12]侍崇苗1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1科技信息,[36]蒋俊梅1早期母爱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J]1新课程(教师2007,8(14):61,1061版),2007,3(7):132141[13]武丽杰1影响10~12岁学龄儿童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J]1中国[37]林崇德1发展心理学[M]1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0022121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60526061[38]李松1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1许昌学院学报,[14]彭后鹏,罗五金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1医2007,26(4)14321451学与社会,2004,17(5)372381[39]OttoMW,PollackMh,MakiKm,etal1Childhoodhistoryofanxi2[15]卫萍,陈雪梅1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1安徽广播电etydisordersamongadultswithsocialphobia:rates,correlates,视大学报,2007,27(4)672691andcomparisonswithpatientswithpan2icdisorders[16]陈陈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1南京师范大学学报,[J]1DepreeionAnxiety,2001,14:209221312002,48(6):952103,1091[40]郭华1江门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1海[17]方艳娇,巫秋云1广西贫困地区学生家庭教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6):3251[J]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492511[41]林莉,侯玉波1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分析[J]1西南大学学报[18]刘美丹,刘晓艳1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1(社会科学版),2007,33(6):322361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6):11421151(收稿日期:2008212230本文编辑:李国荣)©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