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6-15 09:42: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肢体语言在幼儿歌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肢体语言具有丰富性、广泛性与感染性,歌曲教学中的肢体语言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幼儿的乐感、审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幼师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肢体语言的关注程度,通过声势的表现、乐曲韵律的感受、音乐指挥的模拟、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幼儿歌曲教学的整体水平。中国7/vie 关键词:肢体语言幼儿教育歌曲教学幼师专业 在幼儿歌曲教学中,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增强幼儿对歌曲的感受。虽然肢体语言看似无声,但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我从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的角度出发,在突出肢体语言重要性的同时,结合实际经验,分析应该如何提升幼师专业学生对幼儿肢体语言的关注度,从而开展高水平的幼儿歌曲教学。 一、拍手跺脚,表现声势
声势指的是幼儿通过拍击手部、腿部或者是跺脚等肢体动作,把握音乐中的节拍变化,对其乐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幼儿要完成这些动作,必须在聆听上投入充分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把握动作的协调性、节拍的准确性。对此,我鼓励每个学生关注孩子的“拍手跺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声势。 为了提高学生对声势教学的把握水平,我在教学中列举了部分曲目案例,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调动幼儿的肢体语言表现声势。例如《我的身体都会响》是一首节奏明快、歌词简单的音乐,但是能作为开篇指导幼儿表现声势。我让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分析:“我的小手|XX|(随即拍手两下),我的小脚|XX|(随即跺脚两下)。”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给的固定的节奏让幼儿编排儿歌和动作,逐渐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声势练习。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曲展开教学演练:有的学生选择丹麦优美的民间音乐《七个半跳》,认为可以让幼儿在边听音乐的同时,边根据旋律、节奏用手拍打,感受音乐中不断累加、层次分明的节奏。这样不仅能够让音乐的结构更突出,孩子们也能够灵活感受、掌握音乐节奏在长短上的变化性,对声势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在声势表达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不仅应该注意幼儿乐感的培养,还应该通过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协调力。例如在创造力的培养上,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反应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度,更自由地表现声音的高低、走向及强弱变化;在幼儿协调能力的培养上可以通过让幼儿左右手分别运动,通过拍左手、右手加快节奏,实现对幼儿身体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在动作配合上的合作,开展灵活生动的声势活动。 二、点头晃动,感受韵律 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一种天生的反应,尤其是在韵律的掌握与表现上,人们多数时候会通过点头、摇摆手或者是简单的踏脚动作跟上音乐的律动,提高心灵与音乐的契合度。对此,我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通过合适的音乐使每一个孩子都参与音乐律动,引导幼儿在自主摇摆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升华的韵律活动,丰富歌曲教学的内涵。
我在教学中以《妹妹背着洋娃娃》的歌曲教学为例,让学生在把握幼儿音乐敏感程度的基础上现场模拟情境,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提出对韵律教学的看法。我向学生强调,必须提升对孩子点头动作协调性、准确性的关注程度,通过多次、反复听赏,让孩子们边点头边学唱。在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之后,我指出:学生必须加强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协调发展,让孩子们根据音乐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通过学习与模仿,使得对音乐韵律的感受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孩子们掌握基础律动技巧之后,学生可以安排《沙沙沙》这一律动创编课,引导小朋友们将单纯的点头晃动演变为伸伸脚、扭动腰部和头部或者是简单地挥动自己的小手,通过丰富且极具童趣的身体语言让幼儿把握音乐节奏,体验音乐在速度、力度、时值等方面的变化,这样才能为幼儿思维方式的发展提供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肢体律动活动,把握音乐的欢快与动作的自由。 简单的韵律动作不要求优美与复杂,学生应该将其与舞蹈动作区分开来,在把握幼儿不同音乐基础的同时,让幼儿更自由地展现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因此,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应要求幼儿一味地模仿动作,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 三、手臂手腕,模仿指挥 幼儿并不具备专业的音乐指挥能力,但是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指�е富幽7陆萄В�让孩子们通过挥动自己的手臂、手腕表现出歌曲的音乐节奏、节拍,把握音乐的整体力度与速度,感知歌曲饱含的情感内涵。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其教学的思维、态度的发展,指导学生关注幼儿的个体成长,指导学生开展“指挥家”的模仿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担任“指挥家”的奇妙,从而打造趣味生动的歌曲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
在具体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视频欣赏,让他们感受到知名指挥家在指挥上的专业性、艺术性,随后我对幼儿扮演“指挥家”的益处进行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肢体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幼儿乐感的重要性,让孩子形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参与歌曲教学。随后我以《快乐小猪》为例,就如何开展高水平的“指挥家”扮演活动进行探究性教学,指导学生先让幼儿根据歌曲做简单的律动动作――晃动自己的脑袋,引导他们轻松顺利地进入课堂。随后,可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在此过程中用手作笔,画出音乐的线条,把握音乐的波动。在第三次聆听中,在白板上用笔画出歌曲完整的图谱,通过线条表现音乐的高低、缓急,指导孩子们比对自己的音乐线条与此有什么差异。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根据此前聆听的成果,模拟指挥家的动作,用手臂、手腕等肢体语言指挥《快乐小猪》,并且鼓励幼儿上台演示,指挥大家进行演唱。另外,我强调,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不仅应该关注指挥者在肢体语言上的准确性,还应该关注被指挥者的配合情况,两者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协作与积极的配合,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演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