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2-06-15 10:38:35 发布

滋肾养肝法治疗儿童多动症48 例临床观察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滋肾养肝法治疗儿童多动症48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而造成的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本病多见于6~12岁的学龄儿童。2002年5月-2006年4月,采用滋肾养肝法治疗48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6例患儿,年龄7~12岁。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48例,男32例,女16例;西药组48例,男30例,女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智商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全部病例不同程度地可见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或弦细而数。符合中医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的分型诊断。   1.2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1],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发育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病)和智力障碍性疾病。   1.3治疗方法   中药组:滋肾养肝方:熟地12g,生龟板15g,生龙骨15g,五味子8g,石菖蒲8g,云苓8g,黄柏8g,炙甘草3g。随症加减:急躁易怒属肝火旺者加白芍、丹皮,属心火旺者加黄连、竹叶心;善忘、学习困难者加远志、浮小麦;小便频数、遗尿者加芡实、桑螵蛸;偏食纳少者加鸡内金、焦山楂。水煎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用药1~3个疗程。   西药组:口服利他林20mg/d,分2次服,疗程同治疗组。   1.4行为评定方法   采用Conners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用问卷[2]对受试儿童进行测评,以计分来评定多动症的有、无,轻、重及疗效。96例ADHD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测评1次。   2结果   2.1疗效评定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3]及Conners多动指数量表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痊愈:主要症状消失,Conners分值减少>80%,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Conners分值减少>50%,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主要症状改善,Conners分值减少>30%,学习成绩改善,但不稳定;无效:上述症状和指标无改善或恶化。    2.2治疗结果   中药组治疗前Conners评分(24.16±2.22)分,治疗3个月后为(18.36±3.09)分,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西药组治疗前Conners评分(24.11±1.21)分,治疗3个月后为(17.67±2.43)分,痊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占学龄儿童的5%~20%(美国),国内为1.5%~10%,男童多于女童,两者之比2~9∶1[4]。目前研究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也尚缺乏满意的解释和一致的看法。近来研究认为可能与脑内多巴胺系统功能不足有关[5]。而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和主要病机是阴亏阳亢,与心、肝、脾、肾四脏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肾不足而肝有余,脾不足而心有余,阴不足而阳有余。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又重点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滋肾养肝方以熟地、生龟板、生龙骨为主药,其中熟地滋肾水、益真阴、强骨长志;生龟板填精补肾、滋阴潜阳、益心智;生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辅以五味子滋肾生津、宁心安神;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云苓健运脾胃;佐以黄柏清热坚阴;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健脾清心、宁神增智之功。利他林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经典药物,用药过程中常引起失眠、心悸、焦虑、厌食、口干等副反应,大剂量时可使血压升高,久用可产生耐药性,并可抑制儿童生长发育。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可以避免这些副作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51152.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8:172173.  [3]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220.  [4]杨文先.儿童精神卫生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3.    [5]苏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0(16):620.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