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3-04-08 14:31:0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屮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禅让■阐明■嬪变■煽风点火■潸然泪下■B.庇荫■纟比漏■毗连•隼路蓝缕■眦蜉撼树■C.侍奉伫倚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D.湍流祥瑞揣摩惴惴不安气喘吁吁2.下面语段屮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新落成的美轮美奂的市体育馆前,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备战省运会的动员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市体委主任亲自主持了此次会议,他首先邀请分管体育卫生工作的王副市长讲话:“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在上届省运会上,我市总分排名第二,这一历史最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面,我们欢迎王市长抛砖引玉作重要指示。”A.美轮美奂B.人声鼎沸C.前所未有D.抛砖引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B.很多人虽然并不欣赏方舟子不近人情的打假行为,但我述是比较支持的,卫道士般的严苛打假,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对造假者形成道德压力。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D.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赋予女性双倍的感知红色光谱的基因,这个惊人的发现表明,女性眼屮的世界的确比男性眼屮的更加美丽。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和谐”的概念不简单,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①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②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③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④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⑤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
界的一个伟大礼物A.④②⑤⑥③①B.③④⑤⑥①②C.⑥⑤③①④②D.④①②⑤⑥③二、能力提升1.阅读《蝶恋花》,然后冋答问题。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此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阅读《望海潮》,然后回答问题。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巩,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NF763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2)在这一首词中,柳永一开始就先概述了钱塘的繁华景象。他是从哪些方面对钱塘的繁华进行渲染的?(3)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彖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3.阅读柳永的《少年游》,回答问题。少年游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繭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挠②。注:①衡皋:长满杜衡(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挠(M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儿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2)“独自凭兰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阅读柳永的《甘草子》,回答问题。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在写法上有何新意?三、语言运用2.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要求:(1)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2)不出现常识性错误;(3)50字以上。3.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三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参考答案1・解析:A项,“禅”和“媲”均读“shan”,“煽”和“潸”均读“shan”,“阐”读“ch沁”;B项,“庇”“隼”均读“bi”,“纸”读“p「,“毗”“妣”均读“pi”;C项,“侍”“噬”“恃”“舐”均读“shi”,“伫”读“zhfi”:D项,“湍”读“tu亦”,“瑞”读“rui”,“揣”读“ch诡i”,“惴”读“zhui”,“喘”读"chuan"。答案:D
2•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在这里不得体。答案:D3•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同样不可小视”。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将“虽然”放在“很多人”之前。C项,搭配不当,“推进”与“质量品牌”不搭配,可在“质量品牌”后加上“建设”。答案:D4•解析:④紧承首句,作解释,①阐释④,②⑤从古到今(时间顺序),⑥③由中国推向世界(空间顺序),且与结句相连,是个假设复句。答案:D5•参考答案:(1)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的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的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2)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满怀的抒情主人公形彖。6•参考答案:(1)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來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媳•嬉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2)三个方面:①自然景观;②经济繁荣;③人文。(3)①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儿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形胜”“繁华”四字点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意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②“重湖叠NF762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Z佳。7•参考答案:(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挠”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8•参考答案:(1)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原因:“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舌來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9•解析:在选择以哪一组人物作为答题对象时,应该以对这组人物的了解作为前提,而不能只顾自己喜欢,却说不出喜欢的理由。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孔子,因为孔子主张积极用世,庄子主张消极避世;孔子主张“仁政”,庄子却提倡“无功”。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更切合当今“与时俱进”的时代主流。(2)虽然刘邦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但是我更喜欢项羽。虽然项羽人生结局很悲凉,但是他身上体现出的英雄气概却十分令人敬佩。(3)与“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诗仙李白相比,我更喜欢诗圣杜甫。他用诗冶炼苦难,用诗书写血泪,用诗将现实展现在人们眼前。(4)薛宝钗虽聪明乖巧,端庄大方,却显得八面玲珑,圆滑世故。而林黛玉虽体弱多病,却性格刚强,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更让人钦敬。10・解析:写书评可以就作品的写作特点、主题、写作目的等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来写。答好此题的前提是对该作品要了解,要注意用一句话点出。答案示例:(1)《庄子》—哲学的天籁。(2)《资治通鉴》——帝王的一面镜子。(3)《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悔的人生。(5)《三国演义》——龙争虎斗。(6)《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9李商隐诗三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9言情词三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6边塞战争诗四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广东)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3柳永词二首含解析
-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含解析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登临词二首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