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 KB
- 2022-06-15 10:50:2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东肇庆中学校本课程》如何学习历史字体:小中大|打印发表于:2009-4-0220:29 作者:兴凯湖刘伟新 来源:教育研修网丛书顾问:彭银祥冯建雄袁炽锋丛书主编:李和丛书副编:于逢明吴晓军主编:蒋长征编写:苏渝萍 董伟球 王瑞 林翠妍 柳新年怎样学好历史(师兄师姐经验谈之一)很多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了,想要把历史学好,特别是面对文科综合卷对能力的高要求的时候,想要把历史学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探讨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你要对历史课有兴趣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不要抱着一种如果不考历史我才不去学的心理。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你有了兴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如果这样,神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都还不赖。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学认为学历史要诀就是背,错了。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基于课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个方便你理解的历史结构。其实这也很简单。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我们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也绝不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对于这个话题,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希望大家在历史学习的道路上走好。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最新回复·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29:32)怎样学好历史(师兄师姐经验谈之二)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0:00)初中学生如何学历史
初一新生刚刚入学时对历史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学对历史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历史要死记硬背,很难学得好,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越觉得很多历史知识混淆在一起,经常搞错。那么怎么才能学好初中历史呢?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只是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指示,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二、要学会“阅读”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岳飞时有同学就提出“他为什么不先率领军队打败金朝再回去?”在关于“在历史上为什么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辩论课上,一个同学就认为是由于她是位女性,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规,因此过去很多人要贬低她。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降低知识的遗忘率。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总之,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
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0:29)浅谈高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与学习方式高中历史课程应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以往,中学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育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必须选择一定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又是学习目标,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下面就结合新课标的的理念谈一下学科特点与学习方式。一、搜集史料搜集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的内容。对于史料的搜集,首先要留意图书馆及身边可获取的历史文献和历史遗存。历史文献记录的史料是极其丰富的,按信息被加工的程度通常将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论文、期刊、手稿、记录、表册、典籍、档案等资料,比如中国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以及希腊的《历史》、罗马的《罗马史》都保留了大量了的历史资料。二次文献包括书目、索引、文献等,可帮助我们快速、高效的搜集史料。三次文献主要是一些综述和述评类的文献,能使我们大致了解到某一专题的总体研究情况。历史遗存大体上有遗址和遗物、口头传说与民族习俗等。考古工作者就是通过对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发展与研究,发现许多在文献史籍中未曾谋面的宝贵材料,进一步复原了古代历史的面貌,使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甚至人体体质及族属等等情况。其次要学会善用网络资源。就信息资料而言,因特网是近来飞速发展、跨越时空的大型全球“信息资料库”。上网搜集历史资料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信息,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不妨试一试吧!历史在线(http://www.history.com.cn)--致力与资料研究并普及历史文化。历史纵横(http://www.freehistory.yeah.net)--包含中国史、世界史、古籍、历史人物传记及史学资料。历史时空(http://zy77.go.163.com)--
全面的历史学知识理论、历史书籍、学术文章、史学论坛。中国历史教与学(http://www.fshistory.myrice.com)--中国历史教与学资源中心、教学素材库、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历史遗产等。芊梦园(http://www.springqianmen.yeah.net)--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的主页,是网络上的历史地理知识的汇编,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史料的真伪、作者、时间、地点和用途的鉴别,也是收集史料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鉴别史料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标准。根据现有的材料能够确定真伪的就应该确定下来,不能确定的就应该保留下来继续研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二、形成史识正确的史识的形成首先要依赖于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认识工具,是我们接近和认识历史客体的桥梁。具体地说,它是指搜集、整理、运用和分析史料,并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出其本质属性,探寻其发展规律的方法。根据历史研究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我们把历史研究的方法,大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唯物史观的确立。唯物史观既是指导历史研究的世界观,又是进行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在观察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各因素相互时,归根结底要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同时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一切从事实出发,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历史现象,探求内在联系,找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按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按历史本来的面貌来认识和研究历史。(2)运用历史辩证法。历史辨证法与唯物史观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承认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因此,在具体运用历史辨证法时,要坚持发展的、联系的和具体分析的观点。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辨证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评价。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①具体分析的观点: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环境中去分析,因为一个人的活动,是受其所处的时代及具体的客观条件制约的,不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就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准确的、客观的评价。例如,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领导人物进行评价,如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华盛顿,就要把他们放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进行分析,这个时代条件就是资产阶级代替封建主义,这是当时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这样分析,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就表现出来了。
②全面分析的观点:即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某些历史人物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而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有全面的观点,对历史人物作多方面的评价。如评价康熙:在政治上,他巩固了统一,平定了“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打败了准葛尔部分裂势力,反击沙俄侵略;在经济上,他重视农业,奖励垦荒,注意兴修水利,承认“更名田”,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在民族关系上,他注意加强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册封“班禅”;在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清晰地反映出康熙是一位在多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③阶级分析的观点:即用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代表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适当地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入手,可以在本质上认识历史人物,并清楚地表明了一个人所持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如唐太宗在位时,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社会经济比较得到恢复和发展,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但也注意到他是封建社会帝王,是唐朝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0:53)④发展分析的观点:即用发展的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过程之中。历史人物受到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等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孙中山,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的英雄人物。早年他主张维新变法,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很快走上民主革命道路。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后,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主张,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孙中山的思想就是这样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还要注意防止“英雄史观”、个人崇拜错误倾向,要正确估计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同时也充分肯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个人如果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便会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相反则会阻碍历史的发展。历史事件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时代背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或时期。由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的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也就不同,而历史事件自身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同。只有紧紧把握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整体上予以正确的分析。②分析原因和性质。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从根源入手,才能真正搞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性质。③把握全部过程。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因此,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仅要分析与其相关的所有矛盾运动,还必须分析这些矛盾运动的整体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事件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④考察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凡是历史事件,不管其内容、性质如何,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注意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不可或缺的一环。三、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掌握了史书的阅读、史料的搜集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等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撰写历史小论文。这能够提高我们运用理论去认识、分析、解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撰写历史小论文应遵循下列几点:①选好命题,确定写作的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生初写小论文,不一定能够做到“发前人所未发”,但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人云亦云。主要以教材内容为背景,选取某个方面,对照历史,联系现实的热点问题,或透视自己感知的历史事物和现象,引发自己的观点、看法。确定一个自己既有浓厚兴趣,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以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如果过大,就不易抓住重点,无法探入,论证也就困难。相反,如果能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问题,把握住关键,深入其本质,从各方面把它说透,对问题的难点和症结能科学地给予解决,这样的论文才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的就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②选材求精求博。观点与材料统一,是写好一篇小论文的基本要求。首先,根据命题的需要,带着问题,到图书馆、博物馆、期刊室去查阅,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使自己成为材料的主人。我们可以通过书目、索引了解某个研究领域已有的成果,根据索引定向查到散见于报刊中的材料,或通过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去收集、整理尽可能多的有关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在深入了解研究的对象的基础上,获得最可靠、最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在服务主题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辨析、整理,把收集到的复杂的、混乱的资料,通过归纳、分类、组合及科学的分析、类比,筛选出具有典型性、说服力的材料,使其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用的论据。③构思求巧求深。我们写作论文,要在搜集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确立论文的论点。初学写作论文的人,确立论点,首先要确立论文中心论点,然后再确立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要十分注意逻辑性,由浅入深,使理论紧密而又具体地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而不松散。这就使人读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信服于作者所阐明的道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经确立之后,就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要注意史论的结合,切忌观点与材料两相脱节。在确立了中心论点后,最好拟出文章的提纲。提纲是学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有了提纲,就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等等问题。
④注意历史论文规范。历史论文的撰写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题目”、“绪论”、“本论”“结论”和“注释”五大部分:⑴题目:题目要求简洁,醒目,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意。为了更好地揭示论点,也常常用副题,作为对正题的补充。⑵绪论:一般是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解释研究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如果是篇幅较长的论文,往往要把本论部分作扼要介绍,或提示出论述问题的结论。绪论必须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⑶本论:在这一部分里,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看法,或解决某些疑难问题,周详地论证文中全部论点。这一部分内容多,为求眉目清楚,往往要使用不同的序码,有时还要加上小标题。本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必须全力把它写好。⑷结论: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中引出结论,使读者能够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⑸注释:写作小论文,常常要用到引文。如果引用的是原文,要加引号;说明引文的出处要加注,解释引文中的难点也要加解释。历史小论文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中学生写作时,附录、引文和加注部分可适当省略,使文章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要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会写出自己特色的小论文。·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1:27)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随着综合科目的高考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也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很多学生苦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学习方法而烦恼,甚至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结合高一历史新教材的教改实践,借鉴有关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对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谈三点粗浅的体会。一、观念转变,早作准备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二、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1:50)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一、学会学习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问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呢?
(一)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取人所长,为己所用。(二)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阿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2:12)自读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那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3、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这些关键词、核心语,往往有的作为选择题正确答案的选项,有的连起来是一个问题的答案或组成部分。4、在弄清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构建章节的知识结构。5、边读边思,准确理解并掌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对重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以求甚解。如中国近现代史的鸦片战争。首先弄清实际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过程)、结果、影响。其次,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概括各个问题的知识点。例如鸦片战争的背景,我们可以据教材从英中两国政治、社会制度、经济、军事、外交、思想5
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国内形势可概括为:①政治:独立自主国家、封建社会晚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②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落后;③军事:装备陈旧、军纪败坏、军队战斗力弱;④对外:闭关政策;⑤思想意识:闭目塞听、虚骄自大。总的是国势衰落、综合国力——弱。国际形势: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侵略扩张开拓殖民地;②英国。政治:资本主义制度早已确立;经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科技领先;军事:船坚炮利、军队战斗力强;对外:侵略扩张、矛头指向中国,迫切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总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综合国力——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与中英之间强弱对比说明,①战争的必然性,②战争的原因,③中国战败并不是偶然的。这就为后面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埋下了伏笔。这样读书既分清了纲目层次、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点化、网络化,纲举目张,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从知识结构表上可以看出,表述纲目知识要点、内容的话、词句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关键词、核心语。记住了这些词语,有关问题的基础知识就基本掌握了。6、在基本把握了以上几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前后联系,学习如何迁移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二、掌握方法,增强信心。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2:34)三、学习升华,培养能力。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实际上,它们是点、线、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第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3)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学习,然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解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最后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3:40)史思维能力培养纵横谈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哪些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培养下列各种具体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认识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如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残酷性和进步性;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发展性;如何分析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如何分析历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如何认识革命的暴力性与和平性(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和平夺权的方式,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跃入社会主义社会)等等,如果用确定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来看待,就很难找到它的合理内核,若以辩证思维作指导,就能解开它的“历史之谜”。所以辩证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可以以一个历史事件为圆心,把自己的思维扩散开来,延伸出去。例如19
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学生可以就此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理解,提高应变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的观点。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如何证明?)或者进行逆向设问,清学生思考,如隋炀帝如果不穷奢极欲,他能成为一代明君吗?为什么?商纣王曾经杀了自己的叔父,唐太宗却杀死自己的亲兄弟,那唐太宗也和纣王一样是个暴君吗?为什么?第五,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历史思维包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还应包括运用直观形象、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等加工的形象思维。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大量的课本插图、照片、地图、投影片、影视音像制品往往用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历史感,以形象地展现或佐证课本上写的、教师讲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主要功能。今天,新的课程改革呼唤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和研究,学会自己去寻找规律和作出结论。教学中,教师要使形象化的历史资料素材在启发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把学生从直观性的学习,带入到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历史的领域。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一、立足课本,把课本读懂、读精、读深。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抓起的。没有全面准确的历史基础知识,无法谈能力的培养,况且,历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隐性知识,要挖掘出这些知识,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谛。隐性知识的挖掘,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起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仅不能冷落课本,而且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读懂,就是对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中一些内在联系要让学生读明白,要挖掘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寻找历史事件的起因即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外因与内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对一些注释内容也要领会。读精,就是要善于归纳总结。读深,就是要挖掘课本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隐性问题的答案语言往往不是课文中的原话,因此,要根据课文内容精选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把训练贯穿于教材与课堂之中,一方面让课本知识延伸,另一方面让学生历史思维向深层发展。不要一味追求高、深、难,不要一味挖掘一些理论要求过高且与政治课过于靠近、答案随意性较大的内容进行训练;材料解析题训练的重点不要放在那些生涩难懂的古文上。否则,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将使考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事倍功半。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提纲,找出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讲课之中,变原来陈述式教学为论证式、探究式教学,从传授知识“是什么”的教学转变为“为什么”的教学。课堂上注意一题多问,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反向分析问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同类项比较归纳,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概括思维能力;对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培养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等等。对教材中一些难点,大胆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博采众议,达成共识。讲评课不要单纯进行答案的灌输,更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的答案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鼓励学生对权威、对教师、对答案、对题目质疑。特别是一些问答题及材料解析题牵涉主观意识的答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集思广益。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考题,充分发挥潜在能力,达到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切勿把学生变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上课让学生单向静听;切勿上填鸭式习题讲评课,不允许学生对“标准”答案质疑。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4:11)三、以讨论、辩论、小论文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1、以“讨论”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讨论要求师生合作,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我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并创造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朝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运用讨论促进思维发展的具体做法如:进行探索和揭示历史规律的讨论;进行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讨论;进行把事物的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反映历史发展轮廓或全貌的思维方法的讨论。2、以“辩论”拓宽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辩论会,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途径。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媒介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到来,舆论界对社会各界活动作了大量报通,各种纪念活动广泛持久展开,形成全球性热点。我们可以组织一场年级辩论会。首先拟定辩题。有关于背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关于结果的:战争对人类社会发展利与弊等等。让学生自发组织,选取辩题,展开辩论。这种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源于课本,又适度超出课本内容,把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此外还锻炼辩论技巧,大大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3、以“小论文”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动手能力。心理学认为,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活动可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但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是专指对历史学提出新观点、新结论,而是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提倡撰写小论文,就是这样一种创造性思维培养工作。四、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1、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比如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这就违背了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通过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练就一双历史的眼睛。2、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3、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误为“法国大革命”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说:“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国际影响。五、用讨论式教学创设思辨的课堂,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辩论和研究学习。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此方法来把问题引向深入。1、讨论式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四个方面:(1)教学组织方法,如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造自由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启发引导思考、置疑诘问等等。(2)指导学生准备、参与讨论的方法,如指导学生怎样明确问题、选择论点?怎样收集资料,提供论据?采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抓住别人言论的中心?等等。(3)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如启发学生变换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前面的讨论是否偏题,启发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等等。(4)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发展自我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填写自测情况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反思,教会学生如何沉静下来、反复思考问题等等。2、讨论式教学的组织程序如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假设、分析、论证→总结评价(讨论的准备)(讨论过程)(修正、迁移)实施结果与分析讨论。①根据中心问题,创设思考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思维不合逻辑、对问题的原因迷惑不解,或者不符合应有的客观历史现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②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实质,收集归纳论点与论据(历史事实)形成观点,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其他观点,分析其正误及思考表达的方法。 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随时记录别人观点中的重点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适时对前一段讨论进行分析反溃引导学生注意逻辑性与科学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④总结评价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层次上所达到的目标是否实现,启发学生自我总结,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的方法。也可以再提出一个相似的问题,让学生作出回答,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9:00)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与能力基础,学生的现状是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依据,任何教学方法均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实际。因此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程度、认识方法、依据的思想观点,就成为我们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第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美国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关心三个焦点区域的理解的发展,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叠和相互关联。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学习、探究的气氛中,自觉地、主动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去理解与寻究历史问题的愿望。第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第四,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如当前的改革开放、中日关系、统一台湾、伊拉克冲突、多极发展、民族问题、科技文化发展等都应注意。平时注意了这些问题,考试中遇到相关试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回答。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对历史上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评价,如果人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应用不同的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它,那么答案就会丰富多彩。虽然高中学生抽象思维明显地有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但由于许多中学生长期在凝固和一统化地传统教学模式中成长和发展的,封闭性、正统化的教学思路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狭窄、封闭的,陈旧相因,迷信权威和崇拜师训的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在大力加强和改进历史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思维科学理论为指导,注重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引导学生掌握唯物的思维方法入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运用优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为
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心理学,乃至智力(能力)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又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其思维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1、循序渐进、分析比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只有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出较强的概括能力,才谈得上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要求学生深入钻研问题,揭示事物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预见可能造成的后果;紧扣时代脉搏,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内引外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我们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清晰掌握、透彻理解同时又能独立完备地幅射出众多结果来的知识或启示。对于基础知识要全方位、深层次的透彻理解,就是要从它与其它知识间多种联系的广度上加以理解,从它与其它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上,从它与某些近似知识的异同上,在某一知识体系中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等方面加以理解。所谓深层次,就是要从基本现象、概念、观点自身深入理解,如基本知识点的含义、定义、内容、特点、本质、实质、特性、属性、地位、作用以及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背景、原因等方面进行深挖细扣,从而揭示事物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预见可能造成的后果。例如,世界史中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就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而言,各国既存在着共性,同时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从其共性来说,首先,各国革命或改革前,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其次,各国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束缚,这种阻碍和束缚又正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得以爆发的最深刻的动因。然而,各国所受的阻碍和束缚并非都是来自当时横行于世的封建专制统治,英、法的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势力的阻碍;北美等地都是饱尝英国殖民统治之苦,资本主义的发展举步艰难;统一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都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严重制约着两国经济的发展;而独立后的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大种植园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两种经济的矛盾不断尖锐,黑人奴隶制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巨大阻力;东方的日本和中国却由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成为它们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基于各国革命或改革前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经历,决定了在革命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对象、任务、革命或改革的领导阶级、群众基础、主要内容和经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只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对教材的深挖细扣和引导,启发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分析革命的共性和差异,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9:35)2、统筹兼顾、巧妙点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即善于迅速正确地发现问题,从不同角度与方面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思维敏捷性的培养则应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并用,力求求异求新。(1)变果为因,逆向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因果关系颠倒,变果为因,引导学生由果溯因,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掌握了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未犯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大革命会不会失败?大革命的发展又将如何?这样,引导学生变果为因,由果溯因,从发展中看问题,活跃思维,提高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2)正理反推,求异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当学生正确掌握了历史事件后,教师可改变历史事件的某些条件,启发学生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历史事件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向对同意历史事件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如学生掌握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原因后,可以提问:“在当时世界发展趋势下如果没有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的诱导,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能兴起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思考,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历史事件。如中国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第一条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二条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第三条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侵华史的同时,还使其把握抗争史和探索史。这样会让学生在掌握历史事件的同时,逐步养成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3、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较弱,主要表现是不爱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受习惯思维影响,喜欢按照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偏激思维多,辨证思维少。因此,我们十分注重训练学生深层次、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克服单向、机械的思考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
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作为总统的智囊团,讨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解决金融、农业、工业、失业问题的危机?学生讨论激烈,各抒己见。创新的欲望大增,俨然以一个政治家、金融家的姿态在战略的空间驰骋。学习历史不是不要创造性,而是十分需要创造性,这绝不是在史实之外飞翔驰骋去发明创造不曾存在过的历史,而是在尊重既定史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探幽索隐”。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也会有意无意地去模拟教师的思路,渐渐产生一种惯性,进而产生“悟性”。否则学生便会感到空泛枯燥,无所适从。4、觅疑质疑、讨论辨析,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批判性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能严格而客观的评价、检查自己和别人思考的结果。在处理问题时,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放弃错误的想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教师的批判性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教法特点,巧妙地设计一些批判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例如,清末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这是教材的观点,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罗列一些史实,说明它并不是一场骗局,而是宪政的一次尝试。这样,可以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为一个个教学问题,创设新情境,诱发学生去思考。如“鸦片战争”一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设计如下问题: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结果如何?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设问,不仅能从多方面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39:55)(二)、发挥历史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显然,创造教育中的创造力是指后者。创造力最本质的涵义是“创新”,而创造教育中的创造力的“新”仅仅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而对社会、对他人来讲并不一定是新的。因此,这种创造力也可称为自我开发的创造力。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开发的创造力。1、引趣激疑,是培养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引趣激疑,就是通过教师的情境激发,让学生在感到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探讨的愿望。它经过两个阶段:激起兴趣和引起探索。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因此,这两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生动地叙述能引起疑问的史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完全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历史教学中的激疑过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疑点。要让学生意识到时时有疑,处处有疑,使之“学则须疑”。人类历史的纷纭复杂,有无数启迪人们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当激发学生思考,以期探讨。2、学会置疑,是启发学生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教学中,一旦学生的疑点被激发之后,能把疑问的意思表达完整的却很少,所提问题一般较为零碎、杂乱乃至平庸、离奇。例如,在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教师可这样置疑:关于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一种观点认为,它完全是一场骗局,应给予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学们,你们对此有哪些看法?请阐述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效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从动机和目的出发,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定势,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例如,关于“铁路国有”的疑点,可以这样置疑:“铁路收归国有不正是体现了国家主权吗?为什么却说成是卖国的呢?为什么说成是帝国主义掠夺我国权利?”通过层层递进式的置疑,更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种提问的质量较高,有利于开启思维机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3、善于解疑,是引导学生步入创造性思维的殿堂解答疑难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补充史实,拓展教材内容,提供背景资料,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各种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概念,合埋地进行推理,正确地作出判断,逐步形成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历史的能力。一般说来,较为浅显的问题,可以让思维较差或较慢的同学发表意见。较为含蓄的问题,有争论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引导全体学生通过组织讨论、启发诱导等手段,使学生思维过程合理化。例如,分析“抗日民统一线的初步形成中”
,有学生提出:张学良是北洋军阀张作霖之子,又是蒋介石的重要将领,怎么会发动西安事变?这个问题是这一节的难点之一,为此,我除了引导学生看书、找出课文中给出的依据之外,还做了两项工作;其一是引导学生观看电视剧《少帅传奇》和电影《西安事变》中的有关内容,如他的部下被我军俘虏释放见到张学良的片断,又如西安事变发生前夕,张学良会见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而举行示威游行的西安学生的场面;其二是补充了有关史实,如蒋介石给张学良、杨虎城两条“出路”:要么出战陕北;要么移帅福建、安徽等地。通过形象直观的影视和具体详实的史料,要求学生归纳出这样几个要素:一是张学良具有一定的爱国基础。这主要通过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命令退入关内,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从而被人民骂为“不抵抗将军”的所谓“国恨家仇”得到说明。这是重要内因,即主观条件。二是我党竭诚抗日的主张为张学良所接受。1936年4月6日张学良在肤施(延安)与周恩来的会谈中,得知我党的抗日主张后,对他走上联共逼蒋抗日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我党的竭诚态度是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重要客观条件,即主要外因之一。三是蒋介石排除异已的政策把张学良逼上了绝路。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逼迫张学良、杨虎城选择他的所谓出路。其实这两条所谓出路全是死路。若进攻红军,将再遭惨败;移帅福建、安徽,将被蒋介石各个击破。这一铲除异已的奸险策略,把张学良、杨虎城逼上“梁山”,事变爆发乃成必然之势。这是又一个重要客观条件,即主要外因之一。以上这些分析与张学良本人在事隔半个多世纪后,首次公开接受日本记者采访中,关于西安事变起因的回答,完全一致。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对比分析,触及到历史问题的本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机智,培养了创造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等多层面角度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4、不断存疑,是激励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存疑”,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学贵存疑”,也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学海无涯,要不断进入新的境地,就必须常常“存疑”,保持浓厚的兴趣。应当指出,这种保留的疑问,具有整体联系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能够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相对独立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如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为什么到明代中期后科技开始失掉领先地位?《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在中国方面让出了大片国土的情况下签订的,为什么却说是平等的条约呢?对于这些时空跨度较大,具有连续性特点的问题,应当步步存疑,设悬念,通过不断向纵深探索,达到整体的把握。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对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大可不必过早解囊。鸦片战争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但从中国近代史上来看,却只是开端,因而又具有连续性,应当通过以后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学习,逐步悟出连战连败的根本原因。历史教学中的“存疑”与其它学科一样,它根本的一点就是对原有知识的反思从而不断产生探索的愿望,不断形成新的发现,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现律,不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品质。·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2:18)
二、教学研究中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记忆能力的培养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首先,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其次,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两阶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再如党的十三大内容要点可记成“一二三,大发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目标。再次,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可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件事即可。记忆纲要
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记忆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例如: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各有两次工作重心转移,涉及知识很多,我用下列示意图,并要求学生记忆,效果很好(附图略)再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 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首先,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第三,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
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的学习(考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第四,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初步形成)。再如,引导学生把1815年拿破仑的失败与1815年拉美独立斗争受挫联系起来,从宏观上了解各地历史的联系。第五,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封建”最早涵义是“封邦建诸侯”,“革命”最早涵义是“改朝换代”等。邹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而《革命军》中的“其(指满洲)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也”就是错误的。·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2:43)(三)、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其次,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第三,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共4次)误为“法国大革命”(1次)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四)、应变能力的培养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其次,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A.《变法通议》B.《盛世危言》 C.《革命军》 D.《孔子改制考》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3项是谁的作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花了不少时间。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书上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
了”。引导学生考虑“革命面目新在何处?”能否用中共成立前后各30年的史实证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你又如何证明?第五,引导学生注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和应变能力。如当前的经济改革、香港回归、统一台湾、巴尔干冲突、冷战结束、多极发展、民族问题、科技文化发展等都应注意。平时注意了这些问题,考试中遇到相关试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回答。·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3:10)三、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的背景分析1、实验的基础 实验的基础源自1996年以来历史高考试题风格的重大变化,其显著特点是:①不断调整题型结构和知识内容的比例,逐步拓宽现有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②突出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强调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水平和科学的分析方法。③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德育渗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这种变化不动声色地将试题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推上了新的高度,一年一大步,每年都有新突破,具体表现在:第一,扩展思维能力考查的深度和广度。以最大限度地扭转传统的单纯依靠“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倾向。 第二,提高思维能力考查的强度。1996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能力考查分值约占全卷的32%,1997年则增至35%,到1998年却激增至约42%。 第三,增大考查思维能力的速度。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是高科技、高效率时代的人才必备素质,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长度已达到要求考生每学科阅读30个印刷符号和每分钟书写12个印刷符号的水平。 针对三“点”和四“度”,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克服传统教学弊端进行教学改革,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紧迫。2、实验的提出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以后,很难从初中阶段的“以史论事”的感性层次跃到高中阶段的“以史论理”的理性高度,必须在高中分阶段地进行历史思维能力训练教学。(二)实验的目标培养体系
1、总目标 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整合历史知识,揭示知识内部的关系。 ⑵准确地把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吃透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达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将自身的思维活动与史料相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即增强学生思维个性和创新意识。2、阶段目标 ⑴高一年级: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是什么”,培养他们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做到由“不知其然”到“知其然”。 ⑵高二年级: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培养他们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做到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⑶高三年级:通过教学,使学生疑问“还有什么”,培养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做到由“知其为啥”到“知其还有啥”。 3、成果状态目标 ⑴教学过程成果状态 教法特色鲜明,学法得体恰当,超前性适应高考,大面积提高效率。 ⑵学生成果状态 灵学活用历史基础知识,高水平,高技能,重情感,促内化。 ·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3:36)(三)实验的理论构架1、定义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解释理解历史现象,分析评价历史客体,阐述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训练的过程。
2、理论基础⑴认知规律:心理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探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历史思维力的培养也同样遵循思维的一般规律。⑵历史学科特点:①宏观上总览,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导致历史的思维对象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同时,人类历史纵贯古今,横跨全球,造成历史思维的条件、时间、空间是极为广阔精深。②微观上透视,历史学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精微,历史发展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必然导致历史的思维方式既有逻辑性又有辩证性。 ⑶素质教育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狠抓教学改革,打破长期以来因一味被动接受而形成的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定势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张扬个性。 ⑷高考能力要求:近几年高考更突出地强调考查学科能力,尤其是学科思维能力,重视知识结构、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既要能从整体上、规律上把握知识内涵,又要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3、教学过程 符合目标教学的一般过程:识记(接受历史知识)→理解(消化历史知识)→应用(运用历史知识)→整合(思辨历史知识)。四、实验的对象1、本实验的对象是学校随意安排的三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同时从余下的三个班中随意抽取两个班和在高三随意抽取一个班作为对照班。2、课题分解 ⑴历史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⑵历史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⑶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⑷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⑸突破单一教学模式,促进教法改革 ⑹历史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五、实验的具体操作
1、实验的操作步骤 遵循历史目标教学的一般程序,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分成四步: ⑴利用思维的广阔性和专注性,创设思维情境,展开历史知识。 ⑵紧扣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理顺思维程序,归拨历史逻辑。 ⑶依据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采取思维转换,解决历史新题。 ⑷抓住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开放思维空间,扬弃历史成论。2、实验的操作因子 ⑴变换组织形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学生互学、师生讨论、评估检测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⑵选取教学方法:层次分析法、图表网络法、纵横联系法、史料阐释法、因果呼应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 ⑶挖掘活动因素:如把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把演习展示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把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3、实验的措施 ⑴章节知识结构图示 ⑵单元知识检测卷(选择题不但回答选什么,而且回答为什么,再要求一题多用,举一反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要求写出分析问答的思路) ⑶专题知识结构图示(要求:归纳知识点,揭示规律性,升华成为理论) ⑷知识反馈卡六、实验的控制1、实验控制变量 整个实验采用中文控制的描述定义,包括实验因子的操纵和部分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方式为“均衡”。 ⑴被试选择:在自然状态下,不打乱班级编制和教学秩序,随机选择三个班为实验班,以平行班或高二年级班为对照。 ⑵主试选择:确定本人为试验班教师。
⑶教学材料选择:所有教学内容均按部颁规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⑷检测:研究前、中、后分别在识记、理解、运用、整合四个方面进行测验。2、实验管理 ⑴程式化:每章一图示,单元一检测,每周一反馈,每月一总结。 ⑵问题簿:每生每次均要做问题记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⑶存档:每一程式分上、中、下三类存档,以备研究之用。七、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评价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同时采用行动进程研究方法和系统方法(综合处理方法),在教与学的自然进程中进行组织和研究。2、检测统计方法 运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的方法,对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提高作质量评估。 3、实验的评价 ⑴自我分析评价:一是与普通班的同类项目作对比,二是对实验班的前、中、后期情况作纵向比较。 ⑵量化评价: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试行等级性量化评价。 ⑶定性评价:一是反映评价,即收集学生和家长、老师对实验班学生的历史思维的综合素质的陈述的评价。一是成果评价,对比平行班级及同级学校相同年级学生的统测成绩和高考成绩。 ⑷专家评价:请历史教育专家进行评价。 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就会打开更多的大门,历史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增强。因此,开启历史思维、培养分析能力这一课题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4:14)台湾老师告诉你如何学好历史?
如何学好历史?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含意是,把历史学好很重要,所以我想知道学历史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比别人学的更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我先换一个方法来说,老师先问两个问题第一个“学历史有什么用?”,第二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学好历史?”,我们先从这两个根本问题来谈。第一.历史这门学科有什么用?我们先从古人学历史的原因来看看,在古代中国社会,学习历史是士人求学过程必经的过程,读书人学历史,最重“鉴往知来”,尤其是皇帝,读史书是小皇帝从小必修的功课,为什么?因为古代的人普遍相信,历史中提供的经验有助于统治者处理政事,也是教人做人做事的材料,从孔老夫子开始,他就用周朝的历史书《尚书》来教他的学生,他自己也写历史书--《春秋》,他很用心的用道德标准挑选了一些史事,根据孔夫子的想法,他认为好的史家要“直书”,不管好或坏的事都要写下来,好事夸赞他坏事要批评他,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后世的子弟学习,也因此古代的中国人都很重视自己死后的历史评价。读书人也会为了教育的目的编写史书,著名的编年史书《资治通鉴》就是宋代的大臣们写给皇帝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古代皇帝几乎都要读。好,老师说了半天,或许你现在就会开始想,那我们现在的人学历史作什么?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吗?或者是从事政治吗?要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那有上过公民课就可以了、况且我长大以后要做生意赚大钱,我也不从政,那我们学历史干嘛?如果我们从结果论来看问题,的确是这样子。可是,这就忽略了学问的特性,思考方式也太简单。世界上所有的学问研究到高深的地方几乎都不是实用的,举个例子,我们小学毕业的数学程度就足以应付日常生活所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高中学的数学,甚至物理、化学甚至大学的科目不都没用了吗?那我们为何还学?其实,这是因为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深度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曾经坐过车,坐车很容易,但是设计一辆车很难,这背后有许多复杂的思维方式,大学教的就是要你设计一辆车,因此我们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用这些科目训练人的思维,目的是帮助你处理比较复杂的事物,我们需要这种学习历程,因为这是成为科学家必经的思维训练。
历史这门科目也是训练我们的思维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什么?为了应付现代人复杂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成为解决人文社会问题的专家。古代人的学历史,其实是他们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可以当作是思维的训练,他们选择有关做人做事道德的题材、有关政治的题材,目的是希望训练出道德高的政治家。但是现在的人要求的更多,我们要从历史思维理训练得不止是政治家,还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等…..具备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的现代人,高中阶段选择的历史题材比国中更宽广、学的也更多,从古到今、学贯中西、题材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包山包海内容实在很多,老师刚刚说了半天古人为何要学习历史,其实想要说的是,古人其实是选择了历史的一小部分,用来训练古人的思维,我们现在人要选择的题材的更多,目的也是用来训练你们的思维。还有,历史这门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功用,就是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所以历史课里面一定有文化史,尤其是要念社会组的学生,高三都要修文化史,是因为我们希望你们人文素养要比自然组的学生还要高的原因了?那怎样才能学好历史?现在我们知道高中教历史人可以把历史学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具备历史思维的人。那要怎么增进历史思维呢?简而言之,是你的“深度”要增加,当我们说思维的时候,表示你要常常思考,因为这样才会有“思维”会出现,那什么东西可以增进人的思考?孔夫子曾说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这五种功夫可以增进你的思考,简单的说,就是你阅读的功夫要做的好,多读书、要多问问题把问题的症结搞懂、谨慎的思考问题、分辨问题意识所在、把所学谨慎的验证实行它。或许有人还会问,老师,我当然知道要读书的第一步就是要多读书,但是我现在上高二了,这样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读书只恨不开始,只要开始了都不嫌晚,如果要节省功夫,老师可以直接推荐你好书啊!那更快可以增进阅读的成效。在研读历史这门学问上,多读史书是第一道功夫,尤其是好的书,可以帮助我们可以知道历史知识与事件的精华部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的最好故事书就是《史记》,《史记》里有很多人物的故事,当你以看故事的心情去看这些古代人物的《列传》、多读史书,慢慢的你的Data多了、如同计算机记忆库数据多了,思维就会慢慢出来了,当你看的历史事件随时间而增多,你慢慢的也会推导出因果关系来,进而有自己的想法与评价,看完人的故事,然后你可以再看历史事件的经过与影响,然后慢慢的去找出问题的核心,这样你的“历史思维”就会一点一滴的出来,你的历史自然也学的很好了。·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4:41)第二.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学好历史?根据近年来学测与大考中心、新课程的改革,其实他们共通点就是强调历史思维的重要性,题目强调思考的逻辑。高中生除了必须学会区分历史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也要具有因果关系、实证推理、记忆历史知识这几种能力。因此,学生必需具备三种武功,一、找重点:从没见过的“资料”找出符合时代背景与历史的知识;二、做整理:学到一件历史上的重要史实与事件,必须要统整史实找出脉络,或是从历史脉络里找出背后的事件;三、找因果:从史实中归纳、找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功夫培养出来了,面对任何复杂的试题,很快就会应付自如,如果再加上你认识许多的历史知识,那更是天下无敌了。我们最后再来谈谈历史这门科目在考试准备的一些小技巧,在准备学测的考试方法上,由于学测属于社会科范围,学测考题主要是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念,不是历史知识的记忆,因此掌握观念与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十分重要。社会科要拿高标,历史掌握了关键的分数,因为地理和公民主义的题型比较固定,难度比较好掌握,历史科由于课程纲要未定,因此题目变动比较大,这在指定科目考试时尤其如此,因此在准备考试上,高二先精读高一中国史、中现的部分,世界史的上册部分,高三准备考试时最好能多看几个版本的教科书、精熟历届考试题,在西洋史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的范围资料要多读,以补充教材里偏重文化史的不足。另外台湾史的部分要多读,因为这是近年考试的大重点,但偏偏课本教材却讲的不够多,因此课本之外,最好一定要读一些增进知识的小文章,如《历史月刊》、《台湾史小事典》都是很好的补充。历史这门科目,在大学的时候是你念文法商科系时的基础训练,准备考试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这们学科毕竟还是一种思维训练,同学们只要循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条路子去走,那老师相信,你的历史一定学的好---JustAPieofCake!学好历史地图的方法历史地图是帮助同学们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来学好历史知识呢?下面以《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见《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2页)为例,给大家讲一下学习历史地图的一些方法。一、看图例。在图的右下角出现的火把、箭头、椭圆等即为图例内容。弄清图例是学好地图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了图例,
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看图、识图、析图。如上图,只有找出了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才能清楚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区,才能对太平军北上经过的千难万险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找出图上出现的几条不同的路线,你才会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又开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图上显示的两种不同的活动地区,你就会直接感受到农民起义者从拜上帝教直接活动的狭小范围,发展到鼎盛时期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发展形势迅猛由此可见一斑。二、联教材。我们看历史地图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即读图是为了辅助对教材正文内容的学习,所以联系教材是读图中很关键的一步。只有联系教材内容,我们在读图时,才能知道图上的哪些地点、线路是需要掌握的重点,也就是需要侧重记忆的内容。如上图中出现的金田、永安、安庆、湖口、天京、扬州,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所以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地图时关注的重点内容,它们的位置,我们一定要搞清、记准。三、挖隐性。隐性知识,即隐藏在图中,而没有在教材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通过读上图可知:太平军西征的起点是天京,最西到达长沙;太平军北伐的起点不是天京,而是扬州,最北到达过天津附近,最终失败地点是冯官屯;在1855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黄河曾有过一次改道,由原来的在黄海入海变为在渤海入海。四、析缘由。有人问,为什么在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英法侵略军会帮助清政府而进攻太平天国呢?回答这个问题,如能结合以上地图及教材内容即可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知道,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英法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扩大了;从图上可知其中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四地则处于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而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是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综合以上三点内容可知: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英法侵略者是得不到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侵略权益的,所以,为了保护已有的和为了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对太平天国的作战是不可避免
·兴凯湖刘伟新(2009-4-0220:46:30)怎样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而教育学家们则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老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老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我们要想学习成绩好就必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你可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可以按自己的进度学习,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学习。但你仍然需要时刻明白自己是独立的、自我负责的学习者。也许有些课程会提供学习进度表供你参考,但每个学习者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绝大部分有过远程学习经验的人都表示,一个系统周密而有弹性的学习计划是保证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一、计划:(一)、目标1、战胜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毛病。2、扬电脑之长,学各科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到网上查资料,尽量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3、在大考中考试争取每次50名的进步4、积极参加羽毛球运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5、提早上学时间,不要让老师等我才能上课。6、克服上课睡觉的坏习惯!(二)、措施1、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克服上课不集中精神的毛病,不和同学说闲话,不搞小动作。
2、网络的资源是无限的,现在能上网了,我要善用网上的资源,帮助自己学习。每天用Google搜索不下100条各科的学习方法,吸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3、上学期我的成绩居然从54名跌到了200多名,这是非常可耻的,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在以后的大考里,我要争每次50名的进步,相信不用多久,我就能重新进入50名的档次。4、体育现在分科了,我选择了羽毛球这一科,以我的性格,我一定要把它学好,即使不厉害,也不要是全班甚至全级最差那个,所以,以后每个星期六日最少抽两小时出来打球,这样也可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为紧张的学习提供体能保障。5、以后在上课前25分钟前出门口,比原来提早5分钟,这样我相信就不会迟到了。特殊情况除外。6、上课想不打瞌睡,就要有充足的睡眠,以后我决定每晚11:20前睡觉!!(三)、时间分配上学期理科所用时间比较多,本学期要把物理所占时间设置为15%,数学设置为12%;语文为8%;英语为15%,化学为18%,政治为10%,历史为10%,地理为8%,电脑为4%。二、科学预习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1、预习方法:(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
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第二教材的内容);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