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4 KB
- 2022-06-15 09:42: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儿歌与童话美术教案【篇一:12儿歌与童话(1课时)】12儿歌与童话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画。难点:创作的童话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作画水平。三、教学过程1.新知教学。(1)播放视频《跳橡皮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2)提问:能否将童谣的内容用童画的形式去表现呢?(3)出示《跳橡皮筋》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4)揭示课题:《童谣童画》。2.欣赏作品。31)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4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a.《小小孩儿会唱歌》讨论:画面给你什么感觉?采用了哪种表现方法?b.《秧歌》朗读:全班同学齐声朗读童谣。
讨论:作品重点表现哪句歌词?“哪有闲人在路边”这句内容反映出什么情况?“口唱山歌不怕天”这句内容表现了怎样的劳动情景?把童谣变成童画,它成功在哪里?c.《荡秋千》讨论:这首童谣表现了什么情境?谁能看懂童画的内容。它用什么方法表现的,重点表现了哪两句?(3)自由欣赏课本中其它作品,看看表现内容,谈谈表现形式。3.教师范画(1)播放视频《小老鼠上灯台》(2)师生交流:童谣变成童画应该注意什么?小结:给童谣配画,要选择童谣中最具意境且易描绘的一个片段来表现,主题要突出,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童谣的诗意和音乐之美,又能充分运用绘画的手段来感染人,使人享受到音乐美、语言美和色彩美。4.尝试创作【篇二:(苏少版)小学美术四下教学设计12儿歌与童话-教学设计】(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篇三:童谣童画教案】童谣童画一、教学内容: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第八页,第三课《童谣童画》二、教材分析: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
世界。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教材选取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间童谣中的9首,并提供了与之对应的童画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范本。提问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本课教学极具开放性,在作画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童谣的意境即可。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四、教学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五、教学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六、教学措施:七、教师课前准备:相关美术课件,范作。八、学生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喜欢的童谣和各种作画工具材料。九、教学过程:(1)童谣和童画配对游戏,揭题(1)教师出示4首童谣(《秧歌》、《萤火虫》、《玩滑梯》、《树叶宝宝》)和4幅童画作品,秩序打乱,请同学试着为童谣找到和它相对应的童画,并说明理由,分析画面表现了哪句或哪几句童谣,想表达的意境又是什么?我们发现童谣中藏着好多好多漂亮的童画。而且童谣的取材非
常丰富,可以是动物、植物(经常运用拟人手法)、小朋友的游戏及人们在生活劳动中的各种场景等等。(1)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童谣是用富有节奏感的,压韵的具有音乐美的语言来描写一个场景的,童画是用丰富的色彩和富有想象的画面来描绘童谣的。)(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谣童画》教师简单介绍童谣:童谣是没有乐谱的歌谣,不但歌词写的优美动听,俏皮可爱,而且都是描绘我们生活劳动中的场景与画面,所以歌词经常可以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据记载,童谣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分享童谣,激趣像这么有趣的童谣咱们同学肯定也听到过不少,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吗?有同学能用你的家乡话来念吗?(分享各地童谣激趣)3、作品欣赏,再悟相通之处,为创作打下基础。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童谣,我们也一起来看一下:(1)《数蛤蟆》谁能来数一下?那三只蛤蟆,四只蛤蟆你还能数吗?活跃气氛。(2针对配画内容选择:《采藕》在这幅童画中作者画了怎样一个场面?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作者在画面中加了什么又减去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内容的加减法分析:减法是为了突出主体,有时画多了反而会使画面显得乱而不好表现,所以我们在画画时也要选择最能表现全部意境且又容易用绘画形式表现的一个场面来进行描绘,而内容上的加法往往是加环境,加上环境是为了更好表现意境,为主体服务,这是一种不同于写实的绘画形式,这样会使画面更加集中而富有表现力。(3)针对表现手法选择:《荡秋千》,我们班有谁荡过秋千呢,在荡的时候又是什么感受和心情,童谣中明明是只有一个人在荡秋千,
可为什么画面中会有那么多人呢?这其实是描绘了荡秋千时一个从下往上的一个过程。可见温暖在创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采用夸张和联想的手法来表现。(4)针对画面颜色选择:《阿姆婶婶》,由于画面想表达的是过家家时的热闹喜庆场面,所以画家选用了以红色为主的暖色调,使画面更加具有热烈的气氛。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根据所画的内容来选择颜色。(5)针对绘画材料选择:《纺线车》,此画以剪纸形式来表现,综合上几幅材料一起分析(教师把前几幅图片一起集中展示)发现绘画形式的多样:颜料,彩色笔,油画棒,线描,布贴和彩纸粘贴,剪纸,那除了以上几种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材料来表现:皱纸,橡皮泥,版画,刮画等。2、教师和学生一起尝试创作。欣赏完了那么多有趣的童谣和童画后,我们也来尝试着为童谣配配画,好不好?出示童谣《怎么走》,教师给出部分范画,简单讲述创作思路,问:老师用这样的画来表现,你满意吗?从童谣里你还能联想到些什么?(学生添画)提醒学生注意色彩把握,构图,和环境表现等。3、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创作。(1)学生尝试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2)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作业时幻灯片继续播放更多童谣童画作品供欣赏参考。同时伴有童谣背景音乐。4、评价作业。(1)交流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建议:(1)能基本表达出童谣的意境。(2)色彩、构图、画面具体氛围等。(可单独设奖)(3)选用工具材料丰富多样。5、小结与课外拓展。(1)把全班同学的作品编集成册。
(2)课外根据童谣:你姓啥?我姓黄,啥个黄?草头黄,啥个草?青草,啥个青?碧咧青,啥个碧?毛笔,啥个毛?三毛,啥个三?高山,啥个高?年糕,啥个年?2008年,四(1)班的同学欢欢喜喜过大年!也从自己的姓出发编一首童谣,下节课交流,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向同学学几首方言版童谣。十、板书设计童谣童画1、内容2、表现手法3、颜色4、绘画材料《采藕》——颜料,彩色笔,或油画棒《荡秋千》——刮画或线描《阿姆婶婶》——布贴和彩纸粘贴《纺线车》——剪纸环境色彩奖构图奖十一、教学反思:具体氛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