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0 KB
- 2022-06-15 10:50: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之我见〜摘要:兴趣培养是一种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一种原则,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兴趣应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从内容、方法、手段入手,落实于课堂内外,特别在新课导入、教材处理、学法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有着关健性的作用。关健词:兴趣目的方法手段前言: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反映着倾向强度,伴随着行动过程,影响着行为结果,对新型人才的塑造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近一年多来,本人更留意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理论上的学习,课堂中大胆实践,课内外师生及时反馈,同行间频繁交流。获得了少许的收获和体会,敬请同行指教。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谈》一书中曾说:“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但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历史学科担负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很重要的意义,没
有对这门知识的兴趣,就无法获取知识。因而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中学生,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单纯热情但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较差,加上社会的功利性驱逐,教学内容繁多、难学,如果教师教学方法的枯燥单一,就很难激发学生学好历史的动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仍是一具永恒的话题,本人就以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目的兴趣产生于需要。高中历史教学不只是表现在学生会考、高考的需要,更应从历史的时代功能中发现其存在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如XX年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指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主要的是形成历史使命感,培养国际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以德育人,以史育人,是历史教育进行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国民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求知的大门,端正了学习态度的心理定势,为今后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建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
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教学中本人通过亲切和蔼的体态语言,设身处地的课堂提问,朋友式的交流,润滑了学生的心田。在课外活动中,也经常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融洽了师生的情感,同时又了解了学生学习动态。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从来无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教师教学风格、个性就体现在所选教法上。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现代化。面对瞬息万变的新世纪,伴着革故鼎新的课程改革步伐,教师应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努力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争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新颖有趣的导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以教学重难点为引线,通过一个笑话,一个以动作,一种社会现象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注意焦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先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流水》音乐,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马上带入一个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三国纷争历史画面中,也为上好本节内容、理解本课教材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制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如上《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一课时,可先讲一段“袁世凯为何会称皇帝的传说”,学生则在故事中感受到袁世凯称帝的可笑,必遭人民的反对;或在讲《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这课时教师激情朗读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这样学生就会在诗情画意中怀着好奇心一步一步渐入佳景。2、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
课程的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学生的水平相适宜。程度太难,学生学不会,没有成就感,就不会有兴趣学习,成绩越差,学习越没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教师应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如讲中国近代史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学生讲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自然地引出。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主权部分不能自主了。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当然,教学时适当增加难度也可以刺激智力发展,刺激是大脑发展的营养,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负荷,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反之,程度太易,平谈无味,唾手可得,学习也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同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让他们在摘取果子时有〃跳一跳〃的感觉,做到难而有趣。3、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质疑,增进学生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
烈”。如果忽视之,“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本人十分注意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提问、质疑,并且比赛谁提的问题有价值。学生们也十分欢迎这一点,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学生的思维也常常在这时候迸发出绚烂的火花。对于学生提岀的问题,我总是让那些不提问题的同学回答,以期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我也不简单否定,而是陈述我的意见,让大家比较、鉴别、判断;对于学生的意见,无则加有则公开纠正,不怕丢面子;也有答不出来学生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下来查资料或请教同行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决不搪塞。如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拜上帝教是不是邪教?我首先高度肯定了学生所提问题质量高和勇于探索精神,接着细心地解答了学生,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如有的学生对电视剧中的纪晓岚、李鸿章、孙中山等人的行为也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为此我也耐心细致地与学生们共同探讨。通过学生的提问、质疑,使教与学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他们探究教材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4、运用谐音记忆方法,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习兴趣。谐音记忆法,是借助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变单一枯燥的历史内容为具体生动亲近的语言,从而迅速巧妙牢记某一知识点的一种快捷简便的历史学习方法。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立竿见影。记忆一些历史知识既快又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让学生掌握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的五处通商口岸:福州、厦门、上海、
宁波、广州,则可用谐音记忆为:“上(上海)下(厦门)服(福州)您(宁波)管(广州)。”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很快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给记牢了。又如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圭寸五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南王一—冯云山、北王一一韦昌辉、翼王一一石达开,可用谐音记忆法形象记忆为:“东西南北翼,杨肖马(冯)尾(韦)失(石)。”可见,谐音记忆法能将乐学速记融为一体,还可以开拓智能、陶冶志趣。在复习课中,采取这种方式也特别有效。如学生在复习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其中1858年通过中俄《煖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领土,成为割占领土最多的一个条约,我就引导学生用“我爸(58年)最(割占领土最多)爱(煖)东北(条约内容)军(璋)”进行记忆;又如对“戊戌六君子”的记忆,我用了一句“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两杨(杨锐、杨深秀)柳(刘光第)仗义看(康广仁)灵(林旭)堂(谭嗣同)”。这样不仅培养了兴趣,且能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入一个广阔新奇的世界。达到复习的较佳状态。5、编演历史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多方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应强化历史教学的实践性,把历史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在
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如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演编“三顾茅庐”一段,学生那维妙维肖的表演,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种全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一改过去教师照本宣科的传统教法,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自然就来了兴趣,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跃跃欲试。〃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能按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努力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那么历史教学不愁没有学生欢迎,我们离教育目标又更近了一步。同时,好奇好胜是中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一个老师的教学如果形式程式化,老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能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控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学生听课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四、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
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及时受到全体师生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热情。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业评价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毫不吝啬的表扬学生,更应注重在作业批改或单元练习上给予一小段文字式的鼓励性评价,它将更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奋起扬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生的头脑中,生动形象的东西仍占激起其大脑兴奋的主导地位,这种学习心理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趣味性。“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兴趣作为一种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能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借助这一能动的开发、传导智力的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跨越世纪的历史教师,咀嚼过两千年仁德治国礼仪之邦的滋养,秉承着中华数千年文化底蕴的熏染,接受了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信息的浸育,理当勇于探索,为新时期教育基础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结束语:兴趣培养是古往今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
个重要教育原则,更是当今课程改革中教师理念转变的首要因素。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而言,主要落实于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方法和手段中,并延伸到课堂内外。本人虽针对学生实际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点收获,但自觉还远远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若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教学中更多使用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必能增添学生无穷的学习乐趣。本人愿为之奋斗不已!参考文献:1、雒启坤主编:中学历史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2、冯克诚主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4、柳海民主编:教育原理,中国人民大学,XX年5、陈鑫: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现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截止到11月24日中午,本次继续教育远程学习历史24班134位
- 英语学习历史人物与歇后语
- 一个历史学霸级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真实体会
- 学习历史的作用
- 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
- 学习历史的心得
- [精品]浅谈学习历史的方法
- 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 浅议中学生学习历史困难及对策
- 学习历史哲学与领导干部政治修养的提高——党课讲稿(26页)
-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1
-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 学习历史新课标的体会
- 运用歌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初中生学习历史方法
- 2019-2020年高一国庆假期自主学习历史测试题含答案
- 2019-2020年高二假期自主学习历史试题含答案
- 浅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