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51 KB
- 2023-04-08 14:31: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3)李仕才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喜爱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向晚:傍晚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旋:回转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伫:久立等待【解析】 旋: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答案】 C***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茫:景象模糊不清天姥连天向天横横:直插B.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当,应该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响C.云青青兮欲雨青:黑沉沉的列缺霹雳列缺:云的缝隙D.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出怳惊起而长嗟怳:恍然,猛然【解析】 A项,横:遮断;C项,列缺:闪电;D项,怳:同“恍”,心神不定的样子。【答案】 B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夸张,A项拟人,B项比喻,D项对偶。【答案】 C3.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选出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的一项( )【导学号:75302012】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别时茫茫江浸月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解析】 李白一向爱月,视月如友,7
这里的“湖月”明显有喜爱之情。B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白居易与朋友分别时江面的景色;C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写想象中与恋人分别后的情景;D句出自姜夔的《扬州慢》,写扬州遭兵火摧残后的二十四桥的情景。B、C、D这三句中描写月色的句子,都表现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情调。【答案】 A4.“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了李白对未来的信心,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同样的意义的一句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C.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D.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解析】 A句出自李白的《行路难》,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答案】 A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13】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诗人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解析】 C项,唐诗中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答案】 C6.文学常识填空。(1)李白,字太白,别号________。唐代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人称“________”,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他与杜甫齐名,人称“________”,韩愈称赞他们说:“__________。”(2)“脚著谢公屐”中的“谢公”指的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时的著名山水诗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他的诗歌名句。李白的另一首诗中的“中间小谢又清发”这里的“小谢”是指南朝诗人________。【答案】 (1)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2)谢灵运 晋(东晋) 谢朓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7
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写出诗人旷达超脱的浪漫情怀,也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发誓与明月和身影结成知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2)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4)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5)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二、阅读提升层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导学号:75302014】塞下曲六首(其三)李 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注】 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B.汉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动作持续时间长。拉开弓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说明战士们臂力很强。C.用“星芒尽”“海雾消”,用星芒已尽,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D.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解析】 B项,不是表示拉弓时间长,臂力强,而是表示战争持续时间短,写出了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C项,“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错,这里用的是比喻,其实是大漠,胡地哪来的“海雾”呢?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D项,“破敌艰难”在诗中没有表现。诗中恰恰相反,表现的是破敌之速也。7
【答案】 A(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 【答案】 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②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或自豪和满足之情)。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③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之情。虽然战将如云,却“独”有少数上麟阁,可见此将领的指挥艺术的高超。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秋浦歌十七首李 白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注】 这两首诗是诗人第二次游秋浦创作,诗人此时已进入暮年,离开长安已达十年之久。(1)下列对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四描绘了一位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的形象,其十描绘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形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写照。B.其四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其十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到秋浦之后的内心感受。C.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猿声,“猿声催白发”借猿声的凄厉来渲染内心的愁苦,“猿声碎客心”借猿声的凄厉来劝告人们不要到这里来观赏山水。D.“猿声催白发”一个“催”字强调自己的头发白的非常快,与“朝如青丝暮成雪”异曲同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的分析与鉴赏。A项,其十并未通过描绘形象来传达情感,也不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答案】 A(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7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前一首诗借“两鬓”在“一朝”之间衰老,“猿声”催得白丝,表达了诗人对进入暮年满腹忧郁的无限感慨,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门可报、欲罢不能的矛盾情怀。后一首诗以劝告的口吻嘱咐友人不要去秋浦,以免猿鸣声勾起乡愁。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答案】 前一首诗借“两鬓”在“一朝”之间衰老,“猿声”催得长短头发瞬间变成白丝,表达了诗人对进入暮年满腹忧郁的无限感慨,从诗人的人生经历看,这首诗还表达了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抒发了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门可报、欲罢不能的矛盾情怀。后一首诗借诗人以劝告的口吻嘱咐友人不要去秋浦,以免凄厉的猿鸣声勾起乡愁。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李 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解析】 B项“‘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有误。C项“落寞凄清”不妥,三、四句之境阔大疏朗。D项“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有误,此处主要为正面描写。【答案】 A(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气氛一句比一句浓烈,感情一层比一层推进,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答案】 ①乐观、旷达:诗歌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愁绪:“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写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三、语言表达层11.月亮是李白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这些诗中的月亮意象有着不同的意蕴。李白将月亮作为最美、最亲近的物象,由此而构成意象。主要组象方式有望月、问月、呼月、揽月、寄月(任选三种)等,按照示例,默写出李白诗句中和月有关的诗句。梦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答案】 望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呼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揽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寄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阅读下面的文字,适当调动画线部分内容的语序,使“死气沉沉”这一含义得到强调。【导学号:75302015】年轻的李白,肯定从心底轻视孔子。对于那些“白发死章句”(《嘲鲁儒》)的腐儒,李白更是看不上眼了。人应当生动活泼地活在世界上,不能死气沉沉地泡在死了的纸上。 【答案】 不能泡在纸上,死气沉沉的。13.按要求将以下名句、对联的序号填入后面相应的位置。①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②夜如何其,晓钟未动;岁云尽矣,更漏频催。③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7
④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⑤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⑥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写除夕的句子:________ 写元宵的句子:________写清明的句子:________ 写端午的句子:________写中秋的句子:________ 写重阳的句子:________【答案】 ②写除夕,⑥写元宵,①写清明,⑤写端午,③写中秋,④写重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