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6-15 10:38: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与治疗从脑功能的角度比较ICD-10与DSM-IV两个诊断系统孙黎王玉凤金真韩永华何华陈进朱FI升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目的:本研究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磁共振氢谱、探究眼球运动轨迹三种脑功能评定方法,比较同时符合TCD-10与DSM-TV两种诊断标准及仅符合DSM-TV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功能。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象是三组儿童:同时符合ICD-10和DSM-IV诊断的儿童记为ADHD/HKD组、仅符合DSM-TV诊断的儿童记为ADHD组及正常儿童。三组儿童按年龄、性别配对。入组患儿均未服用过利他林等中枢兴奋剂,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及其它脑器质性疾病。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磁共振氢谱、眼球运动轨迹标记记录仪,探究眼球运动轨迹三种脑功能评定方法对两组患儿及正常对照进行脑功能评定。结果:1.a波涨落竞争图分析:ADHD/HKD组和ADHD组的8Hz、12Hz、13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10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均冇显著性(P〈0.01);ADHD/HKD组与ADHD组两组之间a波各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DHD/HKD组、ADHD组爛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DHD/HKD组与ADHD组两组之间爛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磁共振氢谱研究:ADHD/HKD组双侧苍白球NAA/Cr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DHD/HKD组双侧苍白球NAA/Cr比值低于ADHD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左侧:P=0.487右侧:P=0.114)。3.探究性眼球运动轨迹各指标比较:ADHD/HKD组RSS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ADHD组N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DHD/HKD组与ADHD组两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同时符合TCD-10和DSM-IV两种诊断标准的ADHD/HKD儿童神经元发育差,有遗传性生物学标志,发育偏离正常和脑处于低功效状态;不符合ICD-10诊断标准、仅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脑功能特点是脑发育偏离正常和脑处于低功效状态。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ICD-10DSM-IV脑功能
儿童精神病学研究进展一、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的病I大I与治疗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功能研究(1)以脑电超慢涨落(ET)手段为核心的神经生理研究:冃标是寻找一套综合性的,针对注意缺陷具有比较稳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脑电采集分析手段。以更加全面地把握注意缺陷障碍脑功能的变化规律。在当前阶段,着重研究脑电超慢涨落(ET)指针以及眼球运动轨迹与ADI1D的关系。(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重点是将FMRI技术,发展为对注意缺陷的病I大I和机理研究等多种研究的生物学指征。(3)前庭生理功能的研究:重点是建立前庭功能的测定方法和标准,将前庭功能指针分类和量化,在客观性水平上探讨前庭功能与注意缺陷的关系,如果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将是脑功能研究的又一重要创新点。(4)神经心理研究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注意缺陷障碍的执行功能和冲动抑制障碍,以及与临床表型关系。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迄今为止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度平均为80%左右,在若干复杂性疾病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背景相对较高。本项目从候选功能基因研究入手,通过基I大I多态性的分析,寻找与该症及其表型、药物疗效及预后等相关的基I大I标记。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治疗研究通过(1)增加社会心理治疗以减少药量;(2)发展儿童感觉统合矫正疗法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非药物手段配合药物治疗,巩固疗效、防治反弹;(3)发展客观评定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完善治疗的个体化(针对表型与共患病)和综合化(药物与非药物等);推动注意缺陷障碍长期疗效的提高及成人心理障碍的预防。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以脑功能、分子病理、综合治疗三个主要前沿研究为基础,深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I大I学及发病机理认识,发展具有客观意义的评定手段,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采取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策略。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配合,以其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和控制起重要推动作用。
二、国人儿童孤独症易感基因研究收集孤独症患者及其父母亲组成的核心家系,进行候选染色体区域的连锁不平衡研究,以期探讨孤独症的易感性和寻找孤独症易感基I大I。研究方向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揭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线索),而11具有潜在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术带头人简介:土玉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和高访2年,从事儿童学习行为问题研究多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60多篇论文,获部级成果3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杨晓玲,教授,主任医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精神病研究中心进修一年,专业基础知识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组副主任,全国儿童孤独症协会会长。从事儿童精神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
患对抗障碍ADHD的危险因索研究刘津王玉凤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目的:探讨共患对抗障碍(ODD)ADHD的危险因索。方法:被试分为三组:从1999年9月至2002年12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专家门诊就诊、符合DSM-TV诊断标准、排除其它所冇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ADHD+ODD患儿和ADHD患儿各43例;來自北犬精研所附近小学及中学、经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正常、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结果正常、排除所冇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正常儿童43名。三组进行性别和年龄的组间匹配,均为男31例(72%)和女12例(28%),平均年龄分别为ADHD+ODD组(9.2土1.9)岁、单纯ADHD组(9.4±1.9)岁和正常对照组(9.6±1.6)岁,差异无显著性(F二0.462,卩二0.631)。两病例组进行ADHD临床亚型匹配,均为ADHD-HI型]例(2%)、ADHD-I型11例(26%)和ADHD-C型31例(72%)。请被试的家长如实填写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以及参考美国Barkley的调查内容编制的一套调查问卷,包括:家庭一般情况、围产期情况、婴幼儿期发育情况、上学情况、目前行为问题相关信息、健康史、生活环境及家族史。应用中国华阳国际技术公司生产的HY9212型脑屯超慢涨落分析仪,选用F3、F4、C3、C4、P3、P4、01、02、F7、F8、T5、T6共12导联,采集并分析被试的脑电a波信号。结果:以ADHD+ODD诊断为因变量,以ADHD+ODD组显著多及显著少于ADHD组和/或正常对照组的因索(即家庭其他成员儿童期ADHD症状,家庭其他成员冇精神病史,周岁后好动,新学期开始,父母长期冲突,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13啟F4优势几率,F4爛值,大肌肉及平衡感重度失调)作为自变量,用向后删除法作Logistic回归分析,设分类界值二0.5,a=0.10o经五步筛选,保留在模型中的自变量冇4个,即13血F4优势几率高(A)、大肌肉及平衡感重度失调(B)、父母长期冲突(C)和持久而严厉的父母训导(D),可正确判别76.0%的被试是否为ADHD+ODD病例。这4个因索的OR值均>1,提示为ADHD+ODD的危险因索。最终的回归方程为:P⑴二l/[l+e-(-4.512+0.483A+1.813B+2.196C+2.340D)]。结论:ADHD+ODD的危险因素既有生物学因索,也有心理社会因索,因此应重点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采取冇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共患病的发生。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功能研究(1)以脑电超慢涨落(ET)手段为核心的神经牛理研究:目标是寻找一套综合性的,针对注意缺陷具有比较稳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脑电采集分析手段。以更加全而地把握注意缺陷障碍脑功能的变化规律。在当前阶段,着重研究脑电超慢涨落(ET)指针以及眼球运动轨迹与ADHD的关系。(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重点是将FMR1技术,发展为对注意缺陷的病因和机理研究等多种研究的生物学指征。(3)前庭生理功能的研究:重点是建立就庭功能的测定方法和标准,将前庭功能指针分类和量化,在客观性水平上探讨前庭功能与注意缺陷的关系,如果这一领域冇所突破,将是脑功能研究的乂一重要创新点。(4)神经心理研究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注意缺陷障碍的执行功能和冲动抑制障碍,以及与临床表型关系。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了病理学研究迄今为止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度平均为80%左右,在若干复朵性疾病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背景相对较髙。本项目从候选功能基因研究入手,通过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寻找与该症及其表型、药物疗效及预后等相关的基因标记。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治疗研究通过(1)增加社会心理治疗以减少药量;(2)发展儿童感觉统合娇正疗法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非药物手段配合药物治疗,巩凶疗效、防治反弹;(3)发展客观评定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完善治疗的个体化(针对表型与共患病)和综合化(药物与非药物等);推动注意缺陷障碍长期疗效的提高及成人心理障碍的预防。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以脑功能、分了病理、综合治疗三个主要前沿研究为基础,深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学及发病机理认识,发展具有客观意义的评定手段,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采取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策略。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配合,以其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和控制起重要推动作用。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一项研究提示:多动障碍儿童脑自组织能力差健康报讯(记者傅冬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行为障碍,患病率高达3〜5%,成为儿童精神病学者的工作重点。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生孔庆梅在导师王玉风教授指导下,对这一课题研究后认为,ADHD患儿脑自组织(人脑按各自的规律进行活动)能力差是导致注意缺陷、多动等症状的原因。为探讨ADHD患儿脑自组织特点及其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T)对ADHD的脑功能状态进行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与成人a波的主频相同,均为10Hz,而ADHD患儿a波主频为9Hz,a波能量分布曲线左移,表现明显慢化趋势,提示患儿可能存在皮层的低觉醒状态。研究发现,ADHD患儿爛值(衡量脑有序度的指标)高于正常儿童,即患儿脑有序度低,提示患儿存在脑发育缓慢倾向。该研究显示,在a波协同结构中,ADHD患儿8Hz成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10Hz成分则明显低于正常儿童。8Hz成分越多,患儿多动、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越严重,而10Hz成分越多,则趋向于没有这类问题。正常儿童a波分布左右对称,ADHD儿童a波左右分布不对称,左侧半球功能失调明显,多动注意力分散序参量增强;该研究不但发现ADHD患儿冇全脑广泛性变化,还发现额区和颍区功能失调更明显,提示可能由于额叶、额叶功能障碍导致患儿的脑自组织模式不同于正常儿童。研究人员指出,额叶的功能障碍使患儿主动注意能力差,对过度活动的抑制能力也下降;额区失调可能与患儿的语言、记忆、情绪等方而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