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2-06-15 09:53:2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云南财经大学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xxxx班级: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xxx论文作者: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4年x月III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云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云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专业:作者学号:2014年x月x日III
目录目 录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II摘 要IVABSTRACV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三)研究方法及框架2二、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4(一)农村留守儿童定义及其特点4(二)家庭结构完整和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5三、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7(三)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7(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7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10(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0(二)设立社区亲情活动室10(三)设立亲情电话号码10(四)大学生志愿下乡………………………………………………………...11(五)家庭关系11(六)媒体12(七)政府发挥积极作用……………………………………………………….13(八)设立心理咨询室13五、结语15参考文献16致谢17III
摘 要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大规模向城镇转移。然而在农民工涌入城市增收致富的同时,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民工因为多种条件限制被迫将子女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当加快建立以家庭关系为基础、辅以社会社区功能为支持,同时政府积极引导指导留守儿童工作,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在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引导留守儿童心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本研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背景前提下,利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详尽概述了留守儿童相关的基本概念,对比留守儿童语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从家庭.媒体.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多个主体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亲情关怀16
摘 要ABSTRACChina"sruralleft-behindchildren"spsychologicalstatusandcountermeasureanalysisIntheearly1980s,duetospeeduptheprocessofreformandopeningup,alargenumberofruralsurpluslaborforcefromtheland,masstransfertothetown.Inruralmigrantworkersintocities"incometobecomerichatthesametime,however,thegrowthofthetensofmillionsofmigrantchildrenareinfluencedbydifferentdegree,theproblemofleft-behindchildrenbecomethefocusofsocialattention.Therefore,weshouldacceleratetheestablishmentonthebasisoffamilyrelationship,supplementedbysocialcommunitytosupport,atthesametime,thegovernmentactivelyguideguideleft-behindchildren,formalong-termeffectiveworkingmechanism,inimprovingthelivingconditionsoftheleft-behindchildrenatthesametime,paymoreattentiontothementalhealthdevelopmentofleft-behindchildren,guidetheleft-behindchildrenpsychologytowardsmorehealthydirection.Thisresearchisunderthepreconditionofsocialbackgroundduringthe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inourcountry,usingthecollectedliteraturesandfieldinvestigation,detailedOutlinestherelatedbasicconceptsofleft-behindchildren,contrasttheleft-behindchildren"slanguagewiththeleft-behindchildren"s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alysisofthemaincausesofleft-behindchildreninruralareasinChina,fromfamily.Media.Government.Society.NgomultiplemainbodyAngle,putforwardtheSuggestionstosolvetheproblemofruralleft-behindchildrenpsychology,providecertainspecificmeasurestosolvethisproblem。Keywords:Ruralleftbehind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offamilycare16
一、绪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出现跳跃式的增长,农村大量剩余青壮年劳动流入城镇,成为中国城市快速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劳动力来源,而他们留在家中的子女教育抚养问题愈来愈成为一道难题。因为义务教育的推行,加之社会观念的转变,农村儿童本身的问题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逐步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据推算,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数量达约是5800左右,约占全部农村儿童30%,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加。这个数字不论官方还是媒体都在使用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人口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段成荣教授及其团队在2007年推算出来的,主要依据来源于2005年国家统计局主持展开的全国1%的人口抽样人口调查的结果。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了《全国农场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这是官方首个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报告,其中援引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之后,这个数字一直被官方应用,不过这个数字还在每年递增。段成荣表示,我国的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农村地区,尤其以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比例超过了70%以上。➀http://epaper.rmzxb.com.cn/2012/20120627/t20120627_455020.htm从2005年进行推算时,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大约为1.6亿,而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2.2亿。目前由于流动人口在城镇安家落户仍然存在一定的户籍限制,可以推断出,我国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势必会大幅度增加。(二)研究意义1.研究的理论意义16
一、绪论从理论意义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正是社会转型期间的重要特征之一。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外出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庞大的人群数量使得这一群体成为社会的焦点,因此关注留守儿童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多种多样的社会问题,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问题边缘化,农村留守儿童其实被排除在社会公共服务之外的,一部分儿童因为性格,教育等缺失造成对社会的仇视,妒忌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点,本论文关注的重点在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分析,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产生背景及因素,以求进一步探索对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利的对策措施。2.研究的现实意义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话题,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着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关系着农村社会经济是否协调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同时也赋予了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从客观上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助于农村乡镇学校充分认识自身在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三)研究方法及框架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查阅,统计分析,观察法,访谈法相结合。文章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1)文献分析法16
一、绪论笔者在开始研究之前,利用图书馆、网络、专著等资源开展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隔代教育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综述进行研究,简单回顾以往的研究。(2)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主要从家庭(包括外出父母和监护人)、学校(包括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社会(包括社区、朋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和政府四个层面展开调查,收集留守儿童相关数据信息。(3)访谈法访谈法,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对留守儿童、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生进行访谈,提高调查的真实性,保障调查的深度(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➁http://baike.so.com/doc/5380497.html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主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现状,及其社会,社区,资源,环境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支持现状和态度。2.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论文选题的社会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社会转型时期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现状的基本概况及其特点,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三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章,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及其建议;第五章,结语。16
二、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二、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一)农村留守儿童定义及其特点从现在较为公认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来看,留守儿童是指未成年子女与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亲子分离现象。即至少是亲代中的母亲或父亲一方,在某些情况下则是双亲与子代之间有一定时期的亲自分离现象。征诸史籍,就不难发现,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分离现象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亲子分离现象是与人口迁移紧密相连的,这是无视于时间,空间的限制。➂佘凌.留守经历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家庭和社会化的视角[M].2013年6月人口迁移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亲子不能实现迁移,因而出现亲子分离的留守儿童现象。留守儿童因其家庭环境的变化形成了以下心理特点:一是合群性差、性格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易怒易躁,自制能力差;三是自卑压抑,性格偏于阴沉,冷淡寡言;四是相对的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紧张焦虑,心神不定。➃范芳、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这主要在于留守儿童在心理及人格形成期间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及指导,过长时间与父母的分离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突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留守儿童更多表现出的是负面的情绪,比非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孤独,寂寞,悲观消极,感觉自己比不上别人,别人不能理解自己,尤其是当随父母一起流动迁移,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很难能融入现代社会群体。而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正处于从依赖由自主的过渡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感受,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时常会呈现较多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想比会显得突出,常常感觉比不上别人,而人际交往中也由于过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而感觉到别人不理解我的感受,还会出现心理压抑,情绪低落。(二)家庭结构完整和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16
二、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1.家庭结构完整和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是外出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缺乏亲子沟通交流和情感关怀,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都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一般长时间生活在缺少父母一方的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甚至是寄养家庭中,从表面形式上看,虽然家庭结构看似完整的,但是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关怀仍然很难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生活上的稳定,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完整相比情况是大有不同的。长次以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因为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主要核心和主要原因,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情感世界方面的影响深远,即使脱离留守儿童所处境,但留守经历依旧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父母在外打工对儿童的生活影响很复杂,从物质条件角度来看,父母在外打工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为留守儿童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得意改善;从精神世界角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步意识到了家庭的完整性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与父母在身旁的儿童相比,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空虚,孤独,甚至不少儿童出现自杀倾向。而张鹤龙认为,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更多的是受到来自朋友和父母影响,而非留守儿童的情绪更多受到来自朋友、父亲、教师和母亲四个方面的影响。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情绪更多的受到朋友的影响,而非留守儿童受到来自朋友和母亲两方面的影响。➄张鹤龙.远离父母,他们是失去了什么——留守儿童问题调查[J].http://news,xinhuanet,com.cn/banyt/2004-09/27/content_2028398.htm2.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16
二、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所以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是同时存在的,拿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父母外出其实也客观上给孩子提供了技能培训方面的机会,尤其是在独立性方面。留守儿童在起居,穿衣,做家务,整理书包,上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独立性,具有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相对于非留守儿童而言在独立起居和家务方面的能力较差。留守儿童也在此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父母,体味生活的艰辛。有调查显示,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一般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发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新闻报道中也了解到,也有极少数的留守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会变得更加坚强,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自觉上进,成绩良好。从学习成绩方面,有些留守儿童有留守家庭的监护人文化素质较高,学习上能够予以辅导,加上留守期间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可能比非留守儿童更好。农村儿童远离父母独自在家生活学习,儿童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尤其实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加之家庭教育和监管的缺乏,期自律道德水平是比较低,道德意志薄弱,极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和其他非留守儿童相比,如果父母不在身旁,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自卑等情绪,会觉得别人家的父母在身边陪着,而自己父母却在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关怀,他们很大程度上会淡化这种负面的情绪;相反,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及时的关怀,这种情绪就会直接放大,进而这种心理问题就会进一步延伸为具体的行为,比如,打架斗殴,不上学等等行为问题。事实上,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的影响,在不同案例里有不同的表现,在每个案例中,正面的负面的影响都是存在的,两者交织在一起,要具体分析。16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三、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导致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农民工家庭问题、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农村社区问题、政府政策问题。1.三农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一直将农业生产作为发展的重点,直到21世纪,尽管中国的农业已经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农业发展中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等等。相比农村繁重的农活、高成本投入和低产出及低收益,城市相对单纯的工资性收入成了农村有生力量的当然选择。➅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2010年9月2.农民工问题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农民外出务工时为何让子女留守?为什么面对自己的留守子女问题束手无策?其原因在于他们本身也面临着种种难以解决的生存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需关注农民工问题。3.制度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上把农民工排除在外,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难度较大。虽然现在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农业户籍的人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它是竖在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之间的一座高墙。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始终处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因此农民工无法享受当地城市的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比如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福利等等。特别是教育制度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因其没有当地城市户口,学校不予接纳,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当地学校接受教育,留守儿童问题由此产生。(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家庭、学校和农村社区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和影响因素,是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三大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这是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的、具体的原因。1.家庭的缺陷16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的完整性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而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使得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但是,在父母双方外出或者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任何临时监护人都无法替代父母双亲的角色和职责,也难以发挥双亲的监管和教育功能,农村留守儿童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难以享受到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难以感受父母在心理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因此,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家庭不完整,不仅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也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2.学校教育问题多数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怀和亲情,特别需要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担负着教书育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的重任。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1)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缺陷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简单化,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宿舍卫生和生活条件都很差,生活教师的配套措施也很不全,而且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和铁窗栏,学生感觉像在蹲监狱。甚至有些学生冒着极大的危险,翻窗翻墙外出去网吧上网,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2)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制度性的帮扶措施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存在对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要求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察觉,耐心引导,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保障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学校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加之老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条件,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3)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16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行政部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作为教师是否优秀的考核标准,这种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就使得教师们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不太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忽略了他们的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3.农村社区问题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很多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和功能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弱化。(1)基层干部注重以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把此视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问题,既未能得到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2)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尤其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缺乏比如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改善农村社区的文化环境,需要建立留守服务中心,图书馆等,这部分资金难以得到保障。依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农村儿童在校外社区的监护,主要由家庭成员、亲戚与邻里共同承担,但随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与观念对农村社区成员思想意识的侵蚀,这种由乡情、亲情构建的监护体系正在逐步弱化,其功能也在逐渐丧失,而农村社区组织、家庭和学校并没有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而完善社区的教育与监护体系,未能为留守儿童建立防止社会不良影响的屏障。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外学习生活的教育和监护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这就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3)政府缺乏有效对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准备不足以及政府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和规范。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相关政策法规难以出台实施。虽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及主流媒体的全面关注,但政府至今也没有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性的文件或采取实质性的措施。16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的出现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由家庭履行的家庭功能正向学校转移,农村寄宿制学校应对留守儿童最直接的应对方式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缺乏学生心理情感方面教育。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父母外出之后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产生的孤独寂寞,在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同辈群体之间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缓解留守儿童潜在的心理问题。在国家部分省市地区,各个学校需要配合政府工作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信息库,开设心理咨询室展开心理疏导,实行寄宿制等等措施。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也是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总体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最有优势的地方,为社会各界了解留守儿童情况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学校不仅对学生展开知识教育,也要进行素质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德育教育等。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鼓励老师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弥补学生亲情的缺失,同时可以让留守儿童的父母了解孩子情况,配合学校展开有效的关爱活动。(二)设立社区亲情活动室农村地域实际上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生活的主要范围,农村社会文化及社会成员的监督和引导,对留守儿童的行为表现和性格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社区亲情活动室与留守儿童爱心之家有几分相像之处,都是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专门为留守儿童提供文化娱乐,锻炼的公共活动场所,由政府和学校及家庭成员为主体,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开展,利用学校设施或者闲置房屋资源展开活动,开展比如图示借阅,体育锻炼等集体活动。(三)设立亲情电话号码现代社会网络技术通讯发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设立“亲情电话”16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可以为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提供有利的沟通条件使其感情能够通过电话交流和及时沟通的活动。目前,亲情电话的主办方是政府和企业,一种是安装电话机,第二种是资助电话费。当然,在移动网络通信营运商也推出了亲情号码活动,专门为亲友之间设立的亲情号码,为长时间在外及距离较远的亲友提供便宜便利的沟通方式。另外,针对家庭经济贫困的留守儿童,当地政府可以免费提供通信服务,设立公用通讯站,发放亲情电话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其他家庭成员。
(四)大学生志愿者下乡大学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三下乡,留守儿童夏令营,一对一帮扶对子,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等活动,组织者由当地政府或者活动实践学校组织展开,可以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开展大型志愿者招募活动,在校大学生自愿报名,活动期间,所有经费来源于政府,学校,企业赞助,募捐。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的乡村学校或者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学习辅导,心理辅导,交友互换等等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到三周左右。在大型社会活动实践中,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帮扶对子,是志愿者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及其他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让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展开活动。大学生在留守儿童面前扮演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比起专业心理咨询会让儿童不适应不同,这很容易让留守儿童接受,志愿者也很容易掌握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目的。(五)家庭关系家庭是那社会中最基本和普遍的组织,儿童从一出生便直接处在家庭的教育生活之下,家庭的教育可见一般。但是在一般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打骂教育很普遍,隔代教育和他人监护人中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忽视更加普遍。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而言是任何外来力量帮助都比不上的,它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情感寄托和精神港湾,无论外界怎样帮助,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16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父母和监护人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教育,对孩子的心理,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和监护人应当加强赏识教育,打骂教育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认同,孩子作为心理及人格形成的初期,心理承受能力极为脆弱,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打骂教育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造成心理问题的具体化。赏识教育即指吉利鼓励孩子,予以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关爱,目的是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在家的监护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尽可能的与孩子交流,不一定是什么要紧或者重大的事件,比如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交有什么朋友,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每日学校学习了什么功课等等,看来是无用但对于孩子而言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在交流过程中与孩子共同分享情感,让儿童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在留守儿童监护人祸家长遭遇教育难题时,可以向学校老师咨询情况,因为还子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情况可能更为了解,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和家庭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六)媒体公众对于留守儿童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媒体的相关报道,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及价值取向很大曾度会影响公众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它能创造互动的空间,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的话题,让更多的部门,社会组织都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能够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其实,媒体还可以在一下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继续发挥自身的基本宣传报道功能,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在报道时秉着真实性原则,带着更多的责任感,在呼吁关注和关爱的同时,多多发现积极向上的事例进行报道,要区分清楚“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让社会对留守儿童有着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报道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压抑和伤害。媒体在对待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上,应当发挥自身组织动员沟通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可以联合企业策划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把农村留守儿童语其他的社会群体联系起来,存进更多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问题形成合力。
(七)政府积极发挥作用16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对于留守儿童的工作引起全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与群策群力,各级政府更是应该上下一心,各部门齐抓共管。针对政府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所拥有的工作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地方政府,第一,在纵向分布上,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留守儿童的工作管理责任机制。各级地方政府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该机政府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和设施建设,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尤其应该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可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与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展开农村留守儿童普查的工作,敦促当地乡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央政府则可以在人财物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第二,横向方面,各地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或则办公室对个单位工作进行协调。不同的政府部门应当在自己的所属职责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增强留守儿童管理的专项活动工作。比如,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与素质教育和关爱教育相结合;民政部门要及时为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最的生活保障,督促农村中小学建立留守儿童登记,监护人登记,结对帮扶等等。➆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2008年3月(八)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是社会对留守儿童支持的一种手段,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咨询室的目的主要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项建议必须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不得当,很容易使儿童产生抵触或者是逃避心理,影响到工作的质量,甚至是失败。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的运行机制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网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社会力量及家庭力量的努力,学校,老师,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等等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的主体的共同配合,构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关护网络;16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2.心理咨询室应当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充分意识到留守儿童存在性别年龄等等不同因素差异。按照这些差异性,心理咨询室可以把服务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群体,针对每个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提供适当的服务。3.心理咨询环境的改善,心理咨询室是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对环境设置有较高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咨询环境,对咨询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室应当设置的温馨,安静,隐秘的氛围,给予孩子安全感,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影响治疗质量;4.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对农村中小学来讲是新鲜的事物,在制度的设计,活动的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和规范性,可借鉴已成功的案例经验。16
结语五、结语中国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总量的流动人口,其数量甚至比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还多,其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极为受到瞩目的,留守儿童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计划,提升整体人口素质战略计划,是与留守儿童息息相关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力量,而人才的培养则源自于家庭社会国家关注,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事关着留守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点,是检验农村教育农村工作开展进程的标准之一,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现在国家已经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这是一项长期性的攻坚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才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本论文在研究此论题时,在数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资料来源广泛,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并未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构思及框架。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但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也是从21世纪初开始兴起,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涉及到不同的方面,本论文只是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方面角度展开论述,无法全面详尽关于留守儿童这一问题,还需对此方面问题加强研究。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2010年9月[2]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年第6期[3]范芳、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J].2005年第4期[4]张鹤龙.远离父母,他们是失去了什么——留守儿童问题调查[J].http://news,xinhuanet,com.cn/banyt/2004-09/27/content_2028398.htm[5]佘凌.留守经历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家庭和社会化的视角[M].2013年6月[6]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2008年3月[7]范兴华.家庭处境不利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M].2012年6月[8]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9]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4期[10]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6
致谢致谢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