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51 KB
- 2023-04-08 14:31: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年级组别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一《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从唐宋诗人对祖国、家乡、亲人、友人等的感怀中体味到美好真挚的情感,进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的方法,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理解诗人的哲思,并背诵诗歌。2、体会《春江花月夜》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畅的特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常见题型。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理解诗人的哲理思考。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环节一明标自学
法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学习目标:1、流畅诵读,读准字音,体悟作者的情感。2、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3、体会该诗于美景中交织的种种感慨,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三、预习检查:1、检查诗歌朗读情况【点评】诗情优美,哀而不伤。语言优美,韵律和谐。2、作者介绍: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四、整体感知: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2、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学内容】
1、本诗选取了哪些自然之景?哪一个意象贯穿全诗?提示:春、江、花、月、夜。月2、《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这九小段按表达方式来分又可归并为几层?提示:月之色----春江花月(景)月之问----宇宙人生(理)月之情----思妇游子(情)【分层赏析】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教师范读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五、合作释疑:1、提问: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情感:美好,兴奋,快乐。手法:景中含情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
【小结】大地给了长江与大海拥抱的宽阔空间,春潮给了长江以迎接拥抱的壮观气势,江海一体,波涛浩淼,滚滚浪潮推出一轮明月,照临这江、这海、这宇宙苍生。皎洁的月色与波光粼粼的江水相生共明,天地的一切都笼罩在这月色的迷蒙中。宛转的江流,环绕着花草如茵的绿洲,月光将这绿洲裹上雪样的素装,而空中流动着的蒙蒙的雾气,将沙洲隐没于一片虚幻之中。2、美读(自读,小组派代表读,2-3名)教师评价。3、齐读。【知识拓展】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鉴赏诗歌,要诵读全诗,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积累常用意境词: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四当堂检测1、背诵前八句。(齐背和个背结合)教师检查背诵。2、预习第二、三层。课堂小结八句起句就气势磅礴,“连海平”写平面,写境界之阔;“共潮生”写立体,写气势之壮。三、四句又把这种辽阔壮观之景推展到无限远处,接下去的四句则又收回视线,专注于近处的绿洲与沙滩,既放得去,又收得拢。首四句重在写江与月,后四句重在写花与月。这样,春、江、花、月、夜逐一吐出。大手笔!
课后作业背诵全诗板书设计月之色----春江花月(景)——月升月之问----宇宙人生(理)月之情----思妇游子(情)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